APP下载

货币转身的思考

2011-09-27萧剑锋

西部大开发 2011年1期
关键词:泡沫货币政策货币

◎文/萧剑锋

货币转身的思考

◎文/萧剑锋

2010年12月3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2011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这是国内货币政策基调的重大转变。因此上,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不仅表明此前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刺激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正式退出,更标志着中国货币政策的常态性回归。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名义上执行的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在2009年,实际执行的是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于是年投放的货币基数较高,因此在2010年的执行效果上是令过剩货币进一步增加。为了保增长,货币政策下药过猛,且持续的时间过长。于是便产生出了两个效应,一个是中国经济再次被强拉到危机前10%以上的高位正效应;一个是利用信贷换GDP,导致货币的增长效率严重降低了的负效应。

持续宽松货币政策的负效应越来越大,已到了必须着力解决的时候。

其一,房地产泡沫化越来越严重,高房价对消费增长所形成的抑制结果是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为未来经济可能爆发“大调整”埋下了隐患。过量的货币供给和过度信贷投放,使得2009年全国平均房价一度增长达50%左右。在高房价的影响下,中国经济正在产生出一系列的失衡问题,并对未来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构形成了明显的威胁。

其次,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推进结构调整升级更显困难。因为在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形下,维持高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保护落后,这样就使结构调整过程过慢;特别是在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没有变化的情况下,高增长仍然是靠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化工推动,这既增加了节能减排的压力,也使结构问题更加突出。更为严重的是:房地产投资的低风险高收益使人们酿成了普遍性的投机暴富心理,这更导致了许多优秀的企业家不愿在实业上投资,从而使得产业升级严重受阻。

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首先就是要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因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保增长,但无法解决结构问题,而且它自身会产生新的、更多的、更难解决的结构问题。反观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不是物价的飞涨,而应是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出过慢、力度偏小,从而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资产泡沫化,特别是当前房地产高泡沫化已有了向泡沫化经济演化的巨大风险。

无论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仍然是偏松型的。期间,不仅利率水平处于历史低位,且持续时间近两年。而2010年10月的首次升息力度也偏小,这使得负利率持续时间高达10个月。与此同时,货币供应量增长和信贷增长却均超过了“适度快速增长”的上限。这给资产泡沫尤其是房地产泡沫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支持。由此使得连续几次的房价调控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及全球经济仍处于偏紧的环境中,发生持续的高通胀的可能性相对较小。相反,货币持续超发的主要风险却使房地产泡沫化程度越来越高,其可能出现的深度调整也会使中国经济大幅减速,并在泡沫不断膨胀的过程中阻碍着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此外,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美元贬值战略也从外部给我国的资产泡沫提供了支持。因此,中国流动性货币面临内外双重压力,房地产泡沫向泡沫经济演变的风险在不断加大。也正因为如此,这次中央经济会议才决定货币政策要加快向稳健型转变。

从十多年新增贷款的历史来看,每一次贷款大幅增长后的两三年内都会有新增贷款规模的下降。2003年-2007年,中国经济连续五年增幅在10%以上,同期贷款余额分别增长了21.10%、11.55%、9.77%、15.71%和16.16%,复合增速为15%。在经济转型的关口,中国经济2011年没有必要实现10%的增长,则贷款增长15%这个曾实现中国经济复合增长10%以上的速度,完全可以满足2011年经济增长的需要。

纵观全球,经济的复苏之路仍比较崎岖。中国将正式从金融危机后特殊情况下执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中退出的决心表明,稳健而不是从紧的货币政策的说法,在未来的实际执行中将会是适度收紧,并且给货币政策的相应微调保留了空间。

偏紧的信贷供给不光是对冲2009年-2010年过度投放的货币的必要,而且将有利于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对于企业和地方而言,必须在思想上为2011年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做好准备。在整体适度从紧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具体执行时,必将会因产业结构、区域不同而有差异,比如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可能会受到更多的关照。而西部重点发展区域,也会得到差异化的政策“关照”。节能减排的继续推进,落后产能淘汰,今年新开工580万套保障房的后续建设资金和明年1000万套保障房新开工计划等,都可能在货币政策中得到体现。

猜你喜欢

泡沫货币政策货币
废弃的泡沫盒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泡沫混凝土的制作与应用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有趣的泡沫小实验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古代的货币
古代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