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示范创建 打造“安全索溪峪”
2011-09-25李祥永
文/李祥永 金 伟
借力示范创建 打造“安全索溪峪”
文/李祥永 金 伟
索溪峪镇是张家界市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东大门,属城乡结合部,人口众多。全镇面积166.6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1个村(居)、7家安全监管区(垂)直单位、73家生产经营单位、9个村级卫生室、721辆机动车辆、1个加油站、5所小学、1所幼儿园。辖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有黄龙洞、白虎堂、一线天、观音洞等多处知名景点,每年来此旅游观光的国内外游客逾百万。
▲索溪峪镇创建动员大会
近年来,索溪峪镇把打造“安全索溪峪”摆在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位置上,特别是从2007年开始,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集全镇人力、物力和财力扎实开展了“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连续三年,全镇未发生一起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无死亡责任事故发生,主要控制指标逐年递减,群众和游客的安全指数和幸福指数大大提高,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以及本地群众和外来游客的广泛好评。2010年,索溪峪镇被省人民政府授牌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
领导重视,制度先行
索溪峪镇是全省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以旅游建制的镇,确保群众和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2007年,省、市、区有关开展“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创建活动的文件下达后,索溪峪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响应,成立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创建领导小组。经党政班子集体认真讨论和研究,一套措施精细、责任明确、部署全面、操作性极强的活动实施方案出炉了。为确保责任、措施落到实处,索溪峪镇通过划分责任区、签订责任状,明确了各责任区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第一责任人,将安全生产职责、工作内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级级抓落实,并纳入季度和年终目标管理综合考核,严格实行奖优罚劣。
创建初期,制度不健全、监管体系不完善,成为了摆在索溪峪镇面前的难题。于是,建章立制、健全网络成为开展创建活动的首要任务。索溪峪镇党政班子在开展好中心工作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立制建网上。通过学习、调研、讨论,历经半月制定出了科学、有效、符合镇情的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联席会议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监督检查和事故排查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制度、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和目标管理一票否决制度、警示告诫制度、值班制度等八项监管制度,为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镇安监站按照“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要求,在全镇辖区内的11个村(居)、8家区(垂)直单位、所有驻索溪峪的开发单位及生产经营单位中迅速成立了安全生产联组和相应的管理机构,配齐安全信息联络员、专职管理人员,实现了安全生产监管网络体系全覆盖。
宣传到户,培训到人
打造“安全索溪峪”,提高全民安全意识是关键。索溪峪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以人为本,在努力提高全民安全防范意识上狠下功夫。示范创建活动初期,镇党委、政府发出倡议书,号召全镇民众凝心聚力、共同为创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作贡献。活动开展以来,镇里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把“安全周”、“安全月”等活动与法治宣传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创新宣传形式、丰富活动载体,将安全知识送进“农村、社区、机关、学校、企业”,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平安创建活动氛围。三年来,索溪峪镇共举办宣传活动9次、咨询服务12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0余份、发送手机短信500余条、张贴标语300余条、悬挂横幅35条、制作永久性宣传标牌及宣传标语30块(条)、出动宣传车15余次、开办宣传栏12期、制作广播宣传磁碟15张,基本上做到了村村有墙报、户户有手册、路路有标牌。
安全教育培训是索溪峪镇平安创建的基础工作。在培训过程中,镇里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了灵活多样的分类学习培训。对干部职工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其熟悉、了解《安全生产法》,提高理论水平和应急能力,并组织他们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做到警钟长鸣。对专职人员加强业务工作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和执法能力。通过培训,镇安监站2名安监员取得了安全生产监察员证。村(居)及辖区各单位的安全专干、信息员通过业务知识培训后,业务素质得到了提升,管理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对村(居)及各单位责任人采取会议培训,以学文件、学精神、汇报工作、座谈讨论、研究对策等方式增强紧迫感、责任心。在学校、企业举办知识讲座集中学习,提升教职工和企业员工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对村(居)民利用无线广播宣传和采取干部入户发放资料、设立咨询台、组织车辆流动宣传、张贴横幅标语、送文艺下村等多种途径进行教育培训,全镇安全知识普及率达到了90%以上。
突出重点,“排”“整”结合
▲武陵源区委书记陈红日(左)在索溪峪镇镇长李祥永(右)陪同下检查安监站工作
索溪峪镇是武陵源区城市建设的主战场,落户辖区的重点工程逐年增多。特别是阳龙公路通车后,交通日益繁忙。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旅游发展的良好势头给索溪峪镇保障群众与游客生命财产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镇领导带领下,镇安监站工作人员除每月进行一次日常性安全检查外,在每个季度联合区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和专项整治。尤其是在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对辖区内道路交通、地质灾害隐患段、商业经营网点、宾馆酒店、景区及校园设施、建筑施工、娱乐场所、农户用电等行业领域进行全面检查和重点整治,一旦发现问题和隐患,立即下达执法文书,限期整改。对生产经营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责令其停业整顿并跟踪督促整改到位,对严重危及安全的采取严厉措施,依法取缔。同时,做到检查有记录、隐患整改有台帐、行政处罚有依据。
2008年初,索溪峪镇遭遇百年一遇的冰冻天气,全镇党员干部全线出动,全力抗灾保安全。由于措施到位、人员组织到位,全镇没有发生1起重大交通事故,没有出现1例人员伤亡。2009 年,“平安满意在张家界”专项活动启动后,索溪峪镇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狠抓隐患排查工作,依法没收并销毁违规销售的烟花爆竹共40余件、“土匪烟”50余条,取缔1家烟花爆竹经营店,停业整顿3家酒店,拆除或整修3座有隐患的桥。开展创建活动三年来,索溪峪镇共取缔了5家采石场,铺设道路减速带1000米,整修隐患道路2处共2500米、隐患河堤2000米,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200多家(次),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30余份,复查整改到位率达90%以上。
优先调配,“人”“财”到位
创建活动一开始,索溪峪镇领导就明确提出了“三个到位”。一是精力到位。要求镇直各单位要严格落实责任,全力投入到创建活动中去,各部门及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纷纷表示将通力配合、竭力支持。二是经费到位。受金融危机影响,在旅游形势急剧下滑、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镇财政调剂出资金15万元作为创建活动工作经费,高要求、高标准地为安监站配备了电脑、相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和专用监管执法车辆。三是力量到位。凡安全生产工作需要调集人员的,镇政府予以优先调配。人力、财力、物力的优先保障,使索溪峪镇安全生产示范创建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平安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打造“安全索溪峪”依然任重而道远,它正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并将一步步迈上更高台阶、推向更和谐的境界。
责任编辑钟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