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破解公车改革困局
2011-09-25
■本刊记者 周 江
铜陵:破解公车改革困局
■本刊记者 周 江
公车改革是革自己的命,只有改革者自己“不舒服”才能换来改革的成功;这场改革不是“全国运动”,而是地方尝试,没有自上而下的推动,尴尬和不被理解有时在所难免。
“车改之后我被‘逼上梁山’,50岁开始学驾驶,家人都劝我,这么大年纪,不要再学开车了,但是为了工作只好逼着自己去学。”将自己描述成驾校“高龄学生”的是安徽省铜陵市纪委副书记汪晓兰,她同时也是铜陵市车改办主任。
汪晓兰介绍,铜陵自1998年开始研究车改,7年铸磨一剑,2005年试点车改方案才正式出台并组织实施。4年试点之后,2009年车改在全市全面推开。
从反馈的信息来看,铜陵市广大干部群众对目前实施的这套车改方案普遍认为比较合理、贴近铜陵实际。如今,铜陵已是全省破解公车改革困局的领先者。
车改办“一把手”的尴尬故事
2009年8月,铜陵市在市直机关全面铺开公车改革,作为“驾驶新手”的汪晓兰也遇到了一件尴尬事。
汪晓兰告诉《决策》,有一位省领导来到铜陵,她驾驶私家车去铜陵长江大桥迎接。接到之后两辆车同时驶向宾馆,省领导的司机将车子停在宾馆门口,领导很快下车。她先找空位后停车,停好之后再匆匆跑过去,而省领导已经等了半天。她只能无奈地苦笑,以前只有下级等上级,车改之后却让上级等下级了。
市车改办主任的车改故事有些无奈,但又意味深远,两个故事直接命中车改最深处的两个病理。首先,车改是“革自己的命”,只有自己“不舒服”才能换来改革的成功。不仅如此,车改并不是一场“全国运动”,而是“地方尝试”,没有自上而下的推动,尴尬和不被理解有时在所难免。
不仅仅是尴尬和不被理解,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在推行公车改革的地区,车补标准以什么为依据,是该以行政级别还是工作需要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没有统一标准,全国各地的关于公车改革的自发试点暴露出很多问题,证明了车改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而铜陵为什要去面对这样一块难啃的骨头?
铜陵市财政局副局长黄宝林告诉记者,早在1998年铜陵就着手研究公车改革。公车改革不是一般的行政改革,需要财政真金白银的补助,而经济发展水平是推进车改的基本前提。
近年来,铜陵市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实力和财政实力大大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也稳中有升,越来越多的机关干部已购买或准备购买私家车,这是铜陵车改的一个前提条件。
除此以外,铜陵市历任领导的车改决心是改革的定心丸。这也是2004年安徽省选取合肥、芜湖、铜陵、安庆、马鞍山作为车改试点,最后仅有铜陵车改“开花结果”的原因。
黄宝林告诉《决策》,铜陵这座城市的传统就是热衷改革,敢于创新。1993年,铜陵市成为全国首批18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之一;1997年,铜陵市又先后被国家列为优化资本结构和国有资本经营试点市;铜陵在上世纪90年代,还率先在全省建起了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的发展、领导的决心、城市的改革传统让铜陵有勇气去面对公车改革这块强硬的骨头,但我们不禁要问:铜陵究竟是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的?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众多城市车改工作“见光死”,而铜陵却能幸免?
踏上第三次浪潮
对于公车的配置及使用,199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公车改革由此进入公众视野。在此后的16年间,共经历3次车改浪潮。
1997年,广东省作为我国公车改革试点拉开第一轮车改大幕,彼时的铜陵市已经着手研究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事宜,收集、了解各地车改动态。
到了2001年,江苏省从单个乡镇车改试点起步,扩展到300多个乡镇。此后,湖南资兴、浙江杭州、义乌……都相继加入。
而第三次浪潮,则于2004年6月在全国掀起。北京、上海、广东、湖北等20多个省市进行公车改革。
铜陵正是第三次改革浪潮中的弄潮儿。2004年10月,安徽省纪委、省监察厅、省财政厅联合出台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进行公车改革试点,并选择包括铜陵在内的5座城市作为试点城市。
2004年底,铜陵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市纪委书记和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纪委,确保车改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经过10个多月的精心准备,铜陵市出台了《铜陵市机关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指导意见》和一系列配套文件,2005年在全省率先施行了公车货币化改革。
车改领导小组按照“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先难后易,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2005年选择市卫生局、市统计局两个单位开展首批试点,探索积累经验;第二步,2008年下半年选择市港口局(原省管单位)、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市文联三个单位开展扩大试点,区别单位不同性质特点,分类进行试点探索;第三步,2009年8月市车改领导小组正式出台车改实施方案,在全市市直机关全面推开。
铜陵涉改公车专场拍卖会现场
如今铜陵市的车改范围对象为市财政全额供给的市直党政群机关(含参公管理单位)的在编、在职、在岗人员。副地(含)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暂不列入车改范围,但个人自愿要求参加车改的,由市车改领导小组、市委常委会审定;公检法等执法单位暂不列入车改范围。
推行车改是否会影响公务?这是车改工作需要直面的重要问题。为此铜陵市政府组建机关车队,主要承担重大活动、重要接待、突发应急事件及涉改单位特殊公务租赁等任务。机关服务车队隶属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实行模拟市场化管理。
除此以外,补贴标准则是车改的核心。铜陵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调研,结合铜陵经济发展的状况,以及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和工作需求,经过具体的多方位分析制定出了“购车”与“非购车”两种类别的补贴模式。
补贴标准为非购车正县级正职每月900元,正县级副职每月800元,副县级实职或正县级非领导职务每月650元,副县级非领导职务每月500元,科级及科以下工作人员人均每月220元。对经批准购车人员,均按上述补贴标准加1.5的系数进行补贴。
不能回潮的“革命”
补贴的标准是车改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众多车改城市陷入舆论挞伐阻碍车改前进的症结之处。
汪晓兰告诉《决策》,车改最危险的处境就是改革回潮,如果铜陵车改选择回头,将重新购置新车并聘请驾驶员,需要增加上亿资本。
而许多城市改革回潮的原因就是没有制定一个合理的补贴标准。2009年铜陵在全市推行公车改革,补贴标准出台之后并没有和其他城市一样引发“社会大讨论”,其中主要原因是考量了“三个承担得起”。
首先是车改对象是否承受得起。据铜陵市车改办工作人员章新华介绍,2004年财政部召开了公车改革的座谈会,其中谈及当车改对象的年均收入达到5万元就已经具备车改的条件了。
铜陵车改从2005年正式开始,以当时的收入水平分析铜陵市属于超前的改革,但在2009年已经基本达到了这一标准。这一年,铜陵市已经达到县级干部年工资6-7万,一般干部年工资4-5万。
第二个是财政要承担得起。当2005年选择卫生局和统计局试点时,为了推进车改工作运行,车改对象选择购车可以一次性借3年的车贴,后来这个政策取消了,因为选择买车的科级以上干部逐年增加,财政无力承担,但是“鼓励购车”的目的已经达到。
最后一点是社会舆论要承担起。这也是车改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公务员、社会、财政三方面都能承受的结合点。
铜陵实施的双轨制补贴,最高标准是正县级正职选择“不购车”每月补贴900元,如果选择购车则是900元乘以2.5倍。
据汪晓兰介绍,2005年试点,卫生局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参加车改。他们自己选择购置私车,每天开车上班,并领取符合标准的车补,群众看在眼里,也理解车改并不是在作秀。
这种“双轨制”与“车改专家”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的观点不谋而合。身体力行加入私车公用行列的叶青连续7年在全国人大会议上疾呼公车改革。
叶青分析各地车改失败多、成功少的原因,在于过分追求“一刀切”,要不就是都改,要不就是都不改。但实际上,任何一个车改方案,都会有支持者与反对者,应该有两种方案供选择,逐步过渡。由此可见,铜陵车改方案科学合理是推进车改的关键所在。
“见光不死”
“很多城市的车改一经媒体曝光就陷入一片非议,无法进一步推进,我们俗称‘见光死’,但铜陵也‘见光’了却‘没死’,还在步步推进。”黄宝林说到此处,平稳的语调中蕴含着一份骄傲。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众多城市车改工作“见光死”,而铜陵却能幸免?
黄宝林向记者剖析杭州车改,其方案中的“留尾巴”已经成为了非议的焦点。杭州在发放车贴的基础上留了个尾巴,为局级干部探索一种“包干用车”(上班时间仍可使用公车)的新模式,本质上并不是要把车改往纵深推,而是对既得利益者的一种妥协,其理由更是经不起推敲——局长们觉得打车不方便。
而铜陵在车改对象的问题上一直采取谨慎态度,选取的是县级及县级以下干部,黄宝林介绍因为地级干部的级别比较高,在改革的初期地方很难把握,所以改革初期没有扩大范围,直到目前也是对副地(含)级以上干部采取自愿原则。
除此以外,车贴标准根据的不是你的领导职务,而是你的工作岗位。有的是正县干部,但是在副职岗位上,无法享受正县级的车贴水平;有的是副县干部却在科级岗位,享受的只能是科级补贴水平。此举虽然在干部中存有争议,但是得到了社会的支持。
比“杭州模式”推行得更早的是广东车改,但是在广东调研过程中,铜陵车改办发现,广东模式极容易陷入“有车者吃亏”的境地,因为买车与不买车都是领取一样的车贴。
广东之行,铜陵车改小组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个科室两个人,一个人没有车,车贴就完全装进口袋里;另外一个人有车,所有需要出去跑的事情几乎都要找他,这就造成了“多干事多吃亏”。而广东已经认识到这种情况将挫伤车改对象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将影响日常公务,进而阻碍改革的推进。
铜陵针对此种状况,对于在市区内私车公用超过15公里行程的,按规定的比例给予额外的补贴。
不仅如此,购车人员的购车补贴不直接发放现金,而是实行公务卡方式按年结算,不能兑现和进行其他用途。铜陵市车改办拥有所有持卡人用卡的详细信息,可以查阅持卡人何时加油,何时用于保险……所有情况一目了然。
一目了然的不仅仅是车改补贴,还有被改革公车的处理情况。黄宝林告诉记者,齐齐哈尔的公车拍卖是领导参与的拍卖,而他一举牌无人敢举牌,公开拍卖优势也成为了“隐形福利”,将好事变坏事。
铜陵的公车处理是完全市场化运作,进行公开招标评估、公开拍卖。拍卖采取的是有底价的增价拍卖方式,车改办委托评估公司,对每辆车评估一个拍卖底价,低于底价者不能成交,流标的车辆将会转入下一场拍卖。
截至2010年12月底,68家涉改单位共上缴原公务车辆209余辆。其中,已分批通过拍卖公司组织公开拍卖195辆,拍卖总成交价为905.6万元,扣除评估费和拍卖佣金,拍卖收入全部上缴市财政。
改革的成果更需要数字来证明,截至2010年12月车改涉改人员1683人,涉改车辆209辆。车改前,年运行费用1965万元(含车辆购置更新费用627万元,驾驶人员费用732万元,油料、保险及修理费用606万元);车改后年车贴费用为1400多万元,节约率在20%以上。
铜陵自2005年试点至今,用5年时间解决了“公车私奔”的难题。对于未来铜陵将如何将改革推向纵深?
黄宝林告诉《决策》,铜陵车改下一步是要向县区进一步推开,考虑到目前购车人数已超过涉改总人数的1/3,将调整车改政策措施,由“鼓励个人购车”倾向于“个人自愿购车”,即:适当降低个人购车补贴系数,逐步提高不买车人员的补贴标准。
面对未来之路,受访者都保有一份惆怅。汪晓兰认为,全国公车改革缺乏统一的指导意见和操作原则,造成长期以来公车改革只是在少数部门、少数地区自发并分散地进行。而车改的最终广泛推行,还得中央出台方向性的政策,各地各级以此为指导,自上而下逐级细化推动。
没有时间表,没有改革的模式,下一步车改怎么走?这三大问题每天都萦绕在汪晓兰心头。而她的期望是车改能形成一种全国性“大气候”,不会再遇见文章开头“接领导”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