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财务舞弊关系的实证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2011-09-23王瑞雪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舞弊年报样本

梅 丹 王瑞雪

(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 300071)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财务舞弊关系的实证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梅 丹 王瑞雪

(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 300071)

以我国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为契机,从内部控制目标出发,按照COSO内部控制五要素构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标,选取2006年至2008年财务舞弊公司及配对公司为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考察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财务舞弊发生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财务舞弊的发生负相关,说明内部控制良好公司发生财务舞弊的可能性小。研究结论支持理论预期,为推进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内部控制;有效性;财务舞弊;上市公司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公司财务舞弊案件频发,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和扭曲,影响利益相关主体的决策,破坏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财务舞弊日益成为资本市场信息使用者深恶痛绝的上市公司恶疾。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市场化的日益深入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经营管理风险日益加剧,要求企业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改善风险管理,防范财务舞弊。继美国国会2002年通过《萨班斯法案》后,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2006年分别发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财政部2008和2010年先后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均对上市公司的内控建设提出规范要求。如何建立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内部控制、促进资源有效利用、避免财务舞弊,己成为当前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实务中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如何,内部控制能否发挥作用及其效果如何,内部控制保证财务信息可靠性的目标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也均缺乏有力的实证证据支持。为此,笔者拟结合我国内控建设背景,从评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入手,采用Logistic回归实证分析内部控制有效性对财务舞弊发生可能的影响,检验我国上市公司内控目标的实现。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文献回顾

1、国外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

美国的内部控制实证研究大量出现在2002年SOX法案实施后,此前仅有少量研究 (如Bronson 2006;Krishnan 2005)。实证研究主题集中在:一是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如Gibbins等 (1990);Tanner(1992);Healy&Palepu(2001);Hermanson(2000);Bronson(2006);Ashbaugh-Skaife(2006)等的相关研究。二是内部控制缺陷存在的决定因素。包括公司业务的复杂性和组织结构的变动、公司治理水平和内部控制监督力量、用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资源投入、会计计量和编报的复杂性。如 Krishnan(2005);Ashbaugh-Skaife等(2006);Goh(2007);Franklin等 (2007)。三是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涉及重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信息含量,如Irving(2006),Hamersley(2008),Beneish等 (2008);内部控制风险与审计费用、审计师变更和审计延迟,如Raghunandan& Rama(2006),Hogan& Wilkins(2008),Li(2007);内部控制缺陷与权益资本成本,如Ogneva等 (2007);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发现与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如Goh(2007)等。四是关于内部控制对财务舞弊影响的研究。Rich et al.(1990)发现,当发生道德困境时,道德环境对人的影响超过行为遵守所带来的影响。Aquila(1998)发现高层管理者的道德观念与财务报告舞弊相关程度较高;能够影响道德决策的主观个人理念对财务报告舞弊也非常重要[1]。而行为规范及来自公司方面的业绩压力对财务报告决策的影响不是很显著。Hermanson(2000)以问卷调查方式考察了美国九类财务报告使用者对内部控制的需求,其结论肯定了内部控制可以减少企业舞弊的发生[3]。Tipgos(2002)发现COSO报告中的内部控制对于防范员工舞弊较有效,但对于防范管理者“大手笔”舞弊的作用很小,管理者的舞弊行为只有通过法律才能得以有效的防范和治理[4]。

2、国内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

国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多属于规范研究,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上,如刘秋明 (2002)[5]、李明辉等 (2003)[6]、蔡吉普 (2005)[7]、方红星等 (2007)[8]、吴国 萍 等(2008)[9]。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陈关亭等(2003)认为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10]。陈汉文 (2008)指出,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为相关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并比较了详细评价法和风险基础法两种用来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方法[11]。程晓陵、王怀明 (2008)就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12]。林钟高、郑军等 (2007)构建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数,并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确实对企业价值提高的积极促进作用,证实了提高内控有效性的客观必要性[13]。贾旭(2009)亦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指数衡量内控有效性,并考察其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14]。贺欣(2007)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考察了内控有效性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关系[15]。

三、研究设计

1、研究假设

内部控制能对财务报告可靠性施加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直接影响是内部控制通过会计核算系统影响财务信息质量。财务报告可靠性受到会计核算系统的影响,而会计核算系统的有效性又依赖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合理性以及运行的有效性。内部控制系统还可以首先作用于生产业务系统,进而间接作用于会计核算系统及该系统所生成的财务报告。会计核算系统是反映生产经营情况的信息生成途径,会计信息质量受到生产业务系统有效性的影响。同样需要合理设计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来保证生产业务系统的有效性,进而将这种“优势”传递到下游,即会计核算系统,这是从源头上保证财务报告信息质量。

内部控制有效性和财务舞弊发生的关系也可以从审计角度分析。根据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其中控制风险是指内部控制未及时预防或查出重大错报和漏报的可能性,其大小与客户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及是否有效执行有关,与审计人员无关。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会计信息生成的可靠性,从而降低控制风险和审计风险,保证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现代审计以抽样为基础,而抽样规模又取决于客户内部控制设计和实施程度的好坏,可见现代审计依据一个基本假设“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财务信息质量,减少舞弊的发生”。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研究假设: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财务舞弊发生负相关,即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减少公司财务舞弊的发生。

2、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1)样本选取

上交所和深交所在2006年先后发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自此上市公司开始陆续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为此选取2006年至2008年在深交所、上交所上市且发生财务舞弊的公司为研究样本。该类舞弊公司样本均从国泰君安“中国上市公司违规处理研究数据库”选取。笔者主要关注财务信息可靠性和财务报告舞弊的关系,因此从该数据库中选取以下违规类型:虚构利润、虚构资产、推迟披露、虚假陈述、重大遗漏、大股东占款和操纵股价。违规事件涉及的公告包括年报、中报、季报和临时公告。再剔除数据缺失、金融行业、B股及H股公司样本,最终得到舞弊公司样本111个。然后按照同行业、总资产规模相近的标准为每个舞弊公司寻找配对的正常公司,最终的研究样本总量为222家。

(2)数据来源

样本公司财务、公司治理数据主要来源于CCER数据库、国泰君安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上述数据库中未能提供的所需数据,主要是内部控制相关信息,根据公司年报手工收集整理。笔者运用SPSS 13.0和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Excel主要用于数据的搜集、筛选、排序、函数计算等基本的计算功能;SPSS 13.0主要用于描述性统计、回归检验等。舞弊样本分年度行业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舞弊样本分年度行业统计表

从表1可见,信息技术业、综合类、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这四个行业发生财务舞弊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这与Persons(1995)发现的计算机行业、医疗仪器制造业等发生财务舞弊可能性较大的结论一致[16]。另外,从违规发生的年度来看,从2006年到2008年违规公司数量呈递减趋势。可能反映国家各种经济政策、法规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公司财务舞弊的发生。

3、研究模型及变量设计

笔者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Fraud为被解释变量,表示公司是否发生财务舞弊。当公司为财务舞弊公司时,该变量取值为1,否则为0。

ICI为解释变量,表示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出,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组织形式、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入手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但是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至少应当考虑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监督检查这五个要素。这与COSO报告的内部控制要素一致,并据此构建ICI,并将其界定为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要素下各指标得分值之和的加总。

根据财务舞弊发生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笔者选取了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Lnasset)、资产负债率(Lev)、总资产收益率 (Roa)三个控制变量。被解释变量财务舞弊属于逻辑变量,当公司为舞弊公司时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分别评价内部控制的五要素时,具体选择的评价指标及其评分取值如下:

(1)控制环境

广义而言,公司治理结构实际上就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大环境,笔者选取部分公司治理指标来描述控制环境。

一是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 (Top10)。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是集中,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有较严重的代理冲突。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较小时,说明公司股权相对较为分散。这样的股权结构对减少“大股东控制”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有积极作用。因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 (Top10)是连续型变量,为便于与其他指标加总评分,需对其按照四分位数赋值转换为离散性变量。低于第一分位数的取值为3;在第一至第二分位数之间的取值为2;在第二至第三分位数之间的取值为1;大于第三分位数的取值为0。

二是是否有股权激励计划 (Stock)。股权激励是从公司长远利益出发,使经理人和公司股东的利益趋同,以确保经理人为公司整体利益而不断努力工作,这是一种长效激励机制。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经理人会把自身的效用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结合起来,对公司进行长远意义上的经营管理,也会更注重内部控制整体的有效性。据此认为,实行股权激励的公司,其内部控制环境会相对较好。对所选取的样本公司,公司年报中披露有股权激励计划的评分为1,否则为0。

三是董事长或副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 (Double)。理论上,公司董事会对股东负责,经理对董事会负责,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有助于形成有效的董事会,进而增强对经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监督和控制,提高公司透明度,形成更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杨薇等 (2006)发现两职合一可能诱发财务舞弊。当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时,会导致制衡机制的失效,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所选取的样本公司,不存在董事长或副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时评分为1,否则为0。

四是是否更换总经理 (Change)。更换总经理从侧面反映出公司可能存在不合理的用人制度,抑或公司本身状况不佳,欲通过更换经理人来改变公司现状,也可能由于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导致经理人难以胜任自身工作,因而离开企业。该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射出控制环境状况的好坏。对所选取的样本公司,在样本年度内未发生总经理变更的评分为1,否则为0。

五是是否发布年报补丁 (Patch)。年报补丁是指公司在向社会公众披露其年报之后,后续又对年报进行各种类型的补充和更正,这些补充和更正被喻为“年报补丁”。补丁的出现意味着上市公司在其财务报告上遗漏了相关信息甚至公布了错误的信息。这可能从深层面反映出公司内控环境存在的问题:管理者为了使公司负面消息所产生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水平,推迟公布或者依照负面消息没有发生时的状况向社会披露,而后期再对该事项进行补充修正。对所选取的样本公司,在样本年度内未发布年报补丁的评分为1,否则为0。

(2)风险评估

一是年报中是否有风险提示和对策 (Risk)。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至关重要,合理的风险预期和风险估计能够使企业及时了解外界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从而使企业的各项活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仅发现和评估风险还不够,还应采取措施应对各种风险。因而笔者认为公司年报中有风险提示和对策时,风险评估要素表现较好。对所选取的样本公司,年报中披露有关于风险评估的讨论取1,否则取0。

二是年报中是否有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Selfass)。自我评估报告的披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的好坏,因为内部控制较差的企业披露此类信息会带来负面影响,只有内部控制良好的企业才有动机在年报中披露内控自我评估报告,以彰显自身优势,并通过这种“好消息”所传达的讯号来提升企业价值及其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所以年报中披露内控自我评估报告时,内部控制会相对较好。对所选取的样本公司,年报中披露有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时取1,否则取0。

三是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率 (AccR)。该指标用于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对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的控制。适当比例的应收账款可以保证公司交易的顺利进行,赢得顾客信赖,提高经营成果。但是应收账款比例过高,反映企业实际现金流入状况不佳,可能会由于应收款项不能及时收回而陷入财务困境,加大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四是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变动率 (RevV)。该指标用来描述企业的经营风险,将其界定为样本公司近三年主营业务变动率的绝对值之和除以3。一般而言,企业的经营环境相对稳定时,其经营成果也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而当该变动率较大时,说明企业不能很好地预计和控制各种风险,有效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进而保证企业经营的平稳进行。

五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占总资产比率 (Cash-Cashflow)。经营活动是企业最主要的日常活动,其产生的现金流同样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倘若主要的现金流入很少或者占比很小,则说明企业缺乏稳定的现金流入来源,面临的经营风险较大。

六是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 (Guaran)。担保总额包括对其子公司的担保以及对外担保。担保是企业承担的一项或有负债,有待于未来某件事情的发生或不发生来加以证实。担保额越大,说明企业可能负担的债务额越大,相应的财务风险就越大。

由于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率、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变动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占总资产比率和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都是连续型变量,为便于与其他指标加总评分,对其均按照四分位数赋值转换为离散性变量。低于第一分位数的取值为3;在第一至第二分位数之间的取值为2;在第二至第三分位数之间的取值为1;大于第三分位数的取值为0。

(3)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存在于企业的各部分、各层面和各部门,是管理层采取的用以识别、防范和减少财务报告舞弊和企业资产盗用的一系列行动,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具体的行动措施。

一是董事会日常工作中有关于内部控制活动的安排 (Arran)。对内部控制活动进行的各种安排,说明企业重视内部控制的实施,能够把所设计的内部控制落实,进而保证内部控制的整体有效性。另外,考虑到内部控制良好的公司更容易披露其内部控制相关内容,所以当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活动安排进行披露表明公司的内部控制活动安排相对较好。对所选取的样本公司,年报中披露董事会日常工作中有关于内部控制活动安排的评分为1,否则为0。

二是企业有绩效评价制度 (Evalue)。绩效评价是为了实现企业预先设定的目标,采用一系列指标对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成果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和考查。它是对管理层面进行控制以实现企业整体的经营发展目标,是内部控制制度在管理层面的运用,属于控制活动范畴。对所选取的样本公司,年报中披露公司有绩效评价制度的评分为1,否则为0。

(4)信息与沟通

有效的信息沟通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企业内外部相关信息,使不同层级的员工能及时获取其所需信息,进而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顺畅进行。

一是董事会会议次数 (Times)。董事会会议是信息沟通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董事会会议,能够使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获取有关企业的整体经营策略和方针计划,再通过对其的层层分解和划分,使企业员工深刻了解其本职任务以有效开展活动。董事会会议次数越多,表明信息传递的水平和效度越高,也就越能保证企业管理层及时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决策和安排,及企业经营的顺利进行。将该指标也按照四分位数赋值转换为离散性变量。低于第一分位数的取值为0;在第一至第二分位数之间的取值为1;在第二至第三分位数之间的取值为2;大于第三分位数的取值为3。

二是是否有投资者管理制度 (InvSys)。投资者管理制度是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来增强公司与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其更好地了解公司,促进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关系的友好互动、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设置投资者管理制度的公司更能保证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信息交流,改善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所选取的样本公司,年报中披露公司有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的评分为1,否则为0。

三是公司接待调研及访问情况披露 (Survey)。通过接待来访,企业可以将自身状况传达给信息使用者,保证信息在企业内外顺畅流通。对所选取的样本公司,年报中披露调研访问情况或者有公司公开信息索引的评分为1,否则为0。

(5)监督

一是监事会对有关事项的独立意见 (Opinion)。监事会的责任是对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并且对企业内部的相关事项和行为进行评审和披露。所以以监事会对该年度内有关事项的独立意见来反映企业的监督水平是合理的。该指标根据独立意见中所反映问题的严重程度赋值。对所选取的样本公司,根据年报所发表意见中事项的严重程度,严重取的评分为-1,一般的评分为0,合理的取1。

二是审计报告类型 (Sort)。审计报告类型反映了作为独立第三者的审计师的意见。审计师是独立于企业的外部监督者,能客观地评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各个方面。审计报告的类型能反映出企业整体状况的好坏,是对企业整体状况的评价,这实际上也能起到监督作用。对样本公司的审计报告意见,标准无保留意见的评分为2,带强调段无保留意见的评为1,保留意见为0,无法表示意见为-1,否定意见为-2。

四、实证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结果

为进一步了解公司内部控制各评价指标在舞弊公司与正常公司之间的差异,按要素对样本组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评分均值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内部控制五要素及内控整体评分均值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2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评分均值统计结果

(1)内控环境要素统计结果分析

根据表2中的均值统计结果显示,内控环境要素中,相较于正常组公司,舞弊组公司更可能为非国有控股,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对较低,相对较少地设置股权激励机制;更多地发生更换总经理的情况;出现更多的年报补丁,但两类公司的差距不大。此外,董事长或副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在两种类型公司中相差不大。

(2)风险评估要素统计结果分析

风险评估要素中,相较于正常组公司,舞弊组公司年报中较少涉及风险提示和对策,较少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述;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率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占总资产比率均相对较小,说明正常公司中经营现金流比重更大,企业利润来源更为稳定;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率较小,可能是正常公司各种经营及财务状况良好,有能力对外及对其子公司进行担保;近三年主营业务平均变动率显著更大,表明正常公司的经营业务更加稳定。

(3)控制活动要素统计结果分析

控制活动要素中,相较于正常组公司,舞弊组公司董事会工作中较少地设置内部控制活动安排及较少地实行绩效评价制度。

(4)信息与沟通要素统计结果分析

信息与沟通要素中,相较于正常组公司,舞弊组公司董事会会议得分更高,反映董事会会议次数更多,但两组间差距很小,这可能是舞弊组公司财务及经营问题较多,董事会为此进行更多沟通。舞弊组公司较少设置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及对调研和来访情况进行披露。

(5)监管要素统计结果分析

监督要素中,相较于正常组公司,舞弊组公司监事会对内部控制的独立性意见平均分值明显偏低,因为正常公司内部控制相对较好,监事会较少发现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不合理或者违规事项;审计报告类型平均分值较低,反映舞弊公司被出具“非清洁”意见的可能性很大,远高于正常组公司。

(6)内控整体评分均值统计结果分析

表3 内部控制五要素及内控整体评分均值统计结果

如表3所示,从样本均值的t检验结果来看,两组公司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和监控三个要素的均值差异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反映正常组公司这三项要素评分均显著好于舞弊组公司。此外,内部控制综合评分ICI的均值差异也在1% 的水平上显著,反映正常组公司的内部控制整体而言显著好于舞弊组公司。这与笔者的假设预期相符。

2、Logistic回归结果

表4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财务舞弊关系的回归结果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财务舞弊关系的Logistic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数ICI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即内部控制的整体有效性能降低财务舞弊发生的可能性,这支持了研究假设。此外,该模型的预测效果达到69.8%,表明内部控制有效性较差的公司更可能属于财务舞弊公司。

五、结论及展望

以我国2006-2008年发生财务舞弊的上市公司及选取的配对公司为样本,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利用上市公司年报公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构建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综合评价指数ICI,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财务舞弊发生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内部控制整体有效与财务舞弊显著负相关,支持了研究假设,充分说明内部控制建设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和我国内控建设取得的成果:有效的内部控制能防范财务舞弊的发生,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确保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目标在一定程度上的实现。

由于公司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并不成熟完善,按内控要素设置的评价指标存在局限性,不一定能适当反映内部控制的全貌,继而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如何更有效地评价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构建权威和统一认可的内控评价指标,进而研究内控目标的实现,还需后续的探索研究。

(编辑:惠斌;校对:朱恒)

[1] Rich and Mihalek.Are Corporate Codes of Conduct Effective[J] .Management Accounting,1990,(4):34 -35.

[2] Aquila.Is the Control Environment Related to Financial Reporting Decisions [J] .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1998,(8):472-478.

[3] Hermanson.An Analysis of the Demand for Reporting on Internal Control[J] .Accounting Horizons,2000,(7):85 -114.

[4] Tipgos,M.A..Why management fraud is unstoppable [J] .CPA Journal,2000,(12):34 -41.

[5]刘秋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问题及改进[J].证券市场导报,2002,(6):38-43.

[6]李明辉,何 海,马夕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分析[J].审计研究,2003,(1):38-43.

[7]蔡吉甫.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究,2005,(5):85-88.

[8]方红星,孙 篙.强制披露规则下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基于沪市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12):67-73.

[9]吴国萍,王 琴,贾 珊.内部控制信息可靠性研究——对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的实证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8,(3):50-53.

[10]陈关亭,张少华.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披露及其审核[J].审计研究,2003,(6):34-38.

[11]陈汉文.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审计研究,2008,(3):48-54.

[12]程晓陵,王怀明.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J].审计研究,2008,(4):53-60.

[13]林钟高,郑 军.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研究——来自沪深两市A股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7,(33):132-143.

[14]贾 旭.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研究 [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6-49.

[15]贺 欣.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研究——内部控制需求观[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33.

[16] Persons.Using Financial Statement Data to Identif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 [J] .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Research.1995,(3):38-46.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Financial Fraud——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MEI Dan WANG Rui-xue
(Business School of 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

Taking internal control promoting construction as an opportunity and starting from the internal control objectives,this paper uses five elements of COSO internal control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selects from 2006 to 2008 financial fraud companies and its matching as sample,and uses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the occurrence of financial fraud.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financial fraud,indicating that a company with good internal control having less possibility occurring financial fraud.This conclus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oretical expectations,and confirms the reliability of internal control objective to ensure financial information reliability.It also suggests the performance of listed companies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control,and provide support for policy making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ternal control;effectiveness;financial fraud;listed company

F275

A

2095-1361(2011)02-0113-07

011-02-12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战略委员会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09YJC630134)、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青年项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财务舞弊防范”(NKQ09060)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梅 丹 (1976- ),女,湖北京山人,南开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公司财务

猜你喜欢

舞弊年报样本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舞弊行为人特征分析
推动医改的“直销样本”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重要数据
村企共赢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