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2011-09-23司睿
司睿
(甘肃农业大学 人文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司睿
(甘肃农业大学 人文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必须要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组织设置等方面创新思路,创新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切实探索能够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水平的对策。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 ,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甘肃省地处中国西北内陆,是传统农业省份,地貌复杂多样,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气象灾害频繁,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社会发展滞后。全省86个县 (市、区)中有43个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根据2009年人均纯收入1 196元的国家扶贫新标准,甘肃省贫困人口为442.4万人,贫困面为21.3%,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1%。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中部极干旱区、南部高寒阴湿区、边(偏)远山 (林)区和各类移民区,集中着75%以上的农村 “低保户”、80%以上的重点扶贫对象,这些地区的扶贫成本比西部其他省区扶贫工作重点县高出约25%~35%。[1]农民人均纯收入近几年一直排在全国末位,已成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短板”。此次研究,采用重点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0个乡 (镇)、30个行政村、约320个样本,利用半结构式访谈、座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旨在了解甘肃省贫困地区村级党支部建设情况,寻求破解目前在贫困地区农村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弱化、边缘化、党员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偏低、党组织 “老化”、党员干部领导水平低下等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一、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重要作用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直接关系到党的 “三农”政策贯彻执行的结果。其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关乎人民群众对党的评价和信任,直接影响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农业弱质、农民弱势、农村落后”是当前贫困地区农村的最大问题,村党支部能否有效地领导农村工作,研究决定本地区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着一个村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二是执政基础。党的主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宣传、实践和执行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要靠村党支部去谋划,党的威信和形象要靠党的干部用实际行动树立和体现。
三是示范引导。示范引导要求用事实说话,以实践服人,通过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带头实践自己宣传的主张,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榜样行为宣传、引导群众,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共同为完成党的任务而奋斗。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干部党员带头作用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基础和执政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是宣传教育。农村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主题宣传教育是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过程,宣传党的主张也是理论联系实际转化为完善工作思路、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
五是协调服务。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利益关系协调好,解决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把各种组织管理好、多办实事,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建设。[2]
二、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根据甘肃省委组织部信息中心提供的信息,截止2009年,甘肃省有1.9万多个农村基层党组织,68.3万农民党员。这些年来,甘肃省委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重视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总体状况是好的,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
(一)党组织软弱涣散
表现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不能为群众着想,工作不主动。很多软弱涣散村的党支部从未定期过组织生活,人心散乱,“党员意识”淡化,“双带”能力不强,党员年龄结构偏大,个人素质较低。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贫困地区农村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多年没能得到有效解决,越拖越难办,严重束缚了村干部的手脚,很多村级党组织也因此丧失了斗志,失去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导致群众不满意、不信任。[3]在此次调查研究中,166位受访村民对下列问题的回答也说明了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
表1 村党支部村民认同调查表Table 1 Recognition of Villagers on the CPC Village Branch
(二)干部思想观念滞后,能力不强
贫困地区农村信息闭塞,干部缺乏领导经济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缺乏建设公共基础设施,促进产业发展、服务农民群众的能力。在此次调查研究中,受访村民对 “您希望村支部做哪些事情?”这个开放式问题以及一些问卷的回答也说明了这个问题。24.7%的受访者希望村支部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道路维修,加强绿化,村民娱乐设施建设,整治环境,解决日常饮水,修筑田间道路和灌溉设施。19.9%的受访者希望村支部加强农业技术培训,联系小额贷款,支持创业,发展经济,打开市场,带动村民发家致富。9%的受访者希望村支部积极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和各种惠农政策,宣传农业科技知识、通报市场信息。
表2 村党支部工作业绩调查表Table 2 Work Performance of the CPC Village Branch
(三)党员结构不合理
贫困地区农村党员数量偏少,年龄偏大,文化程度、科技素质、致富能力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在过去的发展党员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党员结构极不合理,党员队伍生机活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年龄、文化、性别等方面。下表是此次调查中某市两个区一些村的党员构成情况,不难看出,党员队伍年龄偏大,女党员偏少,文化偏低。
表3 村党员结构表Table 3 Composition of the CPC Members in Village
(四)进城务工的流动党员管理和党员发展难度大
近年来,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一部分就是共产党员。2008年甘肃省共输转城乡劳动力425.91万人,[4]这给党员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流出党员工作辛苦又不稳定,在流入地很难找到自己的组织,更谈不上过正常的组织生活,处于游离状态;二是党员所在村级党组织难以联络党员,对党员的生活、学习情况不了解,难尽关心、指导培养和监督的责任;三是由于流出党员多,村级党组织难以正常开展活动,特别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时,到会党员不能达到规定人数总是不能进行;四是有文化的年轻劳动力基本上都外出务工,党员发展培养对象少,工作较难开展。
(五)经费投入不足,制约着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近年来,各级财政对党建工作的投入在逐步加大,特别是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投资有所增加,但尽管如此,投入与实际需要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贫困地区村支部活动场所建设资金和工作经费尚无来源。部分支部书记的待遇也未曾兑现,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和支部书记队伍的稳定。在调查中,对 “您认为目前村党支部开展工作的困难在哪里?”这个问题的回答,81%的受访者认为 “没有资金支持”。
(六)教育活动形式单调,效果不佳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员的教育提高和作风整顿工作,近些年来,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同阶段的实际特点,我党先后开展了 “三讲”、“三学”、“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创先争优”等党内教育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对广大共产党员的思想提高和意识转变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推动了党和人民事业的蓬勃发展。但在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的效果参差不齐,有的地方比较差。一些农村党员,包括一些党员干部甚至不知道 “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 “创先争优”的含义,很多村搞党内教育实践活动也仅是务虚,一次教育活动结束,除了开会,贴标语,存资料,没有任何收获,面貌依旧。不能真正学习提高、转变工作作风和指导实践,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够重视,活动形式单调,缺乏载体。
三、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
首先,选好 “带头人”。严格按照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党员大会选举的程序选任村党组织书记;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选拔公道正派、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海选”或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科技致富能手到村任职工作;鼓励转业退伍军人到乡村工作。其次,完善培养机制。乡镇党委应积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考察评定制度,给予锻炼培养;选拨到村任职的大学生,组织部门应加强跟踪培养,除招考公务员外,教育其安心基层工作,逐步适应农村生活,从而走上领导岗位。再次,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管理,及时调整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组织部门定期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思想沟通,明确责任、考核监督、保障服务。最后,以树立典型为主要激励形式,深入开展 “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评选表彰活动;加大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力度;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工资财政直发,切实解决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基本报酬,办理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
(二)以农村实践为载体,组织多途径教育培训
一是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学习培训制度,坚持分级培训。建立省级示范培训——县级全面培训——镇 (乡) “菜单”式培训的三级培训体系,确保所有村级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集中培训。把村党组织书记学习培训纳入各级党委党建工作的考核内容。二是拓展培训内容。重点加强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和农村经济管理、实用技术、法律法规、党务工作、廉洁自律等知识的培训;在培训方式上,注重层次性,分类指导,培训和调研相结合,注重学习培训质量,真正做到实效。三是保障培训投入。要把村级党组织书记培训工作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建立省县镇三级经费投入体系。落实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基层党员轮训制度,拓宽党员受教育渠道。
(三)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党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党的观念和党员意识淡漠,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和削弱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影响农村改革发展进程。党员队伍是 “三个代表”的载体,只有严明党的纪律,严格管理党员队伍,才能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做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坚持和完善 “三会一课”制度,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切合农村党员的实际需要,着重以培养致富技术教育为主。[5]其次,对流动党员和外出党员,要开出介绍信,介绍其在生活或工作地参加当地党组织的活动。要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知识,以青年群体为重点,搞好组织发展工作。鼓励、引导青年农民入党,还应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群众和妇女入党,保持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有效地改善党员结构不合理状况。最后,针对农村党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实际,以农广校、农函大、党校等为依托,充分利用媒体、夜校、短期培训班和职业技术学校等途径和方法,对农村党员进行多种形式的正规化学历教育,使他们掌握1~2门实用技术,在农村致富中起带头作用,为农村培养、储备一批高素质的基层党员干部。[6]
(四)注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阵地建设
在财政困难的贫困地区农村,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的支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优先建立农村党组织的活动场所,并解决基层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具体做法是:财政每年根据党员数的多少按一定标准纳入财政预算,按期拨付;上级党组织或党委组织部门按党员数或上缴党费的情况从党费中按一定比例返还;各级基层党组织设法协调争取其它支持。最重要、最有效的解决经费的途径就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只有这样,经费有了保障,组织活动就能很好地开展,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也能有序推进,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便能更好地发挥,也能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五)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加快经济发展是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树立 “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指导思想,以发展经济为中心,领导群众脱贫致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在特别贫困的地区,基层党组织首先应鼓励和支持党员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多途径改变党员自身的生活处境。通过党员的致富活动,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加快群众改变生活面貌的步伐。进一步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积极创办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农村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在农村的领导。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善于把握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大力发展和培育市场,服务群众,促进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协调稳步发展。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新时期做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才能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才能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才能巩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才能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六)党务公开,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在此次调查研究中,15%的受访村民要求村务公开,及时、公平、公正发放各种补贴。希望干部以群众的利益为主,不徇私舞弊;多干实事,关心群众,积极落实国家政策。针对这些要求,必须做到:一是健全各项制度。要建立健全贫困地区农村党组织书记工作职责、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党务公开等系列制度。大力实施、推广民主议事制度,杜绝村级党组织书记 “一言堂”,防止权力滥用。二是设立村民议事会和监事会,监督本村党支部及书记的工作。建立事关全体村民利益的经济发展规划、财务收支、直补资金发放、项目建设、民生政策、计划生育、党务活动情况等公开制度。三是建立健全和完善村级党组织书记岗位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对农村党员干部履职情况考核监督体系,增强干事创业主动性。
[1]徐守盛.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 [EB/OL].(2009-10-23)[2010-07-22].http://www.gssw.gov.cn.
[2]中组部研究室.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有益探索——甘肃省农村实施" 双培双带" 工程的调查 [EB/OL].(2004-12-27)[2010-07-20].http://www.sina.com.cn 2004-12-27.
[3]舒旺彩.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J].湖湘论坛,2002(6):19.
[4]甘肃统计年鉴编委会.甘肃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4):89.
[5]彭雪莲.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以贵州省毕节地区织金县以那镇为例 [J].党史文苑,2009(7):41.
[6]刘永哲,黄明.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实践 “三个代表”的思路选择 [J].甘肃理论学刊,2001(4):13.
On Improving the Governance Capability of Rural Primary-level CPC Organizations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in Gansu Province
SI Rui
(CollegeofHumanities,GansuAgricultural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China)
The Party is the key to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Considering major problems unsolved in the organizational building,the primary-level CPC organizations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in Gansu Province must be innovated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uidance and organizational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 the governance capability,with a view to working out solutions to enhance their leadership.Only by constantly improving rural primary-level CPC organizations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can they better serve and unite the people,promote the harmony,and provide solid political and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for good and sound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Poverty-stricken areas in Gansu Province;Rural primary-level CPC organizations;Construction of the governance capability
D2
A
1671-816X(2011)01-0035-05
(编辑:程俐萍)
2010-12-20
司睿 (1979-),女 (汉),甘肃会宁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方面的研究。
2010年教育部 “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专项课题 (10JDJNJD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