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土高原生态战略下的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

2011-04-12李朝阳

关键词:庆阳市种草农业

李朝阳

(陇东学院 历史系,甘肃 庆阳745000)

黄土高原生态战略下的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

李朝阳

(陇东学院 历史系,甘肃 庆阳745000)

庆阳市属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形以山地沟谷为主,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面积小,人口压力大,农业经济不发达,面临生态建设的迫切任务。在当前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下,为了实现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就应该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结合生态建设重点发展林果业、草畜业和特色种植业,因地制宜地推行科学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建立农林草畜各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农业生产系统。通过林草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益。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科学规划、体制创新、改进生产技术、增加投资和提高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加快农业生产结构和方式的转变,促进生态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生态建设;退耕还林;生态农业;特色产业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最东部,西南方向与甘肃平凉为邻,西与宁夏接壤,东、北方向与陕西省接壤。总面积27 119平方公里,人口260.51万,地理单元上属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沟壑区,境内山、川、塬、沟、丘陵交错分布,地形破碎,地势北高南低,海拔高度为885~2 089m。属于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2006年平均气温9.6~11.1℃,无霜期140~180d,年日照2 376~2 701h,降水量为258.4~649.8 mm,地面年平均蒸发量520mm。[1]气候条件可以满足各种温带作物、牧草和林木生长的需要,但干旱、暴雨、霜冻、冰雹、大风等气象灾害频繁。河流径流量8.43亿立方米,地下水动态储量3 714万立方米,水资源不足。区内生态环境多样,有草地面积约127.3万hm2,东部子午岭林区面积48.98万hm2,森林覆盖率19.7%。土质以马兰黄土为主,质地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87.3%,生态治理任务艰巨。生物资源丰富,有高等植物100多个科,288属,650~700种,已知脊椎动物328种。[2]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特色农业品种丰富,有特色粮油、蔬菜、水果、中药材等优良品种。

2006年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71.545 6万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6 830元,三次产业比21.3∶49.3∶29.4,人均农业产值1 127元,相当于全省平均值的88%,农业内部农林牧渔副业结构比例为73.8∶3.1∶22.3∶0.1∶0.7,与全省相比种植业比重高3.36个百分点,[3]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其次牧业比重较大。

一、庆阳市生态状况与生态环境治理的迫切性

庆阳市地形崎岖破碎,丘陵、沟谷占总面积的88.9%,降水变率大,50%降水以暴雨洪水形式出现,植被覆盖度低,水土流失严重。由于水土流失的加重,河流泥沙量不断加大,河流年输沙量为2.06×108t,年自产沙1.76×108t,占黄河流域河流年输沙量的32%,平均每公顷年流失水量288m3,流失土壤76t,流失N素25~35kg,流失P素45~60kg,严重水土流失使农田跑水、跑土、跑肥,地表不断侵蚀切割,使适于耕种的塬面和川道平地减少,沟壑面积扩大。据实际观察,林区林线明显后退,森林林木蓄积量下降,草原载畜量下降。北部山区四县植被以灌丛和草原为主,林草覆盖率共计为19%,属于黄河中游多粗砂区的极强度侵蚀区,在北部毛乌苏沙漠不断南侵下,加之滥垦滥牧等影响,土壤受到严重风蚀,北部逐渐向沙漠化方向演化,沙地在自北向南扩展。本区人口密度约为全省平均值的3倍,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垦殖指数不断提高,植被不断破坏,环境压力不断加大。从1981年~2000年耕地增加了7.5%,果园增加了307.6%,林地增加了77.9%,草地减少了14.4%,水域减少了32.8%,难利用地减少了58.8%,非生产用地增加了20.9%。[4]随着土地的开垦,使林草地向立地条件差的困难地理环境不断退缩,水域面积大幅度减少,干旱化程度加剧。庆阳市环境监测站曹同民等对环境评估的结果是:总体持续恶化,波动中的恢复好转仅是恶化过程的减缓阶段,从环境质量的区域差异看,子午岭林区较好,南部次之,中西北部较差,对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首先是植被覆盖率,其次是降水。[2]可见通过植被恢复治理生态的任务十分迫切。

庆阳市环境治理任务迫在眉睫。2002年,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国情做出了退耕还林的重大决策,要求各地要根据不同气候水文条件和土地类型进行科学规划,加快 “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落实,做到因地制宜,乔灌草合理配置,农林牧相互结合。庆阳积极响应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了生态建设工程,到2009年底累计完成人工林栽植面积28.37万hm2,其中退耕造林11.18万hm2。荒山造林16.33万hm2,封山育林0.87万hm2。[5]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二、生态战略下农业发展特点

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为保护生态和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造了机遇,但按照国家规定,退耕还林 (草)的粮食和现金补助是有时限的,如何确保国家粮款补助终止后,不会因粮食短缺而出现 “复耕”,就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地方应在补贴期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提升农业的发展能力,促进生态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作为庆阳市来说,退耕还林还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植树造林上,缺乏大农业发展思路和生态农业观念,没有把生态恢复与区域发展能力的提升结合起来。所以,笔者认为庆阳市应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结合起来,做出农业发展模式调整的新规划,走农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农业经济发展要以生态恢复为前提

针对该区生态不断退化的严重威胁,应把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改变过去盲目垦殖,靠单方面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业产量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通过改善生态和气候,治理水土,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走生态农业发展的道路。在现阶段应积极落实退耕还林政策、封山禁牧政策和林木采伐管理政策,加快植树种草绿化荒山工程建设,推行林草牧结合、果草牧结合、灌草牧结合、立体经营等多种生产模式,增加林草比例,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二)发展集约高效农业

庆阳市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占农业总产值的73%,而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使可利用的耕地面积减少,在生产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就必然会使农业产量下降,同时在封山禁牧后,传统牧业丧失了发展条件,地方政府为了多享受国家补贴,林木的栽植以生态林为主 (经济林补贴5年,生态林补贴8年),缺乏长远谋划,导致林业建设几乎没有发挥经济效益。

总之,退耕还林的实施使农业可利用的资源量减少,决定了将来农业发展必然要走集约高效的发展道路,要转变生产方式,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规划农业,在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地推行不同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塬区推行 “林果-畜禽”复合生态模式,在山地沟谷地推行草地生态恢复和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丘陵山区推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在川道和城郊推行设施生态农业模式等,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同时,加大资金、设备、人力、技术、管理等要素投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加快农业的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提高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质量。[6]

(三)建立农林牧草相结合的生态农业系统

要用系统理论来规划农业,推动农业结构的多样化发展,在农业各部门之间建立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一体化发展的良性机制。从种植业内部来看,应发展粮、经、草、瓜、菜多元化生产,提高谷物、豆类等杂粮作物种植比例。从模式上重视粮、经、草的间作和轮作,增加土地肥力,提高种植效益;推广果园种草,增加人工种草面积,大力发展秸秆养畜;发展林间养殖和林下中药材等多年生植物的种植,多渠道提高生产效益。重视农业布局结构的生态合理性,建立“川地高效粮经作物-丘陵缓坡基本农田-山腰经济林-陡坡生态林草”的复合生态农业系统。

三、生态农业重点部门发展规划

该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重点部门可规划为草产业、畜牧养殖业、林产业、特色种植业等。

(一)草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产品需求市场的变化和农业结构的调整,现代畜牧业的地位不断提升,从我国的自然条件考虑应走以草食畜牧业为主的畜牧发展道路,草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使草产业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农田种草养畜也是世界畜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发达国家农田种草的比重很大,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荷兰为67.60%,英国为59.0%,美国为20.0%,日本为18.06%,法国为9.50%。[7]在我国,钱学森院士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知识密集型草产业发展理论,率先在内蒙古等干旱半干旱地区指导草畜产业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也让我们看到我国草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庆阳市草资源丰富,荒山荒坡面积大,气候冷热干湿条件多样,适合多种牧草的生长。境内有天然草地127.28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46.9%,可利用草地面积68.96万公顷,占草地面积的54.2%,野生牧草分属98科,384属,749种,全年约产鲜草28.58亿公斤。[8]同时,本区在生态战略下,人工种草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宜性和重要的生态意义。草地建设周期短、见效快,耗水量小,成活率高,生长量大,而且种草的生态效益显著,草地植被覆盖度高,保持水土作用大于森林,还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肥力,促进林木成活。

本区荒山荒坡种草可利用土地广阔,人工种草前景好的优势,在退耕还林还牧的背景下,应把扩大人工种草面积,改良天然草场,开发利用秸秆等各种草资源,发展壮大草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目前,全市紫花苜蓿留存面积达到18.67万hm2,其中耕地种植2.67万hm2,占耕地比重的5.8%,人工草场面积约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0%。同时,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年种植量达40万hm2,其中种植全膜玉米13.33万hm2,年生产饲用秸秆300多万t,[9]提供了大量的饲草来源。

退耕还林为本区人工草场建设和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今后,在绿化中应种树和种草相结合,大力发展人工种草,推行耕地种草、果园种草、荒山荒坡种草和林间地种草等多样化种草形式,推广粮、经、草的套种和轮作。[10]同时应从以下方面推进草产业发展:一是不断改进种草技术,引种和培育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草品种,把旱作农业技术用到种草当中,实施草场科学化管理,提高人工草场的种植效益。二是重视天然草地的改良,改善天然草场的群落结构,增加优良牧草的比例,提高天然草场的产草量和草质量。三是加快牧草收割和加工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草产业发展的机械化水平,解决人工割草喂养消耗劳动量大的难题。四是要大力开发秸秆资源,推广秸秆 “三贮一化”技术,提高秸秆的储备和转化能力,增加草资源的可利用量。五是开展山地人工种草的试验研究,总结山地草场建设和利用的经验,为草产业发展开拓广阔的地域空间。既要把草产业当作一个独立产业培育,增强发展能力,又要做好草产业与畜牧业发展的协调规划,并保持草产业发展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协调。

(二)林产业

森林作为生态保护的主体,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消除环境污染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庆阳东部子午岭林区面积达489 800 hm2,其中森林面积24.59万hm2,利用荒山丘陵和沟壑开展大面积植树造林,到2009年累计退耕植树面积为11.45万hm2,森林总面积为52.96万hm2,目前森林覆率仅为19.7%,还不能很好地发挥生态保护功能。今后应继续加大森林保护和栽植的力度,加快荒山荒坡造林步伐,增加森林覆盖度,不断增强森林的生态保护功能。

在林业发展中应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目前本区的经济林比重较低,2009年年底经济林面积为11.45万hm2,经济林管理落后,林业的经济效益差。2006年林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1%。今后应从以下方面规划发展林产业:一是调整用材林和生态林的比例,做好森林的抚育和更新,提高林木蓄积量和木材供给能力;二是在林区发展适度的林下养殖、中药材的种植和适度的林间采集;三是大力发展经济林,庆阳市有经济林发展的天然优势和基础,气候和土质适宜多种温带水果生长,而且历史发展中培育形成了许多区域优质水果品种,如宁县曹杏、九龙金枣、正宁“陇蜜”苹果等。目前果树的栽植已经具备一定规模,2009年全市累计果树栽植面积11.5万hm2,苹果8.1万hm2,杏2.6万hm2,枣0.19万hm2,本区应把果树栽植作为经济林发展的主导方向,实行合理的分区布局,在 “塬面发展优质苹果,形成相对集中的生产基地;山区退耕还林地大力发展仁用杏、大枣、花椒等经济林;城郊周围发展鲜食葡萄、李子、桃等果树”的发展思路下,实施 “点上突破、周边辐射、形成片带”的基地建设要求,[11]扩大优势水果的栽植面积,推动果业的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不断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稳步提升林业发展经济效益。

(三)现代畜牧养殖业

畜牧业作为本区的第二大农业部门,产值占农业产值的22.3%,在农业各部门中生产效益最高。[12]本区山地多耕地少,草场面积广,畜牧业发展具有很大潜力。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一方面为大面积种草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也使当前的草资源可利用量减少。所以,当前该区畜牧业发展面临严峻的转型任务,一是应进行养殖结构的调整。封山禁牧后以天然草场为基础的牧羊业,消耗草量大,秸秆喂养困难,在转型期应适当压缩羊养殖规模。牛、驴、马等大牲畜适宜用粗质秸秆喂养,可适当扩大规模。退耕还林使粮食种植面积下降,应减少耗粮型的猪的养殖比例,对耗草量较少的兔养殖可增加比重。发挥山地森林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积极发展放养鸡、野猪、野鸡、山鸡、狐狸、肉驴、鹿等特色养殖。二是草资源的开发利用。应积极进行人工草场建设,解决青草期喂养的饲草供应问题,以草定畜,同时又要挖掘其它草资源,做好秸秆的利用、加工和储藏,增强草资源的供应能力。三是养殖方式的转变。目前本区畜牧业面临由放牧业向舍饲养殖业、由粗放的传统畜牧业向集约高效的现代畜牧业转变的任务,应积极解决养殖设施建设、畜种更新,科学养殖技术推广、疾病防控系统建设等问题。四是经营模式的转变。推行龙头企业带农户的组织经营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在技术、管理、市场营销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以点带面。在舍饲养殖业的发展步骤上,以草定畜,规模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逐步走向组织化和规模化。

(四)特色种植业

大宗农产品价格低,种植效益差,而特色种植业产品以独特的产品品质和旺盛的市场需求决定了种植效益较高。庆阳市地理环境独特,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瓜菜、油料、小杂粮、烤烟等作物的区域特色优势强,在有限耕地上应以发展特色种植业为主,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庆阳是全国最大的黄花菜、白瓜子生产基地,也是豆类、紫苏、胡麻的重要产地,什社小米、环县荞麦等以品质优良而著称。但目前的种植结构还存在以大宗粮食种植为主的问题,2006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种植业的66.6%,经济作物占17.7%,其它作物占15.7%,而小麦、玉米就占了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8%。黄花菜4.26万hm2,白瓜子种植面积仅为0.04万hm2,特色种植没有形成规模,而且存在种植粗放,商品率低,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本区应紧跟杂粮、豆类、油料、蔬菜等需求不断增长的市场形势,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结合本区农业品种优势,加快种植结构的调整,减少玉米小麦等大田作物的比重,增加高粱、谷子、糜子、荞麦、大麦、燕麦,豌豆、黄豆、蚕豆、扁豆、小豆、胡麻、紫苏、麻子、向日葵、芝麻、芥菜、白瓜子、黄花菜、西瓜、甜椒、大葱、神虫草等种植规模。积极发展绿色无公害生产,规范生产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创绿色农产品品牌,发展规模化种植,提高深加工能力,走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13]

四、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

(一)做好科学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布局规划

本着农业多样化、特色化、现代化、一体化发展的方向,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合理的农业结构调整目标和方案,同时依据区域自然条件做好科学的农业区域布局规划。东部林区以发展经济林为重点,并适当发展林下经济,南部水热条件好的塬区以发展特色瓜菜苹果为主,积极发展农区养殖业,在北部山区以发展特色粮油种植为主,重视舍饲养殖的发展。

(二)创新发展机制,提高市场化发展水平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首先,应创新荒山荒坡产权改革机制,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使产权落实到户,保证农户的经营自主权和收益权,为林、畜、草等创新产业投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培育林、畜、草产业的市场化经营主体。其次,以项目建设为龙头,带动新产业发展。组织实施项目实验研究,保证新产业发展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尊重投资人的自主经营权,推动项目的健康发展。再次,发挥项目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广泛宣传,科学引导,搞好技术和管理等咨询服务,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同时,提高农业市场化发展服务水平,建设专业化农产品交易市场,做好各产业发展的市场信息的搜集和市场调研,及时发布市场信息,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的市场化发展水平。

(三)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

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于政府强大的农业技术支持政策。现代农业发展以科技为本,我国西部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技术都相对落后,政府的技术服务在农业发展中就尤为重要。本区农牧局和农业科研机构应加快农业新项目和农业技术发展的研究立项,如:荒山人工种草养畜技术研究,区域牧草、畜禽、水果和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研究,地方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等,并加大技术推广力度,为农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导。

(四)健全农业灾害和市场信息的监测和预警系统

气象灾害、病虫害及市场不良变化都会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本市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倒春寒对果树威胁很大,干旱可使农作物大幅减产,鼠害严重威胁着草场和林业发展。同时,近年来瓜菜市场滞销给农民带来巨大损失的事件频繁发生,所以,建立健全农业灾害和市场信息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监测预报信息,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对保障农业稳定生产意义重大。

(五)培育产业组织,创新经营体制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必由之路,本区农业组织化水平低,农业以分散农户经营为主,导致农业技术更新缓慢,市场竞争力不足,制约了生产效益的提高。所以,政府应把培育农业产业化组织和龙头企业作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各种途径扶持农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等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加快农业经营组织模式创新,鼓励 “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组织+农户”和 “农业生产大户+农户”等组织模式的发展。

[1]庆阳市年鉴编纂委员会.庆阳年鉴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88,260-266.

[2]曹同民,李师翁.庆阳生态与环境 [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137-139,52.

[3]甘肃年鉴编纂委员会.甘肃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140.

[4]庆阳地区行政公署水利处.庆阳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水利及水利水保区划成果 [A].1984.

[5]庆阳市林业局.庆阳市2009年林业生产统计年报 [A].

[6]周立华,程国栋,王正文,等.庆阳地区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政策建议 [J].干旱区农业研究,2002,20(3):117-120.

[7]杨恒山,曹敏建,李华等.种草养畜与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1):118-120.

[8]王贵军.试论畜牧业在庆阳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J].陇东学院学报,2004,14(2):84-86.

[9]庆阳市畜牧局.庆阳市巨型畜牧业基地建设规划 [A].

[10]李会科,王忠林,郭鹏.陕西知识密集型草业的实践与展望 [J].草业科学,2004,21(7):45-48.

[11]庆阳市林业局.庆阳市2009年果树生产统计年报 [A].

[12]庆阳市林业局,发展林业产业振兴林业经济——庆阳市林业产业发展综述 [J].甘肃林业,2006(1):19-21.

[13]李朝阳.庆阳市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2010(4):36-38.

A Study Mode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n the Gully Region of Loess Plateau——Qingyang,Gansu Province-for Example

LI Zhao-yang
(HistoryDepartmentinLongdongUniuercity,QingyangGansu745000,China)

Qingyang lies in the gully region on loess plateau mountainous terrain,which gives priority to weak ecological environment,serious soil erosion.Due to its shortage on cultivated land,the pressure on population and a weak agricultural economy,it faces the urgent task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Under the current national reforestry policies,an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trategy should be accepted so as to achieve both mass production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Only by combining forestry and fruits,grass supply industries and livestock,characteristic planting with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carrying out a scientific eco-agriculture mode according to its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can we build a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ystem in which a mutual connection and promotion among the four items will be produced.Through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the grass and resources,agriculture structure adjustment,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eform,the promotion on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and the futher 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we can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Government should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try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 and mode and promot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ordin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lanning,system innovation,improv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increasing investment and improv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apabilit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Reforestation;Ecological agriculture;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F304.1

A

1671-816X (2011)01-0005-05

(编辑:程俐萍)

2010-09-25

李朝阳 (1971-),男 (汉),甘肃正宁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和经济地理方面的研究。

陇东学院科研基金项目 (XYSK0713)

猜你喜欢

庆阳市种草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中秋节
生日礼物种草合集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节日“种草”
美容须防被“种草”
庆阳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初探
庆阳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