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年中国物价走势分析与判断

2011-09-23虞华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物价价格

虞华

2011年中国物价走势分析与判断

Analysisand Judgmentson Price Trend of China in 2011

虞华

2010年的中国经济,物价问题可谓贯穿全年。从频发的各类自然灾害造成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到“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苹什么”等众多网络新名词的出现、走俏;从国家发改委打击恶意囤积、串通涨价、哄抬价格行为,到中国人民银行6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次加息……物价上涨和对通胀的管控,成为老百姓和经济学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2010年以蔬菜为首的农副产品价格纷纷上扬,一时间蔬菜、大米、猪肉、鸡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一路看涨。居高不下的商品价格让百姓的餐桌“瘦身”不少,生活缩紧的压力也随之而来。通胀预期被骤然放大,毕竟涨价的不仅仅是食品,还有工业消费品。农产品、大宗资源产品的持续波段上涨成为推波助澜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也在经济增速仍将趋缓与日渐强烈的通胀预期之间陷入微妙的徘徊当中。通胀已成为当前国内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2010年11月中国CPI已飙升至5.1%,大大超出市场预期。央行发布的四季度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居民对物价满意度创11年以来最低。可以预见,关于通货膨胀何时结束的讨论会贯穿全年,2011年的经济形势仍然被看好,而抗通胀仍是2011年经济的重头戏。

时下,议论这一轮通货膨胀最重要的不是它能够升到多少,而是它会持续多久。其实人们在讨论通胀问题时,一个最大的困惑是大家所使用的概念不一致,往往是各说各的话,都说通胀,但含义却大不相同,这是造成人们判断结果不一致的重要原因。事实上,通胀在经济学中有比较规范的定义。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各类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或者说是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该定义包括两个方面的特征:(1)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的过程,不是价格总水平的一时或短暂的上升。(2)通货膨胀反映的是价格的普遍上升,而非个别类别商品或服务价格的上升。因此,判断是否通胀,一要看价格的变化,二要看经济增长的变化。在看价格变化时,不能只看一种价格的变化,而要看各类价格的变化。当然,居民消费价格作为反映大部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直接影响国民的生活状况,因此在判断通胀的各种价格指数中,需要特别关注。

由上述定义出发,各主要价格指数(2010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都明显高于2009年的水平。在计算2010年CPI的八大类商品价格指数中有食品、烟酒及用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以及服务、居住五大类商品价格都是上涨的,这说明2010年物价已不是以往的结构性上涨。宏观经济的基本面表现为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新增贷款大幅增加。2010年12月末,广义货币(M 2)余额72.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7%,增幅同比回落8.0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 1)26.7万亿元,增长21.2%,回落11.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 0)4.5万亿元,增长16.7%,加快4.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7.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9万亿元,比上年少增1.6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71.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2万亿元,少增1.1万亿元。

一、2011年物价上涨的压力仍不容忽视

在美国继续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下,新一轮美元贬值导致2010年三季度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回升,工业品和农产品价格同时出现较快上涨,输入型通胀预期压力仍然较大。

1.生产成本增加影响加大。由于国内资源不足,我国初级产品进口不断增加,铁矿石、原油、有色金属矿产、煤炭等产品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受我国等新兴国家需求增加拉动,加上国际投机资本炒作,近年来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我国初级产品进口价格也同步上涨。初级产品进口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国内采掘业价格上涨,通过产业关联,间接推动原材料、加工工业产品价格、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010年1-11月份全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了9.6%。如此强劲的原材料、燃料、动力成本提高力量,势必会对其下游指数PPI和CPI形成很大的成本性向上推力。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在不断增大。一是影响食品价格上涨的食糖。国际糖业组织(ISO)最新一期糖业季度报告中预测,2010-2011年榨季全球糖市将供应过剩仅129万吨,远低于2010年8月份预期322万吨过剩量。2009-2010年度全球糖市为供应短缺384万吨。尽管新制糖年全球食糖产量将达到1.69亿吨,但反常天气冲击了包括巴西在内的一些主要产糖国的食糖生产。二是全球棉花供需缺口仍然存在。美国农业部9月供需报告显示,2010-2011年度全球棉花供需缺口将较上年度减少271.7万吨。尽管其幅度大幅减少,但供需缺口仍然存在,将带动2011年全球库存消费比继续走低,因此,从供需环境看,新年度棉花仍将保持高位运行,并有望刷新历史新高。三是世界石油价格存在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中国需求”预期大增,到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进口将增长一倍以上。四是货币贬值将推动贵金属价格上涨。五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近两年各国向市场中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各国货币的过量发行也将助推大宗商品价格。美元的贬值也将支撑以美元标价的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

同时,经过多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国内已积聚了大量富余资金,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未来较长时期国内流动性过剩的状况会日益严重。如果对房地产市场和股市进行有效的严格管控,部分资金有可能流入实体经济流通领域,加大对初级产品和消费品的炒作力度,推动实体经济价格上涨。

2.部分农产品仍有补涨意愿。作为我国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CPI具有明显的食品价格驱动特点。2004、2007、2008年物价的高增长,食品价格贡献率都在80%以上。食品类别当中,以粮食、蔬菜和肉类价格的变动最为关注。2010年下半年以来,CPI食品类别中的粮食、蔬菜、肉类价格涨幅上升尤其明显。由于2011年为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国家将继续提高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这将使得粮食价格继续保持适度的涨幅。从猪肉价格走势看,在2010年4月份降至低点后,价格开始从底部回升,年底猪粮比已高于6.5∶1。综合考虑新粮成本、下游需求及国家政策等因素,预计全国粮价有望总体保持温和上涨的走势。其中,豆油价格受成本支撑和需求拉动或将反弹,供应面偏紧可能继续助推糖价上涨,此外,季节性消费旺季来临或将使猪价保持震荡回升之势。

虽然近期农产品期价处于调整期,但2011年世界粮食供给形势依然不乐观,令权威机构对2011年粮价的走势仍看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月5日警告,世界面临“粮食价格冲击”。如果价格涨势“延续数月”,便有可能导致“粮食危机”。大米是非洲和亚洲逾30亿人口的主食,2008年的价格一度超过了每吨1000美元,达到历史最高点,但现在的价格在每吨535美元左右。由于2010年俄罗斯、乌克兰等地区的收成不佳,另一个重要主食小麦的价格正飙升。用作动物饲料的玉米,以及肉类和肉禽类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国际农业官员与交易商担心,随着拉尼娜气候现象的恶化,通常会给阿根廷、巴西和美国等重要农产国带来干旱天气,农产品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上涨。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将2010-2011年全球谷物产量下调0.6%,降至17.3亿吨,因全球谷物消费量四年来首次超出供应。谷物产量预期降低主要归因于玉米产量预期下降1000万吨,因中国和美国玉米产量前景恶化。IGC将其2010-2011年全球玉米产量预期下调至81.4万吨。然而,需求预计依然强劲,由于欧盟和美国饲料预期增长,世界谷物消费量预计总计17.9亿吨,较2009-2010年增加1.5%。相反,全球2010-2011年季末库存预计下降5400万吨至3.45亿吨,为2007-2008年来的最低水平。粮农组织称,其粮食价格指数由小麦、玉米、大米、植物油、乳制品、糖、肉等一篮子农产品构成跃增至214.7点,超过了2008年6月创下的213.5点的历史最高纪录。

统计调查资料显示,农产品价格多年来一直低于工业品价格的上涨,“剪刀差”越来越大,从趋势来看,部分农产品有补涨意愿。在耕地面积有限,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未来农产品价格将维持高位。

3.节能减排和要素价格改革,将使水、电、气、油等能源资源价格走高。2009年初,通过价税费联动,初步健全了反映市场供求状况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并且公平了税负。今后一段时期,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的任务艰巨,环保收费改革也要摆上日程,目的就是要使资源性产品价格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同时,更加充分地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从而更好地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下一步国家将重点研究水、气、电等资源性产品的阶梯式价格改革思路,对基本需求部分将考虑大体保持原有价格水平,对超量使用部分考虑累进加价。这样做既有利于解决好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又可以在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原则下稳步推进改革。从影响居住价格的结构性因素看,水电燃料和装修价格在居住价格中的权重在95%以上,是决定居住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进一步提速将会对物价水平产生一定的上推作用。实施价格改革,导致最终消费价格调整的远不止这些。目前政府为出租车、交通、天然气供暖等都在实施补贴这些领域的最终消费隐形成本并没有释放出来,这给上述领域价格上涨改革预留了空间。因此,实行政府定价的水、电、燃气、交通等商品和服务价格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继续呈上涨的态势,长期低价利用资源的局面将得到改变,并会促进2011年CPI的提高。

4.“翘尾”因素影响较大。价格的同比涨幅可以分解为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其中,翘尾因素是上年基数变化所形成的。据有关部门测算,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对2011年的翘尾影响约为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2011年各月的市场价格保持2010年12月末的价格水平不变,由于2010年价格上涨的滞后影响,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将比上年上涨2%左右。

5.劳动力价格上涨压力增大,服务价格趋于上涨。企业家调查显示,对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选择比重最高的是“人工成本上升”,占73%,比2009年提高了11.7个百分点,排在所有16个选项的第一位。2006年以来我国劳动力供求格局发生重大转变,从过去的供过于求转向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供给不足,部分行业劳动力供给不足,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有增无减,劳动力供求关系日渐紧张,将加快工资上涨幅度,提高劳动成本,服务性行业价格趋于上涨。由工资上涨所形成的“工资-物价螺旋”也开始成为新动力。

6.异常情况影响。在正常情况下,宽松的供求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成本增加对商品价格的向上推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2011年中国物价上涨仍是可控的,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做出这种判断。但是,还必须考虑到异常情况的出现,以及异常情况对中国商品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的重大影响。比如说出现严重自然灾害,对于一些品种,或者一些地区的种植业、养殖业和交通运输等将产生重大冲击,总体或局部供求关系就会逆转。在这种情况下,供应偏紧与成本推力因素叠加,势必推动中国物价水平急剧上涨。2010年新年伊始,一场暴雪就使得北京蔬菜供应出现短缺,叶类菜价格最高涨幅达到125%。在这种情况下,一段时期内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或者是结构性恶性通货膨胀并非没有可能。异常情况对于物价上涨影响,有时候可以通过预期实现提前上涨。也就是说,还没有等到异常情况对未来商品形成实质性冲击,市场价格就提前上涨了。在这方面,投机资金的推波助澜和通胀预期,能够放大涨价效应。

二、在国家的调控措施下,2011年持续高通胀的风险降低

高企的CPI无疑为2011年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挑战,但通胀形势仍在掌控之内,2011年度CPI平均涨幅在5%以上的可能性并不大。

1.部分食品价格即将见顶回落。就粮价而言,目前国内粮价仍高于国际市场,继续大幅上涨的压力较小。2011年1月3日国际市场小麦价格达到306.17美元/吨,国内优质白小麦每吨为2070元(312.7美元/吨),仍比国际市场价格高6.53元。猪粮比价已处于盈利水平,肉类产品供给稳定,在粮价不会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肉类产品价格继续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已经较小。鲜菜、鲜果价格长期处于高位平稳状态,2011年继续大涨的可能性也不大。前期国家出台的平抑物价的16条措施,有效降低了农副产品的生产与运输成本。

2.全球经济复苏依然脆弱。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处在发酵过程中,世界经济虽然已经开始缓慢复苏,但还缺少能够带动经济强劲增长的亮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内外部重新平衡都还未取得突破,并且,一些比较大的发达经济实体像美国、日本、欧洲等经济复苏步伐放缓,许多金融问题还处在逐渐解决的过程中。因此世界经济没有进入稳定增长的发展阶段,复苏进程缓慢和曲折,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据IMF预测,世界经济2010年增长4.8%,2011年增长将放缓至4.2%。

3.产能过剩对物价上涨形成抑制作用。目前,我国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改变,产能过剩情况较普遍,交通和通信、家用电器、纺织服装、一般日用消费品等行业均呈现明显的供大于求的状态,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21个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多数商品供过于求,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不断加快,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这种局面对通货膨胀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在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西方国家力压我国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出口增长面临较大的困难,很难恢复到2008年的出口规模。

4.国内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2011年虽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但经济增长也面临世界经济趋缓、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消费快速增长的难度较大和过高的投资率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限制使投资高增长难以为继等诸多困难,导致国内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

5.国家管理通胀预期的政策措施力度较大,控制通胀的能力较强。针对2010年10月份食品价格上升较快的状况,以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十六条”为标志,开启了我国这次稳定物价政策的序幕。作为物价主管部门的国家发改委,从11月22日至26日,5天内连发9个通知调控物价,密集程度史上罕见。商务部、农业部等部委之间已经联动应战,以平抑物价。央行6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次加息。随着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各地消费价格上涨的势头短时间内已经得到初步遏制。目前我国利率水平仍较低,加息空间仍较大,因此,国家控制通胀的能力较强。央行表示,2011年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稳物价是央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央行要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

三、2011年价格仍将呈上升态势

从目前情况看,2011年,我国将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把防止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使货币供应和信贷增长向常态化回归,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仍是基本要求。因此,政策调整将是逐步的,这决定了2011年不会发生严重通胀,但由于物价的惯性特征,2011年价格走势仍将呈上升态势。2011年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主要源于内需。由于货币信贷政策有所收紧,2011年的投资增速比2010年可能略有回落。由于鼓励消费的政策和消费潜能释放,消费增长有望保持平稳,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对稳定。从季度来看,GDP增速预计分别达到8.7%、9.1%、9.8%和10.2%,全年经济增长9.5%。增速可能会比2010年低些。预计2011年一季度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物价上涨的势头会在2011年二季度后得到有效控制,2011年全年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预计2011年物价上涨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物价走势会分两阶段回落,上半年CPI可能接近4%,六、七月份可能会突破6%,下半年应该会回落到3%左右,主要还取决于夏粮收成,取决于总体经济的走势,取决于全球商品经济的走势和全球货币政策。预计全年CPI大约在3.5%-4%之间。与此同时,全年PPI预计平均上涨6%左右。

猜你喜欢

物价价格
价格
价格
价格
元代亦集乃路的物价——以黑城出土文书为中心
价格
价格
鸟人鸟语
2012,物价的期盼
价格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