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职数学课堂中变“独唱”为“合唱”
2011-09-20罗平
罗平
摘 要 构建有效的数学学习课堂,变“独唱”为“合唱”。教师应该在数学课堂中:一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感染学生;二是采取“先问题、后学习”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三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四是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
关键词 中职 教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0025-02
现在大多数中职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在课堂中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易被新鲜刺激的事物吸引,常受兴趣和情绪支配。教师经常在课堂中讲得“激动”,而下面的学生没有“反应”,不理会,自己玩手机或睡觉等。针对这些现象,教师该如何找出相应的对策来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教师应在课堂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感染学生
1.放松心情,让数学课堂充满智慧的灵性。智慧课堂的最高境界就是教师能把学生带进一个纯净的精神家园,让学生放松心情,自由鉴赏,自由耕耘,自由创造。教师教学智慧既是一种知识和能力的体现,更是一种基于爱的信念的传播,使数学教学课堂有爱、有效。
2.和谐氛围,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灵性 。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是一种辅助者与学习的主人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和学生共同承担学习责任,师生之间的感情要和谐。课堂是开启学生智慧、挖掘学生潜能的空间,组织学生构建自由、民主、和谐气氛的快乐家园。
3.尊重个性, 让数学课堂充满自主的灵性。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要牢牢抓住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
二、教师应在课堂中采取“先问题、后学习”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
1.设置问题应贴近真实生活。问题情境设置应具有真实性和保持问题的客观性,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问题解决的多元化和最佳化。如在《角概念的推广》中用多媒体课件播出日常生活中的游乐场的摩天轮、活络扳手旋松或旋紧螺母、生活中的钟引出任意角概念,并类比、联想,引导思路,让学生操作,提问,协作讨论,总结,提交结论,评价。
2.巧妙设疑,鼓励质疑。好奇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质疑则构成了学生从一般性思维发展到创新思维链上的关节点,疑而起思,疑而生变。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掘蕴藏在学生身上潜在的创造性品质,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质疑精神。
3.巧留空白,启发思维。空白即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留有余地,让学生在利用思考填补“空白”的过程中,启发思维激发求知欲,提高思考、探究的兴趣,有效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4.“先问题、后学习”的教学方法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如引导式、提醒式、启发式、谈话式、反客为主式、讨论式、发现式、读书式等,前面4种方法是教师逐步提出相关问题,后面4种方法是学生自己找出问题。
三、教师应在课堂中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吸引学生
1.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设计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进行观察、操作、实验、猜测和交流等数学活动。如在《角概念推广》中,讲解与角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时,让学生动手实践,然后讨论、交流发现的数学问题,总结学会的数学知识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2.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分组时注意学生的合理搭配(成绩好坏、男女生比例、口头表达能力等)、合理分工(组长、记录员、小组发言人、助理员等),各种分工不要固定,要采用轮值制,每人都得到锻炼的机会。
3.竞争和辩论。以个人或小组为个体,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各种观点互相补充,完成学习任务,协同归纳、概括、整理问题,直到得出结论。
4.用故事或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类比和学习方法的迁移。如《指数函数图象与性质》,我举了一个例子:如果让1号同学准备2粒米,2号同学准备4粒米,3号同学准备8粒米,4号同学准备16粒米…… 按这样的规律,51号同学该准备多少粒米?将娱乐“计算米粒”与数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得到 。
5.角色扮演。让学生当老师,上台讲题或汇报研究成果,让学生有种成就感,同时还可训练其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表达能力,培养其数学素养。这样,“独唱”少了,“合唱”多了,课堂成了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家园。
6.做小游戏。具体游戏的方式可以有:数字猜谜、答题闯关、运算接龙、数字竞猜排雷等等。
7.阅读。读教材(朗读、默读),目的是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中来。同时在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并把重要的知识点、公式勾出来,并提出问题,相互讨论。
8.尽量避免死记硬背。对很多枯燥的公式,记忆应采取口诀化,教师可以给学生总结编写一些顺口溜或口诀,以达到有效记忆的目的。
9.适当增加语言的幽默感。教学讲究语言艺术,幽默不仅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人格魅力,它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但不可墨守陈规或随心所欲,一味地哗众取宠,学生大笑之后却一无所荻。
四、教师应在课堂中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小组间的评价、学生对教师评价的活动。
只有合理的评价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分层评价和奖励加分。评价要对中职学生的发展有利,能激励中职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不单是一个水平性的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考核内容,内容的难易程度对应不同分值;对于学习上困难较大的学生,评价应侧重他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与自身的进步相比,关注他的更“好”;另外成绩好的可带动成绩差的,只要成绩差的有了进步。
2.用激励语言评价。如在教学组织评价中用“参与是走向成功的开始,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 ;在课堂过程评价中用“谁愿意来为大家做个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在研究成果评价中用“了不起的发现,再用精彩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大家就更佩服你了!”
3.根据学生完成的教学目标的情况进行评价和奖励加分 。预习情况(到达的目标)、复习情况(到达的目标)、朗读(洪亮、清晰、理解程度)、课堂练习、 角色扮演(扮演小教师上台讲述概念、题目等)、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方法的掌握情况。
4.根据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程度进行评价和奖励加分。课堂纪律、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交流讨论、是否乐于为他人服务、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等,考核学生的学习观念和习惯。
(责任编辑 刘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