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摔跤传统项目融入高校“1+1+1”模式的理论探讨

2011-09-18

关键词:中国式体育项目山西

支 强

(忻州师范学院体育系,山西忻州 034000)

山西摔跤传统项目融入高校“1+1+1”模式的理论探讨

支 强

(忻州师范学院体育系,山西忻州 034000)

摔跤是我国历史上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历史积淀。山西摔跤作为中国式摔跤的主要流派之一,在山西体育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对山西摔跤传统项目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1+1+1”的培养模式,将山西摔跤融入高校进行探讨,以期为山西摔跤传统体育项目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山西摔跤;高校;探讨

作为中国式摔跤流派之一的山西摔跤体育项目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社会背景。山西摔跤体育项目主要以山西忻州、定襄、原平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摔跤为代表,素有“摔跤之乡”美誉之称[1]。作为“跤乡”的忻州为山西摔跤的发展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提升了山西体育在国内的影响力,使得山西摔跤走出了家门,赢得了荣誉。但是,目前由于受现代体育的观赏性、精彩性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冲击,山西摔跤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由于其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优生优育的观念使家长视孩子为“小皇帝”,很多家长不愿让自己的孩子从事风险高、吃苦多的摔跤训练,昔日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忻州“挠羊”景象也不再呈现,使得招生渠道受到了严重限制。因而,当前新形势下只有通过积极探索山西摔跤项目改革的新路子才能解决现在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1 山西摔跤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

1.1 深厚的文化底蕴

山西摔跤这一传统体育项目是以“忻州摔跤”为主要代表,历史悠久,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相传著名的英雄岳飞,以“角抵”训练士兵。岳飞被害后,其部属被谴散,其中有一名忻州籍士兵陈效婴回到家乡,将在军中所学摔跤之技术传授给乡亲。从此,摔跤便作为强身和自卫之术,一传十、十传百地在当地流传开来,同时并把羊作为摔跤获胜者的奖品,由此产生了忻州“挠羊赛”[2]。“挠羊赛”为山西孕育了大量的摔跤英雄,激发了山西人对摔跤的热爱,因此积淀了底蕴深厚的摔跤文化。

1.2 广泛的群众基础

1.3 存在的不足

1.3.1 后备人才匮乏

受当代经济的发展、物欲的刺激和享乐主义的滋生影响,独特的民俗庙会被现代的娱乐方式所取代;具有拼搏敢胜、勇往直前和团队精神的摔跤文化已被西方的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多元文化所冲击;在今天举国体制强大的驱动作用下,西方体育以其特有的价值日益占据着主导地位。作为传统体育项目的山西摔跤,其吸引力淡薄、普及程度逐渐下降、赛事基本消失,使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摔跤项目无论从项目上还是从文化积淀上,都已在人们的思想中所淡化。山西摔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扶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但是,随着举国体制和奥运争光计划战略的实施,中国式摔跤这一项目从第七届全运会的项目设置中被取消,使摔跤传统体育项目的生存发展受到了阻碍,各个专业运动队纷纷砍掉了摔跤项目,而只能依靠民间自发组织的形式开设。进入新世纪以来,受政治、经济和体制等各方面的影响,山西省的传统摔跤项目严重滑坡,据了解,作为忻州所在地的山西省摔跤基地由于运动员人数的下滑现已停办。全省从事摔跤的运动员人数不足500人,基本上都是二线队员,三线几乎空白。教练员不到40人,受训人数不断减少。二三线队员人才的严重匮乏,使得这个原来摔跤后备人才的输出地变成了人才输入地。同时,我省现有的摔跤教练队伍有限,制约了我省摔跤运动的发展和技术训练。由此不难看出,人才的匮乏直接导致我省摔跤项目的整体下滑。

1.3.2 训练条件差

目前,由于经费投入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省面临着摔跤场地设施条件低、训练经费紧张、系统训练跟不上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基层的摔跤训练基础设施更为落后,作为“跤乡”的忻州,少体校由于经费的原因都已经停训。其他地方的训练经费面临不足,这导致我省目前摔跤训练条件的落后和摔跤项目的受阻,以至于我省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水平依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而且和现有其他竞技水平高、观赏性强的体育项目相比训练条件更为不足。

1.3.3 管理机制及竞赛组织不完善

近年来,山西组织了“省跤王争霸”等系列赛事,但因缺乏宣传力度,未能实现“火爆”场面。目前,虽然我省成立了专门的摔跤管理机构——山西省摔柔运动管理中心,同时参照一些国内外兴办摔跤俱乐部的经验,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总体上说,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诸如摔跤竞赛规则宣传乏力,市场运作不力,在向职业化、实体化转变过程中,严重落后于我省其他优势项目,同时观众参与性不高,致使训练和比赛无人过问也是影响我省摔跤项目健康发展的因素。我省摔跤运动的竞赛活动开展不好的主要原因是:我省运动员数量和质量整体出现下滑,导致目前运动员自身水平较差;摔跤竞赛制度改革力度不够,导致赛事质量不高,观赏性不够;市场运作机制严重滞后,缺乏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认可。运动竞赛中以大打小、假引进、冒名顶替等现象严重挫伤了基层从事业余训练的积极性。

1.3.4 教学与训练不协调

深圳赤湾石油基地码头于1986年10月15日全部竣工投产。C、D泊位分A、B、C、D、E、F共6个泊位,均为5000吨级码头用途为件杂货码头(含装卸危险货物)。

当前,由于各地方市体校对于青少年学生文化学习不够重视,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导致许多有培养前途的青少年失去了更好的升学条件。从而影响了从事摔跤训练青少年的文化素质及未来就业机会。使得摔跤运动的业余体校和体工队训练模式的各种弊端日益显现出来。教育的普及和快速发展,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运动训练不能有机结合起来。学习与训练的矛盾,影响了当前形势下培养优秀摔跤运动员及其后备力量的制约因素。

2 摔跤传统项目融入高校的优势

2.1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跃发展,教育事业日益兴盛,国家对教育事业费用的不断增加,为摔跤项目在高校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高校的学生身体发育趋于成熟,盲目性、冒险性、伤害性减少,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对正确技术动作理解能力强,掌握动作快。同时充满青春的活力,活泼喜动,精力充沛,争强好胜。特别是男生,更喜欢活跃的、力量性的和竞争性比较激烈的运动项目,对表现体力、强健、敏捷、机智与主动精神的对抗性运动项目有浓厚的兴趣。摔跤运动的这些特点适合大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而是一项易于在高校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3]。同时,围绕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摔跤项目开展所需的场地、器材、设备等物质基础高校有能力购买。因而,高校开展摔跤运动,不仅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机能的发展。使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得到全面提高的同时,而且还可以通过开展这项民族体育运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百折不挠的勇敢精神。

2.2 师资力量的相对完善

从目前高校的师资力量上来看,相对于田径、球类等项目,摔跤师资力量薄弱一些,但也有较高水平的教练队伍出现在了高校训练一线。如:武汉体育学院、湖北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湖南师范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西南师范大学、天津体育学院等高校都聘请了退役后的高水平教练[4]。由于摔跤项目的历史地位,迄今为止,高校摔跤的从业人员整体学历偏低,据笔者调查,开设中国式摔跤专业的院校中,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仅首都体育学院朱建亮1人,本科以上占主要部分,其中部分院校甚至有大专以下学历教师担任摔跤教练的情况。

2.3 优异成绩的取得

自第七届全运会,中国式摔跤项目正式告别全运会的舞台,各省相继解散了摔跤专业队,使得原有的专业队员要么放弃体育从事其他行业,要么改练其他项目,要么退役到基层担任教练员。中国式摔跤的全国性竞赛水平从此跌入低谷,参赛单位由原来以省为单位变成以各基层俱乐部、馆、校为单位,其水平也参差不齐。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作为反映高校教学成果重要途径的中国式摔跤异军突起,并且成为全国性竞赛中的中坚力量。如:作为年度常规赛事的全国中国式摔跤锦标赛,自1998年以来,陆续出现了天津体育学院高宇、钱飞,武汉体育学院赵广峰、郭阔,上海体育学院罗富玉等一批全国冠军。在全国体育大会中武汉体育学院杨向鹏荣获中国式摔跤冠军。2004年第一届中国式摔跤王争霸赛,武汉体育学院郭阔获得了大学生跤王称号等。高校摔跤项目之所以异军突起的原因主要是:一是高校招收的队员都具有一定的训练基础,加之高校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和系统的训练计划,从而为高校队员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提供了保障。二是全国专业队的解散和群众性的俱乐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专业水平高度。

2.4 摔跤项目在高校开展的成功案例

目前,天津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开设了中国式摔跤专项;上海体育学院和首都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竞技体育学院)创办了中国式摔跤代表队;内蒙古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在体育专业中开设了中国式摔跤专项课;清华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创办了中国式摔跤高水平运动队;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了大学体育选项课。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发扬与继承地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于弘扬、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振兴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都有着很深的现实意义,而作为山西的传统体育项目——摔跤,通过将山西摔跤传统项目融入高校体育,有力地发挥地方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各自优势,提升地区和高校的知名度。为更好地普及山西摔跤传统体育项目和大众对这一传统体育项目的热爱及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

3 山西摔跤传统项目融入高校体育“1+1+1”模式的探讨

“1+1+1”培养模式主要是根据山西摔跤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我省高校的资源和优势,把山西摔跤这一传统体育项目与高校结合,并在高校体育专业中以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高水平运动队这三种形式开展,使山西摔跤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过高校不仅有利于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而且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第一个“1”,是以专业必修课的形式开设。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在1998年调整学科时重新开设设置的,迄今为止不过10年时间,其学科定位,专业设置等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山西摔跤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也不例外。目前,现有的开设中国式摔跤专业的几所体育院校,摔跤专业必修课的情况虽然比较完善,而在山西省高校中开设山西摔跤专业的院校很少,仅在我院开设了摔跤必修课,所以受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因此,为传承山西摔跤传统体育项目和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及毕业生的质量,故而在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一年级体育专业中开设摔跤专业必修课,并作为主干课程列入教学大纲,通过一定的课时使学生熟练掌握摔跤的基本功、手法与步法、基本技术和技能,形成专业的技能动作。为使山西摔跤传统体育项目更好地开展和培养后备力量奠定基础。

第二个“1”,是以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专业选修课是学生为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满足自身兴趣而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是专业必修课的延伸。目前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专业选修课的设置重视程度不够,在认识上还存在普遍偏差。许多高校认为高校教学重点应当集中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而专业选修课只是对专业课必修课的补充,不太重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在高校二年级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开设摔跤选修课,能够使学生掌握摔跤专业相关的必要知识,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和吃苦耐劳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摔跤基本功的前提条件下,对摔跤进行更加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更加深入的掌握和了解山西摔跤传统体育项目的魅力。从而为培养和造就急需的山西摔跤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个“1”,是在高校三、四年级的体育专业中以高水平运动队的形式开设。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举国体制暴露出诸多弊端,其直接后果是运动员长期脱离文化知识的教育,运动生涯一旦结束,面对人生的第二次选择,除专项技能外,别无所长。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山西摔跤,只有融入到高校体育中,路才能越走越宽。因此,山西摔跤传统体育项目应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举办高水平的运动队,并且通过各种形式与地方体育部门合作办学或开展共建,走“体教结合”模式的路子,才能将其培养成为具有“一技之长”和高水平的体育人才。首先,高校作为培养学生的教育机构,通过体育教学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因此,在高校现有场地、师资和物质条件等保障的基础上创办摔跤俱乐部有着天然的基础。通过俱乐部的举办,能够培养摔跤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实现高素质竞技人才的培养。其次,高校与地方体育局合作联合办队。经费、训练由体育局负责,队员的教育管理由高校负责。例如云南师范大学女子篮球队。这一形式下的运动员是兼备“学生”和“运动员”的双重身份。既接受了高等教育又为参加国内大赛提供了保证,使高校和体育局在合作中共同实现了“双赢”的局面。更好地体现了“体教结合”的内涵。最后,高校由于教育内部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可以直接申请招收体育特长生。这样选拔的运动员可以以普通大学生身份进入高校学习,这有利于实现高素质摔跤体育人才的培养,同时运动员又可以参加日常的专业学习、课外活动,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同时代表学校参加国内一些竞赛,既为学校赢得了荣誉,也为学校提升了知名度,“1+1+1”模式的构建见图1。

4 小结

1)随着我国体育产业化、市场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的体育正在向职业化和大众化方向发展,而大部分的业余体育项目正在向高校过渡。加之我国体育事业步伐的不断加快,高校竞技体育比以前将会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必将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山西摔跤体育项目融入高校符合当前的形势,是竞技体育未来的必然走向。

图1 “1+1+1”模式的构建图

2)高校具有人才、信息、技术和大量的体育科研人员等综合优势。一旦这些优势转化到山西摔跤传统体育项目中,必将产生巨大的效益。因此融入高校可以利用高校的科研水平为山西摔跤目前的现状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

3)山西摔跤传统体育项目融入高校,可以提升高校的知名度,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通过高校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山西摔跤这一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提供一个重要途径。可以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为培养摔跤后备人才创造条件。

4)山西摔跤融入高校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和体育部门还应转变职能、通力配合,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经费上的保障。实现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优势互补。

5)高校应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高水平的教练员是摔跤项目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因此,高校要立足自身培养高水平的教练员,同时,还要完善教练员的聘任制度和培训制度。达到山西摔跤在高校良好的训练机制。

6)高校应建立相关的管理部门。通过体育市场化的道路,适当参与一定的广告、媒体宣传,并争取一些企业的支持。为高校的运动队和运动员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山西摔跤在高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契机。带动山西摔跤项目的全面发展。

[1]曲葆青,李海英.跤乡溯源[J].体育文化导刊,2006(01):89-90.

[2]李俊温.山西“挠羊摔跤”[J].体育文化导刊,2003(07):79-81.

[3]王汉勋,斯琴巴图.中国式摔跤在高校体育的可行性探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0(2):106-108.

[4]卫锦华.山西忻州传统“挠羊”摔跤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武术科学,2007(09):87-88.

[5]虞重干.“体教结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J].体育科学,2006(6):79-83.

[6]陈胜利.中国式摔跤发展的战略思考[J].武术科学,2006(8):71-72.

[7]孙恒.中国式摔跤在学校领域开展必要性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报,2006,21(1):77-78.

〔编辑 石白云〕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n Introducing Wresting“1+1+1”Training Mode to Colleges in Shanxi

ZHI Qia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Xinzhou Teachers Colloge,Xinzhou Shanxi,034000)

Wrestling is an ancient sports program in Chinese history with a profound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a long history.Shan Xi wrestling,as one of the major schools of Chinese wrestling,perform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Shan Xi sports.By means of adopting the method of analyzing the literatures,logic reasoning,expert interviews and the"1+1+1" training mode,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tegration of Shan Xi wrestling and college sports in order to offer theoretical references of developing sustainable of wrestling in Shan Xi.

Shanxi wrestling;college;exploration

G886.2

A

1674-0874(2011)03-089-05

2011-02-28

支强(1980-),男,山西大同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及体育产业。

猜你喜欢

中国式体育项目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中国式民主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失败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