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各省(市、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评价探索①
2011-09-10四川教育学院匡后权
四川教育学院 匡后权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刘渊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西区) 陈红
能耗低、污染少、增长快的现代服务业,是西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采用客观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索西部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对加快西部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主成分分析的原理及现代服务业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1 主成分分析的原理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是通过降维方法来简化数据:如何把多个变量(指标)化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综合指标),而这几个综合变量可以反映原来多个变量的大部分信息。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N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用F1的方差来表达,即F1越大,表示F1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F1应该是方差最大的,故称F1为第一主成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N个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取F2即选第二个线性组合。为了有效地反映原来信息F1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现在F2中,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要求Cov(F1,F2)=0,则称F2为第二主成分,依此类推可以推出第三、第四……以及第N个主成分”。
1.2 现代服务业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2.1 综合全面性原则
现代服务业评价指标的综合、全面性是科学评价的基础,综合全面性原则是指评价指标能全面反映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完整地体现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指标体系要包括现代服务业所涉及到的众多方面,有的指标之间有横向联系,反映不同侧面的相互关系;有的指标之间有纵向联系,反映不同层次之间的包含关系。通过各项指标有机联系,体现出综合全面性原则。
1.2.2 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现代服务业的相对指标反映出三次产业间的此消彼长的关系,绝对指标反映出产业的规模。现代服务业的相对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专业化程度。要衡量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状况,既要采用相对指标,如现代服务业的产值比重、现代服务业的就业比重等,同时,还要辅之以绝对指标,如现代服务业的产值,人均现代服务业产品占有量,服务密度等。
1.2.3 适度超前原则
超前原则是指在对现代服务业进行评价时要立足未来产业的发展,对未来发展态势作科学预测。超前原则的理论基础就是产品周期理论,任何地区产业的发展都有一个从孕育、成长、成熟到衰退的过程,产品周期理论决定了产业发展周期,某地区某产业已经进入到成熟期,就意味着某地区产业将面临着结构升级的威胁或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看到某地区目前发展的繁荣景象而对未来缺乏预测与评价,就有可能浪费稀缺的服务资源和失去未来的市场,失去竞争的先机。某地区现代服务业目前比较弱小,产值较低,但将来发展前景良好,发展后劲足,规模效应显著,则这类地区将重点培育和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
2 西部各个省(市、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
2.1 主成分分析法的模型构建
根据全面综合性、数据可得性原则,采用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相互结合的方式,选取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从发展规模的角度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本文确立的6个评价指标分别是: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产值比重;人均服务增加值;服务密度;现代服务业主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本文采用广义现代服务业的概念,现代服务业即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即是第三产业增加值,服务密度即现代服务业增加值除以一个地区的总面积。
本文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2.0对2009年西部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6个指标进行计算处理。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差异及数量级的影响,使各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然后运用SPSS12.0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由此可以得到各个省市主成分分析综合模型:
2.2 西部十二个省、市、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分析
根据综合模型,将西部各个省市现代服务业的值带入综合模型,得到了西部各个省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分值,如表1所示:在西部内部来看,各个省市区之间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四川遥居首位,F分值为1,四川F分值是西藏地区的15.9倍。从第一、第二位的区别来看,四川是内蒙地区F分值的1.82倍。在西部内部,现代服务业在空间上发展很不均衡。
根据对西部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测评,西部各个省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分为三个梯队:第一个梯队,包括四川、内蒙、重庆、广西和陕西五省;第二个梯队包括云南、新疆、贵州和甘肃四省;第三个梯队包括青海、宁夏和西藏三省。
表1 西部各个省(市、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分值与排序
3 西部现代服务业发展能力评价
现代服务业发展能力是在规定目标和预设阶段内可以将现代服务业发展度、协调度约束在可持续发展阈值内的概率。本文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潜力三个方面,构建了现代服务业发展能力的指标,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模指标反映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发展的水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速度指标从历史的角度反映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能力;潜力指标能看出现代服务业在未来增长的潜能。本文结合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三个方面,对现代服务业发展能力进行了测评。
3.1 现代服务业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现代服务业是继农业、工业之后发展起来的产业,为了较为科学、全面、系统地评价西部12个省(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本文采用综合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绝对数指标与相对数指标相结合的原则,适度超前原则,同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从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速度、潜力三个方面,选取了反映现代服务业发展能力的21个指标,对西部12个省(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表2 服务业发展能力指标体系
3.2 测评结果
根据主成分分析综合模型,得到西部各省份排名及综合主成分值,从表中可以看出,西部各个省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能力明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重庆、四川和陕西三省,其得分明显较高,得分在0.5以上;第二个层次是甘肃、内蒙古、云南、新疆、广西、贵州六省,其得分在0.1~0.5之间;第三个层次是青海、宁夏和西藏三省,其得分在0~0.1之间。
4 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地区分类及差异化的区域发展策略
4.1 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地区分类
通过对西部内部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的评价,可以将西部地区分类四类地区: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均比较高的地区;发展能力高但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发展能力较低但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均比较低的地区。按照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和能力,本文对西部各个省、市、区进行了分类(按照是否是西部前六位为标准),具体分类如表4所示:
表3 西部各个省(市、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能力分值及排序
表4 西部现代服务发展的地区分类
4.2 差异化的区域发展策略
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以上四类地区,政府应突破异质行政区的同质化管理的模式,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现代服务业政策,采用差异化的区域策略,以实现区域现代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第一类地区是发展水平和能力均较高的区域,需要进一步凸显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因素,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其成为西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区域;第二类地区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但发展能力较低的地区,需要进一步找到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因素,使其快速发展;第三类地区是发展水平较低,发展能力较高的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大现代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将会有较高的投入产出效率,容易找到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增长点;第四类地区是发展水平较低发展能力较低的地区,需要重点扶持,在资金、政策和人才方面,都需要国家全方位提供支撑。
[1]李江帆.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袁文平.西部大开发中地方政府职能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4]李朝鲜,李宝仁.现代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5]张文璋.实用统计分析方法与SPSS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