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东“同城化”探寻

2011-09-08金德良

浙江经济 2011年24期
关键词:浙中东阳义乌市

文/金德良

(作者为东阳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义—东“同城化”探寻

文/金德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和中小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日益明显。因为地域的无阻隔性、产业的关联性、人文历史的相似性,一些非中心城市或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同城化发展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作为浙中城市群中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经济总量和城市规模较大、市区基本相连的义乌市和东阳市,加快同城化步伐,把义-东中心城区打造成为浙中城市群的核心和支撑,对于加快浙中崛起,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义乌和东阳,同为浙中城市群中发展较快的城市,产业关联度强、互补性大,特别是共同的母亲河—东阳江、共同的历史渊源、山水人文把两市人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规划协调机制,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东阳江的治理等方面,两市各自为政,直接影响了两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1年2月12日,经国务院同意,《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正式批准实施。在新规划中,金华-义乌新增为浙江省第四个都市区,金华和兰溪中心城区、义乌和东阳中心城区是规划中的金华-义乌都市区的两个核心片区。加快推进义-东中心城区建设,迫切需要通过城市间的相互融合,使两市在发展、建设和管理上形成高度协调和统一的运行机制,使市民弱化属地意识,共享城市化所带来的发展成果。

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支持义乌市开展相关专项改革,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11月,《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三年实施计划》上报国务院。加快义东同城化步伐,既可以为义乌进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提供更大的空间,也为东阳利用义乌改革试点的政策溢出效应和市场溢出效应、培育建设特色专业市场、与义乌小商品市场错位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因而,探索义-东同城化发展道路,是两地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既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又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然而,义—东“同城化”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一直来,以行政区划来规定或划分经济区域和现行的财税及社会保障救济体制,客观上严重束缚了人们的发展观。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思考的方式和角度往往不是从尊重与运用经济规律出发,而是从行政区域的角度来思考发展问题。因此,义-东同城化首先要解决发展观和思维方式问题。同时,行政障碍不仅是义乌和东阳间存在的问题,而且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共同面临的体制难题。在统一的中央政权下,次级行政区间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存在着非常高的进入壁垒。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或两个城市之间同城化的主要障碍是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壁垒。要突破现行体制的刚性和各种利益关系的制约,如果仅仅依靠民间经济交往这一自下而上的市场力量显然过于薄弱。此外,东阳和义乌之间经济实力上的差距,也会对同城化的决策过程和机制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在义—东同城化实施过程中,要以“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社会事业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为目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根据《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要求,以加快建设义东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等方面为切入点,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促进两地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优化市场配置资源效率,推动两市经济社会更加紧密融合,最终实现义乌、东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总之,加快“同城化”步伐是实现义东两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重要途径,是建设浙江省第四都市区义—东中心城区的首要任务。只要通过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科学合理的规划对接、细致可行的措施保障,义东同城化工作就能全面稳步推进,建设义—东中心城区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为东阳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猜你喜欢

浙中东阳义乌市
古韵东阳
义乌市廿三里街道社区学院
人大代表约见制度的东阳实践
在“商”就要在“言商”上有新作为——浙中新报着力做好“商”报道的探索与实践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地方媒体如何讲好本地故事——以《浙中新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为例
义乌市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东阳:大树底下长出草
义乌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要依托浙中城市群和“义乌商圈”加速浙中崛起——读陆立军教授新作《浙中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