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口蓝领化格局须转变
2011-09-08吴可人
文/吴可人
浙江人口蓝领化格局须转变
文/吴可人
未来一段时期,受全国范围的人口红利下降、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崛起、浙江传统制造业比较优势削弱以及较高学历人才供给增加等因素激励,浙江人口蓝领化趋势或将有所转变
蓝领,笼统地说,就是城市中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人群。这一群体的共同特征是知识水平低,主要从事无技术含量简单劳动;收入水平低,购买能力较弱;社会地位低,相当部分流动性强、生活飘忽不定。在一个快速发展并处于重大转型期的社会,蓝领占总人口的比重应该是一个逐渐减少的趋势。
蓝领化,就是指蓝领占人口的比重提高,甚至占到绝大多数,这一状况出现在后发国家和地区疾风暴雨式的工业化进程中。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加快推进,普遍出现了人口蓝领化状况,而浙江基于草根创业、民营经济、块状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模式,工业飞速发展,人口蓝领化程度在沿海省市之中相对较高。
人口蓝领化问题突出
整体而言,浙江从业人员的技能层次、学历状况、收入水平等普遍较低,相关指标均已大大低于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大多数省市,人口蓝领化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浙江近九成从业人员属无技术蓝领。根据第二次中国经济普查,2008年,浙江拥有各类从业人员2079.0万人,除去具有高级、中级和初级技术职称从业人员外,无技术职称的蓝领数量高达1817.7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87.4%之多,高出全国同期4.2个百分点,仅次于广东(88.6%)和江苏(87.7%)。
二是浙江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2008年,浙江全部从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占0.6%,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人员占7.7%,具有大专学历人员占12.0%,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7、3.7和5.6个百分点,均为全国倒数第一。
三是浙江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收入较低。以相对用工较高的制造业从业人员为例,2005—2009年,浙江城镇单位制造业从业人员工资收入年均增长11.4%,比全国平均低2.8个百分点,为全国31个省市的倒数第三。
四是以蓝领为主的劳动生产率较低。2010年,浙江以占全国8.3%的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仅创造占全国7.6%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以在岗工人的人均增加值为标准,浙江工业劳动力生产效率仅列全国第25位。2010年,浙江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810万人,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14298亿元,即人均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7.9万元,低于全国8.6万元的平均水平,更是低于山东、广东、辽宁等沿海省份10余万元的水平。
但也应该看到,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到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4年间,全国大多数地区均不同程度出现人口蓝领化,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从业人员的蓝领化程度普遍有所提高。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与过去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全球技术溢出的推动,而较少依靠自主创新有关。可以说,蓝领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通病,而浙江暴露得较早、较充分。
人口蓝领化成因
改革开放30年形成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利用境外成熟技术、大量出口廉价低端产品的发展模式,强化了浙江对于蓝领劳动力的依赖。
产业结构因素。浙江产业结构“三十年如一日”。近十年以来,浙江优势行业仍集中在纺织轻工类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如化纤、皮革、纺织和服装等,纺织业一直是制造业的领头行业,新兴产业发展没有较快跟上。而江苏、上海和广东的领军行业都已经成功转变为电子行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份额快速下降,技术密集型产业份额快速上升。
后发因素。浙江产业发展长期依赖于发达国家的先进适用技术,引进整套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模仿设计等做法比较普遍。在这种状况下,技术研发等需求较少,技术型人才占比一直较低。2008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31.2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3.8%,为全国第12位。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支出占销售产值比重为0.69%,列全国第9位。
全球化因素。全球产业分工促成和强化了浙江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以蓝领为主的劳动力结构。发达国家处于全球产业链上游,以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高端服务业为主;浙江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生产中低档次产品为主。周期短,规范化程度低,难以留住人才、培养人才。近年来,浙江用工荒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熟练工人、技术含量较高的机械电子类工人和部分服务业岗位,亦暴露出上述问题。
缓慢下降应是大趋势
人口蓝领化危机
浙江人口蓝领化格局,不符合浙江转型提升的发展战略要求,很大程度上制约浙江服务业发展、城市功能完善、人口素质提高等。
一是服务业难以发展。蓝领人口的服务消费较少,其教育、医疗、娱乐、交通和通讯、住房、餐饮等服务性消费支出,约占消费总支出比重的42.5%,低于全部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4.3个百分点。外来蓝领几乎没有基本生存以外的消费。本地蓝领尚且苦于无闲钱消费,更不必说以存钱为目的的外来蓝领工人。据抽样调查,外来农民工除必不可少的理发等需求外,对服务业需求几乎微乎其微。越是制造业庞大,外来农民工多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越低,这种高度蓝领化的人口结构不改变,发展服务业就非常困难。
二是城市功能难以提升。浙江一半以上的外来蓝领集中在城郊结合部和中小城镇,这些地区城市功能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调研发现,大多数城镇建设面貌比较落后,居民生活环境并没有因经济发展而得到根本性改善,“脏乱差”的问题普遍存在。这些地区的居民用电用水紧张、道路上下班高峰拥堵等问题也比较普遍。大量外来蓝领流动人口涌入,加大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压力,降低居民平均享有水平。
三是难以积累人力资本。2010年全省从业人员中的50.2%在私营企业就业,制造业从业人员中的43.7%在规模以下企业就业。然而,相当部分中小型企业生存
未来一段时期,受全国范围的人口红利下降,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崛起,浙江传统制造业比较优势削弱,以及较高学历人才供给增加等因素激励,浙江人口蓝领化趋势或将有所转变。
一是全国范围人口红利下降,蓝领供给趋减。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预测,至2015年,如经济增长状况不变,则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将进一步大大小于新增就业岗位,劳动无限供给的局面将不复存在,中国进入劳动力全面紧缺时代。浙江对于劳动年龄人口短缺早有深刻感受。2003年以来浙江企业“招工难”呈逐年加剧态势。2011年春节后第一周,劳动力需求和供给之比高达3.8,达2003年以来最高。
二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加快,蓝领逐步回流。以东、中、西部地区就业对于投资的增长弹性为评价标准,中部地区增长弹性2009年比2008年明显提高,而东部地区增长的能力则大幅下降。浙江就业相对于投资的增长弹性下降较快。2005年,浙江工业就业人员相对于投资的增长弹性为0.55,居全国第二,而2009年浙江工业就业增长弹性为-0.13,浙江工业就业人员相对于投资增长反而减少,为全国倒数第三。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解决当地人口就业的能力大大增强,中部和西部对东部的劳动力输出相应减少。
三是浙江生产生活成本上升,蓝领增长趋缓。受用地趋紧、劳动力价格上升、商务成本提高、电力等能源原材料供不应求等因素影响,浙江传统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环节,正在加快走出去。此外,根据在各地企业调研了解,虽然近年来农民工工资增长幅度普遍在10%以上,但是生活成本较快增长已经让不少农民工达到了离城返乡的心理临界点。
四是素质劳动力供给增加,非蓝领的第二次人口红利形成。从1998—2010年,浙江本专科合计招生228万人,年均高达17.5万人,是1978—1997年均招生1.9万人的将近10倍;而近三年浙江平均每年招生更是高达26万多人。预计今后5年,进入浙江就业的本专科大学生每年将有近30万人。以本专科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为主体的经济,是一种高素质、创意型、能促进和引导消费的经济,从而将大大加快产业转型,进一步促进劳动力结构优化提升。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