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脉舒颗粒剂对大鼠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学影响

2011-09-07陈晓雷李新新王琳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颗粒剂血脉静脉炎

陈晓雷,李新新,王琳

(1.沈阳医学院法医司法鉴定所,辽宁沈阳110034;2.沈阳市245医院内科)

血脉舒颗粒剂是由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临床多年研制的用于活血化瘀为辅和消痈止痛为组方原则的临床经验方之一,主要由金银花、黄柏、丹参、地龙、赤芍、红花6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养阴、宣阳通痹作用。经多年临床应用对血栓静脉炎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1]。但对该药全面系统的实验研究报道资料很少,本实验与阿司匹林相比较观察了血脉舒颗粒剂对大鼠体外抗血栓作用及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旨在探讨血脉舒颗粒剂抗血栓形成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与试剂 血脉舒颗粒剂 (批号080512)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制剂室提供;阿司匹林片(批号080114)贵州信邦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批号4A09006)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提供;仪器: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产LBY-N6B型自动血液流变仪。

1.2 实验动物 SD大鼠,许可证号:SCXK(辽)2008-0018,雌雄兼用,体重200~230 g,由沈阳医学院动物实验研究中心提供。

1.3 实验方法

1.3.1 大鼠体外血栓形成的测定[2]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实验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血脉舒颗粒剂 (4、8、16 g/kg),阿司匹林0.1 g/kg组,均为灌胃给药。连续灌胃给药7 d,第7天给药后30 min,以1% 戊巴比妥钠麻醉 (30 mg/kg,ip),仰位固定。分离左颈外静脉和右颈总动脉,将内径为2 mm含有3段聚乙烯管的中段放入1根长7 cm的4号手术线,以每毫升含有50 U肝素的0.9%氯化钠充满三段连接的聚乙烯管中,将聚乙烯管一端插入左颈外静脉,此管的另一端准确注入肝素50 U/kg抗凝,并将该端插入右颈总动脉中,手术完成后立即放开动脉夹,准确记录血流15 min,中断血流,取出丝线称重。用总重量减去丝线重量即血栓湿重。按如下公式计算血栓生成抑制率:抑制率 (%) =对照组血栓湿重-给药组血栓湿重/对照组血栓湿重×100%。

1.3.2 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测定 取SD大鼠48只,随机分6组,每组动物8只:空白对照组,血瘀模型组,血脉舒颗粒剂组 (4、8、16 g/kg)和阿司匹林0.02 g/kg组。各组均灌胃给药。连续给药7 d,空白对照组和血瘀模型组分别连续灌胃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于第7天给药60 min后,空白对照组除外,其他各组分别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08 ml/kg 2次,间隔4 h。其间各鼠依次用冰水浴刺激5 min,处理后停食不禁水,次晨腹主动脉采血,1%肝素抗凝,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等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血脉舒颗粒剂对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 由表

1可见,血脉舒颗粒剂中、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的湿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血脉舒颗粒剂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药阿司匹林组作用相似。

表1 血脉舒颗粒剂对大鼠血栓湿重及抑制率的影响 (±s,n=8)

表1 血脉舒颗粒剂对大鼠血栓湿重及抑制率的影响 (±s,n=8)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P<0.01

组别 剂量(g/kg) 血栓湿重 (g) 抑制率 (%)空白对照组 - 30.16±2.30 -血脉舒颗粒剂组 4 28.38±2.26 5.97 8 25.14±2.121) 16.64 16 20.96±2.031) 30.50阿司匹林组 0.1 21.08±2.381)26.79

2.2 血脉舒颗粒剂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由表2可见,急性血瘀模型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值均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给予血脉舒颗粒剂后,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值降低,血脉舒颗粒剂中、大剂量组与急性血瘀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P<0.01),血脉舒颗粒剂中剂量组与阳性对照药阿司匹林组作用相似、大剂量组对血液流变学的作用优于阿司匹林组。

表2 血脉舒颗粒剂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s,n=8)

表2 血脉舒颗粒剂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s,n=8)

注:与血瘀模型组比较,1)P<0.05,2)P<0.01

组别剂量(g/kg)全血粘度 (mPa·s)高切 (150-s) 中切 (60-s) 低切 (10-s)血浆粘度(mPa·s)红细胞压积(%)空白对照组 - 5.22±0.74 6.25±0.862) 9.87±2.022) 1.34±0.112) 0.36±0.022)血瘀模型组 - 5.97±0.68 12.68±0.72 20.98±3.85 2.28±0.24 0.42±0.04血脉舒颗粒剂组 4 5.82±0.72 10.98±0.952) 17.91±3.602) 1.92±0.302) 0.40±0.02 8 5.36±0.68 8.92±0.802) 14.50±2.512) 1.73±0.292) 0.38±0.032)16 5.13±0.701) 7.83±0.872) 11.37±2.462) 1.36±0.362) 0.37±0.042)阿司匹林组 0.1 0.15.30±0.73 8.16±0.882) 14.10±2.332) 1.48±0.312) 0.38±0.022)

3 讨论

血栓静脉炎分为深部血栓静脉炎和浅部血栓静脉炎两种,其基本病理表现为血管内膜增厚,炎变吸引中性粒细胞浸润,血小板粘附,渐有血栓形成,最终将使血管腔完全闭塞[3]。中医认为该病与各种原因所致的“气结筋中,血瘀滞留脉络”的“血痹”有关,治则以清热利湿为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辅[4]。血脉舒颗粒剂治疗血栓静脉炎作为临床经验方在益气活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同时,可通络抗凝,防止血栓形成。改变血液的粘、浓、凝、聚状态,对抑制血栓形成和促进血栓的溶解尤为重要。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血脉舒颗粒剂组方中,金银花具有降血脂作用,能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丹参能降低血液粘度、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红细胞聚集性,丹参中含有的丹酚酸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从而有助于维持血运和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全血黏度[5]。有报道地龙提取物蚓激酶可使体外血栓形成的时间延长,既能抗凝又不影响止血,有利于血栓的防治[6]。

本实验研究结果可见血脉舒颗粒剂中、高剂量有效抑制大鼠体外血栓形成,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并能显著的改善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说明其对大鼠血液流变性的粘、浓、凝三种指标均有明显降低作用,从而改善血滞状态,使血液流速恢复正常,对防止血栓形成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实验结果进一步为该药对血栓静脉炎中医治疗思路提供了实验研究基础,但血脉舒颗粒剂治疗血栓静脉炎的药理作用机制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其分子作用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1]郝伟,隋璐.血脉舒颗粒剂对小鼠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2):56.

[2]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64.

[3]冯友贤.血管外科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46.

[4]李叶,王军.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医治疗现状与展望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8):4254.

[5]秦红梅.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左室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2):99.

[6]刘秀艳.地龙的药理研究 [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06.

猜你喜欢

颗粒剂血脉静脉炎
关于颗粒剂登记
松龄血脉康胶囊
赓续红色血脉,再创安仁辉煌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颗粒剂四君子膏对脾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血脉里的眷恋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血脉之恋
板蓝根颗粒剂或可影响降压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