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地理“活动”内容的三种教法

2011-09-06浙江省玉环县楚门中学317605张灵华

地理教学 2011年10期
关键词:城市化人口案例

浙江省玉环县楚门中学(317605) 张灵华

一、“活动”教法之一:案例比较教学法

1.呈现案例,展现情境

首先教师出示“英国的城市化进程”的阅读材料以及“伦敦简图”、“伦敦人口增长图”、“英格兰的城市带”等图像资料。学生认真阅读材料后,根据文本与图像资料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进入英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的教学情境之中。

案例 英国的城市化进程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市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一大批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等迅速成长起来。从180l~1851年的半个世纪里,全国5000人以上的城镇由106个增加到265个,城镇人口比例由26%提高到45%。

进入20世纪,英国开始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一些原先位于伦敦城周围的小城镇逐渐被伦敦所“吞并”,成为大伦敦的一部分。随着郊区城市化的发展,从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一带的城市规模都在迅速扩大,而且相互越来越接近,城市与城市间的界线日趋模糊,形成连成一片的城市地域,称英格兰城市带。

20世纪下半叶,大伦敦的城市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196l~1971年间人口减少了0.8%,1971~1981年间人口减少了10.1%。其他的大城市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而在这两个时期中,新城人口分别增加28.5%和21.2%,那些适合度假和退休老人居住的城市人口增加9%和2.7%。伴随着这一过程,这些大城市的市中心出现了失业率增高、空旧房增多、犯罪率升高、市中心的空洞化等现象。

图1 英格兰的城市带

面对城市人口的减少,英国的大城市开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大伦敦的人口在经历了连续30多年的下降之后,于1985年开始微弱增长。

图2 “伦敦简图”和“伦敦人口增长图”

2.问题引导,案例探讨

分析案例还需师生互动,而实现师生互动需要运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将地理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地理知识联系起来,揭示地理案例与地理原理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教师的职责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宽松、自主的状态下,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大胆进行独立思考,积极参与交流和研讨,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教师让学生阅读案例“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后,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以英国城市化过程为例,概况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城市化水平、速度、过程等角度分析。)

(2)伦敦市的城市化过程显现出怎样的特点?

(3)英格兰城市带是怎样形成的?

(4)20世纪下半叶,为什么伦敦城市人口开始减少?伴随着这一现象,城市中心出现了哪些问题?

这样设计的意图在于试图通过同一案例的深入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指导学生科学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寻找证据——合理解释——交流完善——形成观点。

3.比较研究,促进理解

师生结束对“英国的城市化进程”的材料分析后,再给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曲线图” 、“上海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图”以及“上海城市人口增长图”。教师同样可以用问题来引导:

图3 中国城市化(1949~2000年)

(1)概况我国城市化的特点。

(2)结合上海实例讨论我国城市化水平与英国相比有什么差异?为什么存在这种差异?

(3)谈谈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探讨我国城市化的状况。

通过比较分析,加深了对城市化特点的理解,促进了更好的记忆。

4.评价总结,提高升华

这是对前一个阶段案例教学的概括和提升,由学生通过探究比较来总结归纳学习内容。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运用表格进行归纳、总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对地理案例讨论作出评价,指明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为后续的地理课堂教学打好基础;也可以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地理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或者提出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

二、“活动”教法之二:问题探究式教学法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开始教师可以并不马上让学生进入情境,而是先提供了一些图表材料,让学生认真仔细地阅读与研究后,画出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折线图,这样既培养学生图表转换能力,又引导学生逐渐进入问题情境。

?

先由学生计算城市化水平,加深了解城市人口比重是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然后要求学生在坐标系中画出1920年至2000年发达国家(用——线表示)和发展中国家 (用——线表示)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折线图。培养学生图文转换能力。最后引出问题情境:请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2.层层设疑,探索问题

设疑一:城市化特点探究。根据上一阶段完成折线图,教师再设置一些小问题层层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读图思考后再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1)城市化水平有什么差异?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间有何不同?

(2)1950年前后,城市化发展速度有什么差异?

(3)试简单分析这些差异出现的原因。

这一阶段通过比较与阅图,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以及比较分析的能力,教师在这过程起引导组织的作用。

设疑二:当前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新趋势探究。

通过师生共同探讨,总结归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然后进入引导学生探讨当前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趋势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内部差异。提供“美国大都市区人口在中心城市和郊区比重的变化”材料如下:

?

图4 城市化水平的变化图

(1)请说明美国和伦敦居住在城市中心人口和郊区人口的变化特点,并分析该特点出现带来的好处。

(2)在英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还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请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主要表现。

设疑三:当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内部差异探究。

出示图并思考:当前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巴西与印度的城市化有什么差异?

图5 城市人口比重变化

通过读图,学生发现,巴西城市化水平较高,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而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的城市化水平却很低,这说明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城市化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且这两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跟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出现了不相符的地方,从而得出发展中国家两种城市化的类型即“过度城市化”与“滞后城市化”,更好的理解了教材内容。

3.归纳总结,提出新问题

经过师生共同探讨,总结形成以下表格内容:

?

然后再出示下图,探讨由此引发的新问题,如下:

(1)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何关系?

(2)试分析“城市化水平越高,经济就越发达,反之就越低”是否正确,为什么?

通过以上论述,学生认识到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说明经济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一般较高,但在发展中国家中有些国家经济并不发达,但城市化水平却较高,这说明了城市化水平越高,并不代表其经济就越发达。通过探讨大家的认识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三、“活动”教法之三: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1.课堂组织,合作分组

将全班按4人一组(前后两桌为一小组)分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每小组推举1名专家学生进行最后的中心发言,中心发言人编号1、2、3号依次发言,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中心发言人的发言代表全组同学的观点和见解,体现全组的智慧。

2.展示材料,合作探究

展示图表资料“世界城市化的推进”、“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以及图片“日本东京城市景观”、 “传统建筑与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学习材料如下: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总体来说,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大多在75%以上,有些国家甚至高达90%。随着大城市的过度扩张,市中心区的居住环境渐趋恶化,城市居民陆续向外迁移。一些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一部分商业和制造业由市中心向边缘区迁移,城市外围地带的人口显著增加。有的发达国家为了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建设了比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由于大多数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小汽车,加之城市交通条件的改善,市区范围明显扩大,城市边缘地带发展较快。出现高水平的大都市连绵带。主要特征是人口高度集中,大城市密集分布,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十分发达。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城市绿化率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重视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总体水平还比较低,2000年仅有39.9%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推进迅速。195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仅3亿人,2000年则激增到19.4亿人,50年间年平均增长速度为发达国家的2.7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很不平衡。城市化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大多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南美洲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则比较高。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具有的“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南美洲国家“虚假城市化”的状况最为突出。另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滞后城市化”,即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就属于这种状况。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压力。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当地生态造成很大破坏,结果导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

同时,为使学生能探讨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进程的特点及两者的差异的有关知识,需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1)试从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近半个世纪以来城市化发展速度等方面,以表格形式展示讨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别。想一想,产生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则发展迅速。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3)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合理吗?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4)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特点,谈一谈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接下来,教师要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讨。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相关材料,提高从图文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地理思维。

3.课堂讨论,展示成果

教师出示对比分析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空间差异的空白列表。

?

然后选择其中几个小组来展示自己的合作研究成果,并及时的进行评价。然后引导学生探讨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展开课堂大讨论,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在问题剖析的过程中,大胆表达、交流,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反思能力。

猜你喜欢

城市化人口案例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