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以“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为保护主题“申遗”
2011-09-06
《中国建设信息》:叶代表,您好!首义文化指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叶青: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武昌首义的成功,全面推动了中国和东方历史划时代的进步,是中国社会由封建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的历史分水岭,它创造了众多的中国 “第一”,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导和前奏,其历史意义完全可与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相媲美,为影响世界近现代历史进程的几大革命之一。武汉是辛亥首义之地,有一批珍贵的首义遗迹、遗址,至今保存较好的有30余处。首义文化作为荆楚文化与西方工业化文明交融的产物,在纵向上是荆楚文化的延伸与传承,在横向上则是西方工业化文明的外铄与熔铸。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承续了荆楚文化的精华——两湖书院、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的书院与学堂文化,因而武昌首义在形式上是新军起义,实际上则是那些在两湖书院、自强学堂或游学海外归来的两湖青年学子,在国内外形势激荡与革命党人领导和影响下,投笔从戎,使湖北新军迅速革命化,方“一鸣惊人”,首义成功,因此具有独特的历史性和鲜明的地域性。同时,武昌首义又融会了张之洞“湖北新政”中体现西方工业化文明的观念和元素,其“新政”也不外借助“欧力”。当然,按他的“中体西用”,他把“欧力”只限在“用”的层面,而他始料未及,在客观上却促成了荆楚文化的近代转型,使武汉在20世纪初崛起为仅次于上海的工商业中心,并为武昌首义奠定了根基,创造了不世之伟业。因此,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又兼具世界性和现代性。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将逾百年,其间我国正逐步实现从传统农业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性跨越,以20世纪这一时间维度所提供的观察世界的全新视角,追寻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文明轨迹,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不仅是中华民族百年艰辛探索的历史坐标原点,而且其重大的历史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必将添列为中国和亚洲“20世纪遗产”保护的第一号重点工程。
《中国建设信息》:以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及相关历史文化遗存与景观为保护主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其内涵和表现形式是什么?意义何在?
叶青:我们认为,应该在历史与未来的时间坐标上,在“两江一湖、共和摇篮,一城双谷、首义圣地”的空间经纬上,以“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及相关历史文化遗存与景观”为保护主题,以湖北新政、两湖书院、自强学堂、武汉大学、东湖湿地等历史遗存和自然景观为载体,以“中国光谷”的高新技术为表现手段,以“中国文谷”的品牌影响为推进动力,通过大策划和大规划,将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文化与湖北新政、两湖书院、自强学堂、武汉大学、东湖湿地等历史遗存和自然景观进行系统整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必将有利于恢复和回归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应有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全面彰显和提升中国和湖北在世界的影响力。
《中国建设信息》:以首义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多大的可行性?
叶青: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文化博大而厚重,其上承涉及到湖北新政、两湖书院、自强学堂等历史渊源;其下传则牵扯到武汉大学、东湖湿地等文化自然景观,更与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袁世凯、黎元洪、蒋介石、蔡元培、胡适、黄侃、熊十力和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陈谭秋、李汉俊、林育英(张浩)、林育南、李达、恽代英、肖楚女、叶挺、贺龙、李公朴、闻一多、郭沫若、田汉、李四光以及美国的杜威、印度的泰戈尔等历史文化名人关系密切,涵盖了历史文化街区、军事遗址、工业遗址、矿山遗址、书院学堂、大学校园景观、宗教庙宇、名人故居、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景观等文化遗产的范围。
首义文化与湖北新政、两湖书院、自强学堂、武汉大学、东湖湿地等历史遗存和自然景观之间存在着历史的必然联系,其所蕴含的精神追求、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是湖北、武汉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和战略资源;既体现了湖北人民伟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强烈的进取性和革命性,也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准备了前提条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既为湖北、武汉“共和摇篮、首义圣地”这一潜在的世界级文化名片和品牌真正走向世界提供最好的载体和平台;同时也必将为海峡两岸增进互信、扩大共识,提升湖北在海峡两岸交流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为促进祖国统一伟大事业的早日实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起义门原称中和门。在武汉市武昌首义路南端,为武昌城南垣三门之一。
世界文化遗产大国——意大利,对文化遗产的投入和产出进行了全面系统计算,得出的结论是:仅参观文化遗产的旅游业,每年为国家所创造的税收是保护费用的27.5倍,并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和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与文化事业的发展。其他国家成功申遗的经验也表明,只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问题,则申遗既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更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并且其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和实行道德教化的重大作用更是难以估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将20世纪遗产保护作为一项全球战略加以推动。2001年9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工作会议,促使一项以保护20世纪遗产为核心的为期一年的“蒙特利尔行动计划”出台,并将2002年的国际古迹遗址日设定为“20世纪遗产日”。近十年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20世纪遗产数量不断增多。
首义文化作为“20世纪遗产”,时间即将跨越百年,它不仅属于中国和亚洲,更属于整个世界。首义文化与湖北新政、两湖书院、自强学堂、武汉大学、东湖湿地整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其内涵将更加丰富,影响将更加深远,这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潮流所致,因此是完全可行的。
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中国建设信息》:您与其他三位代表联合联合提交大会的建议,有哪些具体内容?
叶青:“申遗”建议具体内容有:
1、支持湖北组建“申遗”领导机构,指导制订《首义文化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指导编制《首义文化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十分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请国家文物局支持湖北成立由省主要领导挂帅,省发改委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首义文化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筹组“首义文化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制订《首义文化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指导编制《首义文化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立专项资金推进申遗的前期预研和筹备工作,积极争取将首义文化申遗项目尽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之中。
2、指导帮助湖北充分挖掘首义文化的深刻内涵,恢复和回归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应有的历史地位,擦亮“共和摇篮、首义圣地”这一世界级的文化名片和品牌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作为“共和摇篮、首义圣地”的湖北、武汉,理应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将这一潜在的世界级的文化名片和品牌推向世界,申遗就是最重要的突破口和最有利的抓手。当今世界文化对经济的拉动呈几何级数增长,湖北、武汉要实现中部崛起,回归其百年前的历史地位,必须借助于打造“中国文谷”的推动力,以“两江一湖、共和摇篮,一城双谷、首义圣地”来确立湖北、武汉的品牌形象和宣传定位,提升湖北、武汉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请国家相关部门指导帮助湖北尽快有计划、有目标、有专项资金保障地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充分挖掘、研究、宣传首义文化的深刻内涵,恢复和回归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应有的历史地位,目前已是迫在眉睫。
3、支持湖北原址或异地整体性地恢复两湖书院、自强学堂的历史原貌和文化景观,重点保护其传承者武汉大学的相关历史遗存和自然景观,保护范围涵盖整个东湖湿地生态保护区
当今中国政通人和,国学方兴未艾,湘赣有岳麓书院、白鹿书院,京沪有国学院、国学堂。湖北有两湖书院、自强学堂,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理应得到高度重视并继承发扬。两湖书院200名湖广留日生半数为革命党人,自强学堂的学生有多人为辛亥革命·武昌首义骨干,其英雄义举惊天地、泣鬼神。因此,请国家相关部门支持湖北原址或异地整体性地恢复两湖书院、自强学堂的历史原貌和文化景观,并将其传承者武汉大学的相关历史遗存和自然景观,以及其依托的东湖湿地生态保护区的文化和自然景观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加以修葺和维护,既是对辛亥革命首义志士的最好纪念,又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现实需要。
辛亥革命博物馆前的孙中山雕像
4、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对张之洞“湖北新政”的历史作用给予全面而正确的评价,并充分肯定张之洞近代中国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从而通过名人效应带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张之洞督鄂十七年,倡导“湖北新政”,兴利除弊,革故鼎新,创新力度前所未有,兴办实业规模位列全国前三,改书院、兴学堂、倡游学,使湖北、武汉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近代教育体制,客观上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准备了掘墓人,为新生的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精神给养和物质基础,因此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成功,张之洞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张之洞相较于曾国藩、李鸿章毫不逊色,但湖南、安徽对于曾、李二人的研究及宣传则远超湖北,通过名人效应大打历史文化牌,从而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已成为湘、皖两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不二法门。要成功申遗,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对张之洞“湖北新政”的历史作用给予全面而正确的评价,并充分肯定张之洞近代中国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就显得很有必要。我们认为应将与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文化以及“湖北新政”相关的历史遗存和自然景观全部纳入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并将武昌紫阳公园更名为“张之洞公园”,建设“张之洞湖北新政博物馆”和研究中心,重建“张之洞故居”,在武昌张之洞路建设“张之洞湖北新政文化一条街”,为申遗创造符合历史真实的客观环境和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