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脂联素、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2011-09-06牛新艳

中国全科医学 2011年28期
关键词:冠脉硬化系数

牛新艳

在冠心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和免疫反应具有重要意义。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是急性期时相蛋白,是敏感的炎症血清标志物,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标志[1]。血清脂联素 (serum adiponectin,APN)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多肽分子,具有抗炎、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APN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3]。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的APN、SAA水平,分析其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APN、SAA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可能机制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1年1—4月因胸闷、胸痛拟诊为冠心病而住院并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120例。根据美国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 (ACC/AHA)的冠心病分型标准,将120例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组患者40例,稳定型心绞痛 (stable angina,SA)组患者38例,对照组42例。组间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所有对象均经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排除合并心肌炎、严重心功能不全、周围血管疾病、脑卒中、严重肝肾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炎症感染、严重的全身其他系统疾病以及使用炎症抑制物的患者。

1.2 标本采集方法 所有患者均测定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空腹血糖 (FPG)、尿素氮 (BUN)、肌酐 (Cr)、尿酸 (UA)、心肌酶。另外,对照组、SA组患者于入院次日清晨采集空腹肘静脉血,ACS组入院后24 h采集肘静脉血6 ml,分离血清,分装保存于-70℃冰箱低温保存,待批量测定。

1.3 血浆SAA、APN检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测定,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R&D公司,酶标仪为BIO RAD Model 680型,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Gensini评分 冠状动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进行多体位投照,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显示未见异常或狭窄<50%判断为正常,显示任何1支主要冠状动脉狭窄≥50%为单支病变,显示2支冠状动脉狭窄≥50%为2支病变,3支及以上冠状动脉狭窄≥50%为多支病变。根据1984年美国心脏学会规定的Gensini积分系统[4]对每支血管的狭窄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由两部分组成:(1)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确定基本评分; (2)根据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确定评分系数,进行定量评分时,根据每处冠脉狭窄程度所获得的基本得分值乘以该病变部位的系数即为该处病变的积分。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2支病变、多支病变。采用修正的Gensini评分对每例患者的冠脉病变进行积分,将阻塞部位定义为:0%~25%1分;26%~50%2分;51%~75%4分;76%~90%8分;91%~99%16分;100%32分。将冠状动脉分为15段:1段左主干,系数为5;4段右侧段 (近段系数为2.5,中段系数为1.5,远段系数为1.0,右后降支系数为1.0);5段前降支部分 (近段系数为2.5,中段系数为1.5,远段系数为1.0,第一对角支系数为1.0,第二对角支系数为0.5);5段回旋支 (近段系数为2.5,中段系数为1.5,远段系数为1,第一钝缘支系数为0.5,第二钝缘支系数为0.5)。每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与相应系数的乘积的和就是该患者的冠心病的积分。将左冠状动脉主干完全闭塞时的积分定义为最高分(32×5=160),冠状动脉没有病变的定义为0分,对冠状动脉进行定量评分。造影结果由2名有经验的医师分析完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one-way AOVNA),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资料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非正态分布资料的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临床资料的比较 对照组、SA组、ACS组的年龄、性别、TG、TC、HDL-C、LDL-C、FPG、BUN、Cr、UA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各组APN、SAA水平的比较 ACS组的APN水平明显低于SA组及对照组,SA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的SAA水平明显高于SA组及对照组,SA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1 各组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Table1 The comparison of gener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ree groups

表2 各组SAA、APN水平的比较 (x ± s,mg/L)Table2 Comparison of SAA and APN levels in three groups

2.3 按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组后SAA、APN水平的比较 进一步分组后结果显示,各组SAA、APN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支、2支、多支病变组的SAA水平高于对照组,2支、多支病变组的SAA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1支、2支、多支病变组的APN水平低于对照组,2支、多支病变组的APN水平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不同病变支数组SAA、APN水平的比较 (±s,mg/L)Table3 Comparison of SAA、APN levels in the different coronary disease

表3 不同病变支数组SAA、APN水平的比较 (±s,mg/L)Table3 Comparison of SAA、APN levels in the different coronary disease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1支病变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SAA APN对照组 42 1.24±2.43 9.26±1.08 1支病变组 34 3.76±1.28* 7.95±4.08*2支病变组 32 7.13±2.72*△ 5.33±2.44*△多支病变组 12 7.46±4.25*△ 3.29±3.60*△F 值37.50 13.99 P值0.00 0.00

2.4 SAA、APN、Gensini积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SAA与APN呈负相关 (r=-0.256,P<0.05)。SAA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 (r=0.638,P<0.05);APN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 (r=-0.354,P<0.05)。

3 讨论

SAA是一个高度异质性蛋白,代表一个相对分子量为12 000的家族。SAA在肝脏由某些被激活的巨噬细胞和成纤维母细胞合成,许多肝外细胞也能表达某些类型的SAA。SAA家族包含急性期 SAA(acute-phase serum amyloid A,ASAA)和结构性SAA(constitutive serum amyloid A,C-SAA)两种主要产物。SAA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急性相反应物,在炎症反应中SAA这种急性反应物的浓度会比正常时增加1 000倍。Katayama等[5]在对433名行冠脉成形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研究中,发现血SAA浓度在心肌梗死发生心脏破裂患者中显著升高,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血SAA是独立于其他因素的心脏破裂的预测因素 (RR=8.8,P<0.05),提示SAA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后预后判断的最有用的急性期炎症指标。本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的SAA水平明显升高,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的血清SAA水平升高,SAA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提示SAA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其水平越高,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越明显。

APN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多种作用。低APN血症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子。APN具有多种生理功能:(1)APN是一种胰岛素超敏化激素,改善胰岛素抵抗,加强胰岛素糖原异生作用,抑制肝糖元的生成,参与体内脂类代谢和血糖稳态的调控[6-7]。(2)APN通过抑制动脉内皮细胞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和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8]。(3)APN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前体细胞的生长与抑制成熟巨噬细胞的功能而调节炎症反应。(4)动物实验显示,缺少APN的小鼠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明显增厚,提示APN有一定的抗内膜增生作用[9]。Nakamura等[10]检测了123名冠状动脉疾患者及17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APN浓度,发现冠状动脉疾病组的血清APN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本研究中ACS组、SA组的APN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ACS组的APN水平低于SA组;APN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APN含量逐渐降低。由此本研究推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脉狭窄的发生、发展与APN降低有一定关系。APN降低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标志,APN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冠脉狭窄的严重程度。SAA与APN呈负相关,说明二者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但其在冠心病发病时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1 Katayama T,Nakashima H,Yonekura T,et al.Significance of acutephase inflammatory reactants as an indicator of prognosis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which is the most useful predictor?[J].J Cardiol,2003,42(2):49-56.

2 Kizer JR,Barzilay JI,Kuller LH,et al.Adiponectin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older men and women[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8,93(9):3357-3364.

3 Otsuka F,Sugiyama S,Kojima S,et al.Plasma adiponect in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lesion complexity in men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J Am Coll Cardiol,2006,48(6):1155-1162.

4 Gensini GG.A more meaningful scoring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m J Cardio,1983,51(3):606.

5 Katayama T,Nakashima H,Takaqi C,et al.Serum amyloid A protein as a predietor of cardiac rupture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follgwing primary coronary angioplasty[J].Circ J,2006,70(5):530-535.

6 Leicki M,Kotyla P,Jankiewicz-Ziobro K,et al.The role of adiponectin in atherosclerosis[J].Pol Merkur Lekarski,2006,20(118):494-496.

7 王光亚,苏娜,许金秀,等.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APN和PAI-1检测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药,2010,32(7):841.

8 丁丽芳.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和血清APN检测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22(1):25-26.

9 Kubota N,Terauchi Y,Yamauchi T,et al.Disruption of adiponectin causes insulin resistance and neointimal formation[J].J Biol Chem,2002,277(29):25863-25866.

10 Nakamura Y,Shimada K,Fukud D,et al.Implication of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adiponecti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Heart,2004,90(5):528-533.

猜你喜欢

冠脉硬化系数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这些待定系数你能确定吗?
打雪仗
过年啦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