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数据库课程教材开发模式
2011-08-31■陈诚向冲
■陈 诚 向 冲
引言
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所谓“好马配好鞍”,一本优秀的教材可以让教学过程由复杂变得简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目前许多高职教育者正在探索和研究的,很多研究已经小有成效。但课程体系的建立完成之后就迫切需要对应教材的辅助,教材建设、教材的开发模式是摆在高职教育者面前的新问题。文章就基于工作过程向导的思路对现在高职计算机数据库课程体系的结构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创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数据库应用技术》教材开发模式。
一、基于工作过程教材开发的原则
(一)课程与教材的关系
1、课程是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教学内容的总和。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全部教学活动的总和(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2、教材是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积累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物化成果。
3、先有课程,后有教材;课程在先,教材在后。教师、学生、教材和实验实训等,都是课程的一部分。
4、教材相对稳定。课程随教师、教学对象或教学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5、教师讲授的是课程,而不是教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课程的内容,教材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化。
总之,教材体现了课程建设的成果,教材服务于课程,教材是教学工具之一。
(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特点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中核心内容为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为: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工学结合的本质: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企业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同传统的课程相比,基于工作过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有以下主要特点:
1、符合“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原则。
2、是我国大力倡导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3、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发性”的特点。
4、不仅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模式,也是培养在工作过程中学习、适应发展变化能力的有效方式。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材特征
在完成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材有如下两个显著特征:
1、根据学习领域设计教学内容。
学习领域的“目标描述”是学生需要完成的教学化工作任务。根据教学化得工作任务和学习领域中规定的“内容”要求,编写教材。
2、以工作任务为主线
每个学习领域或学习情境都是以一个完整的、典型的、规范的、通用的工作过程(任务)为主线,完成教材编写的。其中,完成该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给予充分介绍。
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都应包括: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方面。
二、基于工作过程教材开发的思路
德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在职业教育同生产紧密结合,企业广泛参与,采用互通式。
在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的同时,他们的教材开发的模式也值得大家去学习和探索。根据德国职业教育教材开发模式,分析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基于工作过程教材开发思路:
(一)教材开发人员的转变
传统的教材编写往往是教师(或教学团队)编写,出版社出版。
基于高职教学体系的改革,培养目标的明确(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能直接上岗就业,那么学习的过程中就必须让学生了解工作的目的、工作的环境、以及工作的过程。那么谁最了解工作过程,肯定是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于是在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下,教材的编写已经不在是教师和出版社双方共同完成,而是转变为教师、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出版社三方共同完成。
然而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教师所编写的内容比重相应较低,而企业一线工作人员编写的比重相应较高,但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对于编写教材可能会出现经验不足的现象,于是在编写过程中,教师和企业一线工作人员之间必须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1:基于工作过程教学体系下教材编写模式
(二)教材大纲的改变
传统的高职教材的编写一般分为两段式即:理论部分,实训部分。理论部分阐明理论知识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实训部分动手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随着高职的发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新教学开发模式的出现,渐渐的教材出现了一系统的变化,出现最多的是项目案例式教学模式,教材也随之改革为项目驱动式教材即:教材中出现具体案例或项目,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和上机实践技能的同时,了解项目的开发模式。但是只有项目开发是不够的,实训教学的关键不是让学生掌握某一项技能,而是让他掌握技能后能运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所以教材中应该充分的展现出企业中工作人员是如何开发一个项目。
(三)教材的模块设计
整本教材可划分三大模块:链路篇、素质篇、工作篇。
链路篇:即把调研得到的工作任务下,工作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素质篇:即把员工的素质、员工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等进行汇编。
工作篇:即把基于工作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分解,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各模块中具体内容如下表:
??? ????????????????????????????????????????????????????????? !?????"#?????$%&’(’)*+?,?-.???/?0 1 2 3?4?5 6 7 8?
三、高职基于工作过程《数据库应用技术》教材开发
(一)编写团队的确定
教材的编写是神圣的,一本好的教材可能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数据库应用技术》教材的编写要求团队协作,然而团队中人员需要对于数据库课程教学深入研究的高职称专家,也需要正在进行数据库课程教授的一线教师,更需要企业一线数据库设计和开发人员的加入。需求如下图:
图2:教材开发人员结构
(二)编写大纲的确定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要求学生“理论够用,技能扎实,能迅速适应岗位”。
对于数据库类型的课程就是培养学生对于数据库管理软件的使用能力,能根据用户的需求,迅速的使用相关软件开发和管理数据库,并且对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有所保证。那么教材的编写就要以数据库设计与开发、运行及维护为侧重点,以相应的工作过程为主体,以相关知识、技能以及素质为辅助进行编写。
(三)模块的设计
1、链路篇的编写
采用“理论够用,技能扎实”的原则理论知识就必须进行相应的筛选,筛选的过程的重点放在:调研企业一线工作者对于工作中该课程知识的需求,然而调研的过程并不是只针对编写教材的企业一线工作者,而是对于整个数据库开发行业背景下多家企业一线工作者得调研。
作者立足于武汉城市圈“1+8”建设,以及依托武汉“光谷”,对于武汉城市圈以及“光谷”等多家软件设计企业的多数数据库一线工作人员以微软公司SQL Server数据库为例的调研分析,得到链路知识需求的结构体系见表2:
表2-链路知识需求
然而从调研中我们发现所谓的链路知识需求就是在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要加以实践练习进行充实,调研得到的就是传统教学中,我们应该教会给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
2、素质篇的编写
有了相关链路的知识可能还不能进行工作任务的开发,因为行业素质、员工素质、团队精神等也是现在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
企业行业标准、该行业领域下员工标准以及团队精神的培养等见表3:
表3-素质需求
3、工作篇的编写
基于工作过程部分的编写可以采用典型工作任务的方法来进行,例如《数据库应用技术》该课程,企业一线工作者可以将已完成的,或正在开发中的数据库案例以及该行业领域中经典的开发案例进行挑选。案例挑选也可以符合市场需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将目前主流软件、网上游戏等数据库的开发作为教材中的某一个案例。
以下为一些作者挑选出的案例素材见表4:
表4-典型案例列举
典型案例的列举为教材基于工作部分的内容提供了支撑材料,但是编写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
(1)案例开发的过程描述能不能符合基于过程的模式,也就是说该案例能不能以工作过程的形式进行分解,逐步完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能真正感受到在从事相关工作,并且能很好的完成这项工作。
(2)案例的排序最好做到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
(3)案例在选取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具有相似性。
(四)教材编写的周期
由于IT行业是一个迅速发展的行业,软件的更新换代速度相当惊人,“很有可能早上设计的数据库,到了晚上就应该放入回收站了”,但是优秀的教材的编写必定需要长时间(一般1-2年,甚至更长),这里出现了一个矛盾。
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提高知识更新的速率,掌握发展的趋势。这里对于教材编写团队也提出了一个很高要求。
四、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基于区域经济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人才缺口,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高职的改革和发展势在必行。随着高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展开,相对应的教材建设也需要跟紧脚步。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编写和完成更多的优秀教材服务于高职教育,是高职教育者需要探索的,当然也需要更多的企业去支持,更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
[1]高林,鲍杰,王莉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及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实施条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
[2]向冲.数据库原理及应用[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3]平震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数据库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4]黄玲青,曾良骥.“六位一体"课程模式高职教材开发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与教育,2008.
[5]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