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珍本书行当里的“生命之光”
2011-08-31杰寇斯基
⊙文/杰寇斯基
“关联本”《洛丽塔》
我编印发行的待售图书目录第十期(1988年春季号)第243号列出的是下面这本书: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1959年伦敦出版。英国首版,纳博科夫馈赠其表兄彼得·德·彼得森夫妇(Peter de Peterson)的签名本,落款是1959年11月6日。签名下方有作者标志性的手绘蝴蝶小像一幅。
售价:3250英镑(合5900美元)
几周后,我收到格雷厄姆·格林的来信。他本人是一位藏书家,我也定期向他寄送目录。
亲爱的杰寇斯基先生:
你那本《洛丽塔》并非是真正的第一版,倘若它都能标价三千二百五十英镑,那由他签赠与我的巴黎版该价值几何?
格雷厄姆·格林敬上
纳博科夫签名赠予格雷厄姆·格林的奥林匹亚版《洛丽塔》!太了不起啦!这种书正是珍本书商所称的“关联本”——由作者本人题赠给另外一位名人的书。就眼前的例子看,格林本人不但是不折不扣的“名人”,而且他还在纳博科夫这部小说的出版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纳博科夫给格林的赠送签名大大增加了这本书的价值——当时,一本没有作者题签的首版书《洛丽塔》大约值二百英镑。
我当即参照格林的极简主义风格回信一封。
亲爱的格林先生:
价钱更高。你愿意卖吗?
里克·杰寇斯基敬上
就在随后的简短的书信来往中,格林表示他有意出售,因为他还有一本作者签赠给他的英国首版,他觉得没必要两本书都留在手上。我告诉他,我非常乐意出四千英镑买下那本巴黎首版书,他则回复说,下次造访英国时一定顺道把书带来。
结果,不到十一月,我就和他在他下榻的丽兹酒店见面了。他打开房门,我吃了一惊,他居然那么高,他那双蓝中带紫、水汪汪的眼睛神情灵动,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坐下来喝了杯伏特加,然后,他拿出了那部《洛丽塔》:分上下两册印行的墨绿色小开本,散发着五十年代的巴黎气息。那题签叫我激动得透不过气来:“请格雷厄姆·格林雅正。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敬呈,一九五九年十一月八日。”接下去是一只大大的绿色蝴蝶画像,蝴蝶下方是纳博科夫的手书:“翩翩舞动于腰际的绿色凤蝶。”
“棒极了,”我说,“差一点儿就完美无缺了。”
他扬了扬眉毛,一点点儿。哪里出问题了吗?
“假如落款是在这本书出版的当年(1955年),再加上它是首印本,封底也没有贴这枚新价格标签的话,那就无可挑剔了。”
他点点头。他在藏书界是出了名的完美主义者。
“不过,还是很棒——真正是博物馆级的。”
“我也这么看。”他说。
“我出4000英镑。”
“杰寇斯基先生,你太不了解我了。就冲着你这句话,我愿意少收一点。”
“相反,格林先生,倒是你不了解我了。我不会少付一个钱。”
几分钟后,一位门房毕恭毕敬地护送我上了皮卡迪里大街,我的怀里揣着那本《洛丽塔》,同时还交了一位新朋友。
《托尔金的袍子——
大作家与珍本书的故事》
杰寇斯基著 王青松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5
定价:29.00元
第二天早晨九点,我公寓的门铃响起,艾尔顿·约翰的作词人,梳着马尾辫、面色和悦的伯尼·陶宾登门来了。他小心翼翼地问我,手上可有什么上等货,他太太想买来送给他做圣诞礼物。
无论你宿醉得多么厉害,你也不会把伯尼·陶宾赶走的,更何况他那位手握支票簿的太太。就这样,我莽撞地脱口而出,我确实刚刚买进了一样好东西……
这东西何止是好,它简直令人无法抗拒:伯尼既是格林物品收藏者,也是《洛丽塔》的粉丝。他的双手一捧上那本书,我就知道他绝不会让它溜走的。我立即明白,自己铸成大错了。好书可千万不要仓促出手:你需要时间对它做点研究,仔细琢磨琢磨它,静待其价格达到理想的价位。
“多少钱?”陶夫人瞧见丈夫两眼放出痴迷的神色,就心领神会了。
“九千英镑。”我说,心想这个价码会把她吓跑的。
她眼睛眨都没有眨,更别说砍价了。五分钟后,我得着一张支票,满脑袋头疼,还有满腔的悔恨怅惘。我当时说不准是否把它贱卖了——九千英镑在当时可是一大笔钱——但是我心里明白,那本书在我手里太过薄命。人说,在商言商,好书未必要品茗,把玩摩挲一阵子才好,别让它魔力消散了。呜呼,可怜的《洛丽塔》,我们只不过刚见面就从此天各一方了!
严肃的“D.B.小说”
《洛丽塔》最初是由莫里斯·吉罗迪亚斯于1955年在巴黎出版的。吉罗迪亚斯曾自嘲是“英裔法籍色情书商的第二代传人”。他父亲是曼彻斯特出生的杰克·卡汉,开办的方尖碑出版社在30年代曾经出版过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吉罗迪亚斯于1953年创办了奥林匹亚出版社,并和父亲一样,致力于出版质量上佳、在涉性方面赤裸大胆的英语文学作品。他旗下的一些作者专事创作吉罗迪亚斯所谓的 D.B.(“dirty books”,即“淫书”)。然而,即便是这些色情书籍(如《满床春色》、《强奸》、《好事指南》、《红唇大启》等)也都文笔不俗,堪称佳制。许多书都是由鼎鼎大名如克里斯托弗·罗格和亚历克斯·特鲁齐等人代为捉刀。他们既能得趣,又能得几个钱,何乐而不为呢。
那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美国已经出版过好几部书,受到一定的关注,但仍属于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康奈尔大学平静而卖力地教着书。他正急切地为自己的新书寻觅出版商:“经过五年苦心孤诣的魔鬼般生活,我这部浩大、神秘、扣人心弦的小说即将大功告成。它是文学史上前无古人的巨作。”
可是,《洛丽塔》却接连被五家美国出版社拒之门外。虽然《党派评论》曾答应选登小说的片断,但是要求必须署作者的真名——对此,纳博科夫有点顾虑,单纯的美国公众会把那个第一人称叙述者和他本人划上等号,于是他就此拒绝。
有些出版社对《洛丽塔》钦慕有加,有意印行它,但终究认为此书属于危险之作。小说中那位中年主人公亨伯特·亨伯特迷恋上一位12岁的小姑娘。书中的洛丽塔可绝不是斯坦利·库布里克1962年拍摄的影片中由苏·莱昂饰演的性感少女。洛丽塔体重仅35公斤,三围分别是27-23-29英寸,十足是个小黄毛丫头。小说拥有双重的惊人之处:不但以同情的笔调描画出一个恋童癖的内心世界,而且他钟情的对象恰恰是一个初晓人事、撩人心魄的小姑娘。毫不奇怪的是,在50年代那种压抑氛围中,一家美国出版商建议说,它“理当在大石头底下埋上一千年。”
我始终大惑不解的是,纳博科夫当初是如何逃过那一劫的。不过,只要你翻开书,读读开头那几段,你心里就大概有数了:
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望之火。我的罪孽,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沿上腭向下轻轻走三步,第三步落在牙齿上。洛-丽-塔。
早晨,她是洛,平平凡凡的洛,穿着一只短袜,身高四英尺十英寸。穿上宽松裤,她是洛拉。在学校,她是多莉。正式签名时,她是多洛雷斯。但是在我的怀里,她永远都是洛丽塔。
这段文字真够开门见山,但是其中杂耍般的铿锵音韵与优雅节律足以令最根深蒂固的恋童癖欲火全消。无论小说接下来的内容如何,也无论它激起了怎样波浪滔天的谴责,单单开头这几段文字就足以表明,此书并非通常意义的D.B.。
事实上,好几个当年读了全书的读者要求退还书款。他们抱怨这书不符合奥林匹亚出版社的一贯水准。这书简直读不懂,好像是用外语写的一般。自然,后面这一点倒是说对了。英语不是纳博科夫的第二语言,而是第三语言,康拉德也是如此。(那个年代里,有教养的欧洲人通常都把法语当作他们的第二语言。)纳博科夫最初的作品,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都是用俄语创作的,接着他用法语写了几本书。直到1941年,他才出版了第一本英语作品《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他的英语,这又和康拉德一个样,弥漫着在一种新的语言里进行摸索并不断有所发现所带来的欣喜气息。他的语言富有质感,古奥神秘,亦庄亦谐,不时翻腾着令人屏息叫绝的佳句良构,读来令人耳目一新,仿佛刚出炉一般,很容易就可以想象得出,整本书似在用俄语娓娓道来。
迫于在美国找不到一个有胆量出版这本小说的出版社,纳博科夫在别人建议下,把书稿寄给奥林匹亚出版社。吉罗迪亚斯眼力很是锐利,他一眼就看中了《洛丽塔》,立即同意出版。纳博科夫给他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某种担心:“你我都知道,《洛丽塔》是本有着严肃追求的严肃作品。我希望公众也作如是观。丑闻缠身会叫我伤心的。”
纳博科夫还担心自己在康奈尔大学的教职会受影响,所以希望匿名出版这本小说,但吉罗迪亚斯最终还是说服了他。如果小说注定真会闹到法庭上去,而其作者本人当初都不敢署名认领它,那么拿文学价值为之辩护的说服力肯定会大打折扣。
美国出版商不久就重新找回对这本书的兴趣,却只能干瞪眼,眼见那么多奥林匹亚版的小说进入美国,却丝毫没有受到美国海关道德审查员的查处。格林本人则积极动作,希望在英国出版这本书。1959年的11月8日,此书由魏登菲尔德与尼科尔森出版社在伦敦发行了英国版。
珍本书商的烦恼
如此看来,我从格林厄姆·格林手中买来的、由作家签名的奥林匹亚版《洛丽塔》上的日期竟然是英国版正式发行的日期——这是我稍后才发现的事实。两年前,在苏富比拍卖会上亮相的一本魏登菲尔德与尼科尔森版的《洛丽塔》上的签名也是这一天,而我可能是当场众人中唯一认识到其中价值的人。我买下它的价格相当低廉,卖出时却相当不错。至于我从格林厄姆·格林处买来的那一本,我1992年以一万三千英镑的价格再次买进,不久就转手给了一位纽约收藏家。他也得了便宜。那本书2002年在嘉士德一次拍卖会上再度现身时价格高得吓人:26400美元。我当时就在现场,简直惊呆了,恼闷不已(珍本书商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可不管怎么说,我在《洛丽塔》身上赚到不少好处,只是还比不上纳博科夫和吉罗迪亚斯。依靠那些收入,纳博科夫得以从教书匠职位上退休,全心地写作与采集蝴蝶标本。吉罗迪亚斯,因为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一夜暴富,在巴黎开办了两家夜总会,一家餐厅、三家酒吧和一家剧院。五年后,他宣告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