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传统政治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2011-08-30吴向华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1年8期
关键词:学法政治课品德

吴向华

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已走向深入,这是一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式、评价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中学思想政治课是承担德育任务的主要课程,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而不重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与目前正在推行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要在中学完成有关德育教育任务,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目前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弊端

l.政治课堂重知识传授轻品德培养。长期以来,由于过分看重考试成绩,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以及中学教学设备相对落后等因素的影响,使政治课教学的重心放在重知识传授轻品德培养,课堂教学习惯于照本宣科,以讲述为主,或只是“背条条”。课堂教学存在着对学生主体价值和主体精神的严重忽视,甚至排斥现象,严重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变成了“你不想听我还要讲,你偏要讲我就更不听”的怪圈,政治课给人一种“不识人间烟火”的感觉。

2.政治课教学德育功能弱化。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忽视德育功能的发挥,把它单纯地作为一门文化课对待,注重知识传授,甚至灌输,而忽视德育意蕴的挖掘和运用,对教材的显性部分,即陈述性知识,一般都具有严格而明确的要求和与之配套的检测和调控手段,而对教材内容所特有的人生导向要求缺少深入领会和把握。这就形成人力资源(特别是青少年)品位下降,如屡见不鲜的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这就导致民族精神的衰微,诚信的缺失,如国家民族观念淡薄,不择良莠地向往西方生活方式,崇尚西方利己主义思想等。

二、优化课堂教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品德培养

l.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长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都有参与教学的强烈愿望,很想表现自我,但“填鸭式”的教学压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忽视了学生作为有血有肉的灵性个体的存在,学生逐渐丧失了对政治课学习的兴趣。所以要创造情境,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如讲授“改革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国策”时,我就让学生唱《春天的故事》,或放录音来创设教学情境。并提问:歌曲中歌颂的一位老人是谁?改革开放为什么不是权宜之计?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被鼓动起来,从而激发了他们参与教学的热情。

2.提高课堂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一套严密理论和深奥道理,如果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些理论就真的变成了一堆枯燥无味的文字。学生不喜欢空洞说教,故教师要多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实用性与趣味性,把教与学结合起来,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例出发,培养學生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更易于理解,易于接受,使学生在愉快欣赏教学中达到教学的目的。如讲授“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时,先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自己身边与金钱有关的几件事,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参与,纷纷举手,待他们回答后我适时引导,“现实生活中离开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金钱是万能的吗?”学生回答:“不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金钱?”这样,在学生兴趣盎然中引入了课题。

3.改革教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新课改强调,一堂课的成功要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师的教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教,教的立足点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于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本人的观察、思考、领悟、练习和自觉运用才能转化为能力和品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多看、多问、多议、多想、多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体验每一次成功的喜悦,做学习的主人,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4.指导学法,让学生善于参与教学。新课改有一个核心理念: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快速提高学习质量,减轻学习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必须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法,使学生在教学参与中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故我在课堂上有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提示、示范和指导,提醒学生将报纸杂志上的一些学习方法摘录下来,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通过长期坚持,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条件下,中学政治课教学必须放弃传统的“你讲我听”“你写我背”的灌输式教学,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各种教学资源,把枯燥的原理、概念、条款、逻辑推理转化成丰富的情感体验,最后达到政治课教学的育人功能。

(责任编辑袁妮)

猜你喜欢

学法政治课品德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如何上好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