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培养

2011-08-30黄元顺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1年8期
关键词:方仲永丑小鸭语境

黄元顺

农村初中学生在阅读行为习惯上,因为受多方面的制约,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很难表现出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课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课标明确宣示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的科学理念,其实质是向我们表明:张扬读者个性已成为阅读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

当前,农村初中学生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下现象。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变成了“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

2.以少部分学生的感受替代了大多数学生的感受。

3.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太少,知识积累严重不足。

4.农村学校应试教育还很盛行,因此,课堂上给学生的自主阅读、評价的时间几乎没有,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面对这样的学习环境,我们应怎样培养农村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呢?

一、倡导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尊重学生的多元化理解,抓住文本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解读

目前,虽然改革课堂教学之声喊得很响,但是,只要深入农村的课堂教学,我们就不无遗憾地看到,尽管课堂上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人数多了,但他们的回答却总是缺少自我理解。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地进行主体性阅读,并进行个体性精神探索。

新课标“倡导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尊重学生的多元化理解”,“倡导学生的感悟体验”。也就是说,文字只有让学生亲自去品读,才能触动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情感。

如在《丑小鸭》的教学中,丑小鸭历经坎坷变成天鹅的经历,对不同生活经验、不同个性的学生来说,其情感体验会有所差别。在让学生谈谈丑小鸭的最可怜的地方时,有一个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学生就说,丑小鸭太可怜了,没有爸爸妈妈的照顾;另一个学生则认为,丑小鸭在芦苇丛中过冬,最可怜了,因为她平时最怕冷了。性格内向的学生坚持丑小鸭没有兄弟姐妹疼,没有小伙伴玩才可怜;易动感情的学生看到丑小鸭昏倒的图片泪眼蒙胧……每人因境况的差异,体验也因人而异,这就是真心流露,个性飞扬!

二、珍惜独特感悟,引导批判式阅读

在教材处理上,教师应体现新文本的情趣、理趣、谐趣以及由此产生的美趣,给学生以全新的心理感受与视角冲击,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出文学就是“人学”,力求文学作品思想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我在上王安石的《伤仲永》这篇课文时,经过文本解读,学生们都懂得了本文借事说理的寓意:文章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学生们普遍认可,那除此之外呢?我们能不能有自己新的理解、新的发现,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呢?我不断地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敢于批判现有的观点。于是就有的学生说,方仲永的悲剧主要是他自己造成的,并不能怪他父亲,如果他有决心、有上进之心,并敢于克服现有的困难,坚持学习,那他就不会有这样一个悲剧的人生。有的学生说,方仲永的悲剧不能怪他父亲也不能怪他自己,要怪就怪他生活的社会,孩子的成长没有人来关心,父亲错误的做法没有人来纠正,这才是造成方仲永悲剧的根源。学生们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也许他们的观点还不够成熟,但这才是他们真正的感悟,教师都应一一给予肯定。

三、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也要做审美价值的引导

个性化阅读并非信马由缰、任意驰骋,而应该多元有界,应有一定的规范,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

第一,个性化阅读应紧紧把握文本的整体性,不能脱离文本的语体。阅读《愚公移山》,有的学生以为愚公缺乏经济头脑,“挖山”不如“搬家”;有的学生则认为愚公“移山”破坏生态平衡。这些理解,似乎颇有道理,不乏创意。然而,只要我们稍微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文本的语体——寓言,就不难看出其不合理之处。因此,解读文本不应在文本的真伪、文本的发展上大做文章,而应重在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及深度理解上。

第二,个性化阅读应紧紧把握文本的文化语境,不能脱离文本的语境。有人认为《武松打虎》褒扬屠杀动物,有人以为《红楼梦》宣扬近亲结婚,也有人从《背影》中读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这类解读完全是“以今律古”,脱离了文本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全然以现代人的眼光、理念来衡量和要求先人的思想与行为。殊不知,与武松谈“保护动物”,要求曹雪芹懂得不能近亲结婚,告诫朱自清的父亲不能“违反交通规则”,这无疑已脱离了文本的语境,脱离了当时的写作背景、作者认知程度。

四、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

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文本多元解读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提出多种多样的见解和看法,有时会是睿智之思、惊人之言,但也免不了主观随意。面对这样的课堂,我们更要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作为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细致、深入地解读文本,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思想见解,又要激发学生发表个性化理解的热情,给予中肯的评价,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动态中求得平衡、一致。

总而言之,我们应把文本个性化阅读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责任编辑刘宇帆)

猜你喜欢

方仲永丑小鸭语境
不幸的方仲永
丑小鸭的蜕变
《丑小鸭》后传
《丑小鸭》续编
不幸的方仲永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灰灰鼠要娶丑小鸭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