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材料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比较研究
2011-08-28阴发成顾琼施伟李蔚韦金秀李冬花
阴发成 顾琼 施伟 李蔚 韦金秀 李冬花
楔状缺损,牙体楔状缺损是牙颈部牙釉质牙本质发生逐渐磨耗所致的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牙体牙随病。近年来,随着修复牙体缺损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修复楔缺的方法也不断更新,疗效也不断提高。光固化复合体Dyract是继玻璃离子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之后又应用的一种很好的补牙材料。我科自2007年8月起采集门诊180颗楔状缺损的牙齿,分别用Dyract复合体、玻璃离子、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修复,并对它们的疗效进行临床比较,目的是为临床修复牙体楔状缺损找出一种最适合的材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门诊就诊的127例180颗楔状缺损的患牙,不分前后牙,其中男47例,女80例,年龄25~70岁。
1.2 材料与设备 Dyract底胶粘接剂,Dyract单组分复合体材,玻璃离子水门汀,古萨光固化复合树脂,光固化机(德国Bayer arcus-I型光固化机)
1.3 修复方法 将180颗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为3组:一组为Dyract复合体组(实验组)60颗粒;二组为玻璃离子水门汀组(对照组I)60颗;三组为光固化复合树脂组(对照组II)60颗。每组患牙治疗前首先清除病损区牙石、色素,并清洗干净,然后用三种材料分别充填。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两两χ2检验(即Dyract与玻璃离子、Dyract与光固化复合树脂做X2分析)
2 结果
牙体充填修复观察在18个月内进行。
2.1 疗效评定标准 成功:修复体完整,表面光滑或粗糙,无继发龋,活髓牙;失败:充填物部分或全部脱落,有继发龋,牙髓病变,根尖病变。
2.2 结果 本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取 a=0.05,T=1,X20.05(1)=3.28;Dyract与玻璃离子比较得:X21=X21=29.81>3.28,P<0.05;Dyract与光固化复合树脂得:X22=4.36>3.28,P<0.05。
上述结果显示两组实验结果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种材料18个月内修复疗效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3.1 Dyract复合体 Dyract复合体是由粘结剂,单一组分复合体材料构成,光敏凝固,共有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特性,是一种具有很好粘接性能的牙体充填修复材料,其粘接机理与光固化复合树脂有着明显的不同。Dyract复合体与牙体的结合是复合体中的亲水性羧基和牙体中的钙离子以离子键和氢键结合,从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化学结合,因而对牙体没有损害,并与牙釉质和牙本质形成非常好的粘接效果,尤其是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更高。
3.2 玻璃离子水门 玻璃离子水门汀与牙体组织的结合是以氢键和离子键形式,就是羧酸根离子与牙体组织的钙离子形成离子键,而羧基是以氢键结合形成化学结合[1],但同时水对玻璃离子水门汀的固化有着十分重要作用,它的固化酸碱化学平衡由于水解而出现不稳定。这就要求在调拌后至少1 h内要充分的隔湿,如果暴露在水中有可能在大量的水摄入下导至基本离子的大部分子丧失,所以临床上应该保持隔离最好达24 h以上[2],因此根据以上理论,本实验中玻璃离子组失败脱落率(46.7%)之高,主要原因是隔湿措施做的不好而造成。同时玻璃离子色泽差,色泽不好选择性,在前牙楔状缺损时的修复美容效果不如Dyract,同时它的硬度也不好,临床上容易磨耗吸收。
3.3 光固化复合树脂 光固化复合树脂具有良好机械物理性能,硬度也较高,同时修复后的色泽逼,但是这种材料是靠对成牙釉质牙,本质牙本质表面进行酸蚀形成蜂窝壮结构,使复合树脂渗入牙面达到固位目的,因此粘接性能比复合体要差,脱落率较Dyract大,并且其中的磷酸离子渗入到牙本质小管内,对牙髓有可能产生不良的刺激;另外在没有保护的牙本质上充填的树脂发生的聚合反应,也可能导致牙髓病变的发生[3]。
4 小结
经18个月的临床观察,三种材料在修复牙体楔状缺损中,Dyract复合体的成功率(88.3%)最高,与另外的两组相比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性能,粘接力强,边缘封闭性好,持续的释放氟这些优点表明不失为一种修复牙体缺损的好材料。
本研究所做的三种材料成功率与其他文献统计有一定的差别,可能与样本的例数及具体的修复方式有关,均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1]朱鹤孙,译(英)。医用牙口腔。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79-210.
[2]傅民魁,口腔正畸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9.
[3]王航,巢永烈,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时牙髓的影响。同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7,24(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