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配合美托洛尔对充血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
2011-08-28赵云泉
赵云泉
慢性心力衰竭也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和最终结局[1]。我们采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配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来自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所收治的1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78岁。平均(55.2±10.7)岁,病程为2~10年,原发病分别为高血压性心脏病36例、冠心病38例、扩张型心肌病18例及心脏瓣膜病8例,按照NYHA标准分级1,心功能Ⅱ级34例,心功能Ⅲ级54例,心功能Ⅳ级12例。符合下列条件的10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①成年人动态心电图证实室性早搏>30次/h;②同时伴有与室性早搏相关的心悸等症状;③有或无器质性心脏病。排除标准:①室性早搏不多且无明显症状者;②有明确诱因如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波动、酗酒等的室性早搏;③心室率<60次/min或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患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休息、低盐饮食、镇静、强心、利尿、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口服厄贝沙坦(江苏扬子江制药公司生产,75 mg/片),首剂75 mg/d,3 d后无不适逐渐加大剂量,最大剂量150 mg/d;美托洛尔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5 mg/片)6.25 mg口服,2次/d,1周后改为12.5 mg,2次/d,疗程为4周。对照组口服心律平,150 mg/次,3次/d,共4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观察指标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乏力等,心率、血压、肝肾功能、电解质监测,采用心脏听诊、描记心电图、用药前后各行一次同步12导联全息动态心电图检查。
1.3.2 评价标准[2](1)临床症状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为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②有效为症状改善;③无效为症状无改善或加重。(2)Holter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为室性早搏消失或<10次/h,或较治疗前减少50%;②有效为室性早搏较治疗前减少30% ~50%;③无效为室性早搏数24 h无明显变化或增多。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情况 以24 h Holter为标准,两组患者治疗前室性早搏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室性早搏数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P>0.05)。两组经相应药物治疗后室性早搏数均较用药前明显减少(P<0.01),(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对室性早搏的疗效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对室性早搏的疗效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用药前比较P<0.01
组别 病例数 治疗早搏数 治疗后早搏数 有效率(%)治疗组 50 2230±870 660±150 (46/50)92对照组 50 2350±910 720±130 (47/50)94
2.2 症状改善 治疗前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乏力等,治疗组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P<0.05),(见表2)。
表2 治疗组及对照组有效率对比(例,%)
3 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症状不断发展的疾病,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在CHF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使心衰走向恶化,目前研究表明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3]。心力衰竭时并发心律失常可能是通过一种或多种机制诱发。原有的基础心脏病变(冠心病、心瓣膜病、心肌病等)是构成心律失常的形态学基础,心衰时水电解质紊乱、神经体液调控异常及治疗用药等均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CHF时交感神经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ALD)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CHF时心肌内肾素、血管紧张素(Ang)、Ang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升高。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直接作用于AT1受体亚型,能达到全面抑制AT1受体所致血管增生与增厚的作用,并能激活AT2受体亚型(它与AT1受体作用完全相反),AT1受体抑制与AT2受体激活二者作用机制完全相反,通过协同作用发挥最大的效能,所以它与ACEI相比优越之处是无咳嗽反应,不抑制激肽酶,缓慢降压,无首次低血压反应。而β阻滞剂既往认为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主要是由于其β受体阻滞作用,对离子通道无明显影响。现知β阻滞剂竞争性与β受体相结合,能够逆转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高对细胞离子通道的不利作用:减少Ca2+内流(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阻滞Na+内流(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和阻滞K+外流(m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因此,β阻滞剂除阻滞β受体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外还兼有I、Ⅱ、Ⅲ类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4]。我们应观察厄贝沙坦与美托洛尔联用,与口服心律平组都能有效地减少充血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且能避免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作用,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1]郭继鸿.心电图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4,1276.
[2]郭继鸿,张萍.动态心电图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99,339.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设.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7-23.
[4]李翠香.β受体阻滞剂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宾州医学院学报,2009,32(3):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