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 突出特色谋发展
2011-08-27洪文泉甘肃日报社
文│赵 梅 洪文泉(甘肃日报社)
水电、旅游、畜牧、矿产、藏药及山珍等,都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州)引以为豪的优势资源。
甘南州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工业强州”战略,全州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从2005年到今年,全州工业增加值由4.89亿元增加到14.66亿元,增长了3倍。水电、旅游两大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旅游业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力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黄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得到大幅度提升;以中藏药加工、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以牦牛、藏羊、奶牛和草产业为主的四个产业带基本形成,走出了一条具有当地特点的发展之路。
“一特四化”激活高原畜牧产业
位于夏河县城东侧、大夏河畔的安多清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冷鲜肉2500吨,公司先后通过了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等多项认证。安多牦牛肉、藏羊肉在今年5月的第十一届国际绿色有机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畜牧业是甘南州的传统基础产业,也是位居首位的特色优势产业。夏河安多清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只是甘南州众多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中的一个亮点。
2004年,甘南州提出并实施了以“牧区繁育、农区育肥、农区种草、牧区补饲”为主要内容的“农牧互补”战略。2008年,甘南州以牦牛、藏羊为主打产品,把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产业培育作为全州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大力推进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技能化培训的“一特四化”战略,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
截至目前,甘南州已建立联户牧场98个、养殖小区23处,专业户达2350户,建成标准化牲畜暖棚3050座24万平方米,完成退粮还草优质牧草种植12万亩,建立半人工刈割草场45万亩,建立牦牛藏羊繁育核心群32个。以玛曲、夏河为主的肉类加工和合作为主的乳制品加工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新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80个,全州畜产品信息中心实现了州县市联网运行。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全面开展,畜牧业发展质量显著提高。
“农牧互补”、“一特四化”激活了甘南州畜牧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解决了农牧民增收和生态保护双赢的问题。成为甘南州强农惠农的总抓手和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切入点。
特色种植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在卓尼县扎古录镇,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药材丰收的喜悦。扎古录镇按照“发展基地、扩大规模、项目带动、产业富民”的思路,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建立了药材基地,形成了“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药材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和引进丹参、藏木香、红景天、川贝母等13种药材新品种,发展种植基地880亩,2010年全年产值600万元,创利润290万元,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甘南州在农区积极发展高原特色种植业,以药材、温室蔬菜、高产油菜、优质青稞为重点的“两高一优”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快速推进。在完成药材种植10.21万亩的同时,集中连片建立优质青稞生产基地15万亩,其中高产示范田1.5万亩,全州青稞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同时,建成投产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852座,生产蔬菜890吨,产值达366万元,种植户平均收入近1万元,有力地拉动了项目区农牧民群众的收入。
“九色甘南香巴拉”拉动旅游经济
秋末冬初的临潭县冶力关,白墙青瓦的江淮建筑在层林尽染的景色中别有一番风味。
近年来,临潭县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培育,加大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投入力度,突出抓好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冶力关风景区为主的生态旅游开发,精心打造“山水冶力关,生态大观园”的旅游品牌。同时,自2004年以来,扶持建设“农家乐”500多户,马匹经营户200多户,扶持的“农家乐”经营户年收入达到10万元到15万元。
甘南州全力培育藏族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历史遗产四大旅游产品,重点打造“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品牌,有力地推进了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产生了明显的综合效益。相继出台了扶持政策和措施,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产业来培育,加大了投入和开发建设力度,全州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呈两位数增长,为甘南州旅游“二次创业”奠定了基础。
近3年,甘南围绕全州旅游发展总规和景区建设详规,投资11.56亿元,建设旅游项目127个。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州有“农(牧、林)家乐”650家、宾馆饭店178家、国内旅行社7家、旅游景区漂流点3处、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企业18家、旅游游艇服务公司1家,各类旅游从业人员达14000余人。
循环经济项目方兴未艾
“4.5兆瓦余热发电站已于去年投入运行,粉尘治理和污染减排治理项目已完成85%,今年上半年我们已全面启动清洁生产,并已完成监测。装机1500千瓦的安顺水电站已经完成工程进度的80%,大夏河流域太阳能风能资源勘测已完成,已具备科研设计条件。”在夏河县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甘肃安多投资集团总经理助理付昌入向笔者介绍。
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是国务院批复的甘肃省72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之一,也是甘南州惟一的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园区建设总投资45亿元,以新型建材产业园、畜产品加工园、清洁能源产业带为主业,以园区科技开发中心为依托,通过实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培育新型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两园、一带、一心”的总体产业布局。园区整体建成运行后,可实现年节能24.95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0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6030吨,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450万吨。
近年来,甘南州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将其摆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推进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目前,合作市门浪滩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已完成,正在征求修改意见。在舟曲县,总投资23.1亿元的11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将列入全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临潭县开工建设了总投资2.46亿元的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并完成了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测试、数据资料搜集和观测点的选点工作。玛曲县实施的牛羊粪便等污物回收利用循环经济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今年,甘南州还与华电新能源公司签订了开发风能、太阳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