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畜牧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三步一线法”
2011-08-27尹永向李玉德贾晓晖山东省日照市畜牧兽医局
文│尹永向 李玉德 贾晓晖(山东省日照市畜牧兽医局)
大多数合作社成员转不过“小富即安、求稳怕变”的这道弯,传统落后观念影响了农民对先进生产经营方式的接受程度;部分合作社成员翻不过“诚信”这座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自2007年7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鼓励支持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至2011年6月,山东省日照市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89家,其中畜牧专业合作社344家。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大多数合作社成员转不过“小富即安、求稳怕变”这道弯,传统落后观念影响了农民对先进生产经营方式的接受程度;部分合作社成员翻不过“诚信”这座山。针对这些问题,山东省日照市畜牧兽医局利用“三步一线法”开展了畜牧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活动,在全市发展了一批“五有”、“四化”畜牧专业合作社。“三步一线法”是:
第一步,制订方案,开展调研。为做好全市畜牧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发展工作,市畜牧兽医局经过仔细研究,成立了全市畜牧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领导小组,由市畜牧兽医局局长任组长,制定了《关于开展畜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工作方案》,并按照方案,针对合作社规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合作社成员、查看合作社账簿等方式,全面了解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了解发现,当前合作社在规范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有的合作社组织机构和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有的虽然按照要求设置了社员大会,但形同虚设,实际运作并不起什么作用,有的根本就没有召开过社员大会,凡事凭董事长决断,有的虽然制定了规章制度,但是规章制度多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有的合作社没有办公、活动场所,各种管理制度不规范;二是利益分配机制不规范,在实际操作中,不能严格地按照章程上的规定执行,有的根本没有分红,仅给了社员单纯的卖价,这种单一、不健全的分配机制必将影响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三是缺乏有效的约束监督机制。合作社与社员之间几乎没有约束力,有的合作社负责人说了算,缺乏有效的公开、公平;有的社员在接受了合作社提供的免费技术、比市场价低的生产资料后,未将产品交给合作社,而是自己出售,合作社对农户的违规行为也是束手无策,这些都阻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四是合作社的产权模糊。随着社员的增多,资产也逐步壮大,但这些资产是合作社的还是社员的,没有明晰账目,产权模糊。这种模糊的产权关系将会制约合作社的发展。
第二步,选取典型,重点规范。根据合作社规范工作方案的安排,在全市选取了东港区德佳康牧肉鸡专业合作社、五莲县天牧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莒县百信养鸭专业合作社等28家合作社作为全市重点规范合作社,进行试点。为做好规范工作,邀请了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李中华教授为合作社理事长们就如何规范和发展合作社、如何建立实用规范的财务制度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组织相关人员到青岛、潍坊等地考察学习规范化合作社建设情况;同时,利用省畜牧兽医局组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培训班上学到的知识,积极向示范社进行传授,帮助其进行规范提高。
通过典型示范,主要达到了六个目的:一是提高了合作社相关人员的认识。在合作社规范中,特别注重抓好合作社管理人员认识的提高,从思想上转变他们对合作社的认识,不断增强合作社理事长带领社员共同致富的信心和责任心,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中来。二是完善章程制度,规范了内部管理。对照文件,对示范合作社的章程、各项管理制度、合作社组织机构设置进行了修改完善,尤其是涉及社员的利益分配、组织设置等问题进行反复推敲,帮助示范合作社调整了内部结构,完善了各类档案,修订了详细、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管理制度。示范合作社均按照要求,认真修改完善章程,建立社员大会制度,健全完善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选举出在社员中带动力强、威信高的社员担任理事和监事,并制定了理事会工作制度、监事会工作制度、社员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合作社制度,保证了合作社规范运行。三是规范会计账目,理清了财务关系。规范发展领导小组抽调财务人员帮助示范合作社对会计账簿设置进行规范,建立起“八帐三簿一册”。“八帐”是指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往来明细账、固定资产明细账、产品物资明细账、收支明细账和股金及积累分配明细账;“三簿”是指生产资料购销登记簿、社员产品代销登记簿和劳动用工登记簿;“一册”是指社员账户登记册。并按规定每月定期向社员公开上月账目,让社员了解到自己参与合作社的有关情况,增加了社员的参与度。四是明晰合作社资产,理顺了产权关系。五是理顺利益分配机制,保障了社员收益。规定每个财务年度终了后,在合作社的盈余中扣除日常费用后,提取30%作为合作社发展公积金,提取10%作为公益金,将其余部分的60%按照交易量返还给社员、40%按出资额进行分红,建立起了规范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盈余分配制度。六是提升服务功能,增强了合作社的生命力。合作社经过规范和指导后,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有正规的办公场所、有规范的章程制度、有明晰的产权、有合理的利益分配办法、有良好的运行机制的“五有”合作社。
第三步,典型引路,面上铺开。一是开展法规宣传与典型宣传相结合。每年7月,在全市统一组织开展法律宣传月活动,通过出动宣传车、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在电视台、报纸上开辟宣传专栏等形式,广泛宣传与合作社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还利用会议、科技赶大集等形式,邀请市级的规范合作社理事长现身讲解合作社运作知识与技能。二是利用典型合作社阵地分层次开展培训。为了在全市上下形成各级领导关心支持合作社,畜牧兽医部门业务人员服务指导合作社,专业大户、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带头创办合作社,广大养殖户积极参与合作社的良好氛围,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制定了不同的培训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对县乡领导,通过组织他们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合作社先进典型,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对市县合作社辅导员,采取举办培训班,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集中授课的方式,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侧重解决他们在合作社成立和运行中的实际问题,采取现场指导的方式进行培训;对乡村干部和广大农户的培训,主要采取轮训的方式进行,重点介绍本乡本土规范合作社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