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锚网索支护技术在沿空掘巷开采中的应用

2011-08-24王志田子文

中国煤炭工业 2011年7期
关键词:空掘巷煤柱锚索

文/王志 田子文

目前,一些中小型煤矿在煤炭生产中,煤层采煤预留煤柱的煤炭储量多,资源浪费比较严重。为了提高煤炭资源的回采率,李家塔煤矿经过实际论证,在巷道首次采用沿空掘巷技术工艺,在工作面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基本稳定后,留小煤柱在废弃巷道边缘的煤体中重新掘巷,作为原工作面的进风巷。

通过研究岩层性质、构造和矿压显现特点,推测出要使沿空掘巷能承受集中压力的动压作用而不发生片帮、冒顶等现象,要求支护结构必须具有较大的柔性和可伸缩性,只有使用锚杆、锚索支护形式,才能确保煤矿实现安全高效发展。

一、地质条件及工程概况

12-1131巷掘进工作面沿12#煤层顶板掘进,12#煤层稳定、结构简单,含1~2层0.06~0.1m厚的夹矸,煤层厚度2.3~2.8m,平均厚度2.5m;直接顶为泥岩(局部变为粉砂岩),厚3m左右,中间夹一层0.2~0.5m厚的煤线(大致在12#煤层上部1.2~2m之间);基本顶为粉砂岩,厚约4m左右,含黄铁矿和植物化石碎屑,夹薄泥岩,11#煤层在12#煤层上部7m左右,10#煤层在11#煤层上部2m左右,其顶板为k2灰岩,平均厚度8.9m;12#煤层直接底为石英砂岩、硅质胶结、质脆,厚度约5m左右。

二、巷道位置的选择

沿空掘巷要求把巷道布置于低应力场,便于巷道维护,减少变形量,其关键是严格控制煤柱宽度,留小煤柱的目的是将巷道和采空区隔离,防止采空区的水和有害气体串入巷道,危及安全生产。煤柱的宽度对巷道的维护状况起决定作用。

如果煤柱太小,由于靠采空区侧的煤柱受支承力的影响已呈塑形,容易失稳,片帮严重;如果煤柱过大,将使巷道压力大、支护困难。根据李家塔煤矿大量观测资料统计,采面回采后沿倾斜支承压力分布情况可分为ABC三个区,其中A区为采空区边缘称为减压区,变化范围为3~15m,B为应力增高区,范围在15~40m,C为原岩应力区。因此,确定煤柱留设10m,使掘进巷道位于采空区减压区内,便于维护。

三、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

1.巷道断面

12-1131巷道设计宽度3.4m,高度2.5m,净断面积 8.5m2,掘进断面 9.36m2。

2.巷道支护形式

(1)顶部采用了高强锚杆配合双排组锚索支护。选用Φ20×2000mm的左螺旋纹钢锚杆,选用CK2340型树脂锚固剂和Z2388型树脂锚固剂各一条,使用Φ130×8mm的冲压碟形垫片,并配合金属网、锚梁进行支护,锚杆“五五”布置,间排距850×800mm。选用Φ15.24×6500mm锚索,配套使用CK2340型树脂锚固剂和Z2388型树脂锚固剂各两条以及2.4m长14#槽钢、MX型锁具加强支护。每排施工两根锚索,配合槽钢托梁形成组锚索,间距1400mm,排距3000mm。

(2)两帮采用普通锚杆支护。选用Φ14.6×1600mm的金属锚杆,2630型水泥锚固剂两条,使用Φ100×6mm的冲压碟形垫片,并配合金属网、锚梁进行支护。锚杆“三三”布置,排距800mm,间距1000mm,肩窝帮锚杆距顶100mm。

3.支护机理分析

(1)采用锚索、钢带形成高强度、大收缩性的支护承载圈,即组合加固拱。据有关的测定组合拱内的岩体强度接近于破坏前的强度,同时具有较大的可缩性,这是沿空掘巷支护所必须具备的,只要支护参数选择合理是可以取得较好效果的。锚杆在岩层中的实质就是锚杆对松动圈进行约束挤压加固,重新形成具有一定强度、一定厚度的组合加固拱。

(2)由于采用沿空掘巷,普通锚杆难以保证巷道支护的可靠性。因此必须在普通的锚网梁支护的基础上使用锚索支护,从而通过锚索的悬吊作用,与锚网梁形成的组合梁形成一个厚度加大、抗弯强度和刚度提高的组合梁结构。

(3)采用锚杆支护,可以减少围岩浅部的扩容变形能力。在高应力作用下,扩容变形是不可能完全阻止,通过锚索支护可以有效地加固锚固范围的围岩体,可大大减少其扩容变形量。

(4)采用钢带、金属网提高了围岩面的抗拉变形能力,控制围岩变形量,同时通过钢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支护体,而不是锚杆锚索的独立作用,从而提高了整体支护能力。

(5)锚索外部采用槽钢垫板,提高了抗变形能力,在高应力的作用下,通过槽钢的塑性变形进行部分卸压,大大减少了锚索的破损力。

(6)塑性变形卸压是一种少量可以允许的变形量,这种变形量不是有害的,它不影响巷道的安全使用。

四、矿压观测

1.矿压观测内容

(1)围岩表面位移观测。围岩表面位移监测点采用直线布点法。所有监测数据建立台账,如下表。

测点距工作面距离(m)移近量(mm)顶底板1 2 3 4 5 20 40 60 80 100 100 80 60 50 60 50 48 46 40 38两帮

(2)巷道每隔50m安装一组顶板离层监测仪观测顶板离层情况,无论顶板还是两帮位移都很稳定,顶板没有离层现象。

(3)锚杆锚固力量测定。每隔30m设一个观测断面,对锚杆锚固力进行测量。使用锚杆拉力计进行锚杆锚固力的测试,使用公斤扳手进行锚杆初锚力测试。测量结果,初锚力、锚固力均符合设计要求。

五、效果分析

通过现场监测,12-1131巷沿空掘巷采用锚索加强支护比单独使用锚杆支护有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解决了前边掘进,后边维修的问题;巷道顶板和两帮整体性比较好,虽然顶板有一定的下沉量,但仍然保持完整、稳定,支护状态好;使用锚索加强支护后,顶板的安全程度有了明显的改观。

六、技术经济分析

1.沿空掘巷,采用锚网索支护,巷道支护质量得到很大改观。

2.巷道经受动压影响,变形量小,无冒顶片帮现象。

3.采用锚网支护,具有承载快,锚固力大,位移小和可靠性强。

4.锚杆挂网配合钢筋托梁作用,使锚杆受力状态得以平衡,发挥了锚杆群共同承载作用,能与围岩一起作用来提高围岩承载能力,主动进行支护,有效抑制了围岩的变形。

5.采用锚网支护,锚固范围内岩体的整体性得到加强,防止了顶板滑移,使顶板的松动离层受到了抑制。

6.采用锚网索支护,工序简单,施工容易,巷道断面小,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巷道维护量。

七、结论

李家塔矿在12-1131巷首次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并将锚网索支护应用于其中,巷道能经受动压影响,变形量小,无冒顶片帮现象发生,是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空掘巷煤柱锚索
公路下压煤巷式似膏体充填开采暂留煤柱合理宽度优化
薛虎沟矿1209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巷道合理留设煤柱宽度分析及支护设计
中厚煤层窄煤柱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性研究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一种新型扩体锚索在软土地区复杂深基坑中的应用
采动影响下双巷掘进煤柱承载特征研究
厚煤层综放面沿空掘巷分段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