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肾小球在复合肥剂作用下超微结构改变
2011-08-23于翔辉陶佳南
于翔辉,陶佳南
(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中心,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几年来我们一直探讨复合肥剂对大鼠各器官的影响。一系列实验工作表明,复合肥剂对大鼠睾丸酮水平没有明显影响[1]。但对大鼠一些器官组织超微结构存在一定损伤机制[1,2]。本文探讨复合肥剂对大鼠肾小球(基底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1 材料
1.1 动物
健康 3月 Wistar大鼠,体重(101.8±3)g,佳木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试剂
环氧树脂 812#为美国公司(Structure Probe.Inc.)生产;锇酸试剂为英国公司(Johnson Mat they Chemicals Ltd.)生产;复合肥为市售;其他常用试剂如 50%戊二醛、丙酮等为国产。
2 方法
2.1 实验动物
将大鼠随机分为 4组:1组为对照组;3个实验组,每组15只。实验周期分别设为 5月组,10月组,15月组。实验组大鼠用 15%复合肥剂(蒸馏水配制,高压剂灭菌);经口腔灌胃 2m L,每周 1次。对照组实验动物为 5只。对照组及实验组实验动物常规饲料饲养15个月。
2.2 实验结果取材
各实验组动物实验周期结束后,将动物处死,取肾脏组织,戊二醛固定液(4%)固定,锇酸固定液(1%)固定,丙酮梯度脱水,环氧树脂 812#包埋,醋酸双氧铀电子染色,超薄切片(上海产KCQ-2型)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日产JEO-1200EX)观察分析,拍照。
3 结果
形态学现象:对照组实验动物肾小球超微结构未见异常。5月组、10月组实验动物肾小球基底膜,血管内皮,血管内皮孔,基质,系膜区细胞,足突细胞未见异常(见图 1,2)。
15月组实验动物有 5只大鼠出现肾小球超微结构病理学改变:肾小球血管内皮出现断裂、内皮孔增大,足突细胞未见异常改变(见图 3),有 2只大鼠出现肾小球基底膜增宽,基质增多,但系膜区细胞、足突细胞未发生病理学改变(见图 4),另有 5只大鼠肾小球血管内皮孔略有增大,其他未见异常。
15月组实验动物肾小球基底膜超微结构发生病理学改变,基于此,我们认为复合肥剂(15%)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大鼠肾小球超微结构产生损伤效应。
4 讨论
本实验表明,复合肥剂引起肾小球血管内皮病理改变居多,血管内皮断裂,内皮孔增大,这样的病理改变可能会导致大鼠出现蛋白尿,如果这种损伤加重,体内蛋白丢失会逐渐增加,进而出现低蛋白体征。本实验中出现的 2例基底膜增厚,基质增多,疑似出现免疫复合物沉积,有轻度肾小球肾炎表现,这是否是本实验引起的免疫反应,未作免疫复合物鉴定,此外,我们不能确定这 2只大鼠基底膜增厚,基质增多是由复合肥剂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施加实验措施前已经患上轻度肾炎。本次工作说明,随着试验周期加长,对肾小球造成的损伤也在加重,同时也可以推断,长期使用农药残留高的果蔬对人肾脏又不良影响。肾脏是动物体内化学物质主要排泄器官,动物体内化学物质主要经肝脏分解代谢,复合肥剂经肝脏代谢后的产物对肾脏有怎样的影响是我们一直思考问题(未见资料报道)。目前我们实验室尚无技术条件对复合肥剂代谢后物质进行定性分析。故此,在此所说的一定剂量“复合肥剂”长时间作用肾小球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肾小球产生损伤效应是指复合肥剂代谢后物质所致。我们认为化学物质对肾小球造成损伤的条件是达到一定浓度、剂量和作用时间
[1]韩玉泽,陶佳南,侯丽然,等.复合肥生殖细胞—次级精母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对雄性大鼠[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8,31(2):21-22
[2]韩玉泽,陶佳南,侯丽然,等.复合肥对大鼠肝脏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5):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