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发作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关系
2011-08-23孟庆云吴祥红顾镜月
孟庆云,吴祥红,顾镜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一科,黑龙江佳木斯 154003)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科呼吸系统的常见病,肺炎衣原体是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为了解哮喘患儿哮喘发作时与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之间的关系,作者对188例发作期哮喘患儿进行了CP—IgM及C P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06~2011—01我科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的 188患儿作为哮喘组,均符合哮喘诊断标准[1],对其均进行咽拭子 C P实时荧光定量 P C R检测及血清 C P—I g M检测;其中男103例,女 85例;年龄 <3岁 79例,3~5岁40例,>5岁 69例。另外选取同期住院的非呼吸道感染者为对照组,其中男34例,女 19例,共 53例;年龄 <3岁 22例,3~5岁 13例,>5岁 18例。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咽拭子是于入院后即在生理盐水漱口后采集;血清学标本是在患儿入院后第 2日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2m L。
1.2.2 血清学检测:采血后即离心标本,取其血清于冰箱冷冻保藏,然后在 48h内运用北京晶美基因谷科技有限公司CP—1gM抗体ELISA试剂盒,在经过孵育、洗涤、酶联物结合后再洗涤,并加底物显色,最后加终止液上酶标仪(450n m波长)测定O D值。若待检标本孔OD值≥弱阳性对照孔OD值的1.1倍,则判定为阳性;≤弱阳性对照孔OD值的0.9倍为阴性;在弱阳性对照孔OD值上下10%内则再检测一次,如确实高于弱阳性对照则判为阳性。对于CP—Ig M阳性者可判定为 C P急性感染。
1.2.3 实时荧光定量PCR:取咽拭子后置于无菌玻璃管,密封送检。采用肺炎衣原体核酸扩增荧光检测试剂盒(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进行D N A的提取及PCR扩增,并由电脑自动分析,计算出荧光定量结果。对于基因拷贝≥5.0×102则可判定为急性CP感染。
1.3 统计学方法
哮喘发作组与对照组CP—IgM的阳性率进行 χ2检验。
2 结果
对临床上证实存在CP感染的哮喘患儿,我们在常规治疗哮喘用药的同时给予了红霉素或阿奇霉素的系统治疗,疗效满意。
2.1 哮喘发作组中,CP急性感染者 67例,占 35.64%;对照组 53例中 CP急性感染 8例,占15.09%;两组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χ2=4.70,P<0.05)。
2.2 哮喘发作组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7例(3.72%),急性支气管炎 67例(35.64%),支气管肺炎 114例(60.64%)。
表 1 哮喘组各年龄段CP-IgM阳性率比较
2.3 哮喘发作组中,CP急性感染者 67例,其中 <3岁 21例,阳性率为 31.34%;3~5岁 9例,阳性率为 13.43%;>5岁 37例,阳性率为 55.22%。三组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 1)。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的慢性炎症,急性发作多为接触过敏原、呼吸道感染所致,多数患者有婴儿湿疹、过敏性鼻炎或(和)食物(药物)过敏史。临床以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刺激性咳嗽为特点,常在夜间及清晨突然发作,可伴有轻度免疫缺陷。发病与寒冷刺激、运动量过大、情绪波动、过敏原吸入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而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哮喘发作的最常见诱因,病毒则是最主要病原,儿童占 80%~85%。随着研究的深入,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及细菌等病原体的感染在哮喘发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得到重视。而由本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哮喘的急性发作绝大多数是由下呼吸道感染引起。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气道狭窄,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及阻塞(哮喘组中<3岁发病者占 42.02%,而3~5岁为 21.28%,>5岁为 36.70%,婴幼儿发病比例高于其他年龄组),感染容易向下蔓。而病原体不仅可以直接破坏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并在炎症介质的作用下引起微血管的渗漏、支气管黏膜水肿以及腺体分泌增加,还可作为变应原诱导机体产生 IgE,从而诱发哮喘发作[2]。而在哮喘发作组中,急性肺炎衣原体感染的阳性率为35.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C P阳性率(15.09%,P<0.05)。同时,在各年龄段中,CP阳性者 >5岁的占55.22%,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 CP感染主要存在于>5岁的儿童中,这与以往的结论相同[3]。以上分析显示,CP感染所致呼吸道感染与儿童哮喘的急性发作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为:CP在巨嗜细胞、黏膜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等中繁殖,破坏上皮细胞及纤毛功能,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炎症因子释放等;诱使能合成IgE的B细胞产生 IgE,使血清中I g E含量大大增高,产生CP—IgE抗体,通过与其结合引起 1型变态反应,损伤支气管上皮和纤毛;诱导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而使患儿出现哮喘症状。综上所述,哮喘患儿的急性发作多由下呼吸道感染所诱发,与肺炎衣原体感染关系密切。临床上对于年龄大于5岁的哮喘儿童,应重视对于血清CP-IgM及咽拭子肺炎衣原体的基因体外扩增技术检测;而对于那些用激素难以控制症状的哮喘患者,也要注意有无合并 CP感染的可能。并对检测阳性患儿应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阿奇霉素治疗,往往取得满意疗效。同时应重视对患儿的护理,提高免疫力,加强对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6
[2]贾天明,乔俊英,栾文斌,等.大鼠哮喘模型气道重塑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变化[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9(3):449
[3]胡亚美,姜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 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