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分析

2011-08-18李解桃

中外医疗 2011年30期
关键词:髋部置换术髋关节

李解桃

(湖南省娄底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娄底 417000)

人工全髋关节成形术在临床骨科较为常见,是采用机械性能与组织相容性均良好的材料制作和人体骨关节类似的一种假体,对发生严重损伤的关节进行置换,是治疗晚期髋关节病变和髋部损伤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已在临床广泛应用[1]。因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操作过程相对复杂,围手术期具有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多种因素对术后康复存在影响[2~3],护理干预对患者髋关节置换功能恢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就临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45~71岁,平均60.7岁。其中创伤性关节炎15例,髋部骨折24例,骨肿瘤8例,股骨头坏死2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2组在性别、年龄、病情分类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就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相关知识做指导和说明,包括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及方法、护理措施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对手术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1.2.2 心理护理 患者往往因为对病痛、手术安全性的恐惧以及经济压力而存在紧张、悲观、焦虑心理,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文化层次、性别、年龄、职业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向其说明本次手术的目的是对髋关节进行改善,解决髋关节疼痛,并就手术操作步骤做简单介绍,让患者了解围手术期可能会发生的意义和手术效果,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使患者消除思想顾虑,轻松应对手术。

1.2.3 术前指导 向患者讲解术前训练的重要作用,并就床上训练的方法进行指导,辅助患者采取正确体位,掌握有效排痰、咳嗽、床上大小便的方法,并对呼吸功能进行强化训练,为避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需指导患者正确锻炼骨四头肌,并就助行器和拐杖的用法向患者讲明。

1.2.4 术后护理干预 (1)体位护理:在患者术毕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协助并指导搬运,为确保患者患侧髋部稳定性,需平托其下肢和髋部。患肢在卧床期间需保持外展30°呈立位,并做皮肤牵引或穿“T”鞋实施制动,勿做外旋或内收的动作;(2)严密监测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对患者的脉搏、血压、体温、呼吸、尿量、血氧饱和度及意识的状态进行密切监视,并做好记录,若有异常应立即通知医务人员处理;(3)引流管护理:对整个引流装置的密闭情况要做好定时检查,使负压引流管始终保持通畅,为保持有效引流应定时挤压,对引流液的性质、色泽和量做好记录、全程严格无菌操作;(4)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患者肢端的温度、肿胀、颜色、性质等情况做好密切观察,在术后卧床时嘱患者把患者抬高,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或穿弹力袜,鼓励患者在早期行肌肉收缩训练,以使血液的回流速度增加;(5)疼痛的护理:可在病区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对患者的注意力转移进而减缓疼痛,也可放松疗法或节律呼吸法等非药物疗法对疼痛进行缓解,同时可采用镇痛泵持续镇痛,并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做好观察。(6)功能康复指导:为防止患者术后肌肉发生萎缩,可指导其进行腿部肌肉绷紧、放松,重复循环,并做踝关节背屈训练,对踝关节的充分活动方法进行指导,骨关节屈位度在患肢屈髋屈膝时,应在45°以下。嘱患者缓慢下床活动。

表1 2组患者手术前后抑郁、焦虑和躯体化比较(±s,分)

表1 2组患者手术前后抑郁、焦虑和躯体化比较(±s,分)

手术前 手术后组别 例数 抑郁 焦虑 躯体化 抑郁 焦虑 躯体化观察组 40 1.51±0.53 1.62±0.75 1.36±0.34 1.23±0.34 1.15±0.38 1.35±0.35对照组 40 1.62±0.52 1.68±0.72 1.35±0.33 1.53±0.50 1.47±0.56 1.47±0.32

表2 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康复效果比较[例(%)]

1.3 评价标准

对2组患者手术前1d和术后2d采用抑郁、焦虑和躯体化自评量表进行评估[4]。对术前和康复后髋关节功能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单位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组患者手术前后抑郁、焦虑和躯体化比较,手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优良率(P<0.05),见表2。

3 讨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以最大限度的对关节功能进行恢复、解除患者痛苦为治疗目的,护理干预对临床效果有着关键的影响,为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术前进行健康指导可使患者对疾病有初步的认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心理护理可消除其紧张、抑郁和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加强术后锻炼及并发症的预防,加快了康复进程[5]。术后体位和康复训练的护理,可避免长期卧床而导致压疮的发生,同时也可减少肌肉萎缩,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在恢复早期行康复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患肢静脉有效回流,肿胀减轻,同时增加了肌力,使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减少,增强了骨的负重能力和关节的稳定性,使患者的肢体功能状态得以改善和提高,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了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人员在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对患者心理、精神上的抚慰,解除了患者痛苦,有益于提高治疗成功率及社会效益。

[1]葛宝丰.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282.

[2]方瑛,陈洪飞,俞霞.早期康复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5):844.

[3]王红.早期康复训练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诸因素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8):1236.

[4]李远贵.临床护理科研原理与方法[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1996:222.

[5]李秀芳,黄伟平.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4):1713~1715.

猜你喜欢

髋部置换术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