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教师教育大学化转型中的师范院校的困境与对策
2011-08-15王毅磊
王毅磊,杨 平
(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向教师教育大学化转型中的师范院校的困境与对策
王毅磊,杨 平
(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教师教育大学化已成为我国当前教师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各级传统师范院校都凸显出众多问题,并在为摆脱固有问题而进行的转型实践中遭遇了多种困境。我国师范院校在向教师教育大学化转型过程中主要存在非师范类专业对教师教育资源的争夺、盲目跃进导致的教师教育质量下滑、综合性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带来的冲击、部属师范大学免费政策对地方师范院校的冲击等问题。通过平衡培养重心,构建多元化培养模式,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建立一体化平台,创建独特优势等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发展。
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大学化;师范院校;困境与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水平和对于人才的需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对于教育改革的要求日益强烈,进而使教师教育改革也变得更加迫切。传统的师范院校由于长期以来保持着专门的独立式师范教育体制,逐渐暴露出专业学科教育与教学能力培养的冲突、人才培养的学历水平偏低、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脱节、教师教育资源的分散与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整体学术性薄弱导致发展劣势等多种局限和弊端。在这样的背景下,90年代初兴起于欧洲的教师教育大学化潮流刚好迎合了我国教育的现实需要,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并逐渐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为此,我国在教师教育政策方面作出了重大调整,全国教师教育的总体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系列的调整与转型过程中,各级师范院校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将对传统师范院校在转型阶段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并依据现实情况提出相关对策。
一、转型阶段面临的困境
我国传统的师范院校按照办学水平、历史积淀、社会影响力等因素来进行综合归纳,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和进入“211计划”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第二层是非“211计划”的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第三层是各地的师范学院以及少量的师范专科学校[1]。上述的各级师范院校在新时期的发展中都根据自身的条件采取了不同层次的定位,制定了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但总体而言,这些师范院校都在不同程度上遇到了相似的困境。这些困境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若干方面:
(一)非师范类专业对教师教育资源的争夺
传统师范院校的综合化无疑为院校自身带来了众多的益处,这也符合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基本趋势,但是,众多的学科设置和复杂庞大的专业布局也为教师教育带来了冲击。对于很多综合化之后的师范大学来说,教师教育从原本唯一的办学目标下降为其众多学科领域和办学目标之一,师资人才的培养也随之被放在和其他专业人才培养同等的地位。由此,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教师教育在重要程度上再无明显的特殊性。同时,综合性大学最感兴趣的方面往往在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综合排名上,因而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各级学位点的数目才是学校关注的重点[2]。由于这样的情况,转型后的师范院校在资源投入方面往往并不会再给予教师教育像原来那样的照顾,相反,有时甚至会由于特殊需要或是总体资源的缺乏而削减原本对教师教育方面的投入,转而维护或扶持其特色学科或重点项目。这时,教师教育的质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二)盲目跃进导致的教师教育质量下滑
在社会大环境方面的外在条件基本成熟和我国鼓励性政策频频出台的基础之上,很多原本属于传统师范类院校的单位急于摆脱“师范”的限制以享受更多的优惠,比较草率、急躁地通过相互合并、自行“摘帽”等方式在教育理念、制度建设、师资配备、设备设施等众多内在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过早转型形成了综合性院校。这些院校在转型之后大大削减了对于师范类教育的投入,热衷于扩大非师范性专业、尤其是一些社会热门专业和短期创收专业,片面地把学科数量的增加等同于学校的发展,试图以规模求效益,再加上原本研究实力和教学水平就非常有限,造成了办学目的不明确、自身定位不准确,发展路线不清晰等严重问题。这样一来,不但不能充分发挥综合性院校的优势,反而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分散了资源,导致办学质量大幅下滑。这样的非理性转型行为,不但没有提高固有学科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反而使得学校自身的根本利益和与之相应的社会效益都受到了损害[3]。
(三)综合性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带来的冲击
教师教育大学化过程中的院校转型不仅包括师范院校本身向综合化发展的转型,也包括原有的非师范性院校对教师教育工作的参与。目前我国参与教师教育的院校除了传统的师范院校以及原本属于师范性质的本、专科院校通过合并与扩展而形成新的综合性大学之外,在一系列社会需求的促使和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一些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大学自身也扩展出专门的教育机构进行高层次的教育人才培养,以此形式参与到教师教育事业中来。例如,北京大学于 2000年10月成立了教育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于 2000年 12月成立了教育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大学于 2003年 7月成立了教育学院,继而又于 2009年发展为教育科学研究院。
自从 1992年以原扬州师范学院与原扬州工学院合并成为扬州大学为代表的首次教师教育资源结构调整以来,越来越多的非师范性大学参与到教师教育实践中来。1997年,全国有 77所非师范性大学参与了教师教育;2002年,全国共有 258所非师范类院校参与教师教育;2005年,全国有 207所非师范类院校参与教师教育,其培养的师范类毕业生占全国师范类毕业生总数的 35%[4]。2007年,全国从事教师教育的综合性院校共有 128所,占全部参与教师教育的院校总数的24.2%,其中本科以上层次的综合性大学有 114所,占全国本科以上层次的教师教育院校总数的21.6%[5]。
综合性大学相对于传统的师范院校来说,具有两方面明显的优势:一是学术性优势,二是一体化优势。由于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逐渐参与到教师教育事业中来,传统的师范院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四)部属师范大学免费政策对地方师范院校的冲击
自 2007年起,教育部直属的 6所师范大学率先开展了师范生免费教育,这是国家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具有深刻的示范性和指导性意义。从 2008年开始,全国已有部分地区酝酿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配合实施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尽管如此,就当前情况来说,各级地方师范院校距离彻底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在这个阶段,地方师范院校在吸收生源、尤其是对于优秀生源的招收方面,受到了来自于六所部属师范大学的巨大冲击。
二、解决对策和建议
上述各种问题和困境均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和策略来进行化解,其中有些需要专门对待,有些是彼此联系的。鉴于各种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优化课程设置,平衡培养重心
为了使师范类学生的专业学科水平与教育教学能力两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保障,必须对现有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这一系列的调整和优化的目的是通过重组原有具有价值的课程和设立新的必要的课程,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业年限内,在专业学科方面得到完整的学术性培养,从而使得学术性造诣得到保障。同时,在教育教学方面,通过加大培养的比重,丰富培养的内容,完善必要的培养环节,尤其是实践方面的环节,使得师范类学生的教育教学专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达到合格的水平。
(二)构建多元化培养模式,适度提高培养层次
我国一批优秀综合性大学已经在教师教育领域作出了先行的尝试,其中有很多已经形成的路线和方式对于传统的师范院校具有高度的借鉴意义。这些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办学模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第一种是将全校的教师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相对独立的研究型教育学院,进行研究生层次的高水平教师教育,例如北京大学等;第二种与前者比较相近,在将全校的教师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学院的同时,结合其他专业学科的教育,以学生在高年级自主选择的方式形成“2+2”或“3+1”模式分流培养本科层次的师范类人才,例如四川大学、宁波大学;第三种是设立专门的师范学院,其性质相当于传统的师范学院,培养本科或专科层次的一般师资人才,例如延边大学;第四种将教师教育分散到不同文理专业学院中去,以混合的方式直接培养本、专科层次的师范生。这种办学模式实际上就是传统的师范大学的办学模式,选择这种办学模式的院校一般也都是通过合并、升格或“摘帽”形式成为名义上的综合性大学的原师范类院校,例如北华大学[6]。
不同的院校根据各自不同的办学目标、办学能力,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通过不同的培养方案取得不同的教育效果。在有条件的高校中,应该适度提高培养层次,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培养高水平的师资人才,为教师队伍输送骨干和精英,并为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积蓄高质量的科研力量。
(三)整合教师教育资源,集中管理教学实践
为了避免教师教育资源因过于分散造成的实力削弱和难于统一管理等问题,以及由此造成的重复建设及其带来的各种浪费,从事教师教育的各类院校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教育学院或者教师教育学院的方式,将全校的教师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这样一来,不但避免了大量重复建设导致的浪费,而且集中在一起的师资力量不论在教学还是在研究上都能发挥出更高的水平。除此之外,在职业技能训练和教学实习的安排等方面可以进行统一的规划、制定和实施,在保证整体质量的同时更容易形成一定的专业特色,进而丰富学校的文化环境[7]。
(四)循序渐进,稳步拓展非师范类专业
为了消除传统师范院校单一、封闭、学术性薄弱等问题,逐步走向综合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而且,从社会大环境角度来看,由传统的师范教育向以综合性大学为主的教师教育转型的外部条件已初步具备。然而,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尽管诸多外部条件已经初步具备,但各类师范院校在教育理念、办学目标、制度建设、师资力量、学科环境、设施设备甚至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内在条件尚未成熟之前,切忌急于转型、尤其是盲目升格、兼并和“摘帽”。过于急躁、草率、鲁莽地开设非师范类专业,不但不能获得明显的优势,反而很可能适得其反,削弱了原有的特色,降低了办学质量,甚至造成很多负面的社会影响[8]。
因此,院校本身和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分别从两个不同的层面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此来改善现状,促进相关方面的良性发展。首先,院校本身应当以长远的眼光和充分的责任感对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环境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依据自身和社会公共利益对随后的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切忌盲目攀高和急于求成。其次,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相关的具体明确的标准和规范,以制度的形式进行有效的指导、评价、约束和辅助。只有通过院校和政府两方面的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才可能更加合理地分配有限的资源,更好地促进多元化发展并保障整体质量,从而增进院校自身和社会两方面的效益。
(五)建立一体化平台,统一教师专业发展
针对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脱节的问题,从事教师教育的院校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来进行有效的衔接。这种专门的机构既可以作为职前培养的组成部分,也可以针对职后培训进行专门的工作。这种形式的衔接首先需要将全校的教师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继而进一步划分具体的功能和责任。这样的专门机构作为新的一体化平台,将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结合在一起,不但节省了大量的宝贵资源,避免了由于重复建设导致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浪费,同时,高等师范院校也能够利用自身的学术性优势和校本特色对已经入职的从教人员进行相对于地方教师进修学校质量更好的培训。另外,也为教师教育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收集了丰富而必要的资料,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六)开辟独有特色,创建独特优势
由于传统的师范院校,尤其是地方师范院校,存在诸多固有的问题和局限性,在新时期转型的过程中不应盲目仓促地进行综合化发展,要找准自身的定位,依据各自不同的发展背景、综合水平、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和服务对象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在发展新的专业领域的同时保存或者努力构建新的学校特色。这些独有的特色将作为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其在未来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这方面,一些综合性大学在参与教师教育的实践中树立了很多颇具借鉴意义的范例。例如,北京大学于 2000年成立了教育学院,凭借自身雄厚的学术性实力,主要进行硕士、博士层面的高层次研究型教师教育;而山东理工大学于 2003年成立了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主要针对中等或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师资培养。
总之,在肯定我国师范院校在发展与转型中取得的成就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发现其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与国外先进经验的对比和对国内部分综合性大学在教师教育领域已经取得的宝贵经验的借鉴,以务实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进行系统全面的审视和规划,使得传统师范院校的发展与转型更加平稳有效,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1]贺祖斌.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在转型中的困惑与对策[J].教师教育研究,2009,(9):61-65.
[2]王宝玺.关于新合并综合性大学发展教师教育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09,(7):55-58.
[3]秦文字.我国高师院校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J].集美大学学报,2008,(1):11-14.
[4]张国强.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J].高教探索,2007,(6):115-117.
[5]朱旭东.教师资格制度相关问题研究 [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23-128.
[6]赵炳辉.综合大学教师教育的优势、问题与对策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3-5.
[7]王长乐.综合性大学中的教师教育[J].复旦教育论坛,2003,(3):48-50.
[8]秦文字.我国高师院校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11-14.
Problem 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Normal Un iversities during the Un iversitific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WANG Yi2lei,YANG Ping
(Heilongjiang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
Universitification has already been the primary trend of teacher education,and under this situation,various problems have emerged and the traditional normal universities at each level have encountered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itional practice of sol2 v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nor mal universityπs transitional progress to universitific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there are many problems,such as the competition ofmajors from non2nor mal universities for the resource of teacher education,theworseningof teacher education quality caused by blind development,the i mpact of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πdeveloping teacher education and the impact from the zero2tuition fee policy of the normal university affiliatedwith theMinistryof education.We should balance the emphasisof cul2 tivation,establish diversified cultivatingmodels,integrate teacher education resource,set up a platform for unity and develop unique advantages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promote the universitific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universitific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normal universities;problems and cauntermeasures
G650
A
1001-7836(2011)02-0048-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1.02.020
2010-08-09
王毅磊 (1983-),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教师教育、比较教育研究;杨平 (1962-),男 (满族),黑龙江哈尔滨人,教师教育中心主任,教授,从事高等教育、教育原理、教师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朱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