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高校本科毕业生工作社会表征的分析
2011-08-15陈晓婧
陈晓婧
(云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昆明650091)
对某高校本科毕业生工作社会表征的分析
陈晓婧
(云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昆明650091)
以社会表征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对某高校2010届毕业生工作概念表征的调查分析,从主体视角还原毕业生对工作概念的表征建构内容,发现社会环境的转变、中国人的社会取向以及流行价值观在形塑毕业生工作概念的过程中影响较为突出,从而为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工作;社会表征;大学生就业指导
在中国,按照普通学生的求学轨迹,上大学是其在12年的基础教育中为之奋斗的目标,然而进入高校之后,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即陷入到就业的巨大压力中。因此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应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以培养大学生的求职技能。然而,在一系列促进就业的举措中,似乎缺少了对于工作本质的探讨。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生,尤其是对毕业生而言,“工作”究竟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工作所包含的意义指向,将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时的选择和结果。然而一直以来,政府决策部门、学校、培训机构甚至用人单位多是以他者视角为出发点,从外部对毕业生提出要求并进行指导,而忽视了毕业生作为就业主体所建构的工作概念表征及其过程。因此,本研究试图从主体视角还原毕业生对工作的理解,并在对形塑毕业生工作概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一、工作社会表征对毕业生的研究意义及具体研究方法
社会表征理论是由法国社会心理学家莫斯科维奇(S. Moscovici)在借鉴涂尔干(E Mile Durkhei M)等一批欧洲重要学者学术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认为,“社会表征是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观念、意象、社会知识和社会共识,是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符号或系统。”[1]93这一系统具有两种功能,“其一是为个体在特定生活世界中的生存进行定向,另一种则是提供可借以进行社会交换及对生活世界与个体、群体历史进行明晰分类的符号,使人际沟通得以实现。”[2],[3]21由此可见,人们采用对事物、事件进行社会表征的方式实现理解,并得以在日常生活的人际互动过程中建构起群体内相似的概念、话语及解释体系,“为社群提供可进行相互沟通与理解的常识理论。”[3]22
大学毕业生面临着由学校到工作单位,由学生到劳动者的群体归属及身份转变,随着毕业的临近,迫切需要建构起对于工作的知识体系,以应对活动场域和角色的改变。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毕业生对工作社会表征的建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因为社会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社会表征可以反过来对“群体成员的行为、思想和感知施加一种近乎是强制的影响力量”[1]93,从而影响毕业生应对就业过程的心态和结果。
本研究以某综合性大学的2010届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先以学科类型为依据将该届毕业班进行分层,再在各类别中按专业班级进行整群抽样,共抽取7个专业的192名学生组成样本,并采用集中填答的方式填写专门为本研究设计的问卷。问卷主要以开放型问题收集毕业生工作概念的表征,即请调查对象填写出“当别人和你谈到‘工作’或你听到、看到‘工作’这个词时”所想到的前十个关联词。在将问卷回答内容录入计算机后,对文本进行编码和归类,并对相关核心词汇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
具体分析步骤为:首先,将开放编码形成意义单元。对被调查对象的回答进行内容分析,共得到150个意义单元。随后,对意义单元进行进一步归纳概括,将隶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进行进一步归类,得到50个概念词。最后将概念词进一步归纳联结,共获得关于工作社会表征的四个主要维度。
二、毕业生工作社会表征的内容及影响因素分析
工作,这一无时无刻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词语,究竟具有怎样的含义呢?在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词典——《辞海》(1999年版)中,并没有收录对“工作”一词的解释,于是只能分别从“工”和“作”字的解释入手。“工”共有10类意义指向,即“指从事各种手工艺的劳动者;工作;工程;工作量;功夫、技巧;细致、巧妙;善于、擅长;乐谱符号;古代特指乐人;通‘功’”[4]1450。而“作”字的15类用法中仅有1种用法与工作相关,即为“工作;做工”[4]653。然而,仅通过对两个汉字独立词义的分析,难以完整概括出“工作”一词在汉语语境中的定义。除此之外,在汉语中与“工作”相近的还有“职业”、“职位”等词语,在《辞海》中亦无具体的词条予以解释。
与工作概念相对应的英文译词主要有 work和job。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相关界定中,或许能获得对工作概念的多层次理解。Work一词,既可做动词亦可做名词。作为动词时,在不同的语境中主要包含如下内容:“do job/task做工,执行任务; Make effort努力; Manage管理; Machine/device机器、装置;have result/effect有结果、作用”。作为名词时,包含:“job/task工作、任务;place of job工作地点;effort努力;result of action 行动结果”[5]2033-2035。而 Job 作为名词使用,指“paid work 有酬工作;task 任务;duty职责”[5]946-948。
英语词汇的解释固然能为理解工作的内涵提供一种参考,但其语境和社会背景毕竟不同于我国。由于在汉语语境下对工作含义的模糊界定,必然导致社会群体对工作社会表征的多元性建构,因为社会表征的社会共享性和群体差异性是同时存在的,它作为一种产生于日常生活的常识性知识,应该被同一组织群体内部的所有成员所共同拥有,并且成为群体成员之间交流与沟通的基础。但是由于群体中还会有多个子群体存在,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社会表征都能在群体成员中达成完全一致[1]93。因而对于这样一个既清晰又模糊的词语的社会表征,必然在不同群体中有其各自不同的概念、话语和解释体系。这样一来,作为相对独立于工作领域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其对工作的社会表征就可能在与社会共享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
(一)毕业生工作社会表征的内容构成
分析结果表明,毕业生对工作的社会表征主要包括工作属性、求职、对工作状态的设想、价值诉求4个维度,尽管不同性别和专业的毕业生对各维度中具体项目的关切程度不尽相同,但在一定意义上仍反映出毕业生对工作社会表征的总体结构。
从此次研究的结果中可以发现,一方面:毕业生的工作社会表征呈现出多元化的意义内涵。对于劳动发生的地点、时间、具体劳动内容、劳动所得报酬以及归属组织的性质、组织文化、成员关系、组织声望、组织发展前景和个人对工作的价值诉求等这类工作自身具有的属性仅是工作社会表征中的一小部分,而求职、面对就业的心态以及对工作状态的设想等这些原本外在于工作的心理和行为已被毕业生群体纳入到对工作的社会表征中,而有别于一般意义上对工作概念的界定和理解,充分突显出了毕业生这一处于毕业—就业过渡阶段中的特殊群体对“工作”的独特表征体系。
另一方面,在对“工作”这一词语的直观联想顺序中,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对工作所具有的客观属性是毕业生在工作概念表征建构中的最直接的反应,尤其是报酬,其次是求职的压力、心态以及对工作状态的设想,最后才涉及到个体对工作的价值诉求,因此表现出由外向内,由物质到心理,由具体到抽象的对工作社会表征的建构过程。与此同时,被调查对象对各维度所使用的描述词语数量也随之递减,这亦与人们认知外在事物的规律相契合。
(二)影响毕业生工作社会表征的因素分析
1.外部环境的转变
“社会表征过程共有三大要素,即表征主体、表征对象(具体实体或抽象概念)以及表征建构的社会背景,它们彼此互为关联。”[3]23因此,任何对象的表征过程都无法脱离其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表征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变迁。在多年的高等教育扩招后,一届届数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在国家层面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事关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毕业生个体层面上,亦是脱离学校、家庭的保护,实现独立、检验自身能力的重要一关,于是将工作视为目标,要去“找”,实现“就业”成为工作社会表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可能也是大学生群体工作社会表征区别于其他在职群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与求职相关联的途径和行动也相应纳入到对工作的表征体系中。在找工作的途径中,除了凭借自身实力,依靠人才市场,也可发现毕业生对“靠关系”、“暗箱操作”等打破公平就业现象的默认和无奈。这恰恰体现出“各社群社会表征的建构与重构愈来愈与宏大社会结构的变迁及动态的社会过程紧密相关,并从中或隐或显地折射出种种社会矛盾或冲突”[3]23。毕竟在传统中国社会,社会网络中强关系所具有的社会资本在应对工作这一稀缺资源时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一方面确实可以为少部分毕业生带来求职的便利,但另一方面却是以牺牲公平公开竞争的就业环境,以及更多毕业生对制度、对社会信心的建构为代价。与之相应的,自2008年以来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萧条,这对原本就形势严峻的就业市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尽管经济逐渐向好,但仍然给毕业生造成了空前的压力,尤其是对一些岗位提供并不充裕的欠发达地区,就业竞争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于是乎在工作的社会表征中出现了较多的负面情绪,诸如“迷茫”、“恐惧”、“痛苦”和“黑暗”,为原本中性的“工作”一词赋予了些许悲情色彩。
2.中国人的社会取向
台湾著名心理学家杨国枢认为,在个人的价值取向方面,可分为社会取向和个我取向两种。由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精耕农业、家族共产、父系传承、阶序结构等因素,造就了在此特定生活圈内的社会成员运作形态比较偏向社会取向[6]114-120。尽管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已逐步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进入到现代工业化社会,造就中国人社会取向的特定生活圈发生的变迁势必会逐渐失去其原有的强度,使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个我取向互动方式和人格特质得到逐步发展。但是,互动模式的延续性和心理状态的传承性仍主导着当代中国社会成员人格特质的形成与发展。因此,“中国人的社会取向表现在生活中的不同方面或层次,便展现出不同的互动特征或内涵”[6]92。在毕业生的工作表征中,最为明显的即是受到社会取向构成中的家族取向和他人取向影响。一方面,父母、亲属的殷切希望,使毕业生肩负着完成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期许的重任。不可否认的是,光宗耀祖仍然是家族或家庭对年轻子女的期待,而毕业生也自然以此为己任。毕竟,“在家族主义取向下,人们生活圈内的运作是一切尽量以家族为重,以个人为轻;以家族为主,以个人为从;以家族为先,以个人为后”[6]93。于是,找到一份令父母、亲朋满意的工作,成为毕业生择业时的目标之一。然而,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获得满意的工作并非易事。因此,来自父母的压力,成为毕业生因家族取向而致的一种自加压力,贯穿于整个求职过程。另一方面,如何评价一份工作的“好”与“不好”,其评价的标准从何而来,自然受制于外界。对工作具有外在属性的看重,尤其是对工作的报酬、工作环境、工作地点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是出自于国人社会取向中的他人取向。在这里,他人并不特指某个具体个人,而是泛指非特定对象的他人。“他人取向是指中国人在心理与行为上甚易受到他人影响的一种强烈趋向——对他人的意见、标准、褒贬、批评特别敏感而重视,在心理上希望在他人心目中留下良好印象,在行为上则努力与别人相一致。”[6]109对毕业生来说,同辈群体、往届毕业生,甚至社会中的中上阶层都可能成为他们心目中的“他人”。由于缺乏有效标准用以衡量一份工作所具有的各方面价值,人们只能简单地通过工作的外显性及物质性特征这一单一形式加以比较。这样一来,极易强化毕业生对工作外在属性的关注,继而提升其对工作物质回报的期望值,而忽视对工作的精神价值追求。
尽管越来越多的90后将逐步成为就业的主体人群,在他们的互动模式和个人特质方面也将突显出更多的个我取向,然而面对成年后的重要决策——第一份工作的选择,以家族取向和他人取向为特征的社会取向仍会持久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
3.流行价值观的导向
在对大学毕业生工作社会表征的调查中,流行价值观对其表征的建构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在整理获得的37个概念词中,真正与工作本身所指内容相关的仅有9个,且多涉及工作岗位的具体外部特征,对工作本质、自身与工作间的价值匹配及自身价值诉求的满足却并非关注的重点。这与当下普遍流行的价值观不无关系。当下社会的主流是崇尚物质成功,衡量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皆以标准化、可度量化以及直观化为依据,坊间流传的“位子、票子、房子、车子”一应俱全的标准使人们对个人成功的评价单一化和简单化,进而使工作成为满足人们外在物欲的平台和工具,而忽视了人们通过工作过程得以实现的内在心理诉求的期待和满足。如此一来,必然导致毕业生在对薪酬具有合理期望的同时仍将薪酬置于工作概念表征体系建构的首位,从而导致毕业生过多地关注工作能给予的物质回报而忽视其他非物质性回报。正如一位大学生所说:“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们会思考‘怎么样做个有用的人?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是谁?’咱们现在关心的是什么?我要找什么工作,以后在哪儿发展?我要怎样才能挣更多钱?这些想法是主流。”[7]
此外,在本次调查中,有一种现象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即许多毕业生将“房子”纳入与“工作”的关联中。大学毕业生毕竟还未真正进入社会,仅仅处于由学校进入社会的临界点,而且22岁左右的年纪,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职场新人,却已开始忧虑并非迫切需求的住房问题,这与调查开展之时全国上下热议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蜗居》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有关“如何获得工作观念”的题项回答中,“大众传媒”被列为来源途径的第二位,其作用已超过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对毕业生的影响,而仅次于自身的实践经历。在现代信息化时代,校园已并非置身于外的象牙塔,而是成为参与、融入甚至推动科学技术,共享信息成果的实践地,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资讯、理念通过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进入校园、进入大学生的课堂和日常生活。而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作为成熟个体确定人生目标、培养社会角色、定型人格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的外部社会,多元的流行价值观势必会对大学生的认知和判断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给大学生形成稳定独立的价值判断造成一定的困惑、迷茫和偏差,从而以流行价值观代替自身对事物进行独立的判断和选择。
三、结论与讨论
尽管质性研究不具备推论和验证假设的功能,但本研究仍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从以上对毕业生工作概念表征的分析可以看出,毕业生对工作这一概念的建构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体系,它既包括对工作特征的常规理解,还纳入了对其的想象;既涵盖了“求”工作的过程,也容纳了面对此过程的心理状态,从而突显出大学毕业生这一特定群体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对工作的独特理解,建构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工作社会表征,并以此表征为基础,应对求职过程,作出就业选择。因此,在社会各界、高校内部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服务中,一方面应逐步改善影响就业的外部环境,倡导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关注在学生工作社会表征建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在从毕业生工作社会表征的具体特征出发,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就业辅导工作的同时,帮助毕业生完善对工作的理解和定位,修正工作社会表征。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心理学家已通过研究发现,“社会表征反过来又可以对社会群体成员的行为、思想和感知施加一种近乎是强制的影响力量,即所谓的‘行为说明性’(behaviorally rescriptive)。社会表征会预先安排个体的行为,同时也会影响群体成员的感知,并进而会影响他们对所经历事件的解释和行为回应。”[1]93可见,大学毕业生具有怎样的工作社会表征,极可能会影响到他们面对就业,进行工作选择时的判断,并直接反映就业政策和措施的效力。因此,在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应从大学生的主体特点出发,关注其工作社会表征的建构,从而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1]管健,乐国安.社会表征理论及其发展[J].南京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S. Moscovici.La Psychanalyse son i Mage et son public[ M].Paris Pres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76:103.
[3]张曙光.社会表征理论述评——一种旨在整合心理与社会的理论视角[J].国外社会科学,2008,(5).
[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99年版普及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5][英]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K].石效殊,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唐轶,等.诗人远去,谁还在校园里唱往日的歌[N].中国青年报,2011-01-11(9).
An Analysis of the Work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 fro Ma University's Graduates
CHEN Xiao-jing
(School of Public Ad Ministration and Sociology,Yunnan University,Kun Ming 650091,China)
In this paper,by using social representation theory,the researcher did a qualitative study on the concept of work of 2010 university graduates.Fro Mthe subject's perspective,representation construction of work concept of these graduates is resto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so Me factors exert a pro Minent influence on the shaping of graduates'work concept,for instance,the changes in the social environ Ment,the Chinese people's social orientation and popular concept of values.When we knows those i Mportant factors which shape the concept of work,we can provide the new ways for graduate e Mploy Ment guidance.
work;social representation;graduate e Mploy Ment guidance
G640
A
1001-7836(2011)07-0029-04
10.3969/j.issn.1001 -7836.2011.07.012
2011-05-31
云南大学校内项目《金融风暴下工作的社会表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研究》(09ynuhss023)
陈晓婧(1980-),女,云南昆明人,讲师,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从事城市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