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井沟生态旅游区景观与生态建设问题初探*

2011-08-15闫建萍刘兴国陈德志李昊霖

陕西林业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小井平顶山景观

闫建萍,刘兴国,刘 坤,陈德志,李昊霖

(内蒙古小井沟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建设体,实质上就是按照社会功能整体性、和谐性及平衡发展的规律,对自然由无序蔓延变为合理分布,变恶性掠夺为最大值利用,最终的发展目标是达到以人为本、优化环境、生态和谐、天人合一的愿景。其归根点就是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这是永恒的主题,建设生态环境必须遵循系统原则、生态原则、自然原则、和经济原则。

1 项目自然资源状况

小井沟生态旅游区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乡小井沟。景观区内沟谷纵横,森林茂密,现有森林面积1 164 hm2,其中次生林1 085 hm2。区内山体变化较大,垂直和水平节理明显,风化与崩塌形成了一些奇特的造型地貌。春夏之季,森林郁郁葱葱,百花盛开,生机勃勃。入秋则果实累累,层林尽染,令人流连忘返。

1.1 地 貌

项目区地处大青山南麓中低山带,最高的平顶山海拔高为1 976.3 m,阴坡较缓,阳坡陡峭,多分布裸岩绝壁。整个山地由中山与低山丘陵组成,相对高差在400~600 m左右,为明显的构造断块地形。南缘以巨大的断层与土默川平原截然分开,显示出巍峨的中山地貌,北坡平缓,山势以低山丘陵逐渐没入内蒙古高原。山势挺拔,悬崖峭壁林立,峰峦叠嶂,沟壑纵横。

1.2 气候

小井乡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寒流侵入,漫长而寒冷,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短促凉爽。冬、春风大偏冷,夏、秋湿润、凉爽,是避暑的绝好去处。

1.3 土壤

该区土壤主要由山地淡栗钙土及山地褐色土组成。草甸土、石质土、草甸草原土也有分布。土层厚度,靠近山脊浅薄,沟谷底部厚。林下土壤疏松肥沃,腐殖质含量大。

1.4 动、植物状况

小井沟有陆栖脊椎动物134种(另2亚种),其中兽类25种;鸟类100种(另2亚种),占全国鸟类种数的8.4%,占内蒙古鸟类数的25%。其中有42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中规定的保护鸟类;两栖爬行动物7种;鱼类2种。在兽类中属国家二类保护的动物有青羊、雪豹;属国家禁猎动物有孢子。属国家二类保护鸟类有:雀鹰、松雀鹰、金雕、红隼、灰背隼、燕隼、红角鹄、雕鹄,小鹄、长耳鹄、短耳鹄等;内蒙古鸟类新纪录1种,即苍头燕雀。在上述鸟类中,有55种是啄食森林害虫的食虫鸟,有13种为捕食有害啮齿动物的食肉鸟类,起到了保护森林的作用,具有很大的生态学意义。另外还有大量的观赏蝶类。

森林是小井沟生态系统的主体,它既是生态系统的第一生产者,又是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纽带。由于其特殊的层次结构,创造了动物、微生物赖以生存的广阔的生态空间,在水土保持及涵养水源方面功能显著,具有极大的生态效益。

小井沟天然植被保存比较完好,植物种类丰富,已发现维管束植物82科302属596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6属7种,蕨类植物8科11属18种,被子植物71科285属571种。平顶山是阴山山脉植物风景区系理想的地段,有华北地区常见的蒙椴,辽东栎林,虎榛子、酸枣灌丛及白羊草草原,可以见到主要分布于贺兰山和我国西部地区的青海云杉和白桦林,蒙古绣线菊、蒙古扁桃灌丛。

经济植物有甘草、知母、党参、沙参、麻黄、黄芪、石竹、芍药、柴胡、升麻、大黄、蓝萼山茶菜等数种。

2 规划设计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资源

小井沟风景区范围较广,区内山势高低错落,起伏变化较大,平顶山较为平坦,稍加修整,即可作为游人驻足远眺的最佳位置,形成开朗风景,给游人以壮阔豪迈、心旷神怡、远近景物尽收眼底的艺术感染力。海拔高度为1 976.3 m,可以远眺区内大部分山体、土默川平原及呼和浩特,此处也是观日出的最佳视点,登临此点,确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艺术效果。

登高所形成的开朗风景虽有极目千里的辽阔效果,但看久了必然会显得单调。而置身于相对闭锁环境所形成的闭锁风景,具有景物众多,形成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的艺术感染力,闭锁环境中形成了夹景、对景、障景等自然艺术手法,既可从闭锁风景中透视远景,又能在闭锁空间内部观赏景点的细部变化,则无形中提高了景观的质量,大大提高了风景的美景度。

项目区内沟谷纵横,游人进入景区需沿沟或盘山而上观赏自然景观。如游人从沟口停车场进入景区,沿沟北行,游步道一会儿进入沟底,一会儿上到半坡,视线始终处于封闭状态,只看到沟两边山体及沟中景物的景象,映入眼帘的一峰一石,一草一木都神形兼备,充分体现了闭锁风景的艺术感染力。当到达平顶山顶时,周围景色尽收眼底,游人动态游览过程中,既能观赏近景,又能通过视线走廊欣赏远景,使远近景观相互交融,游人的感觉也在变化,提高景区的美学价值。

小井沟无论从北向南,或从南向北游览,都能体现闭锁到开朗,再由开朗到闭锁的景观变化,这样,自然景观及空间的变幻莫测,在游客的心理上产生一张一弛的节律变化,从而使项目区开朗与闭锁风景相得益彰,形成相互衬托的自然地貌、山林环境。

(1)水体景观:

从项目区水的形态来分析,有泉水、溪流、瀑布等。

小井沟内有一小河,四季有水雨季常暴发山洪,在中段狭窄处宜修两个梯形大坝,一级坝选在旭尼苏贝,坝高20 m,长65 m,可形成湖面280亩;二级坝远在都都赖沟南侧,坝高35 m,长80 m,可形成4 km长一段狭谷水面,都都赖沟内两座孤峰成为小岛,沿狭谷乘船北上,峰回路转,两岸悬崖峭壁,奇峰异石,山势崆礞,可成塞外小三峡之景。在较宽广阔的水面可进行摩托艇冲浪,浅水处可建人造沙滩游泳场。冬季可进行冰雕,结合缓坡滑雪项目进行呼市冰雪节活动。

(2)地貌景观

峰峦景观:风景区内山体绵延曲折,形成的各种空间景观环境,以及籍山体为骨而生长的大量植被构成的景观。

项目区内有奇山异石、绝壁悬崖,景色奇、险、秀、幽。比较突出的有大石羊,老鼠跳板、老鹰咀、悟空望月、仙人棋盘等自然景观,形态逼真,体同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另有平顶山和补换沟更具特色,以北坡穿桦林登上平顶山,一望无际的土默川平原和美丽青城尽收眼底,使人顿生一览众山小之感。平顶山往北补换沟,深不可测,两面均为20~80 m绝壁,其间遍布树木花草,沟口有一10 m深的山洞,可容纳30人。此沟易封闭,可建一野生动物园。

沟谷、峡谷景观:狭而深的沟谷,沟谷两坡陡峻,横剖面呈“V”或“U”字形的沟谷景观。项目区内有三条支沟风景独特,其一位于平顶山北,沟内巨石遍布,形态各异。乱石间点缀很多茶条槭,春秋开花,夏季结果,秋季叶红,尤其秋季可与香山红叶媲美。其二为都都赖沟,沟深且阔,两面分布阶形台地。其三为补换沟,沟细且深,沟底岩石经流水多年冲刷,光滑发亮。往上有石门如刀劈一般,狭窄处不过十几米。

由于地壳的运动,先后隆起、震荡、频繁的断裂以及岩浆的活动,项目区内山峰林立,怪石峥嵘,陡峰峡谷频繁出现,这些山峰、怪石如画龙点睛之笔,使自然山水产生灵气,格外动人,让游人触景生情,浮想联翩。为游人提供了一处接触、拥抱自然,体现审美观的愉悦空间。游人登上顶峰,既系起对秀色山川的颂叹情结,又可培养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强人精神。

(3)动植物景观

不同种类的飞禽走兽与蓝天、山石、植物形成的互动景观;植物形成的森林、草原、灌丛以及植物季相变化形成的序列景观。

项目区内有天然次生山杨白桦林750 hm2,树木长势良好,树龄在20年左右,林木牧草繁多,幽深莫侧。顺平顶山北坡向上,快到山顶有一片典型的白桦林,下面地毯式平铺寸草,有几块大石点缀,游人穿行其间,由如仙境一般。另外,区内植物种类繁多,一直用于植物学、生态学的教学实习。

平顶山海拔1 976 m,在顶部有10多hm2平坦地带,属较典型的高山草甸草原,上面可建风力和太阳能发电站、蒙古包、跑马场。由于该处气候,景观和灰腾梁相似,可建成以蒙古族风格、欧洲风格的高山草甸景观。物资源丰富,植物景观独特,自然生态环境基本未受到人为的破坏,是以欧亚阔叶林为主体的次生林区,区内有近600种植物,既有森林景观,又具田园生活景观。森林景观由高大乔木构成,白桦林、山杨林、蒙椴林、虎榛子灌丛、蒙古绣线菊灌丛、柄扁桃灌丛、土庄绣线菊灌丛、高山柳灌丛、银老梅灌丛、灌木铁线莲灌丛、小叶鼠李灌丛、酸枣灌丛、蒙古扁桃灌丛等。

另外还有多种混交林。各种林分分布于山坡沟谷,形成了风景区的绿色基调。

春夏之时,各种花木相继开放,形成了山花烂漫的自然植物景观,游人漫步山间,习习凉风吹来,暑气尽去尽情领略大好河山的美妙景致,入秋,色叶木和果木显露出其成熟的姿态,红的叶子、黄的叶子、红的果实成片出现,间以绿色常绿树,如画家笔下的油画,具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山村田野一派丰收景象,枭枭炊烟升上天空,犬吠鸡鸣,田园气息浓重,让人暇思,使人痴迷。各种果树令游人一饱口福,尽享大自然予人的恩赐。

在海拔1200~1900 m阳坡,灌木优势树种主要有绣线菊、柄扁桃、黄刺玫、酸枣、小叶忍冬、虎榛子,伴生有毛山茱萸、小叶忍冬、锦鸡儿等。乔木有大果榆、灰榆、桑等树种。该区域内绣线菊、柄扁桃、黄刺玫等花朵妍丽缤纷,小叶忍冬秋季红果累累。

该地带植被较稀疏,岩石裸露,有小片林木及散生灌丛。主要树种有黄刺玫、西伯利亚杏、蒙古莸、酸枣、锦鸡儿等。

沟谷优势树种有蒙椴、辽东栎、茶条槭、花楸、山楂、脱皮榆、白榆、旱柳、伴生有白桦、山杨、西伯利亚杏等。灌木有东陵八仙花、接骨木、黄花忍冬、黄芦木等。

沟谷内树木蓊郁,植物种类繁多,春夏草木争荣、繁花似锦,秋季丹叶红果,还有各种蕨类植物,碧绿清新,更增添了沟谷景观的幽静、秀美。

该区域内草本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其中不乏非常优秀的观赏花卉,如芍药,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有花相之誉。其花朵硕大,其色彩或洁白如雪或姹紫胭红。再如石竹花艳如锦;鸢尾花开似彩蝶;百合花红似火;二色补血草淡雅朦胧;铃兰洁白清香……。目前风景区花草不甚繁茂,待植被恢复之后,其植物景观必为景区增添绚丽色彩,另外与之相联系的中国悠久的花卉文化,也会使景区文化内涵更为丰富深远。

(4)气象景观

指风景区内由于气象因子变化形成的景观,如日、月、星辰、风、雨、雪表现出的特殊景象。

项目区峰峰相连,各具表象,具有极目远眺的开朗风景,为游人提供了早观日出,夕赏晚霞的空间。每当山雨来临,石壁的颜色也起了变化,此时,烟雨滂沱,山势崆礞,自然景色扑朔迷离,产生了在特定环境中的景观朦胧美。区内风资源丰富,常可听到风吹空谷的回声,也有沙沙的桦叶、山杨声。入夜,满天星辰、格外凉爽,不时传来夜鸟的鸣叫声,给寂静的山林增添了一份气息,明月当头,格外清亮,似看到月中嫦娥在寂寞舞袖,实为赏月的绝佳时刻和地点。冬雪是北国风光的一大景致,在洁白雪的衬托下,露出一些各具情态的石峰,有平时领略不到的风趣。

3 项目建设的原则

根据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和谐为主导,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生态建设与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2)生态建设与美化生产、生活环境结合的原则。

(3)景观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4)结合我国西部开发战略,以维护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为指导,保护“奇峰--秀谷--碧水--翠林”整体景观结构和功能,采取“有限开发”,逐步恢复区域的植被,改善风景区的整体环境面貌。

(5)保护宗教文化景观、历史遗迹景观及其环境。

(6)协调保护与旅游活动间的矛盾,合理建设,控制破坏,科学组织游赏路线,逐步完善旅游服务系统及相应的基础设施。

(7)组织和完善风景区的管理体系,及早改善旅游环境。

(8)发展旅游,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使风景资源、旅游活动、旅游商品、工农业生产等相互促进,构成产业发展的有机整体,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9)景观林业生态建设中乔、灌、草、针、阔、花结合的原则。

(10)造林措施、农艺措施、园艺措施、绿色能源工程相结合的原则。

(11)路、水、林、田、景、区协调统一,综合配套的原则。

(12)整体建设与局部建设相协调整体优化的原则。

(13)景观斑块、格局与类型多样化且因地制宜、突出景观个性、发挥优势,扩大规模,提高档次,超前意识,创造精品的原则。

(14)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景观利用的人工结构与自然结构以及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原则。

(15)坚持严格、规范、安全的原则。

(16)坚持旅游诸要素统筹兼顾,优化配置,行、游、住、食、娱、购等诸要素配套建设的原则。

4 项目建设布局思路

根据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为:以治理改善小井沟生态环境,创造优美生产与生活空间为中心,使景观林建设、生态建设、产业开发和旅游开发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既要把建设的重点放在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景观建设上,又要注重景观生态建设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和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思路,项目建设的总体布局为:以旭尼苏贝至沟口一段为窗口,以两级水库形成的人工湖和平顶山为中心,以人工湖北边顺沟向里为延伸,其余山、沟为衬托,旅游景点和生态产业项目科学合理地配置,使整个项目区形成以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产生活空间为中心,融生态建设、景观建设、产业开发(包括旅游开发)于一体的林、牧、农、水,乔、灌、草,带、网、片,科、工、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示范区。

5 借自然之势营造景区景点

5.1 山石景点建设

对项目区内的各景点为了增加其观赏性,要确定其最佳的观赏位置,在该位置处修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凉亭。游人可驻足观赏,也可喝茶小憩,在平顶山北坡可修一石阶小径,盘旋而上,穿梭于林中,通向平顶山草原。

5.3 草原景点建设

在平顶山草原蒙古大营一座,其中修建蒙古包9座,旺季可增设毡包,在山顶处用石头堆一个大敖包,并竖一杆成吉思汗大旗。从平顶山西北端至东南端沿等高线平整一条跑马道,全长2 000 m。在敖包附近放置一辆勒勒车。在平顶山南端修一嘹望台,台上设一高倍望远镜。

5.3 山洞建设

山洞基于已有的条件下,要进一步增加通风条件。选其中的10间房屋做国防教育展览及大青山游击队生活展览;另选15间装饰成西游记洞,洞内适当增加一些造型雕塑,光、声、电设施。

5.4 野生动物沟建设

在平顶山北向小细沟内,建成野生动物沟,动物可攀登处场用栅栏林死,沟两头用围墙封堵,使动物在沟内和两坡活动,在沟的下部任河处,一简易饲养场,并设置水槽供动物饮水,沟内放养马鹿、七彩珍鸡,狍子等温顺动物,游人沾沟向上,即可目睹动物矫健身姿,并和它们和睦相处。

5.5 攀岩、跳极点建设

攀岩点选在平顶山北沟内的一处绝壁,彻底清理顶部乱石及绝壁乱石,确保万无一失,下部平整土地,先垫沙后置一米厚巨型海绵垫,在难攀处要人工凿脚坑,设安全索。嘣极点设在都都赖沟的北面孤峰上,下临水库。

5.6 水面垂钓景点设施

水坝垂钓分为泛舟钓、固定钓。泛舟钓利用其广阔的水面,让游人自由泛舟垂钓,在南北大坝各建一小型码头,10艘专用垂钓蓬船;固定钓设置在扬水站旁、小瀛洲、大坝、湖岸等地方。

6 生态产业建设

6.1 苗木花卉园建设在旭尼苏坝南沟两侧相对平

6.2 水利工程建设

从旭尼苏贝起,向北沿沟建设两级水坝,南坝高20 m,蓄水量90万m3,排水采用顶溢水方式,坝顶建为人工瀑布;北坝高35 m,蓄水量220万m3,排水采用闸排方式,并可带动三台功率分别为4.5 k W、15 k W、30 k W的水力发电机发电。同时,建一个三级扬水站,把水库里的水提到平顶山顶的贮水池内,供山地灌溉用。

6.3 风能太阳能电站建设

在平顶山顶建设一座风力发电站,安装风力发电机20台,正常发电功率达到30 k W,既可解决区内的部分用电需求,电站本身也可成为一个独特的景致。所发出的电能通过专用导线输送到大坝附近的电力调控室,与外接电源、水电一同经调控输出到区内各用电处,争取旅游区全部使用清洁能源。

6.4 养殖基地建设

养殖基地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水库建设水产品养殖基地,在北库区发展自然养殖,让其自然生长繁殖,在南库区发展人工集约化养殖;二是利用水面发展水禽养殖,逐步扩大生产规模;三是在动物生态沟内建设养鹿基地,饲养梅花鹿,以后逐步扩大生产,达到合理规模。

总之,生态是大局,和谐是主题。有保护才有发展,有发展才促保护。自然之美是大美,人工之美是辅助。

[1]邢 野.内蒙古旅游资源通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2]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园林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3]彭绍坚.旅游区开发与欣赏深圳[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小井平顶山景观
平顶山学院作品精选
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复刊40周年(1982-2022)
“白胖胖”是多少
Nuclear dissociation after the O 1s →(4Σ−u)3sσ excitation in O2 molecules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平顶山诗群
平顶山:第四支红九军诞生地
春天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