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培养模式下学生考研辅导问题研究

2011-08-15肖进中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政法学院工商学院考研

肖进中

(山东工商学院政法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5)

精细化培养模式下学生考研辅导问题研究

肖进中

(山东工商学院政法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5)

当前普通高等院校每年毕业的法科大学生已经超出了社会的需求,且已有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的法学人才需求;另一方面,社会对法学更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却又不能满足,因此法学教育工作者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考研究生。精细化跟踪培养模式就是应对这一情况的一个新的尝试,导师具体负责学生考研的指导。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要区分备考前和备考中两个间断,根据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

精细化培养;考研辅导;导师制

大学生的扩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人,2001和2002年分别为114万和145万人。2003年,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200万人(达到212万人),之后平均每年都要增长五六十万人,2009年首次突破600万人(达到611万人),2010年则增至630万人。然而法学学科,情况则有所不同。

我国的法学高等教育是最近30年以来才出现的新教育方式,走的基本上是大陆法学的培养模式,即学生进入大学就开始系统的学习法学,一直到大学四年结束,最后获得法学学士学位。这种培养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周期短,见效快,可以在4年时间以内就可以获得集理论与应用一身的法学人才。这种方式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培养了大规模的法治人才。

1997年9月12日,党的十五大郑重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学教育在这一政策指引下更是获得了蓬勃发展。到2010年2月,全国设立法学专业的高校有407所,占所有高校数的61%。当法学本科毕业生过于庞大的时候,其问题也就出来了。大陆法系的法学本科教育偏向培养理论人才,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法学人才往往实践能力不足。刚毕业的法学本科毕业生因为不能解决法律实践问题而不能学以致用,于是在中国的人才市场上,出现了法学人才“过剩”的现象。但是这里的过剩,仅仅指法学本科以及本科以下人才的过剩,而对于高层次的法学人才,比如说硕士以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就不存在供大于求的问题。渐渐的,各高校对于法学专业的招生,出现了慢慢减少的趋势。随着全国各高校的法学院系本科招生规模的不断萎缩,我国当前法学院系本科培养的模式从初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细化培养已经成为趋势。山东工商学院政法学院及时推出法学院本科生精细化跟踪培养方案,正是应对潮流发展的科学、合理举措。

经细化培养模式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指导老师负责少量的学生,不仅负责学生的法学理论培养,更是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同时还对学生进行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在内的多方面的指导和影响,使学生毕业之后不仅能运用好法律这一技能,同时也是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可以说精细化培养模式下的四年法学教育能使学生成为合格的、适应市场需求的法学人才。以山东工商学院为例子,2005年山东工商学院毕业截止4月27日,法学专业2010届毕业生在今年考研中录取人数达30人,占报考研究生人数58人的51.7%,占毕业生总人数97人的30.9%,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创法学专业考研率新高。今年考生的主要录取院校有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等二十几所高校。这说明精细化培养模式已经初现成效。当前,针对社会对于法学人才的需求状况,我们精细化培养的模式主要是偏向于鼓励、指导、帮助学生考研究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学本科毕业生的需求量减少,但是同期毕业的法学硕士毕业生却为社会所欢迎。因此,考取研究生对于法学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就目前而言,很多人有这样的误区:学生考研究生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跟老师的关系不大。但是我们提出精细化跟踪培养模式,就是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能考上研究生。作为导师,就要使自己负责的学生尽可能全部考上研究生,在法学理论上有更深的积淀,成为社会所需的法学人才。因此指导老师一方面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尽职尽责地传授给学生、把自己对于学术的素养影响给学生,另一方面还应该讲解学生所需要的东西,所谓授业解惑。只要是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能促进他们未来发展的,教师都要不遗余力地为他们指路,指导他们备考研究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指导思想和方法上,给每个指导老师提供科学的意见,给已参加或即将要参加考研的学生在思想上和方法上提供有益和有力的指导,提高法学本科生的考研率。通常而言,对于学生考研,我们会以成败来论英雄。但笔者经过调研发现,学生能考上研究生,固然是成功,但是对于很多兢兢业业备考研究生的同学来说,长达一年的备考过程本身就是对自己一种挑战和超越。我们在指导过程中,反复的告诫学生:考研的过程很艰苦,对你们的身心都是一种积极的考验。因此凡是能够走到研究生考试的最后,参加完最后一科考试的学生,都是成功的学生,他们对自己毅力和品行会有肯定,自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一、关于备考研究生前期的工作

1.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考研究生。学生在精细化跟踪培养模式下,学生从入学2个月内就被指定由某个老师负责跟踪培养。每位教师每年负责的学生应该是3-4人(山东工商学院政法学院一年招收的统招本科生差不多是100人(以10年为例),有法学教师30余人),这3-4人不一定每个学生从一进校时就想着考研究生,所以指导老师的第一要务是争取鼓励、引导尽可能多的新生从进校时起就树立考研究生的决心。笔者认为,每个考上大学的学生都是愿意再继续深造的,很多学生到最后不愿意考基本上都是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作为指导老师的责任可以说任重而道远,指导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上要多和学生接触,包括联系他的家长等等。

2.农村、贫困学生的考研指导问题。部分农村学生和贫困学生能够考上大学在经济上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十分自立、自强,大都有通过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的决心,都希望考研。但是受经济条件所限,一般都不会报考,多数是希望先工作几年,等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后再考。对于这部分学生,指导老师要给予帮助,告诉他们国家对于贫困研究生的种种鼓励和扶持政策,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指导认真、踏实的备考研究生。当下几乎所有的院校都有学费贷款制度,更有不少院校招收的研究生全部或大部分是公费生(在2-3年的研究生学习期间,学生不需要交纳学费,学校还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费),即使在公费比例偏小的院校,也会有灵活的学籍制度,比如可以让学生保留学籍1-2年,在这1-2年期间,学生可以先出去工作,然后继续回来上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是个例子。

3.让不打算考研的学生参加到考研大军中来。要让每一个具备考上研究生实力的学生都参加到考研队伍中来。就笔者采访过的山东工商学院、鲁东大学还有烟台大学的法学专业的情况来看,三所高校的法学院和政法学院的08级法学学生(现在为大三上学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比例为65.3%,通过英语六级的比例为35.2%。有过法学考研经验和熟悉相关情况的人都知道,法学考研中最难的就是英语,英语没问题了,其他专业课不至为难,可以说英语好对于考法学研究生特别有帮助。但是就笔者的调查而言,有不少就对于报考不考研究生就没有兴趣,大部分同学的理由是上了这么多年学,上够了,急切的想投入社会。对此就体现指导老师的引导与影响作用了。要严肃的告诉他们就结业的难度和继续深造的意义。另一方面,还有部分学生在高中的时候很勤奋、很优秀,但是到了大学就松懈了,不打算好好学习,更不想考研究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指导老师要跟踪指导,务必使他们跨上考研之路。

二、学生备考过程中教师帮扶的相关问题

1.帮助考研的学生科学、合理的走完考研路。法学研究生备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竞争十分激烈。说服、引导学生下决心考研不难,关键问题是让学生在漫漫考研路上不被困难吓倒,不退缩,一直坚持到最后。这一时期指导老师的鼓励和指导就十分重要。比如长时间的备考复习会给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带来一定的压迫感,加之大部分的本科学生缺乏社会沟通能力,在别的同学都在找工作的时候,他(她)们要静下心来复习,有时候会有心里困惑,在这个时候,指导老师应该和学生建立一个长效沟通机制,定期关注学生的心理动向,实时进行辅导。

2.指导某些学生备考法学以外专业的研究生。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排除误区,我们要求学生考研,并不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考上法学研究生,只要能考上,就算成功。山东工商学院政法学院历年以来都有法学专业本科生考取法学以外的其它专业的研究生。笔者经过调研发现,本科学习是一个打基础、博学的过程,不是每一个法学本科生都对继续深造法学感兴趣,毕竟大学学习的大部分在于学生自学,法学专业总会有少数优秀的学生对法学的兴趣不大,而对其他学科有浓厚兴趣,他们愿意积极备考其它专业的研究生。我们认为,作为指导老师,应该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来看待这个问题,不要把学生考研的方向仅仅放在法学一个学科上面。纵观法学院历年考研的情况来看,每年都有考取哲学、历史、管理等学科的研究生,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要科学指导,帮助他们达成所愿。

3.沟通法学院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我们还是以山东工商学院政法学院为例子。大四备考学生当前的主要思想动态就是感觉复习时间不够。学生们普遍感觉课程太多,抽不出足够的时间备考复习。在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下,作为指导老师,就应该充当学校和学生之间的联络人,一方面指导学生自己克服困难,另一方面把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反映给学校和政法学院的领导。这样通过学生到老师、到政法学院领导乃至学校领导的共同努力,足以解决各种苦难,必能大大提高法学院学生的考研率。

三、精细化培养模式下学生考研辅导的意义

实现法学本科学生精细化跟踪培养模式,是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其特色十分的明显,为解决现阶段本科法学教育的困境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出路。精细化跟踪培养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生,而促进学生考上研究生,正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最好手段之一。

首先,精细化培养模式下学生的考研辅导工作在平时的教学和每年的学生考研效果中都会有良好的体现。在这种模式下,每个学生都有专门的指导老师进行辅导,指导老师在学习思想和方法、人格培养等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若每个指导老师都最大限度的鼓励和要求自己负责的学生以良好的态度来备考研究生,那么在该法学院系必将会产生优良的学习风气。同时从精细化培养模式下学生的考研辅导工作的目的来看,当在某些法学院系出现高达60%以上的学生考上研究生时,其有益效果即得到积极的体现了。凡开设法学院系的各高校,均可实施。现在全国各大院校的法学本科教育均有不断萎缩的趋势,实施经细化培养模式为大势所趋。在精细化培养模式下,指导老师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资源帮助自己指导的学生考上研究生,这样会大大提高法学本科教育的就业率,为法学本科教育找到出路。

其次,精细化跟踪培养模式下的学生考研辅导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种模式会给指导老师带来很多挑战,但是其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若这一模式能在全国推广,也必会明显提高全国高校的法学本科教育水平。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专门的指导老师进行指导,指导他们学习,使他们从大学一年级时起就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以备考研究生为方向的学习模式下,他们会对大学学习重新定位,在4年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这本身就是对法学本科教育改革有益、积极的探索。另一方面,更多的学生经过4年的专门备考研究生方式的培养,也会大大增强自身的法学理论素养,这样就会使更多优秀的法学本科学生能考上研究生,也会使各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能招到更优秀的学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硕士生,从而达到良性的链式反应效果。

再次,精细化跟踪培养模式对于法学教育有深远的意义,其具体影响有以下三个方面:(1)扩大法学本科教育的影响和意义,帮助法学本科教育走出困境。现在社会对于法学本科教育的评价,批评者甚多。大多批评者认为高校培养的法学本科毕业生专业知识不扎实,也不具备法学实际操作能力,走进社会后需要用人单位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再培养才能适用。我们的模式是让更多的法学本科学生考上研究生,使他们在以后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期间,对法学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且通过司法考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法学人才。(2)为法学本科毕业生找到积极、有意义的出路。继续读研究生对于法学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很有效的发展之路。很多学生也愿意报考研究生,但是大部分同学的备考是建立在完全靠自己个人努力的基础上的,很大程度上带有盲目性,在报考专业与学校的选择上尤为明显。如果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给他们提供指导,会大大提高他们考研的成功率。(3)提高法学教师的职业成就感。由于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普遍不高,很多法学老师们觉得成就感有限,当一个指导老师看见自己指导的学生都能考上研究生,将来学有所成,为社会所用,其自身的价值自然就会为自己所肯定。

[1]毛泽东选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P215.

[2]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1-07-01.

[3]廖天明,余华.和谐社会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体系构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6).

[4]http://beidaren.net/. [5]http://sc.sina.com.cn/edu.

[6]http://www.sdibt.edu.cn.

本文为山东工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G1400的阶段性成果

肖进中(1979-),男,湖北孝感人,硕士,山东工商学院政法学院讲师。

2010-11-23

猜你喜欢

政法学院工商学院考研
我的考研故事
四川工商学院简介
四川工商学院简介
四川工商学院简介
四川工商学院简介
Desires and Wealth in Sister Carrie and The Age of Innocence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The Color Pur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