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发高校包容性发展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刍探

2011-08-15叶志明张旺清

怀化学院学报 2011年12期
关键词:包容性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叶志明, 张旺清

(广东药学院,广州广东510006)

后发高校包容性发展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刍探

叶志明, 张旺清

(广东药学院,广州广东510006)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衡量、评价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基础性指标,是高校功能行为的诚信前提。高校包容性发展是高等学校内涵拓展及规模扩张的回归趋势,但后发高校与先发高校的内在发展生态稳定性不同,易受教师职业道德影响。正确认识职业道德因素,从宏观政策和个体心理等层面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利高校包容性发展,并为后发高校超越发展创造条件。

后发高校; 高校教师; 职业道德; 包容性发展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在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活动中养成的道德品质,是一种角色赋予性道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高校功能活动的诚信基础,更是评价和衡量高校高水平建设的核心指标。因此,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先发高校和后发高校共同的重要因素,但后发高校包容性人才培养层次较低,科研基础薄弱,社会影响面较窄的脆弱发展生态更仰赖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一、后发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包容性发展的关联性

包容性增长是基于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增长迅猛的事实,是对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展望。但包容性发展并不局限于经济、社会领域。汤敏认为包容性增长应该有各种各样的含义。[1]因此,高校包容性发展是包容性增长的应有理念。同样,“包容性增长”有着“兼容并蓄”或“兼容并包”的涵义[2]。因此,其基本理念实际也是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大学精神体现。高校包容性发展实质上是高等学校内涵拓展和近年来规模扩张的理性回归。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过程中,高校包容性发展,是指高校通过办学模式多样化,大学功能多样化,人才培养多样化等实现高校多层次、多维度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一种发展理念。后发高校包容性发展特指非国家重点院校,行业性的高等院校超越发展理念。先发高校和后发高校同样面临包容性发展问题,国内先发高校包容性是内生型,是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后发高校是外生型,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等外部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发展策略,有较强的机会性,发展生态脆弱。总体而言,高校的包容性增长:崇尚多维度的大学发展理念,强调功能多样性,学科多样性,人才多样化,以此促进大学的超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后发高校包容性发展与教师职业道德密切相关。教师职业道德是高校道德诚信根基,高校人才培育质量,学术研究水平以及服务社会的能力等高校功能性活动以此保证其信度和效度。教师职业道德支持高校包容性发展,是先发高校和后发高校发展的一致要求。但是,高等教育市场化条件下,高校的竞争日益激烈,先发高校内生型包容性发展具有一定道德风险承受力;而后发高校外生型的包容性发展抗职业道德风险差,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影响大。因此,在一定意义上,高校师德是高校发展的命脉。表现为人才质量、学术水平、服务社会三个方面:(1)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树立全员育人思想和好的教风”,教师职业道德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各项任务能否保质保量的完成。(2)教师职业操守关系学术质量和声誉。科技强校的基本载体是教师,学校发展中的价值与功能发挥是通过教师科研活动加以实现。教育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指出,学术道德是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保证,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术繁荣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3)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是高校与社会各界合作的信心保证。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见》提出了“高等学校要在创新知识与技术中起先导作用,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技术更新提供基础与支撑”。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没有道德的守望,不仅会增加服务主体之间的矛盾,还可能为此付出不必要的代价。总之,国家制定了各种规范性文件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旨在保证高校各功能活动信度和效度。教师职业道德虽然不具强制性,但它是教师职业活动领域中不可逾越的禁区,是高校发展生态平衡的内在精神力量。

二、后发高校包容性发展中教师职业道德模式

按照高校教师群体的角色关系可以分为:角色行为模式、主体间交往模式、个体内在心理模式三种。教师职业道德体现在这三层结构关系中,并影响高校包容性发展生态。

(一)角色行为模式。教书育人、科技研究、服务社会三维度构成了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并由此形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角色行为模式。(1)教书育人模式,是教师与学生构成的道德结构模式。教师培养人才必须具备两种学问:成人的学问;成才的学问。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决定了人才培育的质量。(2)科技研究模式,是教师学术活动过程中的道德关系结构模式。学术真理探究是高校教师角色的另一重要维度,是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优秀的学者并不必然是优秀的教师,但是不是优秀的学者却难于成为优秀的大学教师。[3]大学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存在生产知识,探索未知领域知识的职责。(3)社会介入模式,是教师介入经济社会活动中产生的道德模式。服务社会是高校及教师个人价值实现,获得社会认可的渠道之一。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始终以其特有的职业特点介入社会,服务社会。在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高校科技服务社会层面正朝纵深发展,道德问题日益突显。这三种类型集中表征了高校教师职责行为中对社会声誉、工作成就及经济利益的诉求。因此,教师角色行为模式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表现形态。

(二)主体间交往模式。交往行为是通过主体间的理解、接纳,“使大家的共同行为取得一致成为可能”[4](P32)。高校交互主体道德规范,是指学生、教师及学校的管理人员及其他社会成员之间产生的规范,要求主体间共同遵循。(1)教师-学生模式。教师主体间交往的主导模式,主要依靠教学制度、学生守则构成彼此制约的道德规范,主体间的交往行为对教学水平和道德修养具有较为明确的要求,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约束模式。(2)狭义的教师间模式,是非管理人员构成的道德模式。教学及专业研究团队合作及学术等方面的规范体系,是教师间相关活动的合作竞争模式。(3)广义的教师间模式,泛指教职员工间的交往模式。主体间的角色差异构成的道德模式,也是主体间存在服务、评价、管理及分配的复合关联模式。(4)教师与社会人员模式。即高校教师角色延伸模式。高校在经济社会转型中功能的拓展,使教师介入各行各业的机会也逐步增多,教师与社会成员间的交往也更加的复杂,教师职业道德也日益彰显。总之,此四种模式是四位一体,对高校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意义。

(三)个体心理模式。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三者是高校教师道德层次发展、境界提升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师个体道德水平发展、素质提升的内在机制。体现于三种相关模式:(1)道德认知主导模式。道德认知是高校教师对职业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批判接受工具,教师在对职业活动中产生的个人、群体、社会道德现象等进行分析时形成道德判断,并推断该类行为产生的道德后果及影响,并由此产生职业道德性向。道德认知是职业道德发展的理性起点,更是教师职业道德由情绪向情感升华的基本依据。(2)道德情感主导模式,是非理性主导模式。道德情感是教师对职业生涯发展态度而产生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化因子。道德具有情绪而情感和认知而情感两种渠道,是感性与理性方式切己体察后的道德升华,并进一步影响道德信念的意志强度,有利于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规范的内化。 (3)道德意志主导模式,是教师职业道德冲突中的道德考验模式。道德意志是职业道德实践活动中教师道德信念的紧张关系,是对道德信念的坚持还是放弃的考量,是教师职业道德活动的内在心理平衡因子。强烈的道德意志有助于教师自觉地调节言行和情绪,克服各种困难障碍,坚持自身认定的行为方式,努力保持道德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贯性。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发展有赖于明确的规范约束,但是更需要教师的认知逻辑、情感意志等内在心理合力。这一模式表明,教师职业道德发展并非局限于职业规范的接受,而是教师对职业道德诸现象认知分析过程中产生的道德情绪体验的道德内化。

总之,职业道德结构模式体现了高校教师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主体交往活动中的道德共识以及教师职业道德提升的内在心理机制三个方面。这三种基本模式体现了高校教师个体或者集体意识中的道德代价博弈活动,构成了双方利益的博弈结构关系。因此,三种模式也可视为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主体间的利益-道德博弈模式,是以教师 (集体)为中心构成的主体间的正当-非正当利益、敬业精神-职业怠惰、精神与物质需要等方面的博弈模式,而道德的代价是道德博弈模式主体博弈的焦点。

三、培育教师职业道德,促进后发高校包容性发展

一般而言,只有普遍的道德现象同教师道德认知逻辑一致时,道德才能获得认同。从职业道德模式而言,高校教师所有的职业行为都可以置于利益博弈范畴,而道德行为只是博弈后的状态之一。对合理利益的诉求本身就是道德的,杜威认为“教育上合乎需要的一切目的和价值,他们自身就是合乎道德的”[5](P378)。因此,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促进后发高校的包容性发展,应在教师利益博弈合道德性的范围内,反思高校政策导向性;优化高校道德环境,扶持道德正气;增强教师自我教育的能力,提升道德境界,构建后发高校平衡的发展生态。

(一)反思高校政策对职业道德的影响

高校政策是影响教师职业道德关系博弈模式的外在诱因,因此高校政策本身必须具备正义的、合乎道德的导向性。从利益角度,高校政策由管理性政策、学术性政策、评价及奖惩性政策、资源利用性政策、职称性政策等构成。高校政策引导教师行为,当高校教师习惯性道德失范、学术不端时,首先应反思高校政策观念及其价值取向,而不仅批判善变的人性。(1)管理观念。高校管理反思的原点在于各项政策是服务学术和人才培养。管理政策应体现大学精神诉求,而不是个别人的学术捷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明确要“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其根本的意义在于转变高校管理观念,通过高校管理改革,逐步厘清管理事务与学术研究的关系,使学校管理者成为资源的调配者,而不是资源的攫取者。(2)学术观念。高校教师不是简单的经验型教师,是探究学术的专业型教师,教师应在“观念上实现由一般性的教师职业道德向教师专业道德的方向的观念转移”[6]。因此,反思学术政策,是对高校教师专业性存在前提下学术自由性的考量。学术自由一般被理解为不受妨碍地追求真理的权利。[7](P13)学术研究是追求真理的活动,不受各种权利胁迫、利益诱惑的行为。高校学术政策应反思其导向是否是为真理而学术,还是在乎真理之外。(3)评价和奖惩的价值取向。高校教师的评价和奖惩具体体现在教学评价、职称评聘和科研绩效评定政策等方面,是教育性、学术性还是功利性取向,对教师具有直接的影响。从学术的真理性而言,学术不依赖职称,学术需要证伪过程,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其真理性,教师的论文及成果难于评定其真理性。高校用论文与成果量及刊物的级别评判、奖励教师的科研政策是高校间的绩效攀比策略,促使教师以劳动量替代了学术真理性。从教育性而言,高校教师教学活动不是知识灌输而是学术活动的延续,不是常识性知识的宣讲而是学生参与教师个性化的前沿性知识的探索活动。大学精神规定了大学教师的角色活动,也指明了其评价取向,这正是高校政策反思的原点。

高校政策并非道德范畴,但是政策的善性有利于人性的从善,并促使教师职业行为的善性。

(二)优化高校道德环境,扶持道德正气对职业道德的影响

一个社会中,如果好人总是吃亏,小人总是得利,那就没有公平可言,也就没有道德可言,好人就会越来越少,小人就会越来越多。[8]趋利避害,从众心理等人性内在的心理趋向,高校教师也并不例外。因此,优化高校职业道德环境,扶持道德正气,营造开放道德氛围有助于教师职业道德培育,“开放的道德教育习得的不是道德叛逆,而是道德认同”[9]。(1)管理体制创新。高校还未建立职业管理人制度,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管理是普遍现象。高校去行政化核心是将管理与专业技术的双重利益关系剥离,明确利益诉求立场,构建清晰的利益博弈空间结构,从管理源头上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从而推进高校道德生态健康发展。(2)职业价值认同。高校教师职业的显著特征是工作的复合性和成果的滞后性,一是不管是人才培育还是科技研究都是团队协作活动;二是人才培育及学术研究成果的认可要较长的时间检验。因此,高校教师职业排斥急功近利的市场心态,教师职业道德应有奉献性和崇高性。高傲的职业心态和卑微的就业策略都不利于获得职业道德成就,只有职业谋生行为转变为角色价值认同时,职业道德关系的博弈模式才能回到正途。(3)消弭不良示范效应。教师在正反道德事例的价值权衡中习得职业道德态度。因此,公开的和集体的不道德比潜规则性及个体的不道德更具“传染性”和道德破坏力。因为,更容易获得自我慰藉及其群体接纳,由此而破坏职业道德的免疫系统,而习得职业道德不良行为。因此,高校及学术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手段规范教师乃至学校的利益博弈过程,严惩职业道德不良行为,消弭不良示范效应。

道德环境不是人性的根本原因,但是,正如列宁所言,“人的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是利益”,当道德置身于为利来往,唯利是图的环境之中时,环境却能逐步锈蚀人的善性。

(三)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树立高尚道德境界对职业道德的影响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固然受诸多外界环境的影响,也有赖于教师自我教育提升道德境界。卢梭认为:“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10](P99)。脱离道德现实的教师职业道德是难于取得道德实效,而完全取决于人性中的欲望,无论如何人性这根曲木也塑造不出教师高尚的道德境界。

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境界,不仅需要优良的道德氛围,更有赖于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柏拉图说,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照看好自己的心灵。(1)确立道德认知价值。教师职业道德不是利害相权的投机,而是依赖教师的道德认知价值,是正确道德认知价值指引下的职业道德自觉。康德认为,只有出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11](P49)教师角色责任才是教师职业行为道德价值的源泉。这种责任是一种超越主体利益偏好的品质,就是康德赞叹和敬畏的——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2)激发道德情感。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使人趋于善性,而“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的“性伪合”也肯定了人性抑恶的可能,性善与性伪是人性道德的心理发生机制。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其职业道德是有更高所指。《礼记·大学》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经典与西方古典哲学在装业道德观上,都体现了悲天悯人的道德与真理情结。高校教师崇高的责任感有利激发出强烈的道德情感。(3)培养坚强的道德意志力。道德意志力是对道德价值的坚持,是没有成败与时限,而只在于坚持的信念。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虽居陋巷,不改其乐”。意志是一种道德价值持续的心理活动,个体道德价值形成受集体、社会的道德价值取向影响,而高尚的道德价值是在自我修养中磨炼而成。

道德风气与教师道德心理是互为表里,但只有道德价值指引下的道德关系博弈才能彰显根本的道德性。道德领域应以思想的我作为基础。[12]

四、结语

有学者从学科角度揭示了当前国内后发高校包容性发展的趋势,认为“分科大学向跨学科大学是大势所趋,只有在跨学科的大学里,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才能更加接近大学的理想”[13]。但是对高校功能、学科、人才培养等等多样化的包容发展还缺乏主观自觉,对高校包容性发展与教师职业道德关联性还缺乏应有的重视,还没有认识到不道德意味着对高校包容发展的解构及大学精神的消解,高校的包容性发展意味着对高校教师的职业不道德现象的不包容。在高校培育人才、学术研究,参与社会事务过程中,道德是高校所有功能行为推演的逻辑事实起点,是高校包容发展的诚信链条,衡量评价大学高水平指标中的基础指标。因此,后发高校更应重视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从社会、经济、心理的视角,塑造道德的环境和培育道德的内在心灵。

[1]王红茹.什么是包容性增长 [J].中国经济周刊,2010,(38):40.

[2]时事观察:“包容性增长”.一个全新的时代命题 [EBΠOL].人民网,2010-10-14.

[3]肖群忠.论大学教师的职业责任与道德 [J].高校理论战线,2002,(12):44-47.

[4][德]哈贝马斯.姜兴宏等译.重构历史唯物主义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1.

[5][美]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檀传宝.论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 [J].教育研究,2005,(1):48-51.

[7][瑞典]胡森等.国际教育百科全书 (第1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

[8]扈中平.雷锋精神的现代意蕴 [J].中国德育,2009,(9):19-24.

[9]叶志明.孔子道德教育的现代性刍论 [J].怀化学院学报,2010,(4):134-136.

[10][法]卢梭.李平沤译.爱弥儿 (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1][德]康德.唐越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2]乐小军.汉娜·阿伦特与伦理学问题 [J].哲学动态,2011,(6):62-68.

[13]王建华.跨学科性与大学转型 [J].教育发展研究,2011,(1):62-67.

On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of the Newly-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in Their Inclusive Development

YE Zhi-ming, ZHANGWang-qing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006)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s the basic criteria when measuring and evalu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t is also the creditability precondition of universitiesπfunctional activities.The inclusiv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is the trend after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and scale expansion of them.But the late-comer universitie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more developed ones in the stableness of their inner development ecology,the former are liable to the affect of teachersπprofessional ethics.T 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factors of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to push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construction from the macro policies and individual psychology aspects is good to the inclusiv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and will also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for the late-comer universities to achieve rapid development.

newly-established university; Universitiesπ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inclusive development

G641

A

1671-9743(2011)12-0085-04

2011-10-31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评价标准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09tjk124。

叶志明 (1974-),男,广东河源人,广东药学院助理研究员,从事道德教育及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

张旺清 (1964-),男,湖北浠水人,广东药学院教授,从事近代史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包容性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夜经济要有“包容性”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Diversity:Driver of Innovation and Growth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内涵及实施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高校教师兼职行为规范化的路径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