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姓瑶的族源与族称
2011-08-15姜又春
姜又春
(怀化学院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湖南怀化418008)
七姓瑶的族源与族称
姜又春
(怀化学院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湖南怀化418008)
七姓瑶是由生活在湖南怀化一带的蒲、刘、丁、沈、石、陈、梁七姓构成,关于其族源说法不一。文章从学术界公认的瑶族族源的历史脉络出发,结合怀化瑶族发展的文献资料,研究认为,七姓瑶源自于远古的三苗与荆蛮;“武陵蛮”或“五溪蛮”是其主体来源。自隋唐以至宋,怀化瑶族逐步完成由“蛮”到“徭”的文化整合,“辰州徭”、“靖州徭”和“沅州徭”即为怀化瑶族早期的民族共同体。七姓瑶作为瑶族的一个支系当在明清时期形成,其直接来源即为“溆徭”和“辰溪徭”。
七姓瑶; 族源; 族称
七姓瑶主要生活在怀化辰溪县罗子山一带,即为湖南境内瑶族的一个重要支系,因蒲、刘、丁、沈、石、陈、梁七姓而得名。据湖南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的调查,湖南瑶族有盘瑶、花脚瑶、平地瑶、过山瑶、八垌瑶和七姓瑶六个不同称呼,其中分布在辰溪县境内的有盘瑶、花脚瑶和七姓瑶,故七姓瑶属于盘瑶和花脚瑶两个支系的别称[1](P3)。早在明清时期,七姓瑶就因中央王朝的“教化”而发生了深刻的文化变迁,过上比较稳定的农耕生活并成为“熟户”,他们说的是当地汉语方言,属于汉藏语系,连服饰也早已完全“汉化”,然而,他们无论是自称还是他称,都称为“瑶族人”,有着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尊。关于其历史来源,当地世代传说着三种不同的历史记忆:一是被“赶苗”而来;二是因战争原因由蒲姓分裂而成;三是七个异姓结盟而成。这些历史记忆都从某一侧面传说了本民族的历史叙事,成为其族群认同的“根基”。本文试图从学术界公认的瑶族族源的历史脉络中,结合怀化一带的文献资料爬梳出七姓瑶的族源,构建出七姓瑶作为一个瑶族支系的历史图景。
一、三苗与荆蛮:怀化瑶族的远古族源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流动迁徙的民族。一般研究认为,其先民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与南方其他少数民族统称为“九黎”、“三苗”、“荆蛮”、“南蛮”、“长沙、武陵蛮”、“五溪蛮”、“荆、雍州蛮”、“零陵蛮”、“湘州蛮”等等。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先民与其他少数民族不断融合、分化、演变,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瑶族及其地理分布格局。自1928年7月,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颜复礼先生等人到广西凌云县调查并出版了《广西凌云瑶人调查报告》一书以后,大批专家学者便开展了对瑶族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直至20世纪50年代,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民族调查与民族识别中,学者们对瑶族族源及瑶族史的研究产生了大量成果,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意见:(1)瑶族源于“山越”,原始居住地在今江、浙一带,会稽山和南京十宝殿(店)又是其主源居住地;(2)瑶族源于“长沙、武陵蛮”,原始居住地在今湖南的湘、资、沅流域和洞庭湖流域沿岸地区。有人认为还应包括湖北、四川、贵州、江西、安徽、河南、陕西等省部分地区;(3)瑶族源于“五溪蛮”,原始居住地在湖南贵州之间;(4)瑶族来源是多元的,既有“长沙、武陵、五溪蛮”的成分,也有“山越”成分[2](P12)。
尽管学者们对瑶族族源问题莫衷一是,但对于一些基本问题还是达成了共识,其中以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撰写的《瑶族族源问题讨论意见》一文为代表。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从瑶族迁徙路线,亦可证明其始居地为武陵、长沙一带,而非出于江、浙,两广的瑶族是由湖南迁来的。”[3]
若以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的观点为依据,则湖南在历史上无疑曾是瑶族先民的重要居住地。同时,湖南又曾是“三苗”、“荆蛮”的核心居住地,因此,瑶族先民应该与源自远古时代的“三苗”、“荆蛮”一脉相承。
瑶与三苗的关系不鲜载于历史典籍。如理学大师朱熹在《三苗记》中述云:“在湖南见说,溪峒蛮略有四种:曰僚、曰仡、曰伶,而其最轻捷者曰猫……岂三苗之遗民乎。古字少而多通用,然则所谓三苗亦当作猫字耳。”(《朱子文集》卷七十)湖南民族史研究专家伍新福认为:“湖南的土著民族,追根溯源,大多同当年的三苗集团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苗、瑶民族。”[4](P25)
关于“荆蛮”,史籍又载为“蛮荆”、“荆”或“荆楚”,是商周之际在南方出现的部落集团。“荆蛮”的地理位置大致在今湖北西北部的荆山与湖南的衡山之间。《毛诗正义》载:“蛮荆,荆州之蛮也。”《尚书正义》释:荆州,“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这一范围正是“左洞庭,右彭蠡”的三苗故地,说明“三苗”和“荆蛮”有前后相承的关系,即同属于今湖南境内苗、瑶民族的先民。这一判断,以后的历史文献也可以佐证。如《左传》记载,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3年),楚平王曾对沅水流域进行了一次征伐,“为舟师伐濮”,并将沅水中游地区,包括今沅陵、泸溪、辰溪、溆浦、麻阳等县纳入了“楚”的版图,并在此基础上设置黔中郡。而沅陵、辰溪、溆浦等县直至明清时期仍然是瑶民的聚居地。可见,今辰溪、沅陵、溆浦的瑶族与南迁“荆蛮”之后裔具有某种渊源。
二、蛮或蛮夷:怀化瑶族的主体来源
秦汉以降,中央王朝将南方诸民族一般统称为“蛮”或“蛮夷”。由于秦汉以来的历代王朝对“蛮夷”推行“羁縻”政策,使得各“蛮夷”除一部分融合于汉民族,一部分迁往黔、桂等西南地区外,大多数“蛮夷”族群开始分化,并逐步向比较清晰的单一民族发展。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将“蛮”或“蛮夷”以地域名加以区分,如“武陵蛮”、“长沙蛮”、“零陵蛮”、“桂阳蛮”等等。
“武陵蛮”即“五溪蛮”,或合称为“武陵五溪蛮”,最早见于范晔的《后汉书》。《后汉书·宋均传》载:“武陵蛮反,围武威将军刘尚”;《后汉书·马援传》载:“刘尚击武陵五溪蛮”。所谓“武陵”,应指武陵郡,即楚黔中郡,治今沅陵。西汉初改置武陵郡,治义陵(今溆浦县地),东汉初年徙治临沅(今常德市地)。其地理范围主要包括今湖南省的常德、张家界、湘西自治州、怀化等市县。《后汉书·南蛮传》载:秦“伐楚,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汉兴改为武陵郡。”又《后汉书·郡国志》注引《先贤传》云:武陵郡治“本名义陵,在辰阳县界,与夷相接,为所攻破,光武时移出东,遂得见全。”可见,秦汉时期,辰溪、溆浦一带的“蛮”或“蛮夷”即为“武陵蛮”或“武陵五溪蛮”。
所谓“五溪蛮”,得名于武陵郡内的五条溪。郦道元《水经注》载:“武陵有五溪”,“夹溪悉蛮左所居,故谓此蛮‘五溪蛮’地也”。对于“五溪”,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是《水经注》以雄溪、溪、无溪、酉溪、辰溪,即沅水的五条支流为“五溪”;二是《文献通考》则称酉、辰、巫、武、沅为“五溪”。这些地区至今仍然为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
“武陵五溪蛮”又史称为“盘瓠蛮”,即为盘瓠之后,故为今苗瑶语系的共同先祖。据《元和志》载:“辰,蛮夷所居地也,其人皆盘瓠子孙”。朱辅《溪蛮丛笑》亦云:“五溪蛮,皆盘瓠种也。聚落区分,名亦随异,源其故壤,环四封而居者,今有五:曰苗,曰徭,曰僚,曰僮,曰仡佬。”今五溪一带的文化遗迹亦可证明“五溪蛮”为“盘瓠种”,乃今五溪地区瑶族之先民。如泸溪境内至今有“辛女岩”、“辛女溪”等与盘瓠传说有关的遗迹。麻阳境内至今保存许多“盘瓠庙”,里面供有“盘瓠大王”牌位。辰溪等地瑶族至今每年仍定期过“盘王节”等皆可证明今辰溪等地的瑶族先民应该包括在“武陵五溪蛮”或“盘瓠蛮”之中。
瑶族乃盘瓠之后,主要源自东汉应劭《文献通考》、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以及干宝的《搜神记》中所描述的“盘瓠”神话,并为瑶族后世历朝的《过山榜》所传颂。《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武陵蛮”被称为“盘瓠之后”和“盘瓠种落”。《水经注》载:“今武陵郡夷即盘瓠之种落也。”(《水经注》卷三十七)《南史》载:“荆、雍州蛮,盘瓠之后也,种落分布在诸郡县”,“居武陵者……,谓之五溪蛮”。(《南史》卷上十九)又《文献通考》载:“盘瓠种,长沙、五溪蛮皆是也。”(《文献通考》卷三二八)日本学者竹村卓二对盘瓠神话的文化意义做出了特别的诠释,他认为盘瓠神话与“其他民族起源故事相比,可以说有决定性的特殊意义。因为别的神话、故事和其肩负者民族一起,几乎全都很快从我们的视野消失了自己的身影。与此不同,盘瓠神话此后在某种特定的民族之中,不断地在暗中发展,一方面受到润色而使之丰富,一方面在现存的特定民族之间,保存生命力。”并认为瑶族的始祖神话体现了一种象征结构,即转述了“这一民族集团的地位和权利及其与汉族统治者的关系。”[5](P209)
汉以后,“蛮夷”族群进一步分化,其重要表现就是逐渐有了“蛮徭”和“莫徭”的称呼。史籍中第一次出现“徭”是在西晋,但仍然与“武陵蛮”合称。陈寿在《三国志·吴志》中说:“黄龙三年(231年)三月,遣太常潘浚率众五万,讨武陵蛮徭”。后关于“徭”的记载不绝史册,并称为“莫徭”。《梁书·张瓒传》载:“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居,历政宾服。”《隋书·地理志》载:“长沙郡又多杂以夷蜒,名曰莫徭,自云先祖有功,尝免徭役,故以为名。”杜甫在《岁宴行》中描述:岁云幕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云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丧弓。据唐宪宗元和十八年(813年)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五》卷二九载:“(晋)怀帝分荆州湘中诸郡置湘州,南以五岭为界,北以洞庭为界,汉、晋以来,亦为重镇。今按其俗杂,有夷人名徭,自言先祖有功,免徭役也。”《宋史·蛮夷列传》中也说到:“蛮徭者,居山谷间……,不事赋役,谓之徭人。”可见,莫徭、瑶人都与“常免徭役”、“不事赋役”?相关,即与当时帝国政府对瑶族先民的徭役征免有密切的关系。
然而,从怀化各县瑶族先民的史料来看,他们并非是“常免徭役”的。相反,常常为了满足朝廷的战争所需,怀化的瑶族先民必须服兵役,主要为历代帝国政府提供了大量的骁勇善战的弓弩手。如《宋史·蛮夷列传》载:“(嘉定)五年(1212年),臣僚上言:辰、沅、靖等州旧尝募民为弓弩手,给地以耕,俾为世业。边陲获保障之安,州县无转输之费。”嘉定七年(1214年),臣僚复上言:“辰、沅、靖三州之地,多接溪峒,其居内地者谓之省民,熟户、山徭、峒丁乃居外为捍蔽……故皆乐为之用,边陲有警,众庶云集,争负弓弩矢前驱,出万死不顾。”而《元史·秃忽鲁传》载:“至元二十九(1292年),辰州蛮叛,副枢刘国杰佥院唆木兰往讨之,移文索辰、醴、沅民间弓弩士三千。哈刺哈孙……弗许。秃忽鲁曰:……汉军不习弩,因蛮攻蛮,故所制。”民间弩士三千,显然为辰、醴、沅各少数民族,当然也包括瑶族。由上可知,大约至宋元时,辰州之大批瑶民因为战功有了“俾为世业”的耕地,过上比较稳定的农耕生活并成为“熟户”(按:所谓熟户,是指与汉族比邻而居,已受到中央王朝的控制与教化,并且已隶户籍的瑶民),他们常常为朝廷军队服兵役、徭役,相当于现在之“特种兵团”(弓弩兵)。
由前可知,今怀化一带的瑶族,其族源大致源于上古时期的“九黎”、“三苗”及先秦时期的“荆蛮”、“荆楚”。经过长期的历史分化与文化融合,以秦汉时期的“武陵五溪蛮”为其直接的先祖,并以“盘瓠种”、“盘瓠蛮”为主体。大致在西晋以后,出现了以“莫徭”、“蛮徭”命名的族群,即为今瑶族族群之雏形。
三、由“蛮”而“徭”:怀化瑶族族称的早期形成
隋唐以降,今瑶族先民虽然被称为“莫徭”或直接称为“徭”,但并没有与“蛮”、“诸蛮”清晰区分,常常含混模糊地包含在“蛮”、“诸蛮”之中。如文献中记载的梅山蛮、江华蛮、辰州蛮、叙州蛮、武陵蛮等等与宋朝以后直至今天瑶族在湖南的分布大致吻合。怀化属古辰州和武陵地区,很显然,今怀化的瑶族应该属于隋唐以来的辰州蛮、叙州蛮、武陵蛮。
唐代,辰溪属辰州(治今沅陵),为黔中观察使所辖,有大量瑶族先民居住。据《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卷三十载:“谨按:辰州蛮戎所居也,其人皆盘瓠子孙。或曰巴子兄弟,立为五溪之长,今酉溪在州西,次南武溪,次东南熊溪,次东南朗溪。其熊、朗二溪与郦道元《水经注》虽不同,推其次第相当,则五溪尽在今辰州界也。”可见,五溪之地的辰州蛮主要为苗瑶系统的“盘瓠子孙”。
同时,从辰州析出的叙州也为瑶族所居。叙州,分辰州龙标而置,曾名巫州,治龙标(今湖南黔阳西南)。当时此地的少数民族被称为“巫山僚”(《新唐书·南蛮传》卷二二二下)或“叙州蛮”(《新唐书·严挺之传》卷一二九)。前说辰州为“盘瓠子孙”所居,故从辰州分出的叙州,其蛮、僚民族当包含在“盘瓠蛮”之内。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战争频仍,朝廷忙于割据,无暇顾及周边少数民族。在这种混乱的政治格局中,今怀化的瑶族先民得到了迅速发展。正如著名瑶族史学家吴永章先生所言:“宋瑶族势力的空前强大,是在五代十国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6](P108)大致在宋朝以后,怀化境内的瑶族基本完成了由“蛮”或“诸蛮”向“徭”的族称的文化整合,被明确称为“辰州徭”、“靖州徭”和“沅州徭”(按:辰州,即今沅陵;沅州,即今芷江;靖州,即今靖县)。《宋会要辑稿》藩夷五之七十载:“辰、沅、靖州蛮”中有“山瑶”。据清严如煜《苗防备览·风俗下》记载:“芷江西溪,土民称之曰徭,实为峒苗。”可见,芷江之“瑶”,实为今侗族。因此,今辰溪之瑶族当主要为“辰州徭”、“溆浦徭”之后。宋代,辰溪瑶族中的“熟瑶”(按:已经编户入籍、接受教化的瑶民)已经发展了较为发达的农业,只用农耕、种植水稻。然而,居住在山区的瑶民仍然以刀耕火种农业为主,基本是“焚山而耕,听种粟豆而已。”([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宋张氵昊《云谷杂记》卷四也记载了这种刀耕火种农业的情景:“沅、湘间多山,农家惟植粟,且多在冈阜。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布种于其间。如是,则所收必倍。盖史所谓刀耕火种也。”
有宋一代,中央政府迫于北方民族的军事挤压而对南方少数民族实施“开边”政策,从而激化了瑶族与中央政府的对抗。辰州之地因其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成为瑶族抗衡中央王朝的重要历史空间。据宋田渭《辰州风土记》云:“大抵辰当沅、靖诸蛮咽喉出没之地,内可以控诸蛮,而外为武陵障蔽。诸蛮不由此,则商贩不通;武陵不得此,则诸蛮不通。虽欲高枕而卧,不可得也。”辰州瑶族凭借“咽喉”之地与大宋军队周旋,屡屡打击朝廷。因而,被朝廷称为“徭乱”、“徭寇”。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一,大中详符六年(1013年)十月丁亥条载:“辰州卢溪县土丁都头魏进武率山徭侵扰城寨。”《宋史·徽宗本纪一》卷一九载:崇宁元年(1102年)十二月,“辰、沅州徭人寇。”《宋史·光宗本纪》卷三六载:绍熙五年(1194年)五月,“辰州徭贼寇边。”《宋史·谢麟传》卷三百三十载:“徭贼犯辰溪。”《宋史·奸臣·蔡京传》卷四七二载:徽宗时,“辰溪(治今地)徭叛,杀溆浦(治今县)令。”这是以辰溪地名命名瑶族的最早记载。
为了镇压瑶族“叛乱”,中央王朝一方面加强军事打击,一方面对瑶族加以分化或者施以“圣恩”。如《宋史·蛮夷列传一》卷四九三载:宋太祖下荆湖,“擢辰州徭人秦再雄为辰州刺史,使之自治”。《宋史·孝宗本记》卷三四载:乾道元年(1170年)九月,“沅州徭人仇杀,守臣孙叔杰出兵击之,失利,徭人进迫州城,安抚司谕解之。”而同治《沅陵县志·兵志》卷十七载:“徭人格杀省户一人,知沅州孙叔杰,辄出兵,破其十三栅,于是徭人相结为乱。帝用宰臣虞允文议,命叶行代叔杰开示恩信,谕以祸福,边境悉平。”与此同时,在挨近瑶族聚居区的边缘建立军事要塞,作为弹压“徭乱”的基地,譬如,今溆浦龙潭镇便是为了防备辰溪瑶族而设置的。据《宋史·神宗本纪》记载:元丰元年(1078年),“辰州徭”“叛”,“诏沅州兵讨之”。翌年,“诏沅州叙浦县置龙潭堡”。
总之,自隋唐以来直至宋,瑶族先民由“辰州蛮”、“叙州蛮”、“武陵蛮”的称呼逐步转化为“辰州徭”、“靖州徭”和“沅州徭”,今怀化瑶族作为一个单一民族的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分化整合而最终形成。他们曾一度非常强大,在反抗朝廷“开边”政策的过程中与中央王朝的军队长期抗衡于辰州一带。正是在这个时期,辰州瑶族在与朝廷的对抗中也出现了一些豪强大族,如潘、宋、秦等姓,这些大姓有些作为反抗朝廷的领袖出现;有些则作为朝廷治理瑶区的地方官员出现,实现朝廷“以夷制夷”的政治目的。同时,以今辰溪县地命名的瑶族也开始出现,“辰溪徭”曾强大到可以攻破溆浦县城,宰杀溆浦县令。
四、由“溆徭”、“辰溪徭”而“七姓徭”:七姓瑶的形成
继宋朝“开边”以后,历元王朝进一步的开发,迫于朝廷的军事进剿和赋税压力,瑶族先民继续不断地往两广与云贵迁徙。到了明朝,湖南瑶族活动区域不断缩小,主要活跃在今郴州、衡阳、零陵以及桂阳一带。而唐宋以来曾经活动在今怀化一带具有强大力量的瑶族其活动区域也大大缩小,只要少量瑶人集中在辰州府下辖的溆浦、黔阳、辰溪以及沅陵四县。明代对瑶族采取“编户具籍”的强制同化政策,以加强对瑶族的教化。其中编里甲就是重要的行政管理政策。据明制,“洪武十四年(1381年)诏天下编赋役黄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明史·食货志一》卷七七)强制同化政策的推行加速了杂居瑶族的文化变迁。据明人所撰《郡邑志》对沅陵瑶族风俗记载:“居城市者,衣服言语皆华人,山谷间颇杂瑶俗。”可见,有明一代,辰溪瑶族已经被大大汉化,真正保持瑶族传统习俗的只有少量居住在崇山峻岭之中的族人。应该说,明清时期怀化瑶族也曾有过较大的力量,如黔阳(治今黔阳西南),该县瑶峒“罗翁山,去县百八十里。其山八,而七面向楚一面向黔,各有峒寨,以时盛衰。”([光绪]《湖南省志·苗防五·诸瑶附》卷八五)又据道光《宝庆府志·大政纪五》卷五载:康熙五年(1666年)五月“黔阳罗翁山徭掠武冈。”但总体来说,有明以来,怀化瑶族大多迁往两广与云贵,而活动在辰溪的“辰溪徭”也只保留在“东山一隅”(按:东山即今辰溪县罗子山一带)。据道光《辰溪县志·武功》卷十九载:“邑自唐武德初析置溆浦、麻阳二县,境内惟东山一隅尚有徭民,此外并无蛮苗杂处。”此地即为今“七姓瑶”聚居区。
关于“七姓瑶”的记载,史书几寥。光绪《湖南省志·苗防五·诸瑶附》卷八五记载:辰溪县有“瑶峒”。清《辰溪县志》载,辰溪县“有东山七姓徭”,“今为熟户”。然依据辰溪县罗子山一带的米姓家族的《米氏族谱》记载,七姓瑶最早应该出现在元朝。据《米氏族谱》中的《四神庙考》记载:米氏先祖维雅公四兄弟是宋宣和二年(1120年)为镇压“徭寇”而来的军人。维雅公后来生有三子,罗子山一带的米姓家族就是维雅公的次子米柏公。米柏公长大后娶当地元朝土官郑万户之女为妻。郑万户死后,米氏先祖米柏公袭其爵,成为当地土官,并替代郑万户统治管理七姓瑶。“东山七姓瑶蛮子,原是万户养廉民。一姓叫做丁铁角,大路界上坐他身;二姓叫做蒲不冷,百堰溪里落根深;三姓叫做刘不热,后分上下两户人,杨(羊)漆(丘)田坐名上户,黄茅坳是下户;四姓叫做沈阿奴,板栗坪上坐他身;五姓姓名石阿长,也分上下两户人,铁锤溪坐是上户,牌(排)子坡上下户人;六姓陈瑶五岔水,七姓梁瑶竹(总)山村。七姓铁(银)粮万户取,朝廷总不纳差丁,后来万户断了子,柏公奉旨袭他身,因此七姓瑶蛮子,世代服侍柏公孙。”[7](P15)可见,所谓“七姓瑶”乃丁、刘、蒲、沈、石、陈、梁。从族谱记载的族群关系看来,早在元朝,七姓瑶就已经为“编户具籍”的“熟瑶”了。
虽然族谱记载不足以证明“七姓瑶”形成于元代,但从史料中出现的瑶族姓氏来说,七姓瑶至少在明代16世纪左右就已经存在。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湖广溆浦县龙潭上中峒“徭”沈亚当等“啸聚麻塘山为乱”。(《明世宗实录》卷四八四)同治《溆浦县志·兵防》卷十一也有相同的记载:“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溆徭沈亚当叛,杀龙潭巡检刘纲及生员唐元宗。事闻,总督石勇檄总兵石邦宪擒亚当,平之。又,明《辰州平苗考》载:天启元年(1621年)城步徭入寇,邵徭奉云山、溆徭卜前溪等乘间,命将军林某讨之。《明史·土司传》载:溆浦徭“刘南山”、邵阳徭“奉明还”等,劫“大竹、小溪二峒”。这些记载表明,至少在明朝中叶,今辰溪邻县溆浦存在沈、卜(蒲)、刘等瑶民家族。据同治《溆浦县志》卷五记载:“卜、奉、回、杨、蒲、刘、沈七姓,旧系溆徭”,其余邦、丁、严、兰、贺等姓,“或自辰徙溆,或以汉变徭”。我们必须考虑到此时的瑶族还是一个迁徙不居的民族,辰溪、溆浦又为邻居,完全可能发生两县瑶民往返迁徙,故有“自辰徙溆”必然也有“自溆徙辰”。至少可以说,由明朝中叶至清中叶,已经有了明确记载的七姓瑶,并且今辰溪“丁、刘、蒲、沈、石、陈、梁”七姓瑶中的“蒲、刘、沈、丁”四姓已有明确记载。其他三姓虽没有明确记载,但是考虑到“以汉变徭”或“以徭变汉”,或者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涵化,“石、陈、梁”三姓很可能为瑶族分化而成或者是在与其他民族的文化接触过程中涵化而成。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湖南瑶族社会历史调查(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R].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
[2]瑶族简史编写组.瑶族简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3.
[3]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瑶族族源问题讨论意见[R].1962.
[4]伍新福.湖南少数民族关系史(上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5]竹村卓二著.金少萍等译.瑶族的历史和文化——华南、东南亚山地民族的社会人类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6]吴永章.瑶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
[7]肖守资.辰溪七姓瑶[Z].辰溪县新建印刷厂印刷,2002.
On the Clan Origin and Clan Name of QiXing-Yao
JIANGYou-chun
(Research Center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Huaihua College,Huaihua,Hunan 418008)
QiXing-Yao is composed of the surnames of Pu,Liu,Ding,Shen,Shi,Chen and Liang.But the opinions about its origin are varied.Through Yao's history vein is generally acknowledged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and combining with literature about Huaihua Yao's development,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QiXing-Yao comes from San-Miao and Jing-Man remote antiquity,and WuXi-Man or WuLing-Man was its main origin.From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o Song dynasty,HuaiHua Yao had progressively completed its culture integration.ChenZhou-Yao,JingZhou-Yao ane YuanZhou-Yao are all the early nationality groups of HuaiHua Yao.QiXing-Yao was formed at the time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s a single clan branch,and its direct origin is Xu-Yao and ChenXi-Yao.
QiXing-Yao; clan Origin; clan Name
C95
A
1671-9743(2011)12-0001-04
2011-10-31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湖南七姓瑶民俗生活变迁与社会整合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YBB304;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人类学社会整合视角下七姓瑶地区构建和谐社区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04007A。
姜又春(1971-),男,湖南邵阳人,怀化学院教务处副教授,博士,从事族群与区域文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