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PBL教学方法在经济学各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
2011-08-15范晓男戴明华孙晓程
范晓男,戴明华,孙晓程
(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34)
“计量经济学”作为教育部确定的高等学校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各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必修课程,是经济学、数理统计学与数学的交叉学科,主要包括模型构建、参数估计、模型检验及模型应用等方面。近年来,计量经济学课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缺乏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等。因此,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运用了PBL教学方法,实施了优化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具体措施,为经济学各专业的专业课教学提供了改革的方向。
一、PBL教学方法的内涵
20世纪60年代,PBL教学方法兴起于西方医学教学领域,近年来已成为经济学各专业课重视并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PBL教学方法以探究性教学为主,强调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应重视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以问题为基础,为学生设计一些基于现实经济世界的真实问题和实际任务,将学生放置到复杂的、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启发学生、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经济学科知识,一起分工协作、分析讨论并最终解决这些真实的问题,从而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理论,并掌握具体的分析方法,逐渐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在PBL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的“填鸭人”,而成为了引导者、指导者,引导学生们参与到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另一方面,学生们也转换了角色,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对具体实际问题进行的自主探究与分析中,学生们能够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而且在解决问题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能力。可以说,PBL教学方法让学生们通过团队合作、小组讨论等方式,结合所学理论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分析实际经济现象,为学生们提供了自我学习、自我实现的平台。
二、计量经济学课程引入PBL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目前,在经济学各专业课的教学中,例如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仍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向学生们传授知识的过程就是通过“注入式”教学方法教学生们理解教材内容的过程,教师多教少问甚至不问,即使教师提出问题,也是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材来设计的,而不是启发式地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现实问题产生的情境;与此同时,学生则是多“被动接受”少“主动思考”甚至不“思考”,他们按照教师的逻辑被动地回答问题、搜寻答案,即使学生们因为没有理解教材内容而向教师请教问题,教师解答疑难,也并未考虑给学生提供一个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和平台。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们越来越不愿意、也不敢提出问题,最终导致学生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严重缺失。
计量经济学作为本科经济学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基础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们通过构建经济计量模型,对数据资料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经济学理论或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1]。如果计量经济学仍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则“培养应用型、创造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就会成为一句空话。PBL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以理论知识体系为依托,结合了实践教学、探究性教学,能够满足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要求。一方面,PBL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了解学校的理论环境和社会的应用环境,有利于学生们提高应用技能和创造力;另一方面,PBL教学方法充分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角色仅限于组织、指导及提供必要支持,这有利于学生们发挥学习的能动性、积极性。所以,PBL教学方法符合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使学生们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培养出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愿。
三、PBL教学方法在计量经济学课程中的组织与实施
我校计量经济学课程为经济学各专业的必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为5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教师尝试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方法,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如下图)。
(一)确定教学目标
基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应用型、创造型人才”,计量经济学课程引入PBL教学方法,通过为学生们设计具体的实际经济问题,使学生们置身于实际经济环境中,借助教师的指导,通过小组讨论、计算分析来探究实际经济问题,找到经济环境中的相关因素,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验证经济学理论,强化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2]。
(二)设计及实施教学环节
遵循PBL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计量经济学课程将逐步展开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环节。
1.设立问题情境
计量经济学课程是一门很高深的经济理论,其知识过于抽象且逻辑性强,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理解、产生疑问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让学生们接受并理解计量经济理论及分析方法,并习惯运用这些方法分析经济现象及问题,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首先应为他们提供一个与其生活、学习联系的情境,这种不陌生的背景,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从而达到鼓励学生主动发问、主动探究的目的。比如在讲授“相关与回归分析”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在课堂内容导入环节时可以为学生们介绍目前的经济环境,引出学生们关注的问题,如房地产日益高涨的价格,引导学生们分析房地产价格的变化,探讨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预测房地产价格的走向,让学生们亲身体会经济社会的变化,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从而产生主动思考问题的动力。
2.提出问题
在具体的经济情境下,学生们对于感兴趣的话题,变得较为活跃,愿意参与讨论,积极发表看法并提出各种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们提问题,因为提问题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也是学生研究问题甚至进行创新的动力,而提问题也恰恰是PBL教学方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3]。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成为教师教学过程组织的方向,教师从学生们的需要出发,引导学生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使他们不再被动地学习,而是围绕着问题主动地搜寻、探索、分析、讨论,以期最终解决这些问题。仍然回到“相关与回归分析”知识点,学生们在教师引入的经济情境中,会主动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房价会涨?”“房价还会涨到什么程度?”“怎么预测未来的房价呢?”这样,学生们就会脱离开教材,结合经济实际,产生解决问题的浓厚的兴趣,形成了自主学习的动力。
3.讨论解决问题
学生们提出问题以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最终解决问题,这是课堂学习的核心,也是PBL教学方法的关键所在。在计量经济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引导学生们基于经济学基本理论进行课堂讨论,并指导学生们运用计量的方法去验证自己的想法。这个过程对于提高学生们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当然,由于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能会存在某些方面的欠缺,会在自主讨论分析问题时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是未接触过的理论,这时,教师在PBL教学方法实施的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们的学习进度,一旦发现有某些需要阐述的新的知识或方法,可以及时补充或更新,从而让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隐含的理论知识。例如还是在“相关与回归分析”知识点的教学中,学生们提出了“为什么房价会涨”、“房价还会涨到什么程度”、“怎么预测未来的房价呢”等问题,教师就可以首先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学生们畅所欲言,教师加以点评,指出学生们分析中的合理之处及不足之处,随后引导学生们查阅教材或学习资料,让他们主动学习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定义及具体计算分析的方法,根据搜集的相关经济数据,进行相应的计算练习,找出房价变化的趋势,甚至可以让学生们凭借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大胆地进行相应的预测分析。
4.总结与提高
问题解决之后,教师要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讲评,并对涉及的知识及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梳理逻辑,形成知识体系,搭建理论框架[4]。这是PBL教学方法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环节,这个环节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提高认识、加深理解的过程。如在“相关与回归分析”知识点的教学中,学生们掌握了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基本含义,也已经完成了对房地产业价格的相关计算分析,教师就应该用“相关与回归分析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相关与回归分析方法的区别是什么?”“实际应用中如何充分运用这两种分析方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让学生们在比较分析中,更深刻地理解这两种分析方法的用法及计算。
(三)评价教学效果
PBL教学方法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改变了过去被动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实际经济问题的情境下,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互动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宽了对经济世界的认识。因此,PBL教学方法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具有教育意义,也更能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充实度和满意度。
四、结论
采用PBL教学方法,授课教师根据学生所属的不同的经济学各专业(如金融、国际贸易等),为其设置具体的经济情境,完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提高学生们对实际经济问题和现象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因此,PBL教学方法适合计量经济学课及其他经济学各专业的专业课的教学。但是,授课教师在具体实施PBL教学方法、安排教学环节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必须关注问题的设计。符合具体经济情境的问题才能够激发学生们讨论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重视问题的质量,设计出诱导启发式的问题,比如常遇见的问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问题、跨领域的广泛性问题、具有实在任务的问题等。而且,这些问题应该包含学生能了解的问题,尤其是那些能引发小组互动讨论的问题。
第二,教师不能过度介入。PBL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要培养学生们的自主独立性,使学生们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因此,教师不宜过度介入,教师的职能主要在于把握方向,如设立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们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们参与互动讨论、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有效准确的评价等。但是,如果学生在讨论或解决问题的时候出现僵局,教师则应及时干预,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三,教师要注意把握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平衡。理论学习是基础,实践教学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教师在采用PBL教学方法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的衔接过渡,真正让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1]洪永淼.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J].经济研究,2007,(5).
[2]范钦珊.以内容方法技术为重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4,(1).
[3]刘柳.浅谈 PBL 中问题的设置[J].高教论坛,2006,(4):39-41.
[4]刘芳,桂林.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