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之比较研究

2011-08-15张昌廷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凯恩斯资本主义马克思

张昌廷

(河北经贸大学 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与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都对经济危机进行了分析,但二者的根本分歧也是明显的。

一、解释出的经济危机成因不同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无限扩大的生产与劳动民众的低消费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1](P548)这就指出了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2](P714)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导致生产无限扩大,同时造成劳动民众的购买力相对减少。首先,工人所得与其创造的价值的差额的存在,使得工人的消费不足。工人创造了包括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在内的新价值,但得到的仅仅是劳动力价值这一部分,所以,工人不能得到自己生产出来的全部新价值,相对于社会产出而言,工人的收入是不足的,从而造成工人的消费不足。其次,机器的使用引起工资减少。资本主义特别与机器生产方式相联系,机器生产方式“不仅可以减少为取得一定成果所雇佣的成年工人的人数,而且用一种人代替另一种人:熟练程度低的代替熟练程度高的,儿童代替成年人,女工代替男工。所有这些变化都引起工资率的经常波动”。[2](P498)显然,这种波动不是使得工资提高,而是使得工资降低。再次,资本积累造成的相对过剩人口使得工资水平难以提高。作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有着追求剩余价值的无穷动力。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就不断进行资本积累以扩大生产规模。随着剩余价值不断资本化,资本家无限扩大着资本积累,而不断扩大的资本积累又导致单个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进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相对过剩人口。过剩人口是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言的劳动力供给的过剩,“相对过剩人口的不断产生把劳动的供求规律,从而把工资限制在与资本增殖需要相适应的轨道以内”。[2](P846)“劳动的供求规律就保持在正常的轨道上,工资的变动就限制在资本主义剥削所容许的范围内”。[2](P881)这是资本主义特殊生产关系下的经济规律对工资的特殊调节。最后,劳动力价值的下降拉大了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尽管劳动力商品“都是按其十足的价值买卖的”,但资本家对相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又“侵占了必要劳动时间的范围”,[2](P365)从而降低了劳动力价值。“在劳动生产力提高时,劳动力的价格能够不断下降,而工人的生活资料量同时不断增加。但是相对地说,即同剩余价值比较起来,劳动力的价值还是不断下降,从而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状况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2](P597-598)这就是说,工人所得在社会总产值中所占有的份额在减少,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现象,造成社会民众的消费不足。

所以,从全社会来看,工人从社会产值中得到不多的工资,导致消费乏力,而资本家又不断进行扩大的生产,从而形成供大于求的宏观经济状况,社会产品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出现相对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蓄势而发了。马克思揭示出的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与消费的对抗性矛盾——“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生产力越发展,它就越和消费关系的狭隘基础发生冲突”。[1](P273)特别是在马克思揭示出生产价格规律之后,就可以更明显地看出,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就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对抗,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这种对抗的爆发和表现。

凯恩斯对经济危机原因的分析显然不同于马克思的观点,他认为经济危机源于有效需求不足。

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体现在其最后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通论》的中心问题和主要部分就是从理论上论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与解决方法。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又决定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灵活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规律。通常情况下,三个基本心理规律的综合作用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因为心理上的消费倾向使得消费的增长赶不上收入的增长,或者说消费增长慢于收入增长,人们没有将全部收入用于消费,因而引起消费需求不足;资本边际效率使得资本家认为增加一笔投资既增加了成本,又降低了产品在将来的收益,这种预期使得资本家现在或者不愿意增加太多投资或者会减少投资,从而引起投资需求不足;流动偏好就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愿望,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获得利息收入,较高水平的利率才可使人们将货币贷放出去以得到利息,流动偏好在货币供给一定的条件下使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从而妨碍了投资的增加。因而,三个心理规律使得社会消费与投资也就是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造成非自愿失业,并最终产生经济危机。

二、理论基础不同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以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表明,资本主义社会中受雇佣的工人的活劳动在转移生产资料旧价值的同时,创造出包括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在内的新价值,但工人仅得到作为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的工资,资本家获取了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断追求剩余价值,导致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和工人的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从而产生了经济危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础,正是有了劳动价值论这个坚实的基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才是牢固的。①

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的基础是要素分配论。凯恩斯认为“企业家为了取得劳务而向其他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款项……从生产要素的观点来看,要素成本是他们的收入。……由于社会上其他人的收入等于要素成本,所以企业家的收入就是销售收入减去要素成本后的余额。”[3](P60)这里的意思是说,企业要生产,就需要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企业获得了这些要素,就必须向要素所有者支付使用要素的报酬;这些报酬,从企业来看是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要素提供者来看就是要素提供者的收入。提供劳动、资本、土地的要素所有者,分别会从企业那里得到企业支付的工资、利息和地租这些收入。对于企业家来说,他参与了企业的活动,应该得到报酬;企业家的报酬是从企业的总销售收入中减去向别人支付的工资、利息和地租之后的剩余,这个剩余就是企业的“利润”。这个“利润”既不是现实资本主义世界存在的会计利润,也不是理论经济学所分析的经济利润,而是所谓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属于企业的成本。于是,收入就完成了在提供劳动、资本、土地的要素所有者和企业家之间的分配。随后,凯恩斯马上指出“有效需求不过是企业家从他决定提供的就业量那里所期望得到的包括他将支付给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在内的收入。”[3](P62)这样,就把有效需求规定成各种要素所获得的收入,实实在在地把自己的经济理论建立在要素分配论基础之上了。当然,这里所说的有效需求,尽管是指与要素报酬数量相等的有效需求,还不是对有效需求的本质规定,但更明确地指出了有效需求与要素收入的密切关系。

除斯密、李嘉图等少数古典经济学家外,西方经济学向来不谈真正的价值的来源,即使有时候使用“价值”这个名词,用的也是“收入”之义,谈的也是要素收入的分配问题,凯恩斯在这里讲的就是要素收入分配的问题。

对收入、成本、利润等相关变量作出规定并明确了要素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关系之后,凯恩斯就展开了对资本主义总供求关系的分析。经过一番推导,得出了“储蓄=投资”[3](P70)的结论。以后,凯恩斯就围绕着储蓄与投资也就是社会总供求不相等的原因、达到相等的方法等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就构成了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的主体。

从凯恩斯与现代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关系来看,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建立在要素分配论基础上。现代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的创立者是理查德·约翰·斯通,斯通比凯恩斯小30岁,于1940年在凯恩斯的提议和指导下研究了英国的国民收入与支出,这就是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开始。其间,凯恩斯也有相关成果《如何为战争付账》发表,[4](P466-477)凯恩斯与斯通又合作发表过关于国民收入核算内容的文章。[5](P186)以后,斯通一直致力于国民收入核算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成为现代西方国家国民收入核算的重要依据,而这一核算体系所讲的国民收入就是各个要素所有者获得的收入之和,其理论基础明显就是要素分配论。②因而,从这个角度看,也能看出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的理论基础就是要素分配论。

这里的要素分配论就是萨伊的要素分配论,而萨伊的要素分配论又来源于“斯密教条”——“构成一国劳动全部年产的所有商品的价格,合起来看,也必然分成……作为劳动的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土地的地租,……工资、利润和地租是所有收入和所有交换价值的最初来源”。[6](P66)因此,可以这样说,经济自由主义也属要素分配论者,尽管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是以经济自由主义的反对者面目出现的,但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是在对要素收入分配论的继承中反对经济自由主义的。马克思继承了斯密价值论中的合理成分,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科学的经济危机理论;萨伊的要素收入分配论继承的是斯密价值论中的不合理成分,凯恩斯则使其成为自己的经济危机理论的基础。由此可见,两个经济危机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多么的对立。

三、对经济危机实质的认识不同

两个危机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且是生产相对过剩。

马克思认为,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对生产的要求来看,社会生产状况是生产不足而非生产过剩。马克思说“生产过剩这个词本身会引起误解。只要社会上相当大一部分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或者哪怕只是他们最直接的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自然绝对谈不上产品的生产过剩(在产品量超过对产品的需要这个意义上讲)。相反,应当说,在这个意义上,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经常是生产不足。”[7](P602)“如果仅仅在一个国家的全体成员的即使最迫切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发生生产过剩,那末,在迄今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上,不仅一次也不会出现普遍的生产过剩,甚至也不会出现局部的生产过剩。”[7](P578)“生活资料和现有的人口相比不是生产得太多了,正好相反,要使大量人口能够体面地、像人一样地生活,生活资料还是生产得太少了。……对于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那部分人的就业来说,生产资料生产得不是太多了。”[1](P287)

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特点不是生产不足而是生产过剩,因为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而不断扩大生产,但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有限的,生产过剩就相对地发生了。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社会产品绝对地多于社会的实际需要,因而马克思说“生产过剩同绝对需要究竟有什么关系呢?生产过剩只同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有关。这里涉及的不是绝对的生产过剩,不是同绝对需要或者占有商品的愿望有关系的生产过剩本身。”[7](P578)所以,资本主义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生产的社会产品不能满足广大劳动群众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商品的相对过剩,“生产过剩只是相对的”。[1](P286)这就指出了经济危机时期的生产过剩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基本含义,即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在内的社会产品特别是生活资料相对于社会民众的有支付能力的实际需要而言是过剩了,即生产相对过剩。当某一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不能容纳生产相对过剩时,便会爆发经济危机。

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非自愿失业,即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名称中,“就业”被前置,可以看出凯恩斯对就业的重视;从创立“非自愿失业”这一在古典经济学提出的摩擦失业、自愿失业之外的名词,再从全书各章所“建立的就业理论”[3](P32)看,凯恩斯无疑把非充分就业当成了经济危机的重要表现;将有效需求不足当作非充分就业的原因,突出了有效需求的基础地位。探讨增加有效需求以消除非自愿失业也就成为凯恩斯的研究任务了。

四、研究方法的根本不同

马克思与凯恩斯在研究方法上的根本不同,首先表现在历史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研究方法的区别上。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运用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认为资本主义产生于较先进的生产力,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资本主义也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与越来越高的生产力水平越来越不相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将这一不相容表现出来了。经济危机也迫使资本主义对生产、分配等作些调整,但这些调整并不能从根本上让资本主义摆脱经济危机。当然,只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够被生产力所容纳,资本主义仍会存在下去;只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适应不了生产力要求时,包括经济危机在内的资本主义总危机就会到来。这时,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方法就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样,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就指出了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的方法。因而,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全面贯彻了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凯恩斯对于经济危机的分析,则最终归结为社会民众与企业家的心理因素,从而陷入唯心主义。首先,有效需求的规定与构成分析体现出唯心主义。凯恩斯将有效需求规定为“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相交时”的需求,也就是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相等时的需求;总供给价格是企业家对某一就业量生产出的产品“最低的预期卖价”[3](P29),总需求价格是企业家“所预期”的社会公众购买该产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进而,在总需求的构成上,凯恩斯规定“有效需求是预期的消费与预期的投资之总和”[3](P268)或“社会愿意消费的数量”与“社会愿意投资的数量”的总和。[3](P34)其次,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对有效需求的影响分析也体现着唯心主义。比如,凯恩斯认为“社会的收入和社会所愿意消费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取决于该社会的心理特征;这一关系被我们称为该社会的消费倾向。”[3](P34)他在叙述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时说到:“当实际收入增加时,社会愿意逐渐减少收入被用于消费的比例。”[3](P125)至于“社会愿意逐渐减少收入被用于消费的比例”的原因,凯恩斯并没有从客观方面去深刻追究。所以,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内容也表现出凯恩斯唯心主义分析的特点。

其实,是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造成了消费需求不足,一极是敛聚了大量财富的少数资本家,他们的消费支出无论多大,都只是占其收入的很小一部分;在另一极的是大多数无产者,他们的消费支出占自身收入的比重很大,但其收入只占整个社会收入的很小一部分。所以,少数资本家占据社会消费的主导力量,他们的消费自然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步减少的,影响到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自然也是随社会收入的增加而逐步减少的。这才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消费需求不足的直接原因,而不是什么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使然。

又如,凯恩斯从资本资产预期收益的现值出发规定了资本边际效率,认为资本边际效率取决于一笔投资的“预期的收益率”,[3](P139-140)且资本边际效率由“无法控制的和不听控制的工商业界的心理状态所决定”;[3](P328)当企业家增加一笔投资而预计今后的产品价格下降和利润减少时,“资本边际效率便会作出相应的缩减”。[3](P146)这仍然把资本边际效率及其变化归于心理因素。另外,凯恩斯在《通论》中,使用了“利润”的概念,所规定的利润为“产品的价值超过要素成本和使用者成本的这部分差额”,[3](P28)这与马克思对利润的规定完全不同。更主要的是,凯恩斯并没有使用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以及资本家经济活动中时刻关注的“利润率”概念,而是用“资本边际效率”代替了“利润率”,以便于掩饰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贪婪,并且以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否认马克思所揭示的“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1](P235-296)进而否认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和劳动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发生最强烈的对抗,因而必须不断地通过危机来克服”[1](P287)这一资本主义的经济现象。马克思把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仍然归因于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而不断进行资本积累进而造成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这一客观状况,但凯恩斯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否认或替代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是仅仅从心理分析出发,忽略所谓的“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背后的根本原因。

当然,从资产阶级角度看的“利润率”与马克思规定的“利润率”还是有根本区别的。这样,凯恩斯打着心理分析的旗号,完全脱离开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的客观存在,倒向主观唯心主义。

在流动偏好的分析上,凯恩斯依然采用了心理或预期分析的方法。凯恩斯在《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中写到“对金钱的爱好”是“人类最强有力的动机之一”,[4](P309)认为流动偏好决定于心理方面的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流动偏好作为货币需求,特别是在出现“流动性陷阱”[3](P213)的情况下会抑制“具有高度心理作用的”[3](P209)利息率的进一步下降,从而减少投资。其实,应当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来认识货币的起源、实质、职能和作用,人类对货币的需求并不能仅仅从心理、情感等方面来说明,只是在商品经济特别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中,资本家对货币的贪婪才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正是资本家对货币的极度贪婪,才造成对货币的更多需求,自然就引发了利率的上涨、抑制了利率的下降。

从以上叙述与分析中可以看到,构成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部分采用的是心理分析。虽然从人们心理的角度对经济危机进行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这样的经济心理分析一定要考虑其被决定的特定客观存在,因为阶级社会中的人们的经济心理活动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由特定的生产关系决定的。经济心理分析要建立在特定的生产关系基础上,经济心理分析脱离开特定的生产关系,是揭示不出经济危机的根源从而也不会提出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方法的。凯恩斯恰恰就是脱离了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客观实在而仅仅从人们的心理方面来分析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认为只要能够从心理上消除了消费与投资不足的信心问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能够得到解决,这显然是不顾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危机的根源而将解决危机的希望寄托于虚幻的心理。凯恩斯关于有效需求的规定与构成以及三个基本心理规律的分析,强调的都是经济预期或心理因素,忽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只能算得上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种资产阶级的解读,其理论分析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属于唯心主义的方法。③

五、经济危机的解决方法不同

恩格斯说“在危机中,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达到剧烈爆发的地步。”[8](P301)这就指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生产关系基础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就要剥夺“剥夺者”,[2](P874)即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才能最终消灭经济危机。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共同劳动,进而共同占有和分配劳动产品,从而消灭了剥削。公有制的建立及其所处的主导地位,使得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共同占有公有的生产资料的人民的需要,根本不存在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对抗性矛盾。即使一时出现了生产总量与总需求量的不适应的情况,也不会形成全面的生产过剩,国家可以采取多种适当方式在全体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

凯恩斯提出解决经济危机的出路在于增加消费与投资即增加总需求。但是,增加总需求的途径则大有讲究。

凯恩斯分析了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减少后,又假定“消费倾向是一个相当稳定的函数”,[3](P101)因而“就业量只能伴随着投资量的增加而增加”,[3](P103)并且“投资量的增加或减少会带来消费量的增加(或减少)”。[3](P255)也就是说,投资量的变化会影响消费和就业。由于私人企业家在萧条时期因悲观预期而不愿增加投资,于是凯恩斯“支持旨在由社会控制投资量的政策”,[3](P337)即认为“全面的投资社会化将要成为大致取得充分就业的唯一手段”。[3](P391)显然,投资社会化就是资产阶级的政府将财政资金投向资本家的企业来增加总需求,用增加政府投资的办法增加总需求是凯恩斯解决经济危机的具体主张。投资社会化无非是将资产阶级政府获得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一部分再投给资产者的企业罢了,其实是为了少数资产者获得利润。这就是投资社会化的实质。

凯恩斯并没有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方面也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去寻找经济危机的根源,只是在资本主义容许的范围内,想通过经济政策来消除危机和失业。凯恩斯政策建议的运用仅仅可以缓解或暂时解决总需求不足与失业,却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马克思从历史发展这一更宽广的时间范围出发提出了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思想。可见,凯恩斯所提出的投资社会化这一由非均衡至均衡的政策主张仅仅是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修修补补,而马克思所提到的是社会所有制彻底改变的伟大构想,二者思想高度的差别可见一斑。

六、危机理论所表现出的阶级立场不同

两个理论在研究方法和对策上的不同源于不同的阶级立场。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在方法论的选取、具体概念的规定、理论的阐述以及在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方法上,处处体现出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体现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代表着社会大多数人即无产阶级的利益,与其他理论一样,体现着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凯恩斯虽然在某些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端,但归根结底,他依然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凯恩斯在《我是不是一个自由党人?》中说:“在阶级斗争中,我将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4](P323)凯恩斯为扩大资产阶级政府职能辩解,说这是“避免现在的经济制度完全被摧毁的唯一可行之道”。[3](P394)因此毫不奇怪,凯恩斯只是在资本主义的框架内,为了资本主义的永世长存而研究经济危机问题并努力寻找克服的办法,出于维护资本主义的目的而提出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

凯恩斯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非自愿失业”判断出发,提出“增加有效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就表现着维护资本家利益的阶级立场。

有效需求包括了消费与投资,有效需求不足意味着消费与投资不足。既然有效需求不足造成非自愿失业,所以增加消费与投资来增加有效需求自然就是消除非自愿失业从而实现充分就业的选择了。如此,解决了工人的失业问题,工人的消费和厂商的投资都增加了,岂不两全?其实,工人的就业是要首先满足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需要的,且“工人的消费能力一方面受工资规律的限制,另一方面受以下事实的限制,就是他们只有在他们能够为资本家阶级带来利润时才能被雇佣。”[1](P548)因此,增加工人消费以解决工人的就业(当然也会相应增加工人的收入与消费)的背后,还是为了资本家的剩余价值!

仅仅从增加消费与投资的建议中是看不出凯恩斯对工人或对资本家的偏向的,好像还是为了工人的就业与生活,但以增加投资即资产阶级的政府将投资投给资本家以带动雇佣工人消费的建议则显示出凯恩斯“工人的消费服务于资本”的资产阶级立场,资本家的利益优先成为理论研究遵循的原则就毫不奇怪了。所以,只有在理解了投资社会化全部内容后才能看出凯恩斯对资本家的偏心。

尽管凯恩斯宣布了自己的资产阶级立场,但在以投资社会化来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方面还是采取了小心、隐晦的方式,显得羞羞答答。在维护无产阶级利益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表现得诚实和坦荡:“共产党人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是可鄙的事情。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9](P504)

七、研究目的不同

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运动规律。马克思一方面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它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9](P471)另一方面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从而产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会不断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就是用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的私有制。

其实,马克思并不是一开始就批判资本主义的,后来的批判也非感情用事。随着对资本主义分析的深入,尤其是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和历史唯物主义之后,才真正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因而提出“剥夺剥夺者”。马克思论证说明了经济危机正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表现,只有变革社会所有制,才可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但是,凯恩斯则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其研究目的一开始就是明确的。于是,为资本主义辩解并寻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解决之道就成为凯恩斯考虑的内容。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所研究的是实际的生产当事人对经济运行的预期和决策活动,他的《通论》写作的目的是增加总需求进而增加国民收入,使资本主义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以解决资本主义的失业问题,从而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永恒存在。凯恩斯承认了资本主义存在经济危机,但并不是要破坏这个制度。他认为只要采取政府的宏观管理的办法,解决了失业、实现充分就业,资本主义仍然是美好的。

所以,从马克思与凯恩斯不同的研究目的来看,两大理论在终结还是维护资本主义方面存在根本的分歧。

八、理论的实践效果不同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赢得了实践的检验。比如,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资本主义大危机中,第一个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苏联独善其身,“我们没有生产过剩的危机,而且不会有几百万失业者,我们没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10](P269)并且通过包括危机期间的多年努力“工业产值比战前增长了一倍。我们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生产。”[10](P275)我国也在1997年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特别在2008年遇到了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但由于我国的公有制度、全社会范围内的经济计划等,我们应对有方,经济率先恢复。

反观资本主义国家,总是不断出现经济危机。尽管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也采取了扩大投资、增发货币等凯恩斯主义的对策,对克服经济危机有所帮助,但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凯恩斯主义应对经济危机的方法是治标不治本,并且以增加政府支出来扩大生产能力的做法又在为下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积聚力量。

这表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是科学的;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则明显具有局限性。

九、两个理论在科学性方面的不同

马克思与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都有基础理论,都分析了危机的原因、解决措施,都贯穿着一定的分析方法,所以看起来都符合理论研究所要求的系统性、逻辑性等学术规范,似乎都具有科学性。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系统性、逻辑性等仅属于科学性在学术层次上的要求,就科学性而言,系统性、逻辑性是科学性的部分要求而非全部要求,社会科学的科学性更需要从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揭示方面来判断。由此而言,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揭示经济危机的根源并提出解决之道的,是真正科学的理论。凯恩斯的理论则离开社会发展之路,仅仅对经济危机的表面现象进行分析,尽管从理论研究来看,凯恩斯确实在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经济分析方法、概念创造等方面有些贡献,其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现实并帮助资本主义度过了经济危机的难关,但凯恩斯理论并不关乎科学性的全部,仍然缺少社会科学所要求的全部的科学性因素,因而也就存在着不合乎社会历史发展要求的阶级局限性,还谈不上是科学的理论。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马克思与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存在根本的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在认识、应对和避免经济危机时,需要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也可参考凯恩斯的经济理论。

第一,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认识2008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思想武器。这场经济危机是包括银行家、产业资本家等在内的资产阶级为追求过多的剩余价值,使用金融衍生品等手段对民众疯狂掠夺的结果,其根源仍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其实质也是生产相对过剩。不能因为这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表现等与以往的不同而否定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因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11](P541)

第二,克服和避免经济危机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源——“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和千百万劳动群众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12](P214)才能从整个社会范围内实行经济计划,以避免“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13](P235)使得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相适应;才能贯彻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增强大多数民众的收入和消费能力,真正实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一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第三,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可以参考。凯恩斯提出的总供求均衡思想与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均衡发展的思想都体现出经济均衡思想,凯恩斯所提出的投资政府化与社会主义的政府组织社会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也有相似之处,通过增加社会消费与投资来增加总需求、解决失业问题的主张也有合理的地方,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建设以及克服经济危机可以参考的。但是,绝不能将凯恩斯主义作为解决我国经济问题的指导思想,否则,我国经济会走向私有化,并会不断出现经济危机。

注释:

①崔朝栋:《马克思经济危机根源理论研究》,经济经纬,2010年第3期。

②吴易风先生指出过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基础是萨伊的要素分配论。见吴易风:《当前经济理论界的意见分歧》,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③樊弘先生指出和批判过“凯恩斯的形而上学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见樊弘:《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的一般理论”批判》,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8-16页。

[1]马克思.资本论(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资本论(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J.M.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J.M.凯恩斯.预言与劝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5]唐华山,等.经济学大师如是说[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6]亚当·斯密.国富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0]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2]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 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1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猜你喜欢

凯恩斯资本主义马克思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只蛋的钱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