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评价指标内涵及标准分析
2011-08-15张德新李爱萍
张德新,李 军,李爱萍
(1.十堰职业技术学院;2.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湖北十堰442000)
专业评价指标体系是将专业建设内在联系的要素组合成的逻辑体系,专业评价指标的内涵及标准分析提出了专业建设要素的具体化或行为化的要求。专业评价指标包括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校企合作管理平台、教学团队、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由此构建的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由8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组成,并设有1个专业特色或创新项目[1]。依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建设等方面的要求及实践,对专业评价指标的内涵及标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化或行为化的要求。
一、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
1.专业定位
(1)专业定位准确,专业建设对接行业、区域基础产业或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2];(2)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每年都进行行业或地区人才需求和预期职业岗位要求调查分析(包括人才数量和质量规格的要求),能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动态优化专业内涵,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使专业充满活力[3]。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高职院校要主动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区域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专业应“静态”定位准确;高职院校还要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结构,专业还应“动态”定位准确。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科学分析职业岗位认知要求和学生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合理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2)人才培养模式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充分体现把工学结合作为切入点的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3.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思路清晰,有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社会调研和方案证论充分,审批程序严格[3]。
二、专业校企合作管理平台
1.专业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为了能够在专业层面上把校企合作做实,除应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外,更重要的还应建立校企合作的工作机制,通过建立校企双方定期互动、人员互聘及开展各项活动的工作机制,促进和实现“四个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1)在学校层面校企合作的框架下,成立系级校企合作联合工作机构,研究专业校企合作问题,实现校企合作办学(专业);(2)成立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比例达60%以上,每学期召开1次以上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会议,研究专业建设工作,实现校企合作育人;(2)每个专业建立稳定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成立系级顶岗实习工作机构,落实学生顶岗实习岗位达到100%,实现校企合作就业;(4)建立教师密切联系企业(实践)的制度,每学期开展1次以上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对技术服务和教育培训服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服务,实现校企合作发展。
2.专业校企合作项目
以项目为载体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在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合作开展的项目多,“四个合作”成效显著。
三、教学团队
1.教学团队结构
(1)每个专业引进和培养1~2名专业带头人,培养4~6名骨干教师,专任教师队伍数量足,能充分满足本专业教学的需要,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合理[4];(2)聘请4~6名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同时大量聘请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4][5]。
2.教学团队素质与水平
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素质主要是团队成员的“双师”素质,其水平能力主要包括其获奖项目、技术专利(发明)、著作及论文、主持在研教学改革课题及经费、主持在研横向技术开发(攻关)课题等方面,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1)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熟练,使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5];高级职称(不含高级讲师)比例达30%[6];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达35%[6];(2)专任教师技术服务能力强,专业带头人近三年人均主持横向技术研发(攻关)课题≥1项;专任教师教科研能力强,骨干教师近三年人均主持院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1项;专任教师近三年人均公开发表论文(或获奖项目、或技术专利、或著作)≥1项(篇/部),教师教研及科研(技术服务)的参与率≥50%,有获奖成果[3]。(3)校内专职实训指导教师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3年以上相关企业工作经历。
3.教学团队建设
(1)有“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措施得力,效果明显,并积极探索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的改革;(2)有鼓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政策、措施,并执行良好;(3)有提高专任教师的综合职业素质与实践教学能力的政策、措施,并执行良好,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7],参加实践进修的专业课教师≥60%[3],专业教师科技开发、社会服务能力强,成果多;(4)有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和措施,形成实践技能课程和顶岗实习主要由兼职教师讲授和能工巧匠指导的机制,并注重对他们教学能力的培训。
四、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1)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开发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使之符合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2)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每个专业建有3~5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4];(3)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相衔接;(4)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8]。
2.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1)能有效设计“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强化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8];(2)教学手段灵活多样,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8];(3)积极推行过程性评价,探讨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考核方式灵活、恰当;(4)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时数占总课时的比例≥20%[3]。
3.教学资料
(1)选择先进、适用教材,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齐全,符合课程设计要求,满足课程教学需要[8];(2)近3年出版(或自编)教材的比例≥80%,鼓励自编教材[3]。
五、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
(1)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纳入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中,理论教学应与实习实训密切联系,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 50%以上[9];(2)行业、企业参与教学方案设计[9];(3)校内生产性实训占实训总学时的比例达到80%以上,注重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
生产性实训是指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下进行的具有岗位生产性质的实训,实训规范执行职业标准,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是学徒和师傅的关系;在按照企业的真实工作流程所营造的仿真环境下进行的同规格的实训,也可视为生产性实训。
2.实践教学管理
(1)校内实训、校外实习、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建设完善;(2)安排有专职校内实训、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和政治辅导员。
3.实践教学条件
(1)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统筹规划,布点合理,功能明确,能够满足课程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能满足学生专业实训和半年以上企业顶岗实习的需要[8];(2)行业、企业参与实践教学条件建设[9]。
4.顶岗实习
(1)顶岗实习覆盖率高;(2)确保学生有半年以上到企业顶岗实习,加强对顶岗实习组织实施的过程管理,有专任教师定期检查和兼职教师指导;(3)建立了顶岗实习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
六、教学管理
1.目标教学管理
(1)建立了专业教学标准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各教学环节建立了质量标准,各教学与管理岗位建立工作规范,教学目标管理文件齐备;(2)建立了较完善的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多元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切实开展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和教师评学等活动,成效显著,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3)坚持每年进行一次社会需求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和新生素质调研,能通过对所获信息进行系统分析,促进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6]。
2.柔性教学管理
(1)专业教学管理制度完备,管理手段先进,管理队伍综合素质高,专业各项目建设执行有力,教学运行平稳有序;(2)专业教学组织形式弹性、灵活,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模式,有具体制度保障。
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
(1)学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2)近三届学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累计通过率达到70%以上[6];(3)近三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获得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水平等级考试各类计算机证书的比例达到90%以上;(4)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身体素质绝大多数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心理健康,学生体育合格率≥95%[10]。
基本技能测试:一般可选“计算机基础”方面的测试题,由专家命题,从非计算机专业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若干人参加[6]。学生职业能力或专业基本技能合格率达到90%[6]。据此,我们可以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获得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水平等级考试各类计算机证书的比例的标准规定达到90%以上。
2.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
(1)学生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修养,遵守法纪,诚实守信;(2)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获取“双证书”的人数达到毕业生的80%以上[9];(3)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和各项职业技能竞赛,在省级相关竞赛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
使中职和高职毕业生的技术与职业能力普遍达到中级工职业资格水平,高职毕业生中相当一部分达到高级工和少部分达到技师的职业资格水平,至少是理论部分要达到这种水平[11]。我们提出的目标是:所有高职院校的学生都要达到中级工水平,有一部分人达到高级工水平,少数人达到技师水平[12]。
职业资格证书表明一个人能够胜任某种职业工作岗位的能力,现实中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还不能互相涵盖和等同,职业院校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就业,而学历证书又代替不了职业资格证书,因此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据此,我们认为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获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应达到毕业生的100%,其中,获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20%(若无法取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须有详细说明)。
3.学生满意度
调查本专业学生,对教学满意的达90%以上。
4.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声誉
(1)近三年本专业录取新生平均报到率达85%以上[6];(2)本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5%以上[5];(3)近三年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达80%以上[6];本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达70%以上[13]。
八、社会服务
多数专业开展了面向社会的技能培训,培训有一定规模;积极承担行业、企业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项目;学校有较好声誉、社会回报高[2]。这里也把社会服务界定在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两个方面,这两项目工作应着力在专业层面上。
1.技术服务
重视教师科技开发服务能力的培养,落实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引导和鼓励教师主动面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开展技术服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及服务中有明显成果或效益。
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实际需要的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等技术服务,近三年的技术服务年平均到款额不低于学校总收入的5%[14]。
2.教育培训服务
利用专业的资源优势,面向区域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非学历的短期培训,为企业职工和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年培训人次不少于(专业)在校生人数[14]。《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指出:其中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年培训人次要达到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的2倍,省级示范院校要达到1.5倍。
专业特色建设是增强专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设计,特色要有高度、深度和认同度。就认同度来讲,需要时间积累。因此,专业特色建设是不能等的,要设计、要培育,有一个形成的过程。
[1]张德新,等.高职院校专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5-7.
[2]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Z].鄂教高[2009]8号.
[3]陈希天,等.高职高专教育示范专业评估指标体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59.
[4]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6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Z].教高厅函[2006]44号.
[5]教育部办,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Z].教高[2010]8号.
[6]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Z].教高厅[2004]16号.
[7]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05] 35号.
[8]教育部.2010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指南(高职) [EB/OL].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 id=2010012100021&cata_id=N003
[9]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Z].教高[2008]5号.
[10]韩亚平,等.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随机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97.
[11]周 济.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6.
[12]李志宏.以评估为动力,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1-5.
[13]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标准(试行)[Z].鄂教高[2007]14号.
[14]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Z].教高厅函[2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