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分析与对策

2011-08-15乐上泓

怀化学院学报 2011年10期
关键词:新建就业指导毕业生

乐上泓, 郑 秋

(闽江学院旅游系,福建福州350108)

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分析与对策

乐上泓, 郑 秋

(闽江学院旅游系,福建福州350108)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随着新建本科院校的增多,高校扩招,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这两方面所带来的失衡状态不仅给社会的稳定和就业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也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笔者探讨了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从社会层面、高校层面、毕业生个人层面对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拓宽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对策,以期对拓宽毕业生就业门路,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有所帮助。

新建本科院校; 就业; 对策

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目在逐年增加。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全国普通本科院校700多所,其中新建本科院校240多所,占了1/3[1]随着中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带来了高校毕业生逐渐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状况。由于扩招和经济衰退等因素,2010年有630万人毕业,接近2000年毕业生人数的6倍。201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60万,达到最高峰。面对如此庞大的毕业生规模,目前仍紧缺的就业市场一时难以充分吸收所有毕业生。这样严峻的形势使得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比过去更难了,本文旨在探讨新建本科院校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找出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就业质量的途径与做法。

一、影响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

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中国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 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 450万人,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2]。2011年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产生了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

2.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

中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在短短时间内,高等教育已经开始进入大众化的时代。以前的精英教育已经逐渐走下神坛,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紧随而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大众化”取代了“精英化”的现象。这无疑也是成为就业难的问题之一。

3.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比如: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美好的发展前景,这些地方成为了人才输入区。同时在这些地区也导致人才竞争较为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许多毕业生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然而,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情况,就业结构在区域上,存在着东中西区域不均衡的地域现象。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大多位于经济发展较慢的二线城市和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供给与需求出现不均衡状态。

(二)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因素

1.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轨

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年轻,在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还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些投入少、上得快的文、经、商、法、管、计算机等专业规模扩张过快,而市场需求较大的工学专业增加十分有限。这样导致了新建本科院校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造成了学生就业的供给失衡现象,从根本上阻碍了大学生就业。

2.就业指导滞后

我国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对在校生就业指导的重视程度不够。许多高校都有设立就业指导中心,然而由于没有重点建设,造成无人问津。不仅如此,5319%的院校到大四才进行就业指导,仅1616%的高校是从大一开始就实行就业指导。[3]如此滞后的就业指导很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问道网络调查显示,71.1%的学生希望在大三前就开始就业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质量。

3.教学内容的不足

当前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培养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除了单纯的学习成绩以外还需要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等。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实践动手、创新及社会适应能力相当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造成了巨大的人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在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教学内容的不足,毕业生缺乏动手能力,无法满足企业需要,使得最近频频出现“技校生就业好过大学生”的消息,暴露出华而不实的高等教育所存在的致命缺陷。[4]

(三)毕业生就业因素

1.择业期望值过高

择业期望值过高是这些年来一直困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主要问题。不少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将自身价值定位过高,而实际能力又偏低。同时,大多数的毕业生都缺乏到贫穷的中西部工作的吃苦耐劳精神。根据问道网络调查发现,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在理想择业地区的选择上有3716%的毕业生首选沿海开放城市,而愿到中西部边远和贫困地区的仅占713%;对月薪的要求上,选择2 000-4 000元的毕业生就占58%。[5]这都说明众多毕业生的眼光很高,同时对自己的期望也很高,眼高手低的现象普遍存在。

2.攀比从众心理较强

一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很严重的盲从与攀比问题,缺少了自我选择和独立决断的能力。有部分毕业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甚至都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特长与能力,容易受周围同学的想法影响,盲目地追求热门职业,造成求职的“扎堆”现象。很多同学见比较热门的职业,如房地产、汽车行业、贸易、信息技术、互联网、中介服务等比较热门而盲目扎堆,但是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素质,缺乏相应的训练,盲目的扎堆,最后发现自己不合适这个职业,造成浪费时间,并缺乏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6]

3.自主创业困难

和过去几年相比,近年来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自主创业的人数是有所增加。根据网络调查显示,在“选择就业单位的性质”时,选择“自主创业”的同学已占21.8%,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在增强。2007年底,由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发起的首个“大学生创业调查及创业指数研究报告”发布中显示,目前大学生创业存在内热外冷的现象。在校大学生普遍能反映出较高的创业热情,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指标达61.2分。然而,将创业梦想落实到行动中的大学生却不到一半,创业准备分值仅为4812分,这说明大学生创业仍然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7]

4.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岗位实践能力

大部分院校注重理论修养方面,相对于实践方面,由于组织难、资金投入大、没有合适的地点让学生实习导致学生毕业出去就业无法达到工作要求,致使许多毕业生没法很好及时就业,或者就业起点低的情况。

二、拓展毕业生就业门路的对策

(一)国家和社会方面

1.增强大学生就业的宏观调控

国家和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新建本科院校就业工作,从政治、经济、教育、人事、户籍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规范统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保护机制。包括择业的范围、程序、必须履行的手续、各方应承担的责任、违反法律法规后的制裁措施以及就业过程中出现纠纷的调解仲裁等等。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规范用人单位行为,切实维护毕业生就业的合法权益。[8]

2.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一套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够公开、公平、优胜劣汰的法律法规。政府应当把高校毕业生、高校与用人单位三方的责、权利用法律形式具体的确定下来。努力创造三方的诚信基础,确保三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

3.推广并实施好大学生村官以及选调和选聘生计划

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组织选拔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走上村级领导岗位,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乡镇机关缺编考录公务员时,从大学生村官中择优录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推广和实施不但缓解了毕业生就业压力,同时也开辟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新的渠道。上世纪80年代,选调生工作在全国展开以及从2008年开始由中央组织部牵头,各省委组织部负责实施的一项组织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的选聘生工作的展开,这对于整顿就业市场,将高校毕业生纳入社会化工作体系,完善高等教育发展机制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4.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是今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方向。当代青年大学生内心有着强烈的创业原始冲动和渴望,通过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以及降低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等,引导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可以创造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机会,同时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将成为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

5.社会应提供给大学生良好就业环境

社会上出现用人单位只看学历,或者只认准高学历的心态,这会导致岗位与能力互不相符,浪费了人力资源,也出现不良的风气,直接印象到大学生就业。还有用人公司故意压低工资为了更多压榨劳动力节省用人成本,从而导致大学生经常跳槽,人才总是留不住的坏现象。

(二)高等学校方面

1.加强思想的教育

新建本科院校应大力加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确立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远大志向,坚持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成长道路,不断增强创业意识,切实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拓宽择业视野,注重引导学生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新型择业观。

2.完善教育教学体系,继续深化教育改革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多建在地级城市,地级市政府是新建本科院校的投资主体。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充分考虑地方的特点和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明确自己的职责、培养目标和主要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就业竞争力。新建本科院校应该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及时了解社会需求的信息,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和教学计划,并应尽可能多的开设些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课程。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

3.强化高校职能部门,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引导

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发挥后发优势,为大学生配备职业指导师,进行点对点的服务。发挥高校各职能部门与各教师队伍的功能,积极引导大学生就业。将就业指导贯穿大学四年教育的过程当中。在大学期间,学校可以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内容,定期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设计大赛等,丰富学生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积极举办各类大型的专项招聘会,鼓励企业走进来,学生走出去,积极创造各种平台,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让企业找到合适人,让学生找到满意的单位。

4.强化就业指导课程

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作用,学校就业职能部门应该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真正让就业指导课程发挥作用,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制定合理的求职计划,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定期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为学生讲解透彻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就业内容。

(三)高校毕业生自身方面

1.增强主动意识,了解就业相关知识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务必要认清就业形势,实事求是的对自己进行分析,树立理性的就业观,做好就业准备。应该增强主动意识,积极、主动的了解就业相关知识,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对其他老牌学校往年的就业情况、自己的专业就业情况都要主动了解。结合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毕业生才能及时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另一方面,毕业生也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乐观、积极的健康心态去就业,要善于寻找和发现自身的优势,不断完善自己,这样才能让自己处于优势地位。多关注就业市场,多参与招聘会,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

2.提升就业软实力,积极应对就业形势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严峻,毕业生要想顺利就业,还必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现在单位招人标准,不仅包括学历、外语水平、计算机能力、专业技能等智力因素的要求,也包含了职业道德、职业心理、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软实力要求,并且软实力被看作是更加重要的方面来加以考查。因此,大学生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实现顺利的就业,在建设硬实力的同时,必须努力提升就业竞争的软实力,积极应对就业形势。

切实做好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认真研究和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形势,把做好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密切配合,狠抓各项政策的落实。同时,高校要切实加强就业指导,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高校毕业生。提倡、鼓励各个事业单位多聘用高校毕业生,尽快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导向、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机制。高校毕业生应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思想水平,提升自身软实力,积极应对就业形势,努力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1]黄鸿鸿.与地区社会经济依存共生——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基本取向[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50-153.

[2]石琛琛,李艳彦,杨希.试论离敕毕业生就业形势、出路与对策[J].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2009,(3):49-50.

[3]刘瑜.初探拓宽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23-28.

[4]徐萱春.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6):30-32.

[5]高山.2010年大学生就业探索——就业问题分析及就业策略探索[J].人力资源,2010,(5):30-34.

[6]王东星.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新探讨[J].怀化学院学报,2007,(11):25-26.

[7]汪晓花.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J].2010,(31):49-50.

[8]陈志波,韦鸿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探析[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3-18.

Analysis of Employment Difficulty Facing Graduates of the Newly-established Colleges and Countermeasures

LE Shang-hong, ZHENGQiu
(Tourism Department of Minjiang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08)

College graduates are the valuable human resources of a country.The increase in new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and the college enrollment expansion cause two-fold problems,including unemployment of the graduates from these new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and their reluctant to go for the available jobs.The imbalance caused by these two aspects leads to considerable pressure on social stability and employment.The imbalance is also no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themselves.The writer investigates the employment of the new graduates from new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and analyses the reasons of the current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from a social level,college level and individual graduate level.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the analysis,this paper focuseson major experiences and methods to broaden th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the new college graduates in order to help to broaden the graduat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improve the employment market mechanisms practice.

newly established colleges; employment; countermeasure

G646

A

1671-9743(2011)10-0094-03

2011-09-27

全国高职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类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GLJKT201102014号;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项目“社会网络视域下的海西高校大学生关系网络行为研究”,项目编号:FJCGGJ11-124号。

乐上泓(1984-),男,福建三明人,闽江学院旅游系助教,硕士,从事旅游教育、思政教育方面的研究。郑 秋(1980-),男,福建福州人,闽江学院旅游系讲师,硕士,从事思政教育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新建就业指导毕业生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