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分段式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2011-08-15彭枚芳
彭枚芳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0)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等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进行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以推进政府统筹、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为重点,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试点;开展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试点。[1]近几年,学校、企业、行业合作教育模式逐渐实行,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呈现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本着“课程设置围绕服务专业,教学模式围绕服务教学效果,专业发展围绕服务社会”的原则,积极进行校政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实行了大平台、小方向、四层深入的“分段式、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培养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是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和根本任务。高职教育侧重于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从国内当前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虽然非常注重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但可以借鉴的实践教学方法和经验很少,科学、合理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和体系尚未形成。传统的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项目不具体、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不突出、实践方法和实践手段单一、实践场地紧张、实践教师职业指导技能缺乏,这种教学模式已明显不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商务英语实践课程的设置不科学、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文件不完整、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条件受限制、教师职业指导技能缺乏。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分段式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高职各专业办出质量、办出特色的关键。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紧跟时代前行的步伐,构建了具有行业背景、与就业无缝对接的多学期分段式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计划中,第二至六学期均开设了实践课,实践课课时占总课时的50%以上,采取了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单项到综合的分段式模块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四层深入”的实践教学模式,即课堂训练、仿真训练、实战训练、毕业综合训练四个实践环节,实行层层递进,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在这一实践教学模式中,将学生在校学习的3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学年):进行课堂训练,即专业认知实训和英语基本技能训练。商务英语专业积极进行校政企合作,通过专业介绍,优秀毕业生座谈,现场指导,浏览商务网站等方式,使一年级学生对商务英语专业及各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体系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做好准备。同时围绕语音语调和日常交际的主要环节,以项目为载体,给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英语听说训练,掌握英语听说基本策略和技巧,培养较为熟练和规范地使用英语进行一般生活交际的能力,提高学生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言语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
第二阶段(第二学年):进行仿真训练和实战训练,将校内国际商务英语模拟实训和交易会商务实战训练、企业实战训练紧密结合。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环节。另外,通过为湖天宾馆、悠然居、和顺酒家等广交会餐饮中心、商务中心进行餐饮、商务、翻译、会务等服务,进一步巩固国际商务基础知识,掌握操作技能,熟悉企业电子营运活动,提高国际商务应用水平,锻炼商务语言应用能力,达到在国际商务环境下熟练运用英语的程度。此外,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职业服务意识,加强职业道德,进一步加强对未来就业岗位的认识。
第三阶段(第三学年):开设较高要求的综合技能实训和毕业综合实训,目的是让学生再次感受服务行业背景下的典型工作过程。实训围绕专业核心技能展开,尽可能地让学生实践在外向型企业行业中可能遇到的工作内容。教学以项目为基础,设置真实任务,要求学生进行项目策划、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并撰写课题报告。毕业课题的设计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商贸知识和英语知识,结合自身的就业岗位,对商务活动中的某一特定项目进行总体和细节设计,鼓励用英文撰写书面报告,并在毕业答辩中用英文PPT进行汇报和演示。每次实习将根据学习的语言和商务等课程内容及企业行业的需要分模块进行,不仅实现了专业教育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而且使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分段式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运行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仅依靠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正确定位,还要依靠实践教学目标和实践课程的准确设置以及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
1.科学地确定实践教学目标,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础。几年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教研室与用人单位不断接触,根据岗位群特点和人才需求,明确了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下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了解商务工作环境和相关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了解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能够较为熟练地进行国际贸易业务的处理,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高效地进行商务沟通与商务谈判,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满足就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与此同时,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为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岗位能力实现零对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教研室,将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模块相对应,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可直接参加相关的证书考试,以证代考。允许学生在第二学期参加计算机考试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第四学期根据各自的专业方向进行国际商务跟单员、单证员、商务英语翻译、商务秘书、会展管理师和剑桥英语的考证。
2.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文件。完备的实践教学文件是实践教学有序进行的保障。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行了分段式模块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在不同阶段根据学生所学知识设置了不同的实践课程,每门实践课程都制定了详实的教学大纲,在大纲中确定了实践教学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在课程教学目标中进一步细化,规定了基础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编制了实习指导书,在每个阶段的实训中明确规定了实训目的、实训任务、实训场地、时间和具体内容的安排、实训指导人员安排、实训要求、实训提交材料及成绩评定考核。其中每个实训项目都安排有多个工作任务内容,成绩考核与评定这一部分规定得很细,主要从学生专业技术、团队精神和个人表现三个方面的考核,包括对实训计划、实训周记、实训报告的质量、实习纪律、实习态度、团队精神、协调能力、发现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考核,由用人单位主管、实习单位小组组长、实习指导老师和学生本人共同来进行评价;建立了技能测试题库,每次学生实习后都要进行测试,确保学生在实习中对商务技能的掌握,达到对实施实践教学最好的过程管理与实训效果。
3.优化实训条件。高职院校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建设配备模拟教学软件的现代化仿真校内实训室和生产性的校内实训室,营造商务英语教学环境和氛围。同时,与实训环节相一致的模拟公司结构、可供分析参考的典型案例、真实的商务(外贸)资料,甚至往届的优秀实训作业、成果等软件配备也至关重要。校外实践是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是保障实践环节质量的重要环节。对本专业而言,校外实践基地至少应包括基础实践和专业实践两种类型的校外基地。基础实践型基地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假期社会实践及学生基本技能的应用训练提供工作场所,该类型的基地行业不限。学生通过工作锻炼,增强劳动观念,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提高人文素养与劳动技术素质,培养协作意识。专业实践型基地主要是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综合职业素质培养以及教师培训提供工作场所,该类型的基地主要集中在外贸行业。通过专业实践,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检验,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快速融入工作环境。在目前面对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积极与企业单位接触,共同协商签订长期接纳实习生、互惠互利的合同,逐步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4.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针对“双师”素质教师不能满足高职教育需求的状况,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根据学校所给经费制定了教师培训和下企业锻炼的计划,建设了一个具有双师素质、能够胜任实践教学的优秀教学团队。第一,教师除了校际校企交流、自主学习钻研、进修提高外,还定期按计划安排到企事业单位、外贸公司、海关等相关单位学习、见习、体验、实践,考取相关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让教师参与外贸企业商务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和实践活动,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第二,建立了校政企长效合作机制,让企业行业有丰富实践经验、能力极佳的专家参与实践课程标准的制定,使实践教学与岗位能力做到零距离对接。第三,每次实习都会安排一两名企业资深人士来商务英语专业开展国际商务基本知识和商务实训软件等培训,解决了学生心中的疑问,效果很好。第四,从企业中聘请理论与实践水平都高的人员直接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近年来,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团队承担的实践课程教学已入佳境,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刘黛琳曾经说过:“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涵,也是其区别于学科型教育的核心特征。”[2]商务英语专业应该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积极推进多元化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大胆探索,积极创新,依托企业集团、大型企业和职业院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让实践教学体系更好地体现高职教育的规律,不断适应和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
[2]刘黛琳.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