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与对策

2011-08-15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12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实训院校

周 谨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建设既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切入点,也是内涵建设的落脚点。课程质量已经成为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隐性因素,也是根本因素。所以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高职院校都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必须看到由于起步较晚,并受各种因素制约,精品课程建设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1.对精品课程建设内涵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课程是专业的灵魂,精品课程水平高低是专业办学水平的最好体现。课程建设理念是课程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决定了课程建设的方向、层次、质量、品位和特色。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应与学校定位相适应,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由于我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起步时间不长,对其内涵认识不深,体现在:未展现出最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远未形成成熟、高质量、原创性的精品课程体系;鲜见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的精品课程,而这却是高职课程教学所必须的;各级教育部门都在搞,但是低层次重复过多,特色不鲜明。

2.领军型人才缺乏,项目团队作战能力不强

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灵魂,是课程开发设计、建设和实施的主体。目前,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实际进程中,存在着纸上拼凑教师团队,地上只有孤军奋斗的尴尬局面,在申报阶段,为了满足申报条件,课程负责人到处招兵买马,网罗符合条件的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形成一个结构优化、战斗力强的教师团队,一旦精品课程申报成功,也就是这个教师团队解散之时。

3.精品课程建设投入有待进一步增加

不少教育部门采取只给名分,不给建设资金、或较少投入,造成精品课程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课改措施(包括教学手段、教材)无法实施,大多留于表面包装,中看不中用。

4.精品课程整合与利用不够,后续建设不力

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对精品课程的有效管理,资源共享渠道不畅,推介力度弱,在把握和处理精品课程建设和开发问题上,倾向于项目化,以完成开发建设为目标,项目后管理和评价薄弱,未形成常规化管理,缺乏系统、有效的质量管理思路和方法。后续建设工作缺乏应有的力度,只是到了阶段性检查时,精品课程负责人才紧急动员团队人员,采取突击行为,匆匆搜寻所需教学资料,赶制课件、编写教案和教材,而那些结题验收的课程,则永恒定格在结题时的状态。而且很多时候连本校教师也不了解,更谈不上利用。重申报、轻建设,重硬件、轻软件,重结果、轻过程现象普遍存在。

5.实践类精品课程数量极少

高职院校实践类课程比例一般都超过总学时的50%,但是却多数停留在理论课、至多理论含实践课类型的精品课程建设上,鲜见完全把实训课程作为精品课程加以建设的案例,这与高职教学实际不符,明显落后于精品课程建设步伐。究其原因,不外乎受到实训条件、实训指导教师力量、成果体现方式、建设难度大等因素制约。此类课程亟待开发建设。

二、推进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使命感

深化“依托行业、对接产业、服务企业”和“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高职办学理念。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找准精品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和源头。及时掌握区域经济发展和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以及专业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相关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及职业资格的要求,有效保证人才培养目标、业务规格。应定期召开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研讨会、专业指导工作会议等,组织、学习有关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文件,展开讨论,要深刻认识到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激发教师的主人翁精神,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按照高职院校质量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积极投身到高职教育质量工程建设中去,自觉地肩负起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任务。

2.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细化课程建设过程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有效合作、高效运作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是精品课程的最为重要一环。应特别强调的是,不仅要有具有学术造诣较高、教学能力较强的理论型教师,更应吸引一定数量的从行业、企业一线聘请的技术专家或技术能手,担任课程组成员,实质性参与课程建设、课程教学、进行实践指导,从而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组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这是高职教育特点所要求的;主讲教师应与行业、企业密切联系,并参与其技术服务。学校应该加强对项目负责人的培养与管理。精品课程建设通常是由一个团队进行,其日常工作一般采取课程建设负责制。责任人负责制定和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规划、运作、自评等工作,负责人应根据实施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学期中、学期末进行自查,定期召开精品课程建设会议,总结交流精品课程建设情况,及时与系、学院领导汇报沟通工作情况。学院每学期结合教学检查对精品课程进行检查,在学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团队尽可能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争取系部、学院的支持。

3.强化校企合作,凸显精品课程特色

职业教育最鲜明的特色就是职业指向性,因此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在框架构建和内容选择上应体现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要突出职业性的特征。即,精品课程必须以某一职业的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特定的能力要求作为教学目标,课程体系要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它不是按学科体系而是按照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的,努力使学生通过对相应课程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员。第二要重视精品课程的实践性。要整合传统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在课程教学上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这对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将大有益处。以上两点决定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是高职教学改革坚定不移的方向之一。第三要兼顾高等性和适应性。通过高职课程学习要培养出拥有高等教育气质、人格和现代思维分析能力的高素质社会成员;要注意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现代高技能人才,与传统单工种的培训有本质区别,故而职教课程内容的组织应重视其综合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

4.提高精品课程资源利用率和建设质量

由于精品课程成果使用、带头示范作用情况不理想,所以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推广:第一要提高相关课程网站的利用率,加大推介力度,搭建精品课程建设指导网络平台,及时发布精品课程建设相关信息。推介重点应该是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组织形式的推广,比如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说课录像、教学进度安排、课堂设计教案、课件设计等。第二是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精品课程的奖励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个人成长,将课程建设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把其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在教师考核中进行适当加分,这样可以把精品课程的建设融入教师的日常授课中,使堂堂精品课成为教师授课的常态。第三是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与示范,通过邀请有经验的精品课程负责人、精品课程评审专家对申报精品课程的课程负责人进行辅导、培训,提供技术帮助与支持,介绍精品课程建设经验,组织专门人员对口、帮扶相关课程建设团队,跟踪、及时解决教师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问题。此外,用好有限的建设经费。严格执行院校质量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切实加强管理,确保专项经费落到实处,落实到急需的一线教师身上,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教师在质量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5.以持续的过程深化来完善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动态的、不断提升的过程,具有开放性、成长性、先进性、创新性、长期性的特点。精品课程的结项并不等于精品课程建设的终结,只能是一个阶段的结束和更新阶段的开始。结项以后的精品课程内容还需要根据专业发展要求和岗位需求、科研发展水平继续建设,其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均要通过教学实践进一步加以更新和完善。

6.加大实践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

高职教育是实施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充足的实训条件和实训过程,离不开真实的生产环境。鉴于目前实践类精品课程数量极少以及许多高职院校的实践、实习流于形式,所以亟待开发实践类精品课程,以便提供示范、引领作用。第一要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充分考虑精品课程的实训要求,并结合职业岗位的实际环境开展,同时结合生产服务的实际,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第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利用校内实验实训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校企联合,建立校外实习训练基地,采取顶岗实习等方式,加大专业训练力度。第三由于此类课程建设难度大且无统一评价标准,可以制定并试行校内实践性精品课程建设验收标准,从定期、分段、足时的实训或实习项目的教学落实(包括实践场所、指导教师资质、考核检查)等方面着手建设,尤其要加大检查和评估的力度。一般建设成果可以通过学生职业资格、能力的考证、考核结果或全程课程录像来体现。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并存,唯有不断推进质量工程建设,深化精品课程内涵建设,方可圆满完成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3]1号.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3]云建军,叶玮光,罗冠龙.对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1(2):71-72.

[4]刘玉娟.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10,(5):48-50.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实训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