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探析
2011-08-15吴兴兴
吴兴兴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广西南宁530021)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学生党建工作面临尴尬
从目前学校党建工作机制层面看:有的学校缺少专职的基层党务工作人员,有的学校未配备专门常务活动场所,党团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的时间、内容等不规范,随意性大,流于形式,且未设立专项配套党建活动经费。一些刚组建或升格成立不久的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存在问题更为突出,不少党务工作者身兼数职,无法将精力集中在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和基层党支部建设上。其次,部分党务干部没有参加过党建工作的系统培训,自身水平不高。再加上教师党员比较少,很多班主任不是党员,有的分管学生的系部副主任及教研室主任都不是党员,教师党员队伍力量很薄弱,导致了教学工作与党建工作不能形成合力。有些党支部承担学生党建工作的是刚参加工作的学生辅导员,而相对于专职党务工作者而言,辅导员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对于如何做好大学生入党工作的经验还有待提高,与党建工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今年3月份笔者在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工委党校举办的“2011年全区高校院(系)党委(党总支)书记培训班”的学习中,向部分同班学员了解其学校党建工作的3个问题:一是贵校是否有专门的党员活动室;二是贵校是否有安排专门的党员活动时间;三是贵校是否有预算内专项党建活动经费。得到的答案是:都没有。从这一调查结果可知,学校没有专门的党团活动室,没有统一调配党团学习、活动时间,从周一至周五全部安排专业课程;没有专项党建活动经费;特别是党支部活动受到时间的限制,只能在工作时间之外组织支部活动。综合上述几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党建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
(二)学校党团活动流于形式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党支部培养发展工作程序欠规范,存在没有按组织发展程序严格把关的问题。在发展党员过程中轻培养、忽视再教育。一是团支部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团支部“推优”工作不够认真、细致,存在推优时重成绩,轻德育;征求群众意见流于形式,致使支部未能准确掌握该同志的真实的行为表现;班主任、辅导员、党组织培养联系人未能准确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在评定学生品行操守问题上,只要不出大问题皆可以顺利通过,忽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讲原则等问题。二是培养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工作不够积极主动,往往存在联系而不培养,培养过程走过场的情况。《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和《预备党员考察登记表》不能按期填写,所填写的考察内容几乎是千篇一律,起不到定期培养考察的作用;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也不够充分,往往只看中学习成绩或工作表现,其他方面涉及较少。三是党支部忽视预备党员的继续教育和管理,缺乏必要的跟踪和培养。存在重发展,轻培养;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大多数已经发展为预备党员的同学,到单位实习后学校党支部就减少了对其培养教育的工作。这样的做法导致一些学生党员发展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他们行动松散,忽视政治理论的学习,不注意自己的党员形象。个别学生党员甚至在金钱和个人利益面前表现出 “毫不为人一心为我”的思想,将共产党人奉献、牺牲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抛在脑后。
(三)高职院校学制短影响了培养发展工作
高职院校一般学制是3年制,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大多数专业的学生一般在校时间为2年,第三年就到企业顶岗实习,而有少数特殊的专业在校学习的时间仅仅是一年半,第四个学期就要到企业结合实训来完成教学计划。学制较短的特点限制了学生党员发展的空间,部分学生党员组织纪律意识淡薄,对党的认识不够深刻,理论水平不高,加上高职院校的特点是前两年在校学习,最后一年在校外实习,使得对学生党员发展后的教育力度不够。可见,学生在校时间短影响了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工作。
(四)外部因素的影响
当前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状况,入党动机不纯,目标不明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多元价值观念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少数学生把入党作为增加自己评优、择业机会的筹码,为获取更高的政治经济地位而申请入党。有部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兴趣不高,对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政策了解甚少,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解不够,理论素养较薄弱。笔者曾在广西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成教脱产班,学生平均年龄约21岁)思想政治课上做过课堂调查,在关于“入党动机”方面,选择(1)“为捞取政治资本”的占7%;选择(2)“为了方便找工作”的占49%;选择(3)“坚定共产主义者信念”的占4%;选择(4)“能够更好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的占31%;选择(5)“为使自己充实寻找精神寄托”的占3%;选择(6)其他的占6%。从上述调查结果可知,当前的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立体化的状态,选择 “为了方便找工作”的接近半数学生,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更多地关心自己的命运,更多地关注自身发展状态和现实利益。
企业的用人标准等其他因素也改变了学生对入党的态度。目前有很多外资企业或独资企业的用人标准与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不一致。有些企业强调的是企业经济效益,没有综合地考虑企业的稳步发展,只要个人业绩达标或超标,对于思想品德方面没有更高的要求。这就给培养考察发展党员工作带来困难。
(五)高职院校生源的总体素质相对较低
一是高职院校生源相对普通高校生源而言普遍存在着思想品德教育基础比较薄弱,他们在中学时期成绩一般为中等或中下等,他们追求的是单纯升学率的普通教育,这种情况多少造成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欠缺,表现为适应能力比较差,人际关系障碍等。二是身心变化大,高中刚毕业的大学生,年龄大多只有18、19岁,其生理、心理、思维、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处于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状态,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价值取向易呈世俗化,对社会的现在、未来缺乏理性的分析能力,错误地认为金钱、权力、地位至高无上,好奇心、从众心理强。
二、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新思路及对策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出台,给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党务工作者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提高,再创佳绩。
(一)党务人员党务水平亟需提高
高职院校基层党务工作者是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主力军,而且高职院校基层党务工作对推动学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此项工作相当繁琐、工作量大,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阵地的作用,配备专职基层党务工作者势在必行。一是选拔政治立场坚定、学历层次较高,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强的教师党员来承担专职基层党务工作人员,建立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二是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队伍的管理。通过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测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效的原则,对高职院校专职基层党务工作者进行综合考核,与工作业绩挂钩,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注重学习培训及锻炼提高。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专职基层党务工作者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学习、考察,提高政治业务素质。
(二)创新体制机制,设立专项预算
一是高职院校必须切实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要构建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小组的基层组织结构模式。同时,党建工作进一步下移,党员活动、学生党员发展等工作由院党委授权给系党总支,学生党建的日常工作分解到系由党支部处理,缓解人手不足的缺陷。二是按照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创新化、科学化的工作制度。高职院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布置和检查督促,系党总支贯彻落实的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党建工作机制,构建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者衔接的责任体系。三是学生党支部要通过给任务、提要求,让学生党员在具体的任务和场景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例如:可通过划定党员责任区,建立每个学生党员联系一个班级、社团;担任低年级的副班主任、团委书记助理或系支部书记助理等;每个党员联系一个寝室;每个党员联系一个以上入党积极分子或困难学生(主要是经济条件差、心理素质差、学习成绩差或身体条件差的学生),帮助他们摆脱困境,为学生党员提供锻炼的平台,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此外,要保障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顺利开展。在党组织中成立支委会、党小组,通过制度的约束,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就党内的各项工作进行讨论、研究、安排。按时上好党课,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党员开展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学生党员的理论水平。“三会一课”制度的坚持,有效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的党建活动需要经费支持,设立预算内专项配套党建活动经费对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贵州部分高校考察学习时了解到,贵州大学每年预算内党建活动经费有50至60万元,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预算内党建活动经费10至15万元。这两所院校的党建工作扎实稳健,颇具特色。院校党委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配套经费层层落实,支持基层党建工作,使得基层党组织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对推动全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规范党支部培养发展工作程序
一是严格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第一步,由入党申请人培养教育为入党积极分子;第二步,由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为发展对象;第三步,由发展对象培养教育为预备党员;第四步,由预备党员转正为正式党员。二是严格执行标准,构建科学、规范的组织发展模式。严格团组织推优、党组织接优工作。推优工作是党组织对共青团提出的要求。学校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团组织作为党组织的建设后备军和助手的积极作用。审查入党材料要严谨,即支部要做到发展入党的材料申请书、思想汇报、优秀团员培养考察推荐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党的基本知识测验试卷、考试成绩单、党内座谈记录、党外座谈记录、外调证明材料、综合考察材料、志愿书,缺一不可。在接收新党员的支部大会前认真准备,支委意见统一,以确保支部大会开得成功,圆满完成发展任务,也使党员从中受到教育。三是建立科学、系统的党员继续教育管理机制。高职大学生党员在发展前后的培养考察时间总体来说是较短的,一般大三学生已经离校到企业顶岗实习,他们中许多人都来不及在学校转正为正式党员,就面临实习或毕业,而毕业生大多数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流动性大,对于党员继续教育存在一定的困难。根据高职院校学制短的特点,我们可以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成立流动党支部,通过建立信息网络,QQ群或电子邮箱等方式建立网上流动党员之家,及时反馈他们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建立入党联系人定期谈话制度;关注他们在关键时刻的表现;注重实践锻炼,通过分配任务,在实践中加强考察;建立定期的考察分析制度。
(四)发展学生党员宜抓“四早”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短,发展速度慢的情况,要抓好“四早”,即从思想上早熏陶,从政治上早引导,从理论上早灌输,从培养上早着手,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做到“大一早教育争取发展”,大二 “支部建在班上”,形成“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支部、党小组”的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
基层党组织一方面要在时间上提前介入,使大学生更早地接受党的启蒙教育。如把在大学阶段发展党员的情况介绍,列为入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新生一入学就受到入党问题的吸引和熏陶。并在班主任工作和辅导员工作中,适时鼓励学生早递交入党申请书。做到“早选苗,早培养”,加速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同时,要注重培养发展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入党,引导这一群体加入党组织队伍,对教学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形成强大的合力具有很大的意义。
总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势在必行。不仅是党实现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的需要,改善党员队伍的分布和构成的需要,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需要,也是入党积极分子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切实做好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培养工作,是摆在广大党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高职院校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要求来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建工作,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勇于实践。我们坚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出台为契机,我们高职院校党务工作者一定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提高,再创佳绩,有力地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