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蛋白胶填充在高位复杂肛瘘治疗中的应用
2011-08-15张玉茹于洪顺王艳芳
张玉茹,于洪顺,王 敏,田 颖,王艳芳,田 磊
(北京市肛肠医院,北京 100032)
高位复杂肛瘘解剖结构和创面环境存在特殊性,治疗棘手[1~3]。近年来随着临床对高位复杂肛瘘病理生理过程认识的深入,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09年 1月 ~2010年 6月,我们将生物蛋白胶填充疗法用于高位复杂肛瘘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高位复杂肛瘘患者 40例,其中男35例 ,年龄 20~65岁,病程 3个月至 10年;女 5例,年龄 25~45岁,病程 1~5年。纳入标准:①肛瘘瘘管达坐骨直肠间隙及直肠后间隙;②经一期手术及创面处理后,原来复杂弯曲的瘘管成为近似于直行的简单窦腔,但窦腔较深难愈;其内清洁,适宜填充;③营养状况良好;④同意行生物蛋白胶填充治疗;排除标准:①糖尿病、艾滋病、血液病、结核病等抵抗力低下及特殊感染者;②克隆氏病引起肛瘘、外伤性肛瘘等特殊肛瘘;③全身营养状况差;④曾有肛瘘手术史的复发性肛瘘;⑤过敏体质、瘢痕体质及特殊体质患者。
1.2 治疗及观察方法 ①肛瘘切开挂线:找到并确定所有瘘管及分支,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内口处切开皮肤、皮下及部分肌肉,内口至外部瘘管挂线 1根。术后应用抗生素 3 d,每日换药。术后 2周对深部瘘管腔隙用 3%双氧水冲洗,之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至水清为止,再用无菌纱布吸尽创面积血、积液,使创面相对洁净。肛瘘深部瘘管腔隙的瘘管口用可吸收线做荷包缝合。②生物蛋白胶填充:从深部瘘管盲端的最底部开始均匀灌注生物蛋白胶,尽量避免灌注空隙。收紧荷包线封闭瘘管。有活动性出血时常规止血并喷(涂)纤维蛋白手术创面止血;油纱条填塞缺损组织。术后避免局部水冲及压力过大,轻轻水洗伤口,每日换药 1次,直至伤口愈合。术后随访 6个月,采用第三方盲法评价疗效。临床症状消失、肛瘘外口完全闭合、肛周及肛门内无分泌物持续流出、同一部位无肛周脓肿发作;肛周同一手术部位未再触及肿块、索条,无压痛,压迫无分泌物为治愈。
2 结果
除 4例发生胶体外溢、1例发生感染外,其余 35例愈合良好,未出现复发、明显肛门畸形及其他不良反应,治愈率 87.5%。
3 讨论
肛瘘切开术是治疗肛瘘的主要方法,但高位复杂肛瘘深部瘘管生长过程中不易愈合,需多次手术扩创方能引流彻底,即使如此仍有部分不能愈合,需在瘘管最深部切开至肛门或挂线,导致手术次数增加、愈合时间延长、患者痛苦增加,术后肛门畸形严重。生物蛋白胶是由纤维蛋白原、第ⅩⅢ因子、纤维连接蛋白、凝血酶、钙离子等所组成,是模拟人体自身凝血反应最后阶段研制的新一代外科生物材料,各组分混合后,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水解成纤维蛋白单体,并在活化ⅩⅢ因子、Ca2+纤维连结蛋白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多聚体(纤维蛋白网);纤维蛋白网具有封闭组织创面、止血的作用,还可充填组织裂隙和作为细胞增生的网架基质,促进创伤愈合。本研究结果显示,肛瘘切开术联合生物蛋白胶填充治疗高位复杂肛瘘治愈率高,手术次数少、愈合时间短、患者痛苦小、肛门损毁程度轻等优点。我们体会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填充前须充分清洗瘘管,避免术后感染。②生物蛋白胶填充须达到瘘管的最顶端,推注生物蛋白胶时应缓慢、速度均匀,防止忽快忽慢;可边注入边退出导管,不要有气泡残留。生物蛋白胶要注入到比荷包缝合线高的位置,待胶体凝固成胶冻状时收紧荷包。③荷包缝合于肛瘘深部腔隙的瘘道口,于生物蛋白胶填充瘘道前缝合。瘘道组织较脆,缝合时注意进针位置应略深,过浅会在打荷包时将组织勒断;过深则不能恰到好处地封闭窦腔,从而影响胶体的附着。如果窦腔口部较宽大,勉强缝合会使张力过大,可不予缝合,待确认胶体已牢靠再覆盖敷料,适当加压包扎。④术后控制饮食,1周左右排便;排便后再打开伤口换药。⑤生物蛋白胶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与乙醇、碘和重金属接触会引起蛋白质变性,因此应避免与上述物质接触,术后仅用生理盐水纱布外敷创面即可。⑥生物蛋白胶一旦发生脱落,可按照传统的肛瘘切开挂线术的方法治疗,可以再次在肛瘘盲端扩创换药,直至愈合;也可再次填充生物蛋白胶治疗[4]。分析资料及我们的体会,治疗失败的可能原因为:①病例选择不合适;②深部瘘管未能全部找到;③瘘管清洁不彻底;④填充胶体不够均匀;⑤术后换药不规范和饮食控制不良等。
本研究结果证实,生物蛋白胶填充用于高位复杂肛瘘的治疗效果确切;为高位复杂肛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1]Ortiz H,Marzo J.Endorectal flap advancement repair and fistulectomy for high trans-sphincteric and suprasphincteric fistulas[J].Br J Surg,2000,87(12):1680-1683.
[2]Vander Hagen SJ,Baeten CG,Soeters PB,et al.Long-term outcome following mucosal advancement flap for high perianal fistulas and fistulotomy for low perianal fistulas:Recurrent perianal fistulas:failure of treatment or recurrent patient disease?[J]Int J Colorectal Dis,2006,21(8):784-790.
[3]Buchanan GN,Owen HA,Torkington J,et al.Long-term outcome following loose-seton technique for external sphincter preservation in complex anal fistula[J].Br J Surg,2004,91(4):476-480.
[4]Cirocchi R,Farinella E,La Mura F,et al.Fibrin glue in the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a systematic review[J].Ann Surg Innov Res,200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