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明原因早中孕期妊娠丢失妇女血清 EBV抗体检测及分析

2011-08-15郑淑芳李拥军

山东医药 2011年19期
关键词:淋巴细胞阳性率阴性

郑淑芳,李拥军

(1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淄博 255029;2淄博市中心医院)

Epstein-Barr病毒(EBV)又称人类疱疹病毒 4型,已证实其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并与鼻咽癌、儿童淋巴瘤发生密切相关,被列为可能致癌的人类肿瘤病毒之一[1]。目前,有关 EBV感染与早中孕期妊娠 (28周内)丢失关系的研究较少。2009年 3月 ~2010年 6月,我们对 85例不明原因早中孕期妊娠丢失妇女的血清 EBV抗体进行了检测,旨在进一步探讨 EBV感染在此类妊娠丢失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同期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不明原因早中孕期妊娠丢失妇女 85例(观察组),年龄 23~39岁(平均 27.5岁)。早孕期 824例、中孕期 496例,孕次为 1次 48例、2次 23例、≥3次 14例。均排除 TORCH感染、染色体突变等所致早中孕期妊娠丢失。随机选择 110例于我院行孕检的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年龄 23~38岁(平均 26.5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EBV-IgG、EBV-IgM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检测 两组均抽取空腹静脉血 3~5 ml,3 000 r/min离心分离血清,分装后于 -20℃冻存。①EBV-IgG、EBV-IgM抗体:将血清解冻平衡至室温,采用 ELISA法检测,按使用说明书操作,用酶免分析系统在波长450 nm处检测 OD值,以被测血清 OD值/阴性血清OD值≥2.1为阳性,否则为阴性。单项 IgG阳性者判断为既往感染,单项 IgM阳性判断为增殖性感染,IgG、IgM两项均阳性判断为激活感染。②RF:采用胶乳凝集试验,肉眼观察出现颗粒凝聚物者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2 结果

2.1 EBV-IgG、EBV-IgM抗体 观察组和对照组EBV-IgG阳性率分别为 98.8%(84/85)、98.2%(108/110)(P>0.05,χ2=1.302);EBV-IgM阳性率分别为 49.4%(42/85)、10.9%(12/110)(P<0.05,χ2=35.498)。

2.2 RF 两组 RF检测均为阴性。

3 讨论

妊娠丢失病因复杂,除去遗传因素,最常见的是感染性因素和免疫性因素。本研究所选病例均经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检测排除遗传因素;在感染性因素中以母体病原体感染较为多见,其中TORCH感染即弓形虫、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已引起临床医生认可和重视,本研究均经相关检测排除此病因。RF是一种抗自身变性IgG抗体,在 ELISA实验中其可非特异性与酶标抗原结合造成假阳性结果。本研究显示,两组 RF均为阴性,故可排除 RF对检测结果的干扰。胎儿感染病毒后可导致胚胎停止发育,临床出现流产、死胎或死产,其主要机理是引起局灶性绒毛炎(表现为绒毛细胞坏死),病毒通过坏死绒毛组织感染侵入胎儿血循环中;亦可能为病变扩展到胎膜引起继发羊水感染,胎儿通过吞咽羊水而感染病毒;通过阴道直接感染胎儿。EBV为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成员,其感染细胞有两种形式(即潜伏感染和增殖性感染),其编码产物可干扰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抑制细胞因子活性及调节体液免疫等[2]。机体感染 EBV后血清 EBV-IgG出现晚、持续时间长(少数人可持续终生),其阳性表达表示机体既往曾感染 EBV;EBV-IgM出现早、消失快,不能通过胎盘,其阳性表达表示机体存在增殖性感染。上述两种抗体均阳性提示机体既往感染 EBV再次激活。Dalens等对 2 752例孕妇进行的前瞻性研究显示,孕妇感染 EBV与出生缺陷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关系,尤其是畸形和胎儿早期死亡方面。法国学者研究显示,孕妇活动性持续感染 EBV可能对胎儿是一个危害因素[3]。而新生儿和儿童感染 EBV后 90%的病例表现为无症状感染[4]。本研究显示,两组EBV-IgG阳性率均在 98%以上,且亦均有 EBV-IgM阳性表达。提示国内妇女普遍存在 EBV感染,且孕期可出现 EBV激活;妊娠期间妇女免疫力低下。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 EBV-IgM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不同年龄及孕次者阳性率无显著差异。提示EBV激活感染可能为不明原因早中期妊娠丢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机制:①EBV感染的淋巴细胞可能会产生类似 IL-2的作用,使蜕膜自然杀伤细胞以非特异性形式增殖或活化,使受精卵产生的早孕因子不能抑制母体淋巴细胞活性[5],从而使囊胚被母体排斥、引起流产。

总之,EBV激活感染与早中孕期妊娠丢失有密切关系,应作为孕早期常规检测项目。

[1]谢剑伟.EB病毒与鼻咽癌[J].癌症,1984,13(1):34-35.

[2]张学东,何春年.EB病毒分子免疫学研究进展[J].国际病毒学杂志,2007,14(1):28-30.

[3]Costa S,Barrasso R,Terzano P.Detection of active Epstein-Barr infection in pregnant women[J].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Infectious Diseases,1985,4(3):335-336.

[4]Haeri S,Baker AM,Boggess KA.Prevalence of Epstein-Barr virus reactivation in pregnancy[J].Am J Perinatol,2010,27(9):715-719.

[5]乐杰.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4-35.

猜你喜欢

淋巴细胞阳性率阴性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抗核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黄癸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
乳腺癌原发灶T淋巴细胞浸润与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