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实缺失与改进策略

2011-08-15

怀化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体育学校

谭 红

(怀化学院体育系, 湖南怀化 418008)

在社会学中,社会适应是指个人或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它有别于生物自我调整以适应自然环境过程的生物性适应.学校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社会适应”目标领域,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也是强调学校体育的人文价值.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在现实中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征而存在”.[1-2]说明了人所具有的两重性.人,既是自然实体,又是社会实体,但更重要的是社会实体.所以,人的存在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但更重要的是作为社会成员之一而存在.作为社会实体,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同时,人在社会生活中还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所以,“社会人”应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个人来说,社会适应能力的根本意义在于在群体中展示、发现和发展自我,在纷繁的社会中获得个人的完整性和全面发展.是学会合作,学会融入环境,学会生存的重要基石,是不断从外界吸取能量、充实、壮大自己的必由之路,是成功之路上须臾不可分离的伴侣.

学校体育是在学校里培养和教育未成年人的活动,我国学校体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按照我国教育方针的要求,为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以体育运动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体方面施加一定的影响,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的一种教育过程;也就是说,学校体育是通过影响学生身体、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过程,其目标是培养具备一定的体育知识、健康状况、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但是,以往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当中大多只把学生当成教育的客体,忽视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能动性,习惯于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无形中把学生物化了.现在看来,把“人的本质”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参照,对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中的作用进行新的发掘,从而提出学校体育应培养学生整体素养的主张,对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和学校体育理论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实缺失

1.1 学校体育本质的诠释路径存在认识问题

学校体育忽视了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从人们对学校体育本质的认识就可以清楚看到这一点.回顾以往人们在学校体育所体现的某些有代表性的理念,可以发现人们对学校体育本质的诠释路径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

1.1.1 教化本体的学校体育观

这种观点指学校体育以教化为立足点,体现在伦理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之上.教化本体思想主要体现在教育教与学的方法上,古代中国人很讲究“化”,所谓化,就是潜移默化,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3]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导致了人们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校体育的社会本位、轻视学校体育的个人本位;重视学校体育为国家政治服务、为生产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而轻视了学校体育在培养人的个性的良性发展中的作用.

1.1.2 体质本体的学校体育观

80年代以来,针对学生体质下降趋势,全国学校体育掀起了一股增强学生体质的浪潮.特别是自1979年扬州会议之后,人们把评定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最根本的是看学生的体质是否有所增强”作为标准,根据这一思想,这一阶段的体育教学提出了发展体力的目标,强调体育的科学化必须从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转移到增强体质中心上来.体质本位观不遗余力地想通过体育教学把学生的体质搞去,从而缺乏从教育的整体观上体现体育在培养人方面的作用.体质本体观往往存在三种不容忽视的倾向,一是从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立场出发,把身体作为这些科学的对象进行观察.二是认为体育只提高了学生的体质、体能、身体素质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没能对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其三,在实际中过分强调形式上的体育锻炼,体育教学因素与过程被简化,往往只是重复的进行一个又一个动作或技术的联系,忽视了学生动机、兴趣等方面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1.1.3 知识本体的学校体育观

知识本位观则主要受凯洛夫教育理论体系的影响,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一命题是在我国学校体育确立了其在学校体育价值问题上的经典地位.“知识本位观”在历次体育教学大纲中均有体现,曾一度被视为“传习式体育”,是一种“技术教育”.[4-5]它强调教师、课程、教材“三中心”对体育课程的制约,却忽视社会因素和学生因素对课程的独特作用.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课程观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知识型、技能型的人才,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知识本体观将体育知识视为一种凝固的、可化约的、可组合的东西,课程的文化传承使命与机制只是被赋予教育文化复制的功能.体育知识被凝固、化约、组合成一种僵化,凝固化的知识技能,由于缺乏文化的内化和升华机制,不能产生启迪、振奋、激励的效应,致使学生成了知识的奴隶,导致了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科学主义倾向日趋加强、体育课程中的人文精神越来越弱,从而抹煞了人和自然、人和物、价值和科学、人生意义和自然因果之间的性质区别,无视人自身的特殊性,把人等同于自然现象.

1.2 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中存在方法问题

1.2.1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定位忽略学生主体

人是现实的人,是社会的人,是教育和培养的主体,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是现实的学校教育却把人物化了,在教学当中把学生当成了客体,最突出的表现是教“书”不育“人”,满足于知识的灌输说教,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正确认识,忽视对学生内在精神的教育,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这是学校体育教育对人的主体性的偏失,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忽视,对原本生气勃勃的学生进行了物化,如果学生的任务就仅仅是被动学习,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严重压抑学生生命活力的焕发.

1.2.2 学校体育教学缺乏对“人”本质的重视

首先来看教案,大多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然后依照这个教案的模式进行教学,甚至有的体育教师多年的教学都是按照同样的教案进行的,这样的教案首先从框架和内容体系来看,基本上就是水平的停滞,缺乏破旧立新的观念,按照条条框框的教案进行教学,学生就会缺乏对新的体育理念的了解.同时,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本来学生对给自己上课的体育老师没有选择的余地,对老师的教案没有选择的余地,再对老师上课的内容和方法也还没有选择的余地,人的正常需要得不到满足,这是对人的发展的一种扭曲,长此以往必然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育教学内容的先入为主注定了体育教学不会是一种学生与老师平等的教学,也注定了体育教学方法的收效.如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在一上课马上就先把今天上课的内容通报给学生,假如学生对今天的教学内容很不喜欢的话,那老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不能够对这个学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点大家都知道,没有兴趣的内容硬是要说按照学生兴趣循循善诱的进行教学,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体育教学是很难成功的.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当中不能忽视人的本质、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不是我们灌输的工具.

1.2.3 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缺乏选择性

在全面发展与选择教学方面,传统体育教育以竞技项目本身的系统性和内在联系来组织教学,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运动技术的学习上,强迫学生从事自己不擅长、不喜欢的体育项目,主张体育教育的统一性.其结果是,不自觉地形成了以运动技术教育为中心的模式.这种模式就技术教学而言是全面的,但这一模式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也忽视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发展,显然这是违背了学校教育育人为本这一基本取向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强调全面发展,并不是体育科学知识和体育技能的数量的简单叠加,面面俱到,而是在教学中应有重点,有侧重,有目的的灵活实施.致力于体育与健康领域内各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将体育学科内部各学习领域目标有机融合为一体,以此提高学生以体育素养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是在不断地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的统一中不断地完善自我.运动规则的限制、导向和激励机制,使学生不断地认识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不足,以适应规则的要求,从而锻炼和改造身心,完善自我.因此,体育实践活动既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积极的锻炼,同时也可以使思想、道德、意志、情感、人际关系等等方面受到教育.这是体育学科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多种功能的基本依据,也是区别于大多数学科以智力培养为主的主要不同之点.体育在基础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它具有基础性.这种分法比较符合基础教育的性质,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但是,不能因为把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就看不到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具有的优势,更不能因为强调了基础性,课程的体系就过分地强调完整和系统,把课程看成是固定的封闭的.

2 学校体育加强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对策思考

2.1 加强现代社会中的生命知识、体育与健康知识的传授与学习

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和工作的前提条件,健康的生活态度是学生进步的动力,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习积极向上的进取性,加强生命教育,不断地鼓励学生克服新的困难,珍惜自己的生命.这对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是十分有利的.应向学生贯彻“锻炼自我,丰富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的教育思想,使之树立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

2.2 发挥学生体育社团在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中的特点和作用

中小学学生体育社团、协会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推动下,蓬勃发展起来,迅速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对适应社会发展,实现学校体育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社团和协会是一个群体,学生是协会的主体,教师和骨干是这个群体中的中心或组织管理者,学生加入协会是自觉自愿的,都可以按照自己特长和爱好参与自己喜爱的项目,这就彻底解除了逼着进行体育锻炼的形式,而是以其积极的热情和强烈的动力去提高身体素质,去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去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从而在加强体育锻炼的基础上更多的实现交往的需要,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体育兴趣、扩大人际交往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学校体育应重视体育社团建设,使其发展更全面,让更多的同学能积极加入各自喜爱的体育社团.

另外,对体育社团的发展学校应当给予政策上的帮助及必要的经费支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育部 (室)提供技术信息,在运动技术水平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通过体育社团使学生有更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机会,让学生们在体育社团活动当中不但能在运动技术方面进行交流,而且还能对学习、生活当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同时给学生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个合适的场所,因为在这样的场所进行交流比在课堂上的交流更加自由、更加宽松,让学生既放松了身体,也放松了心情.

2.3 利用挫折教育,磨砺学生的个性,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竞赛、测验等形式,引导学生向障碍、对手挑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承受了皮肉之苦,心理冲击之累,实实在在感受挫折的经历,从而达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讲究教学艺术.在学习方法不当时,教给技巧;在学生体力不支时,给以精神上的鼓励;在学生怯懦时,督促其前进;在学生困惑时,及时给以帮助,鼓舞他们锲而不舍,直到最终取得成功.学生在不断的磨炼中,学会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战胜困难和挫折,真正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2.4 注重课堂内外、显性和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培养

我们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在课堂中的教学就能够实现的,在课堂外对学生的培养同样重要,包括老师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都将影响到学生的培养;显性课程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学到很多的知识,但是隐性课程则可以潜移默化实现很多课堂教学所达不到的效果,这些往往都是我们所容易忽视的,但是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重视这些方面对学生培养的作用.

2.5 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计、教师为本,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关键.对每一所中学来说,教师的数量、层次和素质决定了其学科层次、学术水平、学生质量和学校地位.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始终是学校体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建设高水平体育教师队伍的重要性.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要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素养,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体育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心理成熟程度、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体魄,同样也要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在体育教育活动中客观的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对生活中和工作中的矛盾不回避,能以理解、信任、宽容、谦逊的态度与人相处,还需要有敏捷的思路和充沛的精力,始终保持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建立坚毅乐观的人生观.体育教师要重视社会的各种变化,了解变化的真谛,并能把握脉络,调节自我,尽快与社会发展同步.并能以动制动,创造“动能平衡”,不怕困难,胸襟开阔,面对问题寻求解决办法,不固执,不偏拗,坚持以教学为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综合能力.无论是在专业技术方面还是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楷模,让学生遵守的纪律,教师首先做到;让学生做好的事情,教师做得更好.教书先育人,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正确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注重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利用“角色扮演”和“角色互换”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设身处地从自己的角度、老师的角度、别人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体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角色扮演往往不是个人所能完成的,需要集体的配合,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群体意识与协作能力,使学生从角色扮演或互换中体验人生,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此外,体育教师还要努力争取继续教育,应不断地自我进修,不断充电,及时拓宽知识领域,扩大视野,了解信息,充实自己的知识量,构建新的知识框架,以提高业务水平并适应时代的要求.

2.6 在教学评价中提出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要求

体育教育的评价就是按照现代大学的办学目标,对体育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效果、完成体育教育任务的情况及学习成绩和发展水平进行的全面价值判断.[6]

长期以来,我们在体育教学的评价中往往把评价内容的重心放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技能的考评上,对教学目标中的其它目标,尤其是对包括体育素养、合作精神、社会适应能力等因素方面的目标很少兼顾,对考试成绩和平时的表现很是关注,而对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关注相对不足,因而对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也相对匮乏.从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对学生社会适应跑力的评价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列入教学评价体系当中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由于体育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和教学目标的多重性,要客观地反映教学效果,就必须从整体上考虑教学的多项目标,不能光凭主观经验和直觉,而是应依据比较科学的评价指标合理地评价,保证其整体性和科学性.比如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发扬民主,不仅要参考学生评价,还要参考学生家长、学校领导等相关人士对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和意见;改变单一的评价方法,注意多层面、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使用诊断评价、自我评价、终结评价、效果评价等多样评价方法等.

3 结语

可以说,建国60年来学校体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学校体育在对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其意义缺乏足够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对学校体育本质目标的片面认识,对健康概念的片面认识,导致其在实践中仅仅被作为增强体质的工具,这种缺乏对“人”的问题关注的学校体育背离了教育的“育人”宗旨,必将使得学校体育沦为一种教授之术或操作技术,而无法承担起学校体育的历史重任.体育的社会价值、社会目的,即充当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但体育同时又是人为的,也是属人的,所以体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为人的.在此,学校体育的问题,就是怎么能最有效地培养人的多方面和活动能力,并使其按自身的特点和整体一致性的方式发展他的能力,体育只有确立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才有意义.由此可以说,体育的整体教育与价值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一般的健康或竞技的问题,学校体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感化、启发、引导人的活动.学校体育关心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增强健康、提高技能、达标等外在目的,而也应关注学生的需要、情感、意志、个性、特长、生命、生活,关注学生的人生境界和生存质量及发展前景,这应是学校体育的理想追求.

[1]周鸿著.教育社会学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美]约翰·奈斯比特著.梅燕译.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大新方向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黄行福.从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看语文教育本体的演变[J].江西教育科研,1997,(5):68.

[4]林笑峰.世界体育科学化的动向 [J].体育文集,1980,(1).

[5]郑先文.体育教育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J].甘肃教育,2003,(9):139.

[6]龚德胜.现代体育教学评价的五个特点 [J].体育教学,2005,(6):21.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体育学校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沙漠里的精灵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天候地理与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