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潍坊风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011-08-15秦文贞

潍坊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潍县潍坊风筝

秦文贞

(潍坊市艺术馆,山东 潍坊 261041)

论潍坊风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秦文贞

(潍坊市艺术馆,山东 潍坊 261041)

风筝是一种集设计、造型、扎糊、绘画、放飞于一体的并具有观赏价值、社会娱乐和健身作用的反映民俗生活和民间审美情趣的民艺物品,风筝文化在中国已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风筝蕴含的巨大的经济价值显露出来,成为各地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和旅游活动的载体。潍坊国际风筝会是全国举办最早,持续最长的节会之一。它融文化交流、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经济贸易于一体,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文化交流,改善了城市的面貌,提升了潍坊的知名度。

风筝;风筝文化;民俗文化;潍坊国际风筝会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大约在十二世纪,中国风筝传到了西方,从此,这项古老的活动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发展,形成各有特色的东西方风筝文化。潍坊是风筝的四大产地之一,被誉为风筝之都,之所以有如此称誉,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在久远的风筝历史中传承有方。

1 潍坊风筝的历史传承

潍坊风筝自宋代开始流行于民间,从明代开始真正发展起来,到明清时期放风筝已家家习以为俗。明清两代是潍坊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据《潍县志稿》记载:“清明,小儿女作纸鸢、秋千之戏。纸鸢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惟妙惟肖,奇巧百出。”清代诗人郑板桥在《怀潍县》诗中说:“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都生动地记述了风和日丽,草木竟发的清明时节,人们到白浪河两岸游春放风筝的热闹场面。到了“民国”时期,风筝艺术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派体系。有以潍县扎彩老艺人及喜爱绘画的文人雅士为主的老潍县风筝和以木版年画风格为主的杨家埠风筝,进而形成了老潍县风筝和杨家埠风筝两个艺术流派。在这两个流派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近代各具特色的11位风筝名家,他们制作风筝特别注重家传,从而形成了著名的十一世家。由于放风筝比较普及,放的多了就出现了风筝比赛。上世纪三十年代,潍坊有三次大的官方举办的风筝赛会。但是1937年后,日本大举入侵,1938年潍县陷落,风筝遭遇了一次厄运。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潍坊风筝才又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不稳定,期间出现了波折,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后,潍坊风筝才又焕发生机,八十年代,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潍坊风筝才又迎来了第二个繁荣期。特别是1984年后,随着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召开,潍坊风筝更加呈现了“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类创新风筝异彩纷呈,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各具风格的风筝制作高手,促进了潍坊风筝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创新和发展。1988年第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潍坊被推选为“世界风筝都”。1989年国际风筝联合会正式成立,并将总部设在潍坊,从而确立了潍坊风筝的地位与知名度。在每届的风筝会期间,有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代表队参加,潍坊借助风筝会这一独特文化载体,打开了与外界隔绝的大门。国际风筝联合会的67个国家和地区在每年风筝会期间都派代表队到潍坊来参加竞赛和表演,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筝文化和风筝经济。潍坊巧借风筝这张名片,逐渐融入世界,世界也走进了潍坊。正是鉴于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影响力和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与推动,在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执委会议上,潍坊国际风筝会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200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艺术保护工程,同时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重点文化交流活动。

潍坊风筝经过历史演变和横向传播,逐渐形成了选材讲究、造型优美、扎糊精巧、形象生动、绘画艳丽、起飞灵活的传统风格与艺术特色,和京式风筝、津式风筝等交相辉映,鼎足而立。

2 潍坊风筝文化得以良好传播的原因

2.1 放风筝是老幼皆宜、健康身心的娱乐性体育活动

放飞风筝是我国古代多种民间娱乐健身活动之一,据史料记载,唐代路德延《小儿诗五十韵》叙述了唐代的各种儿童游戏,有竹马、秋千、踢球、放纸鸢等。“拆竹装泥燕,添丝放纸鸢”。据宋代李石的《续博物志》记载:“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以泄内热”。我国中医学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生命的基本物质,气血的畅通是身体健康的标志,同时中医学认为“人应与天地相应”、“人体是小宇宙”,人体的小宇宙应与天地大宇宙的运转同步相应,人体阴阳五行应与天地四时季令要相适应。春天阳气上升,人的气血便产生往外透发的趋势,春季加强户外锻炼加速气血的运转和外泄有利于人体的健康与少儿的发育成长。这也是我国为什么大部分地区都喜爱在春季放风筝的原因之一。同时放风筝能调节人的视力,对眼睛护养有一定的益处,清代《燕京岁时记》中写道:“风筝在天,以能清目。”因为放风筝时需昂首远望,上下照顾留神,这可增强眼睛的全方位转动。同时蓝天绿地的外部环境,增强了人眼睛的远近调节,这既能防止儿童的近视,也可改善老年人视力功能的衰退。

近年来,潍坊的风筝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放飞风筝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和健身娱乐活动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人们通过在田野郊外放飞风筝,呼吸了新鲜空气,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达到了身体健康、精神愉悦的目的、可以说,放飞风筝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娱乐和体育活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

2.2 潍坊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为风筝放飞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

潍坊南部多山,中部多平原,北部是沿海滩涂。秀美的山色,川流不息的河水是人们踏青游玩的好去处。清道光年间潍县的金石学家兼诗人郭麟在《潍县竹枝词》说“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草新来春燕多”,这是对寒食节潍县人在白浪河踏青嬉戏场景的描绘。每逢清明时节,白浪河正值枯水期,宽阔的河道为人们提供了一片广阔的放飞天地。据《潍县志稿》记载,早在明代,“本邑每逢寒食东门外,沙滩上,……板桥横亘,河水初泮,桃李葩吐,杨柳烟含,凌空纸鸢,高入云端”,理想的放飞场地,为风筝传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2.3 潍坊地区传统的民俗活动为风筝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文化基础

潍坊地区每年春节前后,民俗活动繁多,初春时节,新年的余兴犹存,又值春光明媚,人们纷纷出来踏青、嬉戏,放风筝正好为人们助兴。风筝的题材内容也与这些民俗活动有关。如过年家家请门神,贴福字,企求来年的丰收、发财、致富和安居,而以这类题材为主的风筝在这个时候就特别畅销,“龙凤呈祥”、“钟馗捉鬼”、“鲤鱼跳龙门”、“年年有余”、“福寿双全”等倍受人们喜爱。这些传统题材的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体现着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因此年年在潍坊的天空中总是飘着这样富有民俗特色的风筝。

2.4 潍坊地区风筝市场的发达为潍坊风筝提供了昌盛不衰的经济基础

潍坊风筝名扬天下,既是娱乐品,同时又是商品。早在清代,潍坊风筝就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全盛时期,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和店铺就有30余家,清明节期间在集市上出摊的不计其数。潍县东关城墙下的白浪河滩,是集市贸易中心,外来商客络绎不绝,买卖十分兴隆。清代的潍坊风筝还曾传到国外,如今在美国宇宙航天博物馆和日本风筝博物馆里,都有清代的潍坊风筝作为馆藏。新中国成立后,潍坊风筝在国内外的声誉越来越高,仅杨家埠风筝就行销全国近20个省市。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潍坊风筝打入了国际市场,每年对外销售近300多万只,在美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受到广泛欢迎。

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潍坊人把风筝、年画、民俗和以风筝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市场、企业、产业作为紧密联系的三个环节,通过改制、改革,进行联合与再分离,通过进行产业升级来引导培育市场已卓有成效。

2.5 潍坊地区领导的重视,给予了风筝文化产业大力扶持。

近年来,潍坊市专门成立了风筝办公室,组建了风筝协会,创建了风筝工厂,动员了大批艺人共同开发风筝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园地。每届风筝会,都是自上而下层层发动,各行各业共同参与,在组织、发动、筹办和指挥过程中,向全社会开放。从机关到学校,从工厂到农村,各个方面一齐工作,数十万人共同努力,使整个盛会在形式上呈现了向立体化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潍坊市政府还注意大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拆巨资改善了城市环境,先后建成了潍坊风筝博物馆、鸢飞大酒店、风筝文化广场等大型标志性建筑,开创了千里民俗旅游线,全力为发展风筝文化,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并把风筝放飞纳入国家体育比赛项目,专门制定了章程,先后组织了全国性、世界性的风筝放飞比赛。这些,都为发展风筝艺术,进而带动潍坊文化工作迈上大文化的轨道,发挥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3 潍坊风筝文化的发展前景展望

风筝自发明以来,从实用器物到娱乐用具再到经济文化交流的载体,其功能随着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发生过几次变化。今天,面对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风貌,潍坊风筝文化只有加强保护和发展才能得到进一步弘扬和传播,使之更加适应现代生活。

3.1 与时俱进,进一步打造风筝会品牌

近年来,潍坊风筝在进一步挖掘整理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注意把电子、机械、遥控等新技艺、新工艺运用到传统的风筝上来,使风筝在形、色、动、响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创新。我们还应发动广大风筝爱好者推陈出新,特别是通过与国际风筝组织的交流活动,接触学习国外风筝技法,使潍坊风筝别开生面,更具有时代感。随着潍坊国际风筝会的举办,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风筝代表队来潍坊展示自己的风筝,带来了各式各样的扎制技艺,潍坊风筝的扎制也急需要创新。既要鼓励传统风筝在不同特色的基础上,创新扎制方法,开发应用新材料,做到构思巧妙、设计独特、扎实精巧、寓意深刻、富有情趣,还要保证放飞效果好。

当前,风筝产业作为潍坊独特的文化体育休闲产业,已经打造出了国际品牌。目前关键的问题是要实现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转换,产品优势向市场优势转换,市场优势向品牌优势转移,把潍坊风筝的品牌最终做大、做强。而品牌的打造关键靠媒体,要注意加强跟媒体的合作,不断提高品牌的深度影响力。可以在举办国际风筝会的同时,策划一些有影响的活动,诸如举行国际风筝设计大赛,国际风筝大师评比,潍坊国际风筝动漫论坛等,针对不同人群细分,进行策划宣传,可持续打造风筝会品牌。可以说目前潍坊风筝会到了创新的关键时刻,必须让风筝文化成为行为艺术的终端,品牌延伸度才能得到好的开发,只有形成学、产、研一条龙,才能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

3.2 发动群众,把风筝放飞与大众健身很好地结合起来

要积极进行宣传教育,给市民创造放飞条件,使放风筝这种老幼皆宜、健康身心的娱乐性体育活动能够在广大群众中普及开来,把风筝运动切实和大众健身休闲、结合起来。要以人为本,注重群众参与。2008年第二十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举行的喜迎奥运万人风筝放飞表演、风筝都大型歌舞焰火晚会和狂欢大巡游,市民都可自由参与,群众喜闻乐见,参与积极性很高。潍坊风筝文化创意产业园要注意科学定位,力争集科普、贸易、展销、培训、运动、休闲于一体,立足潍坊,面向世界,以满足广大风筝爱好者的需求。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利用国际风筝联合会组织的平台,通过制定规则、制定标准,重视窗口建设,建立销售、普及、推广的渠道,将其上升到国家行为,把民族、民间体育,通过国家的力量向世界推广。

3.3 走出国门,推动品牌长效化

自1984年潍坊国际风筝会举办以来的20多年来,潍坊发展了风筝产业,极大地促进了潍坊地区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国际风筝会建立了文化交流关系和经贸合作关系。可以说是参与了潍坊的商机,创造了双赢参会模式,应该说参与的各方都有了盈利。以2007年第二十四届风筝会为例,这次盛会突出了旅游文化主题,推出了七大项招商活动,主要包括海外知名华商潍坊行,中日韩经贸合作论坛,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等。据介绍,近几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招商力度都很大,每届签订的合同额都在数十亿元。由此可见,风筝文化对于潍坊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潍坊的风筝品牌不能仅仅停留在这样一个阶段,也就是风筝搭台阶段,要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潍坊必须要走出去,快速健康发展风筝产业,就要把国际风筝会带到国外去,要紧密跟踪国际上风筝产业发展状况,近年来,随着国际风筝会的举办,潍坊风筝作为友谊的使者,应邀赴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表演展示传播风筝艺术,世界各地到处都有潍坊风筝在蓝天飞翔。例如,为庆祝中韩建交十一周年,为扩大潍坊国际风筝会在国外的影响,2003年“潍坊风筝暨山东文化大祭展”在韩国最大的旅游城市釜山市隆重开幕。开幕式当天,在釜山市BEXCO会展中心广场还举行了大规模放飞表演,面对绚丽多姿、色彩斑斓的风筝世界,令在场的韩国万余名观众赞叹不已。2005中国文化周活动由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和阿根廷密西昂奈斯省联合举办,其中的《中国潍坊风筝》展,共展出了70多件制作精美、风格各异的风筝,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类似的活动还要经常举办。我们要规划建立风筝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会、风筝文化产业研究会等项目,建好潍坊风筝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长远发展中推动品牌的长效化。

3.4 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扶植风筝文化产业

潍坊市政府还要继续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以优越的环境条件来吸引各地客商。据了解,潍坊市自1998年开始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按照“园在城中、城在绿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要求,潍坊市连续几年对城市绿化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取得了累累硕果。

潍坊市政府还要积极扶持风筝文化产业。要制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以潍坊国际风筝会为龙头,构建风筝生产销售、风筝旅游、风筝会展、风筝文化传播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集合。规划建设风筝产业园,集中打造风筝文化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世界风筝文化传播交流中心,规划建设一批以风筝文化为主体的基础设施和标志性建筑。加大风筝文化的宣传推介力度,搞好对风筝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风筝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力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对木版年画、仿古铜、嵌银、高密“三绝”、临朐奇石雕塑等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搞好整体发展规划,积极运用现代科技创新改造,促其上规模、上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

[1]马伟红,滕西尧.风筝文化的特色经济[J].求索,2008,(10):85-86.

[2]徐运君,李中辉.论风筝的文化底蕴[J].考试周刊,2008,(10):178-179.

[3]唐建军.文化生态学:风筝研究的新视角[J].民俗研究,2007,(4):265-272.

(责任编辑:刘乃生)

2010-06-24

秦文贞(1972-),女,山东昌乐人,潍坊市艺术馆馆员。

G8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288(2011)02-0130-04

猜你喜欢

潍县潍坊风筝
潍县萝卜及其栽培技术
潍县乐道院集中营被关押西方侨民信息再考证
“筝”艳潍坊四月天
郑板桥智断案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风筝之都潍坊
学做风筝
潍县城隍庙戏楼和郑板桥的戏剧思想
潍坊 巧用资源做好加法
潍坊和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