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意人才培养探析

2011-08-15

贺州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人才

范 林

(贺州学院,广西 贺州 542800)

高校创意人才培养探析

范 林

(贺州学院,广西 贺州 542800)

21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全球化不断加强,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创意人才的整体素质决定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高校作为创意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根据创意人才特征,在培养理念、培养内容、培养模式等方面创新,满足创意产业发展需求。

高校;创意人才;培养;创新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创意产业作为新兴经济增长点,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变得越来越热,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1]323。有学者预言:21世纪是创意经济的世纪。创意产业将成为引领世界经济腾飞的支柱产业。据统计,创意产业已经占世界 GDP的11%。目前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其中美国的速度最快,达14%,英国次之,达12%[2]25。发展创意产业早已成为很多国家的国家战略。无论是日本、美国、英国、韩国等,无一不将创意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资料显示,在纽约,创意产业人才占劳动力人口总数的12%,伦敦是14%,东京是15%[3]202。

一、创意人才内涵及特征

(一)创意人才基本内涵

创意人才是指掌握较高水平的知识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创作技能和手段,把特有的表达内容和信息转换为新的创意产品或服务,并且能够推动该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流通和经营的人才[4]247。

创意人才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以创意人才所处的行业不同,可以分为:出版业创意人才、软件业创意人才、广告创意人才、电影创意人才、设计创意人才、视觉艺术创意人才、音乐创意人才等;以工作内容分类,可分为具有原创能力和技术能力的专门人才以及将创意转化为经济价值的人才[3]202。

创意人才群体伴随着创意产业的发展迅速扩大,甚至形成了一个阶层。文化经济学家理查德·弗罗里达认为,社会已分化成4个主要的职业群体:农业阶层、工业阶层、服务业阶层和创意阶层。创意阶层包括一个“超级创意核心”,这个核心由从事科学和工程学、建筑与设计、教育、艺术、音乐和娱乐的人们构成,他们的具体工作是创造新观念、新技术和(或)新的创造性内容。除了这个核心,创意阶层还包括更广泛的群体,即在商业和金融、法律、保健以及相关领域的创造性专业人才[5]23-24。

(二)创意人才群体特征

1.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意人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同时也是评价创意人才素质及能力的要素之一。创意人才思维敏捷,有着敏锐深邃的洞察力,具有交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能在混杂的表面事物中抓住本质特征去联想,能从不相似处察觉到相似,然后进行逻辑联系,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从一个设想导致另外一个设想或更多的设想,进行创意的创作,从而不断地创作出新的作品。美国创意经济学家凯夫斯认为:创意人才“工作态度严谨、具有悟性,但在社会中沉默寡言,不屑于公认的道德规范。他们想象力丰富,装束奇特,具有极高的主观性,并且高度自负”[6]22。

2.具有创新能力

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价值的经济,创意和创新贯穿于产业运作过程中,创意产品的策划、生产和营销离不开人的创新灵感的迸发。创意人才有创新能力,有创造性的构思、创意和灵感;经营决策人才有创新能力,通过独创性的策划,突破原有的模式和规范,并通过经营、推广和销售创意实现创意产品的价值。因此,创新能力是创意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核心资源,它决定了独创性和原创性创意产品的产生和被市场接受的过程。因此,创意人才最大的特征是充满自信和激情,超越与挑战既有规则、习俗和理念,力求摆脱平庸、僵化与保守;有勤于思考、善于思索的习惯;不受传统和习惯思维的束缚,具有打破常规的精神状态,充满创意激情,并具有独立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3.具有高流动性

当前,创意人才供给不足,创意产业各门类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交融,创意人才大多是年轻人、个性特点鲜明且思维活跃。因此,创意人才更愿意通过岗位、环境的流动来获得更多的机遇,他们一般不会固守在某个工作岗位上,而是经常会去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另外,许多创意行业的生产组织形式表现为松散的个体劳动和简单的集体协作,创意人才大多属于自由职业者,他们一般不从属于某个固定的经济体,这也决定了创意人才的高流动性。

4.具有较高文化素质

创意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通过提供凝聚一定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蕴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精神体验的经济形态。这就要求创意产业的从业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创意人才不仅需要具有包括文史哲和艺术等知识在内的基本人文素养,同时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并且具有能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从事动漫产业、影视产业和游戏娱乐产业的创意人才除了具有基本的文化素质外,还要掌握如编程、动画图形设计、非线性编辑、特效制作、技术合成等知识和技能。

5.具备综合能力

创意产业需要复合型人才,需要在创意产业链的多个环节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创意产品的生产者需要有敏锐的市场意识,知道如何使自己的创意被市场所接受;创意产品的营销人员需要一定的文化领悟力和经营才能;创意企业的管理者需要通晓创意产业链从生产到营销的各个环节;创意企业的决策者不仅是从事本专业的人才,而且还是创意产业经营和管理的通才,同时还要善于捕捉各种信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引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6.更注重实现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作为人类的高需求,往往更受创意人才的重视,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因此,他们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并全力追求完美,渴望通过创意,充分展现个人才智,实现自我价值。他们往往更看重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而把金钱、职位等物质激励放在次要的位置,从工作所获得的成就感本身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激励。不仅如此,由于对自我价值的高度重视,创意人才同样格外关注同事、亲友及社会的评价,并强烈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尊重。

二、创意人才现状与培养对策

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发展以人的创造性和智慧为内容的创意产业,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必由之路,是社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的重要前提。发展创意产业对中国而言就具有非常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随着创意产业的兴起,我国对创意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但我国创意人才数量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满足创意产业发展需要。而相对于创意人才短缺,创意人才结构问题则更为严峻:一是缺少高端原创人才;二是缺少管理人才;三是缺少经营人才。

高校是一个智力密集、人才集中、科研力量雄厚的人才智力库,它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满足人们提升个人素质、工作技能等需求的重任。通过高校来培养创意人才,是发展创意产业、解决创意人才匮乏的重要战略。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科、人才的综合优势,着力加强对创意产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复合型数字艺术人才、营销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建立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

(一)创新培养理念

要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关键是高校人才培养要创新培养理念。高校要围绕“培养怎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弄清其内涵,了解其实质,从培养创意人才出发,创新理念。首先,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的理念。要改变以往重知识不重能力,重理论不重实践,重继承不重创新,重专业不重素质,重科技不重人文的传统教育理念,为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合创造条件,把创意人才培养提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为我国创意产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撑。其次,高校创意人才培养应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要关注人才自我价值的实现。再次,规划实施高校间、校内专业间的资源与优势的整合,打造多层次、多规格、多手段培养创意人才的公共平台,实现跨学校、跨专业的融合合作培养,重点培养具有领先的策划能力、创意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开放的国际视野的创意人才和市场经营管理人才。

(二)创新培养内容

创意人才不仅仅需要对某一类学科的深入了解,更需要在人文、经济、技术等各项领域都有所了解,广泛的知识面可以有效地促进创意的迸发。所以在加强创意专业培养的同时合理地建立一整套的体系,促使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对各个方面的知识都能有所涉及,培养其在创意上的知识底蕴。除此之外,职业操守培训和团队意识培训也很重要,如何将创意人才培养成敬业、爱业和具备较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创意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也是为我国创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的重要战略目标。因此,在创意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根据市场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创新教育内容,同时建立包括专业技能教育、职业操守教育、团队意识教育等内容的综合培养体系。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教育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更新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对知识更新的要求。要着重于知识的系统性和应用性,重视基本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通过积极地开展对外的教学交流,引进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创意产业课程体系、设计方案和教材,聘请国外知名专家讲学,通过频繁的国际化交流努力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强创意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三)创新培养模式

高校创意人才培养要根据高校具体实际,着眼国家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主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创意行业对人才需求层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研究生以上教育主要培养中、高层次创意人才即核心人才和支持人才,而一般高等教育主要培养辅助型人才;将创意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建立多条人才培养模式。第二,要打破人才培养过程相对封闭,学生除了接受书本知识以外,很少接触科学研究,视野不够开阔,思维不活跃,实践环节与教学环节相互冲突的局面,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平台。要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通过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就能接触高科技企业、高创新产品和其他有利于他们开阔视野的一切实践,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增强创意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2]李优良.中国十一五教育探究创意教育卷[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

[3]孙启明等.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希望:新媒体崛起[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4]蒋三庚,王晓红,张杰.创意经济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5]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关系[J].经济研究,1996(9).

[6](美)理查德·E·凯夫斯.孙菲等译.创意产业经济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The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Creative Talents Training in Universities

FAN Lin(Hezhou University,Hezhou Guangxi 542800)

With knowledge economy and information globalization continuously enhancing in 21st century,developing creative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national strategy,and creative talent’s whole quality determines the future and destiny of our country.Therefore,as the important base to train creative talent,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ccording to the creative talent’s characteristics,have to innovate in philosophy,contents and approaches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of 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reative talent;train;innovate

C96

A

1673-8861(2011)03-0109-03

2011-07-11

范林(1964-),男,广西陆川县人,贺州学院党委组织部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党建、管理学研究。

贺州学院2011年科研项目(2011SKKY03)。

猜你喜欢

人才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毛遂自荐
“三高人才”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