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等学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

2011-08-15

贺州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实验课计量

王 荣

(贺州学院 人文与管理系,广西 贺州 5428000)

论高等学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

王 荣

(贺州学院 人文与管理系,广西 贺州 5428000)

在中国,计量经济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已经有20年的时间,1998年教育部确认计量经济学为经济学门类八大核心课程之一。但是由于不合理的培养计划、教材编写不足及师资力量的缺乏,计量经济学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改革计量经济学教学,可以完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

高等学校 ;计量经济学 ;教学改革

一、引 言

计量经济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集经济理论、高等数学和统计学为一体的经济学科。在经济学、管理学领域及经济管理活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大多采用了设立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1]105,并且获得的效果也很显著。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克莱茵所说:“计量经济学已在经济学科中居最重要的地位”。只有掌握好计量经济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才能提高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程度的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教育部将计量经济学列入经济学科核心课程是我国经济学科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学人才培养质量和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我国高等学校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例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能将所学知识得以应用,教学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薄弱,教师重视理论的讲授、数学过程的推导等问题,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鉴于此本文从我国高校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出发,提出解决方法,以便推动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进程。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培养计划的制定不合理

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关于学习课程的安排,以及学时等方面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财经类学生的需求,尤其是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安排上凸显了这个问题。

1.课程安排不合理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三门学科的有机结合,所以计量经济学课程应安排在学生对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三门课程学习完之后更加合理。然而在实际的培养计划中,往往由于有关人员对这门课程不够了解,有时会安排在大二下学期,使得学生在没有学习数学与统计学等基础课程的情况下就开始了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习[2]200。由此带来的问题使学生不能扎实地理解和掌握计量分析方法,同时也使得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无法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总课时少

计量经济学的课时安排少。很多讲授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师认为,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课时不足。有些高校为了增加学生的知识宽度开设了许多课程,从而压缩了一些重要课程的学时数[3]113。一般包括实验课及软件的学习在内只有54课时。而这些课时对于初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明显是不够的,不能将知识讲得透彻,教学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3.实验课教学安排少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单纯地通过理论的讲授和数学的推导,无法使学生掌握计量分析方法,必须将理论课教学与实验课教学相结合。但是目前很多学校财经类学生的培养计划中实验课的课时安排过少,一般在6—8课时,这样不能使学生在学习理论之后及时通过实验课来加以巩固。

(二)使用的教材编写不足

就目前常见的计量经济学教材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教材的内容编写过于偏重理论,而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目前能够见到的国内教材多为大篇幅地阐述理论和数学推导,而应用案例很少。这增加了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负担,甚至使那些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产生畏惧感,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

2.缺少常用软件的编写。几个常见的统计软件 ,如 sas、eviews、matlab 和 spss等软件很少能在计量经济学教材中见到完整而详细的编写,几乎都是简单地概括和介绍而已。然而在使用计量分析方法时,由于数据容量大、参数多,尤其是多元分析时会使用矩阵方法,计算量非常大,这些都需要借助统计软件才能完成。在教材中忽视对这些软件的详细编写,使得实际教学中达不到相应教学目标。

3.编入教材的统计分析方法少。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制定的高等学校经济学本科教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现行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包括的内容有:计量经济学概述、经典单方程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假设检验、联立方程组模型以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等内容。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内容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需要更多其他的方法才可以解决。例如,缺少离散选择模型、简单的面板数据模型、简单的时间序列模型(包括单整、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等。

(三)数据来源渠道少

在计量经济学中,根据性质可以将数据划分为质量数据和数量数据[4]20。质量数据是用来识别单位某一特征的标记或名称,根据需要取整数即可。而数量数据是用于表示规模或水平的数据,根据需要收集或调查。这种数据在实际中获取的渠道相对来说比较少,主要是通过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的《统计年鉴》。由于统计方法、统计指标和统计口径等的不同,部分宏观数据仅仅从统计年鉴上不能完全获得,这就给计量分析方法的应用带来困难,也给计量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案例带来了困难。

(四)缺少计量经济学实验室

在数据量庞大、模型复杂和计算量大的情况下,只有借助于eviews、spss等统计软件才能完成。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必须包括这些软件的讲授和实践操作,而这种实验教学必须在实验室才能完成。在实际中缺少计量经济学实验室使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很难结合,而这严重阻碍了计量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教师教学方面存在不足

在实际中,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国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1.计量经济学师资力量不足。由于计量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也只有20几年的时间,所以从总体上来看这方面的高级人才相对匮乏。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建设的要求,使得新进人才的标准不断提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计量经济学教师的流入。

2.教学方法的不合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确实给教学带来了方便,节省了大量板书的书写时间。同时会加快教学节奏,增加学生思考的负担和强度,反而影响教学效果。

(六)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单一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的计量经济学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化,大多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考试的内容也只限于基础知识以及数学推导或者增加论文的撰写。撰写论文虽然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水平,但是在实际中很少有学生能够自觉地自我完成,多数是抄袭。若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也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样的考核方式不能体现计量经济学的实用性。

三、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

鉴于目前高校财经类学生培养方案制定存在的问题,针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安排,应作如下改革:

1.合理安排课程。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将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课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两个学年完成,计量经济学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学习。只有在充分地掌握了三门基础课程之后才能很好地理解和学习计量经济学。这样也保证了学习内容的连贯性,同时也不致于与因即将毕业带来的问题之间发生冲突。

2.增加总课时,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教学。一方面要增加三门基础课的课时,另一方面更要增加计量经济学的课时,增加到72课时。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予以讲授,也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

3增加实验课教学。通过实验课使学生切实掌握各种统计软件的使用,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实验课的教学应安排在每周与理论课同时进行,不应安排在学期末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及时通过实验课有效地得以吸收。

(二)计量经济学教材的选用

目前计量经济学教材种类繁多,但各有其不足之处。有些计量经济学教材,主要偏重于理论的教学,严重缺少案例,不利于理解和学习,同时缺少统计软件的编排;有些教材虽然在教育部规定的内容之外,增加了平稳时间序列模型、非平稳时间序列模型、协整模型以及特殊问题的计量经济问题,扩充了计量分析方法,但是也严重缺少案例,并且只是简单地编写了统计软件的内容,不太适合本科生的学习;还有一些计量经济学教材,在内容上简化了繁琐的数学推导过程,并增加了案例,有统计软件的详细讲解,但内容只限教育部规定的范围,在采用时应适当地根据需要增加教学内容;李子奈编写的计量经济学教材是以初级内容为基础和经典计量经济模型为主,同时有少量的中级内容和非经典模型,以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应用为主,简化了数学推导,增加了统计软件的编写,较为适合本科层次和具有不同数学水平的学生[5]45。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微调,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

(三)扩大数据来源渠道

一些宏观数据可以从《统计年鉴》上获得,但是因为统计方法和标准等原因,有些数据从统计年鉴上不能获取,一些微观数据就更难获取了。所以应该扩大数据来源渠道,加强与各级统计部门的合作与往来,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数据。同时学校也应增加投入,成为一些专业的数据收集单位的会员,如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cedb.cei.gov.cn),国家信息中心(http://www.sic.gov.cn/web/index.asp),中国经济数据网(http://www.cnedate.com/)等。以便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获取数据,应用到实践教学中来,增加案例,提高教学效果。

(四)建立计量经济学实验室

如果将计量经济学的案例教学安排在实验室进行,可以加快学生对计量分析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利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实验室的建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学校应在这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购买电脑、多媒体等硬件设施,同时也要购买如eviews、spss、sas等各种正版的统计软件,满足不同分析方法的需要。

(五)鼓励教师进修和相互交流学习

教师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要因素,教师知识含量的多少及深度更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关键。在引进优秀的计量经济学教师的同时,也应该鼓励计量经济学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学校进修和学习,不断吸收计量分析方法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学校应在这方面建立专项资金予以支持,鼓励和支持教师更多地开展有关计量分析方法的讲座,支持不同学校间教师的双向交流,相互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提倡教师适当多用板书,例如当遇到统计性质的证明,多元回归等复杂的数学推导以及矩阵演算时通过板书的形式予以讲解,能够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印象,有助于加深理解。

(六)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

在传统期末闭卷考试方式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一方面可以将学生分组,以组为单位安排一个小的课题,让学生自我收集数据,自我建模。同时增加上机操作考试,考察内容为统计软件的应用。将这三种考核方式以不同的比例结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

四、结 论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集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为一体的学科,同时也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着如课程安排不合理、课时不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但只要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坚持计量经济学的特性,不断解决和完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坚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能够有效地对计量经济学教学进行改革,提高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1]俞培果,高翔.本科学生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12).

[2]乔雅君.财经类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商界,2010(5).

[3]郑兵云.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0(6).

[4]王维国.计量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5]姚寿福,刘泽仁,袁春梅.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0(6).

Teaching Reform of Econometric in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WANG Rong
(Humanity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Hezhou University,Hezhou Guangxi 542800)

In china,econometrics

extensiv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over 20years,in 1998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nfirmed that econometrics is one of eight core courses in economics categories.But,the econometrics course has not further development,because of unreasonable training plan,shortage textbooks,shortage teachers and so on.Thispaper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Through the econometric teaching reform to improve their teaching methods and effect.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econometric;teaching reform

F224.0

A

1673-8861(2011)03-0080-03

2011-03-29

王荣(1981-),男,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人,贺州学院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猜你喜欢

计量经济学实验课计量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关于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改革与思考*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应用型经管类本科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研究
——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一部深度反思计量经济学科之作
——《计量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评介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力资本计量研究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