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阳光体育环境下高校田径课程教学

2011-08-15李加鹏

关键词:田径体育运动阳光

李加鹏

(福建中医药大学体育部,福建福州 350108)

论阳光体育环境下高校田径课程教学

李加鹏

(福建中医药大学体育部,福建福州 350108)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目前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环境下田径课程的开展现状进行总结,并对目前限制高校田径教学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针对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学生自身以及成绩考核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对高校田径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反思,为目前高校田径课程教学的开展、改革及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阳光体育;田径课程;高校;体育教学;对策

0 引言

当前我国为切实提高在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鼓励学生参与运动、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共青团中央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并且先后开展了3届亿万学生冬季长跑活动.田径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曾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它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改善在校生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但田径课自身项目所有特点和教学手段相对单一,从而导致其在学校体育的不断改革发展中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在高校体育教学开展中受到了冷落[2],部分高校甚至取消了田径课程的教学.在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的大环境下,如何通过转变教学思想,改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田径课程的作用,是目前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重点,笔者以此为研究切入点,结合阳光体育运动与田径课程教学特点进行讨论和分析.

1 田径课程教学在普通高校的开展现状

田径和体操被人们认为是竞技运动之父源,在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中占据着统治地位.田径课程以走、跑、跳、投等多种身体练习作为基本手段,对改善人体机能,促进健康,增强免疫力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3].我国高校教学目标先后经历了军事体育教学—竞技体育教学—多元化体育教学3个时期,其中多元化体育教学的目的倾向于健康、娱乐.但是,目前相关国家文件对高校田径运动项目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的明文规定,也未对项目做出具体要求,这就导致目前高校涉及的田径教学仍以竞技运动项目的跑、跳、投为主,教学形式仍以传授运动技术为重点,教学手段仍采用传统的演练、模仿的方式[4],这就导致教学手段相对单一,缺乏新意.另外,田径教学评价过分注重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量化成绩,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考核方式的单一,迫使学生过分注重成绩,而体验不到田径运动的乐趣,从而导致学生对田径课参与兴趣不高[5].同时,田径教学在社会中的群众性、普及性较差,很难实现田径运动在社会中的价值,再加上田径竞赛的规则、竞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田径课程在高校的开展[6].上述多种原因导致目前高校公共体育选修课程田径课程选课人数不足,某些高校因此取消了田径课程教学,转向其他较受学生欢迎运动项目上去[7].

2 限制田径课程教学的因素分析

限制高校中开展田径课程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课程内容、考核制度等客观因素,学生自身因素和教师教学手段及方法等主观因素.当前学生对田径课程教学的普遍反映主要表现在田径课程教学内容运动量大,身体机能负荷过重,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形式枯燥,教学方法缺乏参与性,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考核标准缺乏定性的评价指标,相对标准较高等几方面上.

2.1 田径课程内容的限制

目前高校田径教学内容主要以跑、跳、投三大竞技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其中对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协调的发展要求相对较高,再加上在各项目的练习过程中,对运动机体的局部及整体要求较高,技术难度较大,短时间内技术难以掌握,成绩进步难以得到明显体现,因此与其他一些运动项目相比,田径运动自身缺少趣味性和吸引力,学生缺乏参与欲望,这也是限制学生选修田径课程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

2.2 田径课程教学方法及手段的限制

单一的讲解、示范,学生反复练习,教师进行纠正的方法,是目前高校田径教学中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毋庸置疑,这种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快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受到田径运动本身特点的影响,再加上教师本身课堂组织能力、教学创新能力有限,从而导致课堂讲授内容缺乏吸引力,无法激起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易产生适应性疲劳和抵触情绪,学习效果很难得到提高.

2.3 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当前在校大学生对于运动项目的选择趋于个性化,慢慢开始从以前的传统体育项目向新兴项目转移,如网球、跆拳道等项目,在没有外界因素的强制下(如课程设置等),大学生一般是不会选修自己不喜欢的运动项目的.另外,在学习田径运动项目时,身体机能要承受的运动负荷较大,对体能要求相对较高,这对当今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大学生来讲是个很难逾越的障碍.有些学生不主动去练习和提高,也是造成大学体育中田径课堂缺乏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2.4 成绩考核的限制

目前高校的田径课程考核基本上是以统一的标准进行量化评价或考核,考核内容及项目组合单一,形式相对固定,过于强调结果性评价,忽视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很难体现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个体差异,无法通过现存的评价方式和指标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的进步与提高做出合理科学的评价[1].限制了身体素质较差学生的选课积极性,遏制了高水平学生竞技能力水平的提高,从而致使学生在学校允许自己选择的范围内尽量避开田径课程,这也是田径课程不受欢迎的另外一个原因.

3 阳光体育运动及其与高校田径教学的关系

3.1 阳光体育运动

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的观念得到认可和传承.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特点主要有:健康性,阳光体育主导的运动特点就是以健康为第一目标,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科学性,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依据不同的运动能力水平针对性地开展运动项目,不但可以体现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也可以带动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精神;终身性,“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阳光体育运动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养成锻炼的习惯,为实现终身体育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户外性,阳光体育运动倡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享受阳光,享受体育的乐趣,活动场所具有一定的户外性特点.

3.2 阳光体育运动与高校田径教学的关系

阳光体育运动与高校田径教学在目标、对象、实现途径及政策导向上均具有一定的共性.①目标具有一致性,均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体育健康发展为目标;②对象具有相同性,阳光体育运动和高校田径教学的对象均为在校学生;③实现途径具有一致性,均是通过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等形式来实现;④政策向导具有一致性,均是积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阳光体育运动与高校田径教学的区别主要有:高校田径教学更多地依托于体育课堂教学,注重实践教育和技能的培养,而阳光体育运动主要以广泛开展各项课外活动为主,其活动形式广泛,以积极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提高学生身体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为目标.两者既相通又有区别,由此可见阳光体育运动与高校田径教学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和推动作用.

4 对策及建议

结合阳光体育运动的特点,针对目前高校田径课堂教学现状,结合相关影响因素对高校田径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高校田径运动项目的教学必须以健康为目标,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淡化竞技、强调健身娱乐,从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及考评标准进行全方位的改革[4].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和培养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有关体育健康运动的认识,营造良好的锻炼环境和舆论氛围,促进田径课程在高校的开展,为阳光体育运动打下身体基础,提供一个良好的运动健康环境.

4.1 田径教学内容

首先针对高校田径教学课程内容入手进行改革创新,充分体现出课堂运动技能的基础性、实用性,体验比赛竞争的娱乐性、参与性,感受技能掌握的层次性、渐进性.针对目前田径教学内容以传统的跑、跳、投为主要学习内容的现象,结合阳光体育运动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挖掘与跑、跳、投相关的趣味性田径项目,增进项目的娱乐性、趣味性、易操作性,如具有团体协作精神的集体接力等项目,利用项目自身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吸引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田径教学中来,享受田径运动乐趣.

4.2 教学手段与方法

为了使田径选项课的健身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只有在原来不变的教学内容上赋予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结合当代大学生生理、心理方面的需求,有目的、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充分体现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热爱[8],使学生由被动灌输到主动学习.因此在高校田径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个体差异等情况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

4.3 调整课程设置

通过田径课程的学习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促进力量、柔韧、灵敏、弹跳、耐力等身体素质的提高,田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转变思想,大力提高高校学生对田径课程健身的认识,相关职能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制定有关田径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必要时把田径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从政策上提高对田径课程的认识.

4.4 考核标准

建立一个全新的田径课考核标准与评价体系.在考试考核中,既要注重学生客观成绩的高低,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进步大的同学实行一定的弹性考核,既要做到合理的量化同时还要进行积极的主观评测,最终考核要把两种考核方式进行组合,合理划分比例,提高和激发大学生对田径课程的学习兴趣.

5 小结

目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这与高校田径课程教学广受冷落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更好地发展大学生体质健康,势必要进行一系列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终身体育健康意识,同时高校体育教师更应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深度挖掘田径运动的潜在教学内容,真正实现让运动给学生带来健康、带来快乐、带来幸福的目标.

[1] 焦建军.普通高校田径选项课现状、反思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3):1-2.

[2] 周涛,邱宗忠.对高校田径教学现状的思考及改革设想[J].湖北体育科技,2007,26(6):706-708.

[3] 李鸿江.田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4] 陆卫良,张涛.关于高校竞技田径向健身田径课转变的设想[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5):62-64.

[5] 李雪峰.普通高校田径选项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4):53-54.

[6] 施文忠.普通高校田径课程的现状与教改对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8(4):113-115.

[7] 黄健.胶东半岛部分高校田径课程“受冷”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6,28(3):50-51.

[8] 刘健鹏.对田径在高校体育选项课中遭受冷落的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28(2):67-68.

On Teaching of College Track and Field Course Under Conduct of Sunshine Sports Environment

L IJia-peng

(Departm 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M edicine,Fuzhou350108,China)

Through literature,logical analysismethod to summarize college track and field course under current environment of sun sports,and analyze factors limiting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in college,put for 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methods,students themselves and the resultsof examination and other constraints to rethink current status of college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profoundly,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for track and field course teaching.

Sunshine Sports;track and field cours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hysical education;countermeasure

G807.01

A

1007-0834(2011)01-0082-03

10.3969/j.issn.1007-0834.2011.01.026

2010-09-17

李加鹏(1981—),男,山东东营人,福建中医药大学体育部教师.

猜你喜欢

田径体育运动阳光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走,出发!
体育运动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走在阳光路上
呆呆和朵朵(13)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