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舆情研究综述
2011-08-15周礼春
周礼春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 473004)
近年来我国舆情研究综述
周礼春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 473004)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舆情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舆情基本理论、舆情汇集分析机制、网络舆情、群体性突发事件舆情和高校舆情等方面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但目前我国舆情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舆情研究的指标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下一步的舆情研究可以从高校舆情、群体性事件舆情和网络舆情等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舆情;高校舆情;网络舆情;研究综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要“建设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提出“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目前,这一课题已成为广泛关注的崭新研究方向。但是,虽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舆情”概念,但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的舆情理论研究是从 2003年开始的[1],至今只有 7年的时间,目前还处在理论创建的初期。本文旨在对这些文献进行一个较全面的综述,并提出一些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舆情研究成果举要
2003年 8月,由王来华主编的《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探讨了舆情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等,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从理论、方法和实践上综合探讨舆情问题的专著,它的出版标志着我国舆情研究基础理论框架的初步确立。2004年 8月,由张克生主编的《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探讨了政府决策的舆情机制问题,并认为舆情是国家决策的第一要素,对我国建立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 9月,陈月生主编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机制与舆情》探讨了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应急和预防过程中的舆情状态,丰富了舆情研究的基础理论,是国内从舆情视角研究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首部著作。2006年 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编著的《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研究》对舆情信息的汇集和分析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是基础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研究成果。2007年 9月,刘毅撰写的《网络舆情研究概论》是国内首部全面研究网络舆情的专著,其理论研究部分梳理了中国舆情思想演变和制度沿革,系统阐释了网络舆情的概念、要素、特点、传播途径,深入研究了网络舆情的形成模式和变动,应用研究部分探讨了网络舆情正、负方面的影响,并以社会控制和系统理论为切入点,提出了网络舆情引导的主要方法和网络舆情信息管理工作的程序及方法。中宣部舆情局《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理论和实务》(2009)、邹庆国《应对网络问政》(2010)、曹劲松《政府网络传播》(2010)、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等,也从不同层面对网络舆情的形成及传播、网络监测体系的构建、舆情的汇集、分析研判及如何作好网络舆情引导进行了较为有益的探讨。
二、舆情基本理论相关
(一 )舆情
学术界对舆情的概念认识经过了一个由狭义到广义的过程。王来华首先将舆情定义为民众对国家管理者的社会政治态度[2],其对象专门指向国家管理者,其外延为社会政治态度,含义最窄,外延最小,目前已经无法完全涵盖现实舆情现象。张克生在此基础上扩展了舆情概念,认为舆情是民众的全部生活状况、社会客观情况与民众主观意愿,即社情民意[3]。刘毅提出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4]。
(二 )主客体
王来华认为,民众是舆情的主体,国家管理者是作为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的受体而出现的,是舆情的客体[2]。刘毅则将舆情主体细分为两个层次,认为个人以及不同的社会群体构成了公众,公众是舆情的主体,舆情的客体是包括社会事件、社会热点问题、社会冲突、社会活动、公众人物言行的公共事务,并不仅限于国家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或结果[4]。这个界定同样扩大了舆情概念的客体,给舆情研究提供了新的空间。
(三)舆情的运行规律
舆情基础理论研究是舆情变动规律的核心问题。舆情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发展变化必然要遵循客观规律。王来华提出三个假设命题:一是涉及民众切身利益越大的中介性社会事项对民众社会政治态度产生的刺激也越大;二是中介性社会事项涉及民众的类型和层次越复杂多样,对民众社会政治态度的刺激结果也越复杂多样;三是如果中介性社会事项对民众的刺激很强,那么,民众对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反映转移到国家管理者身上的机会就会增多[5]。
关于舆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刘毅认为舆情形成遵循“刺激—反应”机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总结出舆情的形成模式:渐进模式和突发模式、人际模式、群体模式和“公众—媒介—政府”模式、线性模式和动力模式。李昌祖把舆情的发展分为起始、扩散和整合三个阶段,开始时是一种“刺激—反应”机制,由中介性事项引起,经过“二次生成”进入民众间的扩散阶段,最后经过政府干预、调整,进入最后的整合阶段[6]。
关于舆情的运行规律,李昌祖和刘毅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李昌祖提出了舆情运行的规律:舆情发展是封闭式循环过程、消极因素汇聚的过程;极易产生源头变更的无规则运行状态;必然存在核心的受众层;集多种传播方式和手段于一体[6]。刘毅提出舆情的涨落规律、序变规律、冲突规律和衰变规律,以此来描述舆情运动过程中的规律性[7]。
三、舆情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舆情的汇集和分析机制研究
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是指根据舆情信息在党和国家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依照舆情发生、变动、结束和残留等变动规律,通过从事舆情信息工作的机构和个人,运用信息点、信访、内参、网络、调查等信息搜集渠道和手段,采用社会统计等科学方法,对舆情信息进行汇集、加工、分析、报送和反馈的比较稳定的工作方式[8]。
李昌祖认为舆情信息的有效反馈需要国家管理者拥有完善的舆情汇集机制,舆情的正确引导和调节需要国家管理者拥有完善的舆情干预。我国目前舆情汇集的平台有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政府职能部门或机构、媒体。我国目前舆情干预机制运行方式主要有政府信息公开、建立舆情运行平台、依托大众媒体、树立典型,必要时采取强行干预机制[9]。
(二)网络舆情研究
刘毅所著的《网络舆情研究概论》是国内首部全面研究网络舆情的专著,其内容涉及到网络舆情的主体、客体和本体,网络舆情空间,网络舆情和政府治理,网络媒体的舆情功能以及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变动等重要理论问题,并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以及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程序和方法等现实问题进行了探讨。他把网络舆情的特点归纳为以下六点:自由性和可控制性;互动性和即时性;丰富性和多元性;隐藏性和外显性;情绪化和非理性;个性化和群体极化性。
马海兵研究了网络舆情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我国网络舆情面临的问题,介绍了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应具备的舆情分析、信息采集和数据清理功能,并提出舆情分析系统的核心技术在于舆情分析引擎,涉及的最主要的技术包括文本分类、聚类、观点倾向性识别、主题检测与跟踪、自动摘要等信息内容识别技术[10]。
在网络舆论的管理上,燕道成进行了比较研究,介绍了国外网络舆论的管理经验和主要管理模式。就功能而言,这些模式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经济性管理;二是社会性管理。具体方式大致有四种:政府立法管理;技术手段控制;网络行业、用户等自律;市场规律的自行调节[11]。
陶建杰提出有效化解网络舆论危机,包括舆情监测、预警、应对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有机组合,从整体上形成了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构成政府网络舆情管理部门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并形成紧密契合、逐层推进的工作流程[12]。姜胜洪分析了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高涨、波动和最终淡化的发展过程,提出对网络舆情热点进行有效的引导,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引导,掌握话语权,运用正确方法,注重形成合力,切实提高网络舆情热点的舆论引导能力,牢牢把握引导网络舆情的主动权,使和谐的网络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13]。
(三)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
刘毅认为应该加强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和预防过程中的舆情信息工作。突发性群体事件中的舆情汇集工作,不仅要明确获取舆情的基本渠道,还要密切关注在突发性群体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各个阶段舆情可能表现出的各种具体形态,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对舆情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加工,以辅助相关决策工作[14]。毕宏音就舆情信息检测系统的建构进行了初步论证。彭知辉认为可分为常规性收集和即时性收集两种。王来华认为在面对群体突发性事件的挑战时,健全相关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十分重要,主张通过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应急反应机制、分析甄别机制和跟踪反馈机制来处理群体性事件[15]。现有的群体性事件研究,多是从定性和宏观的层面来论述的,缺乏对群体性事件的涵盖范围、识别标准、指标体系等进行定量的分析,也缺乏对群体性事件的诱因、成因机理、演化路径进行深入的研究。
(四)高校舆情研究
目前,国内不少重点高校成立了舆情研究机构,开展了舆情信息收集和研究工作。近三年来,由于国际国内舆论环境的变化和中央的政策导向,高校舆情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各地高校纷纷开展舆情研究。如,王磊的研究主要立足传播学理论,研究大学生舆情传播规律和核心要素在舆情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针对其演化规律提出快速干预的一些方法[16];桑华着重阐述了舆论危机应急处理原则和方法[17];罗新阳提出构建大学生舆情信息的信息机制:高校舆情信息收集系统、决策系统和大学生舆情解决机制[18];余惠琼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策略[19]。但大部分高校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舆情分析和引导,舆情主要是通过信息通报等形式汇总,理论研究成果不多。
四、下一步舆情研究展望
目前我国舆情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舆情研究的内容体系尚未完善,舆情研究的指标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已有的研究多从舆情研究的意义、情感认知因素、行为反应倾向、汇集机制和方法等角度进行规范性研究。舆情属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经过对研究现状的探讨,笔者认为舆情研究可从以下方面找出切入点,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高校舆情研究
一是完善基本理论框架。进一步明确高校舆情的内涵和外延,准确界定主体、客体和中介以及一些核心概念,建立研究规范,促使高校舆情研究由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转向规范研究和对策研究。二是把握高校舆情发展规律。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高校舆情的特点及其特殊传播途径和规律,以及如何快速、准确把握舆情。三是研判高校舆情正负影响。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高校舆情对于高校师生乃至整个社会的正负两方面影响。四是进行具体的制度和机制研究。设计出高校舆情采集、分析、判断、预测、控制、引导的工作体系,并进行行动研究,提出和总结有效控制和引导高校舆情的方法途径。
(二)群体性事件舆情与网络舆情研究
一是对群体性事件的识别。从定性的角度和定量的角度对群体性事件进行界定,有助于对群体性事件的构成、影响等进行分析。二是对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与把握。包括群体性事件如何利用网络酝酿、组织和发动,网络如何推动或消解群体性事件,对二者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机制的准确认识和把握。三是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研判、预警及网上应急处理。对网络舆情的特征、表现方式、发展态度进行准确研判,掌握群体性事件在网络舆情中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实时智能化自动预警和网上应急处理机制。四是群体性事件预警和网上应急处理机制设计。由于网络舆情中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运行方式,网络舆情的状态反应,网络舆情如何影响或决定群体性事件状态的发生和终止,探讨设计有效的预警和网上处理机制。
通过我国舆情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综述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舆情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很多舆情研究成果具有开创性,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随着党中央对舆情研究的日益重视和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参与,舆情研究工作必将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果。
[1]王来华,刘毅.2004年舆情研究综述[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2]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张克生.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 [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5]王来华.舆情变动规律初论[J].学术交流,2005,(12).[6]李昌祖.舆情的运行状态及其干预机制 [J].浙江学刊,
2008,(2).
[7]刘毅.简析舆情变动规律[J].天津社会科学,2007,(3).[8]王来华,温淑春.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刍议 [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9]李昌祖.论社会舆情的汇集与干预机制 [J].社会科学,2007,(9).
[10]马海兵.网络舆情及其分析技术 [N].光明日报:理论版,2007-01-30.
[11]燕道成.国外网络舆论管理及启示[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
[12]陶建杰.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初探 [J].青年记者,2007,(8).
[13]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理论月刊,2008,(4).
[14]刘毅.突发性群体事件中舆情信息的汇集与分析[J].学术交流,2005,(10).
[15]王来华.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J].理论与现代化,2007,(4).
[16]王磊.新时期大学生重点舆情及其快速干预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2008,(9).
[17]桑华.高校舆情研究探析 [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17).
[18]罗新阳.大学生舆情预警机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19]余惠琼.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特点与引导策略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
C912
A
1001-7836(2011)05-0005-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1.05.002
2010-11-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专项任务资助 (10JD710078);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资助(B495);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资助(102400430095)
周礼春 (1962-),男,河南邓州人,副教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