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DDL教学法在词汇深度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2011-08-15吕筱琼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信息加工短时记忆例句

吕筱琼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州 510640)

论DDL教学法在词汇深度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吕筱琼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州 510640)

在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词汇深度知识习得的难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数据驱动学习”教学法借助语料库进行词汇教学,有助于学习者对词汇深度知识的掌握。从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来看,运用“数据驱动学习”教学法进行词汇深度知识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改进词汇教学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词汇深度知识;“数据驱动学习”;信息加工理论

引言

词汇知识主要分为词汇宽度知识和词汇深度知识,也就是说,掌握一个词指的不只是认得这个词,而且还意味着学会使用它。Nation[1]认为,了解一个词意味着知道它的形式(口头和书面 )、位置 (类联接、搭配 )、功能 (频率、得体性 )和意义 (概念、联想),对于词汇的这些不同层面的习得就是词汇深度习得。在国内,关于词汇深度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少研究者指出,国内英语学习者的词汇深度习得存在极度不平衡的现象[2]。具体分析这种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1)教师在强调扩大词汇量的同时未能注意帮助建立各类词汇知识之间的关系[3];(2)学习者接触不到大量的、高度语境化的目标语输入[4]。语料库及其检索软件的出现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使得借助语料库进行词汇教学成为可能。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运用“数据驱动学习”(简称 DDL)教学法进行词汇深度知识教学的可行性及实施策略,以期为改进词汇教学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一、DDL教学法及其理论基础

1.DDL教学法简介

语料库指的是自然发生的语言材料 (书面语和口语)的集合。DDL模式是建立在语料库索引基础上的一种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形式。DDL教学法倡导学生通过观察真实的语言现象,主动探索词汇使用规律,从而准确掌握词汇。DDL教学模式最明显的特征在于例句突显的呈现方式、例句的真实性和信息的充分性。在传统的词汇教学中,例句通常来自某本词典,或者由教师凭经验生造的。这样的例句,一来信息量有限;二来难以保证真实性和地道性;再者,由于例句的呈现缺乏充分性与生动性,未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不利于学习者积极性的培养。与此不同,DDL教学模式选取的例句均来自于语料库,保证了例句的真实性与地道性,而且例句以关键词居中、由不同颜色突显的排列整齐的格式呈现出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根据创始人 Johns[5]的DDL理论,DDL教学过程可分为三阶段:“提出问题”(identi2 fy)、“材料分类 ”(classify)和“归纳总结 ”(generalize)。所谓“提出问题”,即提出目标语言的学习任务。“材料分类”是指对收集到的语言材料进行筛选、分类,挑选出适合学生水平的 10~15个例句。“归纳总结”则是学习者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对学习语料的观察、分析,归纳出某一语言结构的使用规律[6]。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真正丰富课堂的信息量,另一方面,可以改变一词一义孤立地教授单词的教学理念,更为重要的是,语料库提供的大量语言素材为学习者提供了多种归纳式和演绎式的语言学习机会,从而深化学习者对目标知识的习得。

2.DDL教学法的优势和实施原则

DDL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来自多个学科和理论体系,包括认知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等等。以下从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出发,阐述 DDL教学法在词汇深度知识习得方面的优势,并以该理论为依据探索 DDL教学法在词汇深度知识的课堂教学实践原则,为 DDL教学法及其实施策略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指导方针。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系统由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存贮系统组成。感觉记忆是一个短暂的和直接感知的阶段,只有当它受到注意时才会转移到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短时记忆阶段;短时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之间的过渡阶段。只有对语言信息进行编码和组织,短时记忆才能进入长时记忆并储存进来[7]139。信息加工理论表明:没有觉醒状态,感觉存储的信息就不能进入短时记忆阶段。由于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有限,所以在加工方式上要注意运用诸如举例、类比、归类、情境化等策略,重视深层加工的深度。此外,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能否转移到长时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频率和强度[7]143。频率指的是目标词汇在不同语境共现的例句的次数。强度指项目呈现的生动程度,也就是说在维持学生注意的过程中,外界刺激特征变量 (如刺激的强度、刺激的差异性等)起一定的作用。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DDL教学法对于词汇深度知识的习得优势表现为:首先,这种凸现词汇的呈现方式,以中心词居中、排列整齐的格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程度,学生经过选择性知觉得到的信息,与原有的有关信息建立某种联系,从而使感觉记忆转为短时记忆;其次,当对检索词左右的常见搭配方式、常见语境等进行更细致的分析,涉及认知能力中的组合、区分、概念化和联想,在此基础上,对语言信息进行编码和组织,有助于促进长时记忆。可见,不论是在短时记忆方面,还是在长时记忆方面,DDL教学法都有助于学习者的词汇记忆和加强词汇的深度理解。

上述分析说明,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看来,鉴于语料库的DDL教学法符合语言习得的认知记忆规律,在帮助学习者掌握词汇深度知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依据信息加工理论,结合上文的分析,将 DDL运用到词汇深度知识的教学实践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建构主义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

(2)提倡科学记忆,在教材设计上注意研究合适的信息刺激强度、频率和差异性。

(3)注重记忆效果,重视词汇知识的扩展和巩固。

二、DDL模式词汇教学实施方案

信息加工理论为DDL为教学法在词汇深度知识教学上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基于语料库的 DDL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还出于初步阶段,其具体实施策略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下提供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为 DDL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本方案选取的教学词汇是英语中的高频动词“make”。

第一步:课前准备 (提出教学任务与筛选语料)。

“make”是英语中使用最频繁的动词之一,学生一般都掌握其音、形和基本含义。本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学习“make”的搭配组合、常见语境、语义韵等,以便较全面地掌握该词汇的深度知识。依据“make”的典型短语搭配[8]和词汇练习设计[9],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如下:

学习任务 1:(表示实施某项行动,即“perform an ac2 tion”。

学习任务 2:“make”+particles的用法,特别是带有多义的短语,如“make up”(编造故事或借口;两人和好等)。

学习任务 3:“make up for”(弥补,补偿 )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表达使用者怎么样的立场态度或语义氛围。

在BNC(英国国家语料库)中检索出含以上学习任务“make”短语搭配的句子,然后根据学习任务中的词义和搭配形式,从中抽取典型的 15例作为教学例句。具体列表如下 (例句中的某些重要语义特征用下横线标出):

1.The statesman made a speech at the dinner.

2.He hasmade the reasonable suggestion that people.3.Youπve got to make a choice between the two.

4.Iwanted to make a comment and ask a question.

5.It is clear that it makes a difference if those words are chnaged.

6.She seldom puts on make2up.

7.Though she was very angry,she came back and they made up.

8.The whole storywasmade up to impress unbelievers.

9.Sheπs a liar.She makes up stories just to turn you a2 gainstme.

10.“Then stop making up stupid excuses on no real evi2 dence.”

1..You are a liar and you have made up the story about the gun.

12.They try to help their children make up for lost t ime.

13.We hope this picturewillmake up for your disappoint2 ment.

14.they are trying to put in a lot of time to make up for their lack of experience.

15.Some shops had to open on Sundays just try to make up for the terrible year.

第二步:课堂活动 (“指令语”是提出教学问题,“分析”是协助学生归纳目标语言规律)。

1.观察句子,找出例句中“make”跟哪些词语构成短语搭配。

分析:按照功能或语法结构分别归类,很快找出“make+名词 ”,“make up”,“make up for”的短语结构。

2.观察例 1~5“make”后面的搭配的名词,是实物名词还是指抽象的事物。

分析:根据的上下文语境,可归纳总结出“make”在这里不同于以前学过的后面接实用名词如“make lunch”,还可以接抽象名词如“make a suggestion”,“make a choice”等。

3.观察例 6~12“make up”接的宾语,是哪种类别的词。根据语境,猜测“make up”是什么意思。

分析:“make up”前后出现的带有同类语义特征的词,如“no real evidence”,“to impress unbelievers”,“tell lies”,说明这些词均与“不真实,说谎”有关,而“make up”后面接“story”,“excuse”等词说明做某事是为了使他人相信,也就是“捏造故事或理由”的意思。此外,当“make up”与“put on”之类的词连用时 ,则表示“化妆 ”;当人与人“make up”的话,则表示“争吵后和好”。

4.观察接在“make up for”后面的名词短语有什么共同特征,属于哪一类别的词。再观察接在“make up for”前面的动词 ,如“tried,hope”,说明与“make up for”有什么关系。根据前面两种特征,表达了使用者怎么样的立场态度或语义氛围。

分析:在例 12~15,“make up for”后面表达的是同一语义的名词短语,如“lost time,terrible year”等,说明其后一般接的是带有贬义的词;再观察该短语前面的动词“tried,try,hope”,进一步说明使用者是想“通过努力”或“希望”来达到某种目的,这就是词汇深度知识中所说的“语义搭配”与“语义韵”的层面。因此,根据前后的语境,可猜测出“make up for”通常指“通过一定的努力弥补或补偿所造成的损失”。

第三步:扩展和巩固。

词汇练习可以多种,如选择题、中英互译,还可以将索引行中的目标词隐藏,来设计填空题,通过观察上下文的语境在空格中填词,使“make”的词汇深度知识得到扩展与延伸,并形成长时记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在平时学习词汇时要习惯做笔记,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记录下典型的例句,建立自学小词典,以便学习和巩固。

在以上课堂三步骤的 DDL教学实施方案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观察、分析、类比、情境化等策略,逐层加工、归纳目标词汇知识,进而不断深化词汇知识和维持记忆。

结语

本文针对当前学习者的词汇深度习得方面存在的不平衡现象,探讨如何运用基于语料库的 DDL教学法来提高词汇深度知识的教学效果。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出发,并以实际教学方案为例,提出 DDL教学法的实施策略,为英语课堂教学运用语料库提高词汇深度知识习得的效果提供参考。英语词汇深度知识是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基于语料库的 DDL教学法为改善英语课堂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1]Nation,I.S.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31.

[2]张萍.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十年回溯与展望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6):21-26.

[3]吴旭东,陈晓庆.中国英语学生课堂环境下词汇能力的发展[J].现代外语,2000,(4):349-360.

[4]张文忠,吴旭东.课堂环境下二语词汇能力发展的认知心理模式[J].现代外语,2003,(10):374-382.

[5]Johns,Ti m.Should You be Persuaded:Two Examples of Data Driven Learning[J].Johns,Tim,and Philip King(eds.).Classroom Concordancing,ELR Journal4.Univer2 sity ofBir mingham,1991:1-16.

[6]王勇,杨晶.数据驱动的词汇路径:二语词汇教学的新理念[J].山东外语教学,2008,(4):50-54.

[7]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外语学习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8]Thornbury,S.Natural Grammar[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82-83.

[9]何安平,郑旺全.语料库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教材与教法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49-164.

On the“Data2Driven Learn ing”Approach of Teaching Depth Knowledge of English Vocabulary

LV Xiao2qiong
(Guangdong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rade,Guangzhou 510640,China)

The acquisition of the depth knowledge of English vocabulary remains a vexing problem in the current English classro2 oms.The“Data2Driven Learning”approach,which takes advantage of the corpus for the purpose of vocabulary teaching,can be help2 ful to the learners in their acquisition of the depth knowledge of vocabulary.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trength of the“Data2Driven Learning”approach of teaching depth knowledge of English vocabula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and ex2 plores the relevant strategy of application,with a view to illustrating new possibilities for the innovation of vocabulary teaching.

depth knowledge of vocabulary;data2driven learning(DDL);info 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H319.34

A

1001-7836(2011)05-0170-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1.05.065

2010-12-06

吕筱琼 (1976-),女,广东揭西人,助教,硕士,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信息加工短时记忆例句
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动力电池剩余容量预测方法
信息技术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的协同影响
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对英语听力的影响
面向煤化工产业的专利信息加工与应用
短时记忆理论的影响
基于驾驶员短时记忆的可变信息标志布设密度研究
试论科学课程教材编写的基本条件——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视角